-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姜氏秘史
姜氏秘史
诏曰:“顷以断狱繁,易御史台号都察院,与刑部分治庶狱。今赖宗庙神灵,断狱颇简,其都察院承汉制为御史,员定为二十八人。务为忠厚,以底治平。”
乙丑,革常德府九潭湖河泊所。诏江西、浙江、苏、松人仍授户部官。
洪武间以户部掌钱粮,敕禁浙江、江西、苏、松人不得除授,至是除禁。
三月丙寅朔,帝御奉天殿,以敕问试天下贡士,赐状元胡靖等及第,出身有差。
时奏策王艮第一,上召诸进士阅之,以靖貌逾艮,遂擢靖第一,艮次之,李贯又次之。未几,授翰林院修撰,艮、贯大见信用。建安杨子荣亦以是年第二甲第三名赐进士出身,除翰林院编修。
靖初名广,字光大,吉水人。生八岁而孤,自幼好学,日记数千言,至是廷试对策,有亲藩陆梁、人心不摇等语。帝以为敢言,擢第一,赐名靖。除翰林修撰,擢侍读,附大宗,复名广,拜翰林学士,兼春坊大学士。为上所知,一时制诰戒谕之文,多出其手。诏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命广总裁。尝从上巡北虏,出居庸关,入沙漠。王师所至,功烈炳耀,广记述之。十一年春,上幸北京,再扈从出塞,灭虏还。既丁艰,服阕,进文渊阁大学士,兼春坊。尝上《却封禅颂》,历数前代帝王厌务国事,矫诬上天,卒贻天下后世笑,时称其有识。又上《驺虞》、《神龟》等颂以取媚,自称澹庵之后,喜谈忠义事。尝集文山事迹为传记,序之以传。卒年四十九,累赠少师,谥文穆。与广同时者解缙、杨士奇、夏原吉、杨溥、杨荣、黄淮、金幼孜、蹇义辈,皆攀龙附凤,为时大臣云。初,靖难兵入抚州,吴溥为应天学教授,与靖、艮、解缙邻三人者逾垣集溥舍,靖、缙陈说大义,靖慷慨,艮弗言,但流泪耳。溥曰:“三子名重,受知日深,事在顷刻,若溥去就,固可从容,三人去与?”弼时以童子侍,叹曰:“好胡叔能仗节。”溥曰:“不然,王叔死耳。”语未竟,靖呼曰:“外面闹甚,看猪。”溥顾叹曰:“一猪不忍,肯自忍乎!”须臾,艮舍哭声震动矣。缙乃驰谒文皇,入见,甚喜。是日暮归,靖复会缙曰:“情与君殊,当自决。”缙绐靖入房,曰:“吾与汝不死。”钥之而去,告文皇曰:“臣才不及靖,方欲自尽,臣以人守之。”文皇曰:“盍与俱来?”对曰:“非臣力所能,须遣近臣数人,喻以大义,强之庶可。”文皇亟如缙言,靖既至,文皇迎执其手曰:“好个秀才,如何从我蚩儿。”靖遂叩头,文皇大悦,故信遇特甚,亦缙推重致之也。至今靖支裔在庠序者,人尚目为猪仔云。
王艮,字钦止,吉水人。建文己卯,江西乡试第一。明年廷试对,帝亲擢广为第一,而以艮次。遵洪武乙丑事例,著首甲皆授修撰,艮与第三人李贯皆与焉。艮闻靖难师起,居常忧辄不食,日就赢惫,以辛巳九月卒。上悯之,遣吏部侍郎黄观谕祭艮之家。谱所述如此,而《吉安志》乃曰:“文庙继统先一日,群臣多往迎附,艮阖门与妻子诀,是夜吞脑子死。”非其实也。艮子修亦首举乡荐云。
己巳,革詹事府为御史府,赐御史衣宴于新第,诏大预宴。
以都察院在太平门北,不便朝参,改于此。
壬寅,以备榜举人选署教谕、训导。
诏年十九以下愿选者,听给俸禀三年,仍许会试,有登第者,论其徒得中省试,就进士合授官,递升一级,无则止从合受其下第,而有徒已中省试,许以实授。教训九载,考满黜陡其下第,而徒皆不中省试,乃署职,减半俸。
癸酉,革庆远府忻城县,以其地入东兰州。
革临江府新喻县河泊所。
革青州府寿光县稻田店二递运所。
革高州府广宁库。
癸未,革辰州府麻阳县僧会司。
丁亥,置松江府渠堰一处。
庚寅,革凤阳府广储一仓、二仓、三仓、四仓、五仓。
革辰州府沅州平溪巡检司,置黔阳巡检司。
乙未,置建宁府欧宁县浒州巡检司。
遣镇东将军、总兵官吴高督辽军围永平,不克。
以裘义为右府都督佥事。
义,庐江人。国初累立战功,授楚雄指挥使。洪武庚午入朝,太祖怜其老,命太医院为染须鬓,还治。帝褒用旧将,征拜都督佥事,寻卒。子聚袭府军右卫指挥使。
迁肃王于兰县。
肃庄王,太祖十三世子,初封甘州,僻在河西。羌虏时时扰害,王乞内徙,遂移度金城关,置府兰县东北,甘州中护卫官军从之。
以进士黄钺为户科给事中。
钺,字叔扬,苏州常熟人。洪武初,以太学生授典史,后登革除庚辰进士,迁户科给事中,以忧居家。壬午岁,自投琴川桥下死。
改左都御史景清为御史大夫。
时改都察院为御史大夫府,遂改左都御史为御史大夫。清,陕西真宁人,本姓耿,以报籍讹。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
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焉,弗与,固请但一见即还,曰:“吾纵敏,一夕尽熟之邪?”生不得已,与之,日往索其书,曰:“吾不知何书,初未尝假汝也。”生急讼于祭酒,清持其所假书往见曰:“此灯窗所业书耳。”即背诵彻卷,及问生,生无以对也。祭酒叱生退,清即以书还生曰:“吾子珍秘特甚,持此相戏耳。”初,清赴学时,主家有女为妖凭,清宿其家,是夜妖不来,去即复来。女诘之,曰:“避景秀才耳。”旦日,女以闻其父。父追及清,语之故,清书“景清在此”四字,令父归,粘于户,而妖自是遂绝。后清试甲戌礼部第三,录《诗》、《书》二经对大廷,第二人及第,入翰林三载,改监察御史。丁丑春召见,嘉其才能,命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革除间,升左都御史。文庙继统,练子宁同日死之,而清独委蛇待朝,人疑焉。一日,清早朝,著绯衣入。先是,星者奏文曲犯帝座甚急,上疑之,因疑清。及朝,清独绯也,遂收之,而得所带剑,因加诘责,清不屈而死。死之夕,精英迭见。呜呼!为主报仇,清岂其伦耶!
四月丙申朔。丁酉,改嘉定州峰门水驿棣眉州清神县。
戊戌,增置苏州府吴、长洲、嘉定、昆山、吴江、常熟六隶县主簿各一员。
革杭州府临安县税课司。
己亥,增置松江府上海、华亭二县丞簿典史各一员。
壬寅,革襄阳府宜城县柳阴套河泊所。
革巩昌府阶州峰帖山巡检司。
乙巳,革汉中府沔县柏林青林驿。
丙午,李景隆自德州进兵北伐。
丁未,改辰州府沅州水驿为沅阳水马驿。
省保宁府剑州儒学训导三员,昭化县儒学训导二员。
省马湖、东川、芒部、乌撒、乌蒙、五府同知、推官、知事各三员。
辛亥,革安庆府怀宁县长枫夹镇巡检司。
乙亥,置西安府咸宁县乾祐铁冶所、巩昌府宁远县宁远铁冶所。丙辰,改武定军民府和曲县属金沙江巡检司,善驿、环州驿隶于元谋县。
乙未,诸军次于白沟河,靖难兵行,战不利。
庚申,及靖难兵大战,陆梁卫指挥滕聚等死之,诸军大败,李景隆走德州。
按《开国功臣录》,俞通海卫,三十二年七月有旨,遣艾端起越隽侯俞通海授豹韬卫指挥使,八月领军北伐。三十三年四月,死于白沟河之战。朝廷哀悼,敕葬南门聚宝山虢公墓傍,赐神策老军刘海等守之,失书于此。
癸亥,置济南府泰安州新晖驿。
甲子,革抚州府临川县航埠税课司。
革永州府江华县锦田巡检司。
五月戊辰,革德安府孝感县道会司。
己巳,参赞军务高巍、山东左参政铁铉会于临邑,遂还济南。
景隆南奔,巍及督饷随之,次临邑,诸城堡皆望风奔溃。
巍及铉置酒,同盟协谋固守济南,以侦后援,遂趋济南。
庚午,革南昌府原储库。
革吉安府永新县河泊所。
辛未,李景隆弃德州,走济南。
闻北兵将至,遂遁。
癸酉,靖难兵入德州。
戊寅,诏吏部凡官员三日一赴吏部填注。
先是,内外官缺,月报吏部临选汇缺,赴填注,遂补选。
至是吏科请每三日一注,庶免遗漏,从之。
革庆远府宜山县德胜马驿、河池县马安马驿。
以贵州都指挥使程迟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己卯,靖难兵攻济南,李景隆奔还,遂围城。
革韶州府乐昌县河泊所。
庚辰,改廉州府钦州灵山县直隶本府。
壬午,革两淮小海盐场课司入于革堰场盐课司。
徙广州府阳山县西岸巡检司于河南,为巡阳巡检司。
甲申,改长洲、吴县二税课司为苏州府税课司,长洲、吴县分司各设副使一人。
置建宁府政和县黄梅巡检司。
丙戌,革德安府云梦县儒学训导二员。
己丑,革庆远府忻城县三寨镇巡检司。
革会川卫黑盐井盐课司副使一员。
立济南中卫,以雄崖千户所附之。
时路阻不能达,九月,都督盛庸遣兵召雄崖兵至,都督佥事朱荣弃乐城走还,诏诛之。
留守左卫指挥同知李申伏诛。
申子让为燕府仪宾,居守北平甚力,申以故坐诛,没其产,丁男典刑,幼者收孥,妇女入浣衣局,异姓家属俱发边卫充军。
让,舒城人,靖难兵起,进驸马都尉。永乐初,掌北平刑部事,封富阳侯。景泰追赠敏公。
六月甲午,革广信府广济仓副使一人。
戊戌,置延平府南平县武步驿。
己巳,詹事府增置少师少傅各一员、宾客二员。
置资德院,设资德一员、资善二员,属官赞读、赞讲、赞书、著作郎各二员,掌籍、典簿各一员。
丙午,置各王府宾辅二员,正三品;伴读、伴讲、伴书各一员,从七品;长史司长史一员,正五品;改左右长左从五品,改审理正、典膳正、奉祠正、良医正、典簿正为审理、典膳、奉祠、良医、典簿、审理,副典膳、副奉祠、副良医、副典簿、副各郡宾友二员,正四品;教授一员,正八品;记室二员,正九品,直史司直史一员,正六品;左右直史各一员,从六品;首领吏目一员,未入流;典印署、典印、典祠署、典祠、典礼署、典礼各一员,正九品;引礼二员,未入流;典馔署、典馔、典药署、典药各一员,正九品;仪仗司吏目一员,未入流。诏宾辅、伴读、伴讲、伴书及宾友、教授,进对侍坐,称名不称臣,用师宾之仪。
己酉,省常德府沅江县训导二员。
八百上官刀板面遣头目罕入贡方物。
己卯,革肇庆府开建县僧会司。
丙辰,革太原府与县孟家峪巡检司,革袁州府萍乡县河泊所。
壬戌,改陕西行都司儒学为宁夏等卫儒学。
征凤阳府官军赴大教场备操。
遣御史周观政典兵徐州。
秋七月甲子朔,革典牧所。
革庆远府忻城县罗目镇巡检司。
革济南府历城县堰头水驿。
改卫经历秩正七品。
辛未,改建昌府新城县飞猿巡检司。
革福建木兰陂批验盐运所。
己卯,革沔县,以其地附褒城县。
庚辰,置开封府西华县河清驿。
辛巳,增设钦天监五官监候一员。丁亥,复置河南府新安县铁治所、吉水县关山巡检司。
戊子,革大同府杂造局副使一员。
辛卯,改济南历城县堰头巡检司为长领巡检司,隶章邱县。
置山西河南杂造局,各设大使一员。
壬辰,革庐州府英山县税课司。
遣辽东都督杨文围永平,不克。
以徐实署兵部右侍郎事。
八月癸巳朔,革徽州府新安驿。
承天门灾,诏求直言。
甲午,革袁州府萍乡县庐溪税课司。
壬寅,改衢州府上航埠头马驿、常山县广济渡为广济水马驿。
革西安县信安、安山二驿。
癸卯,改承天门为皋门、端门为应门、午门为端门、谨身殿为正心殿。
改大学士为学士,华盖、文华、武英、正心四殿各置一员,文渊阁一员。各殿增设待诏,无定员。增文渊阁典籍二员。革东阁大学士。
甲辰,革广州府清远县横石马驿、东莞县城西水驿。
乙巳,增置翰林院承旨一人、文学博士二人,改孔目为典簿,正九品;省侍讲学士、五经博士待诏典籍。置文翰馆,设官以侍读,并中书舍人改为侍书,正七品;内修撰一员,正六品;编修从六品,检讨正七品;居之。
按吏部册,己卯八月十二日,改中书舍人为侍书,盖设于翰林院,至是始立文翰馆分附焉。
戊申,遣都督陈帅兵援济南。
山东参政铁铉谋袭靖难兵,不克,遂大战于城下。靖难兵大败,解围奔还北平,遂复德州诸州县。以铉为山东布政使。
北兵围济南不下,城中军民日夜乘城诟骂不已。北兵大怒,筑长围,攻之三月,内外不通。铉乃诈开门降,密遣壮士提铁板于楼上,使其入,下之。北兵觉,亟还,铉知计不获,遂帅众出战。北兵乱,大败,窘甚,奔还北平,于是德州及诸郡皆复,兵势大振,捷闻。
上遣检讨陈□劳以金币,吏部主事鲁□赐诰封三代,铉入谢,擢山东布政使。
辛亥,革金华府东阳县土山关巡检司。
九月十日辛未,复建昌府南丰县太平巡检司。
以历城侯盛庸为总兵官,佩平燕将军印,帅师北伐。置饶州府余干县康山巡检司、平阳府临汾县汾水巡检司。
革潮州府程乡县河泊所。
革漳州府漳浦县后葛巡检司为古雷巡检司。
癸酉,革郴州郴江驿。
己亥,革凤翔府东河桥驿,革汉中府略阳县峡口驿,褒城县关山、清桥二驿,南郑县黄沙驿、凤县、草凉楼、梁山、岔安山四驿,金州税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