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
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
朱批:依议。
互换条约
互换凭单
互换条约
为会议条款、互立办法文据事。照得各国人民有应保护不致受害之处,应由各国自行设法保全。如在何国有事,应由何国自行查办。兹以台湾生番,曾将日本国属民等妄为加害,日本国本意惟该番是问,遂遣兵往彼,向该生番等诘责。今与中国议明退兵,并善后办法,开列三条于后:
一、日本国此次所办,原为保民义举起见,中国不指以为不是。
二、前次所有遇害难民之家,中国定给抚恤银两。日本所有在该处修道、建房等件,中国愿留自用。先行议定筹补银两,另有议办之据。
三、所有此事两国一切来往公文,彼此撤回注销,永为罢论,至于该处生番,中国自宜设法妥为约束,以期永保航客,不能再受凶害。
朱批:览。
互换凭单
为会议凭单事。台番一事,现在业经英国威大臣同两国议明,并本日互立办法文据。日本国从前被害难民之家,中国先准给抚恤银十万两。又日本退兵,在台地所有修道、建房等件,中国愿留自用,准给费银四十万两,亦经议定,准于日本国明治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日本国全行退兵,中国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二日,中国全数付给,均不得愆期。日本国兵未经全数退尽之时,中国银两亦不全数付给。立此为据,彼此各执一纸存照。
朱批:览。
九月乙丑(二十六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
窃照日本国使臣柳原前光于本年六月十八日到京,二十一日遣书记官郑永宁面递照会,以奉委住京掌理两国交涉事宜,并奉国书,请为诹定觐期。嗣于九月二十五日,经柳原前光面递国书副本。臣等因与该使臣及续来使大久保利通议论台事未决,未便即为奏请。历经该使臣再三催促,从未允为代奏。现在台事业已定议,于本月二十二日奏结。二十四日接到柳原前光照会,称本大臣奉简来京,所赍国书,已呈副本备阅,今拟循例展觐亲递,务冀奏请日期示覆。并据该国书记官郑永宁声称,该使臣于觐见事竣,即行回国,将台事办法面奏该国主,料理船只至台,接取弁兵回国。缘大久保利通虽已出京,须由沪、闽绕道回国,必在该使臣之后等因。臣伏查上年各国使臣吁请觐见时,臣等曾与面画节略,声明此次见后,如续有各国使臣到京,赍有国书,须恭候谕旨,仿照此次五国同见之案办理。本年俄国使臣布策、比国使臣谢惠施先后来华,赍有国书,曾经臣等循案奏请,候旨遵行。此次日本国使臣柳原前光奉使来华,既经赍有国书,理合钞录该使臣照会一件,照案奏请。应否准其觐见之处,臣等未敢擅便,恭候圣裁。
朱批:候旨行。
日本国照会
日本国照会
为照会事,兹本大臣恭奉简命,来京住扎,所赍国书,于入都日已呈副本备阅。今拟循例展觐亲递,用述职守。务冀奏请日期,示覆为盼。为此照会贵王大臣,希即查照施行可也。
九月丙寅(二十七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
窃查日本兵踞台湾番社之事,明知彼之理曲,而苦于我之备虚。据沈葆桢来函,谓现在兵端未开,澎湖、鸡笼等处,彼以避风为词,宜防而未遽阻,然现为筹防之计,购买铁甲轮船未成。李鸿章函述,曾致沈葆桢信,并令提督唐定奎祇自扎营操练,勿遽开仗。实以一经决裂,滨海沿江,处处皆应设防。各口之防难恃,不得不慎于发端。虽累经奉旨严饬各疆臣实力筹备,而自问殊无把握。今日而始言备,诚病其已迟;今日而再不修备,则更不堪设想矣。
溯自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事羁縻,在我可亟图振作。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而迄今仍并无自强之实。从前情事,几于日久相忘。臣等承办各国事务,于练兵、裕饷、习机器、制轮船等议,屡经奏陈筹办,而岐于意见、致多阻格者有之,绌于经费、未能扩充者有之,初基已立、而无以继起久持者有之。同心少,异议多,局中之委曲,局外未能周知,切要之经营,移时视为恒泛,以致敌警猝乘,仓惶无备。有鉴于前,不得不思毖于后。
现在日本之寻衅生番,其患之已见者也。以一小国之不驯,而备御已苦无策。西洋各国之观变而动,患之濒见而未见者也。倘遇一朝之猝发,而弭救更何所凭?及今亟事绸缪,已属补苴之计。至此仍虚准备,更无求艾之期。惟有上下一心,内外一心,局中局外一心,自始至终,坚苦贞定,且历之永久一心,人人皆洞悉底蕴,力事讲求,为实在可以自立之计,为实在能御外患之计,庶几自强有实,而外侮潜消。昔人云,能守而后能战,能战而后能和,此人所共知,而今日大局之万不可缓者也。
臣等悉心公同商酌,谨将紧要应办事宜,撮叙数条,请饬下南北洋大臣、滨海沿江各督抚、将军,详加筹议,将逐条切实办法,限于一月内奏覆,再由在廷王大臣详细谋议,如臣等所拟各条,佥议相符,即应确切筹办。如各条外别具良策,亦即一并奏陈会议,均于议定后请旨遵行。总期实备精求,务臻有济,以抒目前当务之急,以裕国家久远之图。臣等幸甚!天下幸甚!
谕军机大臣等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海防亟宜切筹,将紧要应办事宜撮叙数条,请饬详议一折。据奏庚申之衅,创巨痛深,当时姑事羁縻,臣期力图自强,以为御侮之计,乃至今并无自强之实。本年日本兵踞台湾番社,虽迭经饬令各疆臣严密筹防,自问殊无把握。若再不切实筹备,后患不堪设想等语。沿江沿海各有防务,经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并各该省将军督抚等随时筹划,而备御究未可恃,亟应实力讲求,同心筹办,坚苦贞定,历久不懈,以纾目前当务之急,以裕国家久远之图。该王大臣所陈练兵、简器、造船、筹饷、用人、持久各条,均系紧要机宜,着李鸿章、李宗羲、沈葆桢、都兴阿、李鹤年、李瀚章、英翰、张兆栋、文彬、吴元炳、裕禄、杨昌浚、刘坤一、王凯泰、王文韶详细筹议,将逐条切实办法,限于一月内覆奏。此外别有要计,亦即一并奏陈,总期广益集思,务臻有济,不得以空言塞责。原折单均着钞给阅看。
——以上见同治朝筹办夷务始末卷九十八。
卷四
十月壬申(初三日)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
十月庚辰(十一日)广东巡抚张兆栋奏
张兆栋又奏
十月壬午(十三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
恭亲王等又奏
十月乙酉(十六日)谕内阁
十月戊子(十九日)署山东巡抚漕运总督文彬奏
文彬又奏
十月壬辰(二十三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大臣沈葆桢等奏
谕军机大臣等
十月丁酉(二十八日)大学士文祥奏
谕军机大臣等
盛京将军都兴阿奏
都兴阿又奏
十月戊戌(二十九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大臣沈葆桢等奏
十一月辛丑(初二日)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十一月壬寅(初三日)升任两广总督英翰、安徽巡抚裕禄奏
十一月癸卯(初四日)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奏
李鸿章又奏
浙江巡抚杨昌浚奏
十一月丁未(初八日)两江总督李宗羲奏
十一月庚戌(十一日)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王凯泰又奏
王凯泰又奏
王凯泰又奏
湖南巡抚王文韶奏
王文韶又奏
王文韶又奏
十一月辛亥(十二日)两江总督李宗羲奏
李宗羲又奏
十一月壬子(十三日)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大臣沈葆桢等奏
谕军机大臣等
十一月癸丑(十四日)湖广总督李瀚章奏
李瀚章又奏
闽浙总督李鹤年奏
十一月丙辰(十七日)江西巡抚刘坤一奏
刘坤一又奏
湖南巡抚王文韶奏
十一月戊午(十九日)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十一月甲子(二十五日)总理各国事务恭亲王等奏
山东巡抚丁宝桢奏
丁宝桢又奏
十一月乙丑(二十六日)安徽巡抚裕禄奏
十一月丙寅(二十七日)江苏巡抚吴元炳奏
十二月甲戌(初五日)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福建巡抚王凯泰奏
谕军机大臣等
十月壬申(初三日)闽浙总督李鹤年等奏
窃臣鹤年九月初一日抵泉州,初九日进抵厦门。次日,先自北岸之武口、鸟空园一带炮台,以次巡历。既乃渡海,出大担口,绕小担、青屿门,以达南岸之屿仔尾等处。两日间将周围海口,逐细阅视,勘得大担、小担、青屿一带,虽为入口扼要之区,然浮屿孤悬,实未易设守,必须环以舟师,佐以水雷诸具,方足以资得力。闽厂轮船已尽数驶往台湾备用,现经饬调提标师船择要扼扎,往来策应,以固门户。其南北岸各炮台,均经兴筑,察看工程,尚未过半。前署水师提臣李新燕业经卸事,已咨催新提臣彭楚汉躬亲督率,限日筑造,俾早讫工,分置洋制巨炮,间以铁炮,较准度数。即以其所部兵勇分台驻守,逐日演练。与总兵孙开华扼防陆路之军,及大担各口舟师,互相应援。此查勘厦门一岛分别布置之大概情形也。
至前调记名提督李承先招募豫军五营,均于八月二十五日到闽。拟令绕驻泉郡,益以陆路提标练军,及臣鹤年所带亲兵,似已足敷分布。惟兴化长福一带,兵力较单。署长福营参将徐洪亮催带练兵一营,现饬添募精勇两营,以资战守。所有兴、泉各口炮台,早经派员勘估,择要兴修。惟口岸林立,防不胜防。当此经费支绌,募勇筑台,势难在在偏及。已严饬各路将领,无论何处有警,彼此均当勿分畛域,节节联络,以壮声威。
臣鹤年查勘事毕,拟日内仍回泉郡,居中驻扎,随时随事,仍与臣煜、臣凯泰会同妥办,续行奏闻,以冀仰纾宸廑。
朱批:览奏已悉,着即驰回省城,与文煜、王凯泰将应办事宜,妥为经理。
十月庚辰(十一日)广东巡抚张兆栋奏
据丁日昌呈称:窃日昌前在江苏巡抚任内,因见外海水师一切艇船,总不如轮船之坚捷,必须配驾大号轮船,方足以资巡剿。即沿海炮台,亦应因地制宜,相度形势,改式修筑,以严捍卫。曾经参以西人筑台练兵之法,豫拟海洋水师章程六条。现值筹办海防之际,敢请代为陈奏,以备圣慈釆择等情前来。臣未敢壅于上闻,谨据情附片代奏,并将原拟章程代缮清折,恭呈御览。
朱批:该衙门议奏,单并发。
丁日昌拟海洋水师章程六条
丁日昌拟海洋水师章程六条
一、外海水师,专用大兵轮船,及招募驾驶之人:外海水师,以火轮船为第一利器,尤以大兵轮船为第一利器。兵轮船两旁,分上下层,皆别炮眼,多者三十六眼,少者二十四眼。首尾中舷,亦列炮位。约计一船,可装大炮四十余位,循环迭放,无坚不摧。一船可装兵丁、水手六、七百人,兼用风帆,行驶如飞。此等轮船,偶一鼓轮簸荡,则在旁之小舢板等船已将欹覆,何况对敌?拟先在花旗购买此种兵轮船约二、三号,即以提督所演之陆兵赴船学习,由粗而精。一面招募中国能驾驶之人,优其廪饩,盖宁波、漳、泉、香山、新会一带,能驾驶轮船之人甚多。兹拟重价招募,分别等第,设法抚驭,使全船皆无须资助外人,方可指挥如意。其次则购买根钵轮船,以资浅水追剿之用。以上二种轮船,初则购买,继则由厂自制。有此可恃,则沿海一切艇船,皆可废弃不用。缘并五十号艇船之费,可以养给一号大兵轮船;并五十号阔头舢板之费,可以养给一号根钵轮船。海上争锋,纵有百号之艇船,不敌一号之大兵轮船。盖在内海剿盗,则非炮船不为功;在外海剿盗,则非轮船不为功也。
一、沿海择要修筑炮台:自道光以来,海上交兵,沿海炮台悉经毁损,故人人皆以炮台为不足恃。惟推原中国炮台之所以无用,非炮台之无用,乃台之式不合其宜,炮之制不得其法,演炮不得其准,守台不得其人。查西人重城池不如重炮台。凡海口及要隘之地,无不炮台森列,严为防御。其炮台之式,下大上楕圆,四面安炮,迤逦起伏,首尾左右互相照顾。台下环池。与中国炮台迥异。拟仿照其式,沿海仍择要修筑炮台。其炮之制,亦如西国。演炮必求其准,守台必求其人,与沿海水师轮船,相为表里,奇正互用,则海滨有长城之势,而寇盗不为窥伺矣。
一、选练陆兵:防海固藉水师,然陆路之师亦不可忽。戚继光论水师以为宜兼习陆战,以备上岸击贼之用。曾于沪上阅西人陆操,有能不假系援、徒手上城者,有能以篙植濠中、凭以跃过二、三丈之濠者,有能足缘单绳、手放洋枪者。其助攻常州时,前者死亡,后者继进,并不反顾。惟其饷足而后令行,而后能以少制众。窃拟于沿海水师提标各精练陆兵千人,镇标各精练陆兵五百人,减额优饷,严加选择。每人每月约给饷十圆。如王守仁在赣州,每县选送强力奇技之士或数人、或十余人,归入各标,勤行教练,申明军法,半年在陆,半年在海,以备缓急之用。合天下约得精兵十万人。有此劲旅,则声威远詟,岂特盗贼不敢生心哉?
一、沿海地方官宜精择仁廉干练之员:办天下事非才不举。窃拟于沿海地方官,精择仁廉之员,而又才具干练者,为之拊循士民,以时修筑城堡,编行保甲,教练乡民。使其事不扰而集。如其功效卓著,督抚特奏优保,即令帮办水师。庶储备边材,可资缓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