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
为此,示仰归仁南里众业户人等知悉:即将赎回田业大小共四十三坵,四至界址蹈明归管,历年租息为该里上帝公庙油香之费;该田应完供榖及配匀丁等项,呈请过户,按年输完。至该里应完匀丁、辛劳、叛产,仍归业户照章完纳。其各凛速,毋违,切切!特示。
光绪十三年七月十八日给,实贴晓谕。
按:碑存台南县归仁乡南保村北极殿,高一二五公分,宽四五公分,花冈岩。原碑缺题。示禁者为台湾县知县沈受谦,光绪十年(公元一八八四)四月任。
.严禁锢婢不嫁碑记(光绪十五年)
告示:
钦加同知衔、署理台南府安平县正堂、记大功四次,加十级、纪录十次范,为出示严禁事。
光绪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据芙蓉郊董事职员张大琛等禀称:『窃琛等前禀贩运妇女等情,蒙批「如禀转详,通饬严禁」;惟此奸徒怙恶不悛,而近日奸风尤炽,形同化外。琛等目睹心酸,是以仰恳迅先示禁,以便购线密拿惩办。庶无依女子免流离失所之苦,而奸徒知法随令行之警。再郡城有等绅富,买用婢女;甚至二十岁以上,仍使其市肆往来,阃外无分。遇轻浮之徒,当众戏调;稍为面熟,即有贪利六婆勾引成奸。所谓奸尽则出杀由,祸害更甚。琛等以风化攸关,可否请以示禁有婢之家:凡使女至二十岁以上者,如本有婿,或无婿而有娘家可主者,该家主收回原交身价、退回字据,将该女交其父母领回婚配,不得久留使用。似此可无怨女之忧,藉培家主之德;贩运奸徒亦可奸无从入手,引诱之辈又可绝勾奸之术。琛等心存义举,仁宪自有权衡,是否有当?不揣冒渎,陈情再叩,仰祈俯赐转详,通饬勒石严禁』等情到县。据此,卷查先据该董事张大琛具禀「奸徒贩卖人口」一案,业经详蒙道宪批饬各属一体示禁在案。兹据前情,本县查:锢婢不嫁,最为恶俗。该职员所禀,系杜绝奸拐,整顿风化起见,似可俯如所请,除详请道宪通饬一体示禁外,合行出示严禁。为此,示仰合邑绅商军民诸色人等知悉:自示之后,如有年大婢女,赶紧即行婚配,不得仍蹈故辙;倘敢锢婢不嫁,一经察出,无论何项人等,定即从严惩办,决不姑宽!各宜自爱,毋违!特示。
光绪十五年六月(缺)日给立石。
按:本碑今可见者二通,一在台南市大南门碑林,高一六一公,宽六一公分,花岗石,本文据之。一原存安平区,现龛存台南市立历史馆。高一六O.七公分,宽六三.五公分,花岗岩;文与大南门碑林相同,唯略「批饬各属一体示禁在案。......似可俯如所请,除详请道宪」一段之文字。二碑俱缺题。示禁者为安平县知县范克承,光绪十四年(公元一八八八)九月履任。碑中所指「芙蓉郊」者,鸦片商行也。
.云林县正堂示禁碑记(光绪十六年)
署理云林县正常加十级、纪录十次李,为出示勒石晓谕事。
本年闰二月二十七日,据斗六堡保甲局生员陈一昌、郑芳春等佥禀称:『光绪十四年九月闰,本堡沟仔埧庄业户陈元达暨田心仔庄水碓众佃人等与庵古坑庄黄狮、游得等交加水圳一案,经蒙嘉邑主包谕饬简精华到地止争;并着二比照旧规而行。其庵古坑仅给口食而已,不得盗破混灌旱田;而沟仔埧等庄亦不得藉水田而绝庵古坑口食之水。俱各乐从息事,粘连两造甘结,并抄旧规约字一纸,禀乞出示勒石』等情到县。
据此,除批示外,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沟仔埧、田心仔水碓等庄人等知悉:嗣后庵古坑庄依照旧规,仍作旱田,不得藉称口食,恃近混截;而沟仔埧等庄亦不得藉水田而绝庵古坑口食之水。各守旧规,以垂久远,而敦和好。其各凛遵,毋违!特示
光绪十六年口月(缺)日给,业户陈元达派下承勋立。
按:碑存云林县古坑乡水碓村水碓路三十七号民居,高一○六公分,宽四六公分,花冈岩。
原碑缺题。示告者为署理云林县知县李联珪,光绪十五年(公元一八九○)十一月任。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五
丙、其它(上)
德安桥--新兴坑仔底桥碑记(乾隆十二年)
兴修濑道功德碑记(乾隆十四年)
重修府县两学碑记(乾隆十六年)
海防分府傅大老爷荣升碑(乾隆二十三年)
佛祖碑记(乾隆二十五年)
重建烽火馆碑记(乾隆三十年)
功德碑记(乾隆三十三年)
重修楠梓坑桥(乾隆三十九年)
恩宪大人蒋捐买园业碑记(乾隆四十三年)
重修盐水港佳兴桥碑记(乾隆四十四年)
重建三山国王庙捐绿碑记(乾隆四十九年)
捐置义民祠田房碑记(乾隆五十九年)
重兴大观音亭碑记(甲)(乾隆六十年)
重兴观音亭碑记(乙)(乾隆六十年)
新修海靖寺残碑(嘉庆元年)
重修兴济宫碑记(嘉庆二年)
新旧捐银襄事姓名碑(嘉庆四年)
忠节流芳碑(嘉庆五年)
广安桥重修濑北场碑记(嘉庆六年)
重修府学文庙闽籍题捐碑记(嘉庆八年)
重修府学文庙粤籍题捐碑记(嘉庆八年)
爱民惜士碑(嘉庆八年)
敬置瓦店仰答神恩碑记(嘉庆九年)
北极殿重修碑记(嘉庆九年)
大人庙丁口■〈勹外云内〉银碑记(嘉庆十年)
大人庙丁□■〈勹外云内〉银残碑记(嘉庆十年)
重建旌义祠捐题碑记(嘉庆十一年)
重修龙山寺碑记(嘉庆十二年)
重兴三老爷宫碑记(甲)(嘉庆十二年)
重典三老爷宫碑记(乙)
韩文公祠石联
竹沪元帅爷庙禁约碑记
重兴开基武庙碑记(甲)
重兴开基武庙碑记(乙)
重修湖内桥碑记
重建关帝庙捐题碑记
万泉寺重修捐题缘金碑记
万泉寺重修捐题碑记
兴建天后宫碑志
嘉庆二十年重修大观音亭庙桥碑记
和顺流芳碑
重修桥梁碑记
重兴大天后宫碑记
骑虎王庙祀业碑记
奉宪录祀阵亡义首义民神位牌
重建明直宫碑记(甲)
重建明直宫碑记
重兴总赶宫碑记
重建后殿碑记
武庙禳荧祈安建醮牌记
广济祖师庙产碑记
重修龙山寺碑记
重修沙淘宫记
捐题城工碑记
捐题义仓碑记
兴济宫辛卯年重修碑记
缺题碑
大上帝庙四条街桐山营公众合约
大上帝庙桐山营四条街公众合约
杨家明购地立界碑记
重修武庙捐缘碑
重兴天后宫碑记
重兴温陵圣母碑记
佛祖碑记
重修施公祠碑记
重兴开隆宫碑记
台郡银同祖庙捐题碑记
天后宫喜助香油碑记
天后宫喜助香油碑记
重修崇福宫碑记
重修碑记
重兴柴头港载福祠碑记
大人庙重建碑记
重建大人庙残碑
重修旌义祠碑记
重修元和宫碑记
.德安桥--新兴坑仔底桥碑记(乾隆十二年)
古越朱峻喜舍桥枋全副。陈国瑶喜舍银二十两。陈义利喜舍番银十两。刘益利喜舍员钱八员。陈廷藩喜舍番银六两。刘长芳、陈玉书、陈振兴、林国琦、许殿升、杨赞之陈廷捷、陈廷琛,各喜舍员银五两。卢仕发喜舍员钱四员。颜子英喜舍员钱三员。陈起翔喜舍员钱二员。花逢树喜舍员钱二员。陈国玺喜舍员钱二员。邱瑞兴、谢协盛、邱永合,许锦盈、张永发,陈锦茂、沈锦隆、黄胜源、邱永兴、邱双合、邱元兴、邱启隆、林泰兴、王克褒、郑发兴、邱隆盛、陈恒顺、陈锦盛、高合成,各喜舍银一两五钱。陈利盛喜拾银一两。邱开兴喜舍员钱一员。
首事卢仕义、李福源、黄杏林,各出银五两。
乾隆岁次十二年四月(缺)日,同吉置。
按:碑原勒台南市北区自强街(古名大铳街)德安桥北畔,民国四十四年(公元一九五五)移立台南市立历史馆小碑林。高一O八公分,横六九.一公分,花岗岩。
.兴修濑道功德碑记(乾隆十四年)
府宪大老爷方、本县太老爷鲁、诸罗县太老爷周、分宪太老爷俞、彰化县太老爷苏、新港司曹、进士范学海、仙公坛朱法金。缘首;侯世光、黄兆茂、潘奇迁、黄福德、施国义、陈世济、陈良佐、李俊臣、李肇魁、陈时中、陈廷藩、颜士荣、张元明、陈起翔、许殿升、蔡锐、陈廷俊、洪天生、黄起廷、萧成、陈国珠、陈英哲、林河清、吕莪、潘智候、吴腾云、陈时芳、徐国瑞、玉远光、石擎天、吴汉观、吴次麟、胡元观、陈随良、黄义观、黄干珍、吴大珍、陈丽生、郑鸿略、陈廷探、盈利、道生、通利、大来、大成、大有、鼎兴、瑞亨、盈万、宏利、日升、义兴、和丰、源源、大通、大顺、顺兴。
乾隆十四年十二月(缺)日,首事耆老;陈鹏九,郑世昌、卢日资、郑光朝吉立。
按:碑原存台南市中区卫民一巷太爷崎,民国四十三年(公元一九五四)双十节前移置台南市立历史馆碑林,高八八公分,宽五一.八公分,花冈岩。碑中:「府宪大老爷方,名邦基,乾隆十二年(一七四七)任知府。「本(台湾)县太老爷鲁」,名鼎梅,十四年(一七四九)任知县。「诸罗县太老爷周」,名芬斗,与鼎梅同年履任。「(台湾海防)分宪太老爷俞」,名唐,十四年任。「彰化县太老爷苏」,名渭生,十三年任。「新港司曹」,名煜,十四年任。
.重修府县两学碑记(乾隆十六年)
重修府、县两学捐资监督姓氏:
府学贡生蔡壮器捐银一千二百两。台湾县州同李朝玺捐银一千一百两。监生黄兆茂捐银一千两。府学拔贡生蔡培捐银三百两。内阁中书陈奇烈、台湾学拔贡生施士膺、生员黄得福,各捐银二百两。诸罗学生员陈日茂、王湜各捐银二百两。贡生王克褒、台湾学生员陈廷藩,各捐银一百五十两。举人陈连榜、府学拔贡生张方升、贡生黄可垂、陈国瑶、翁锡福、薛登选、苏孟德,各捐银一百两。监生高肇辉、潘奇选、方策、刘振楷、吴植恩、府学廪生员郭世标、吴启沃、李廷珍、洪国昌、庄天焊、张元,台湾学廪生吕昆玉、生员杨作舟、蒋士贤、高璇玑、蔡翰晫、吴庄敬、郑光乐各捐银一百两。诸罗学廪生许殿辅、生员洪廷梯,各捐银一百两。监生周岐德捐银三百两。府学生员周大鹏捐银四百两。台湾学廪生侯世辉捐银三千七百两。
董事:侯世辉:蔡壮器。办料:州同李朝玺、蔡德起。收取捐银:贡生蔡培。收管银两:州同侯世光。
监工:洪世基、吴志超、蔡青海、黄兆茂、李朝桂、李明良、郭玉璇、方达圣、杨作舟、吴廷凤、谢世哲、黄亨、刘锡琦、朱瑞麟、黄得福、许殿辅、刘胜、林起廉、吴维新、萧龙光、龚秀岩、游苑芳、杨绶、黄璇玑、林文焕、洪晋。
干陵十六年岁次辛未暮春吉旦勒石。
按:碑龛台南市孔子庙棂星门右内壁,高二三八公分,宽六八公分,花冈石。系杨开鼎所撰「重修府学碑记」(见「记」类)之副碑。原碑无题。
.海防分府傅大老爷荣升碑(乾隆二十三年)
皇清诰授奉政大夫、特调福建台湾府海防总捕分府、加三级、记功二次、俸满荣升傅大老爷。
彰化县儒学生员:翁元烱、陈天爵、昌朝宗、翁国敏、陈玉宗、庄清江,李琮、谢锡名、蔡沧洲、秦定国、蔡傅、陈谦受、李起凤、薛正辉、戴天、吴□琼、廖秀琳、林廷猷、郭清江、周攀龙、张登第、邱世博、陈炎、黄贞。
大清乾隆二十□年葭月。
按:碑现存台南市南区碑林,高一六八公分,宽七三公分,花冈岩,碑额双龙浮雕,缺题。碑中所指之「傅大老爷」,名尔泰。卸任时间当在乾隆二十三年三月。
.佛祖碑记(乾隆二十五年)
乾隆岁次庚辰年蒲月榖旦文。
赖门林氏束,号妙记,□助绿田三分,大小二十三坵,坐落三抱竹大圳□,配落苦竹寺,□为奉祀香灯。
按:碑存嘉义县水上乡柳林村苦竹寺.高八三公分,宽三二公分,花冈岩。额镌如题。庚辰,乾隆二十五年(公元一七六○)。
.重建烽火馆碑记(乾隆三十年)
特简镇守福建等处地方驻札澎湖水师副总镇纪录二次江讳起蛟、福建澎湖水师协标中军副总府兼管左营林讳云、缘首福建澎湖水师协标右营副总府带纪录二次戴讳福、澎湖右营守备吴科、署左右营守备纪廷政、王子□(下阙)、新调澎湖左营守备李其祥、(右营守备)杨元、千总许友胜、谢祖。把总许邦贤、游得贵、林廷宝、王国宝、王光灿、孙必高、陈维礼,(下缺)共捐,烽火门换戍澎台班兵乐助,共成重建新庙,恭奉关圣夫子神像,永为烽火班兵住馆,谨勒此碑为记。
乾隆三十年正月(缺)日榖旦。
按:碑存澎湖县马公镇长安里,高一七六公分,宽八三公分,花冈岩。原碑缺题,兹据文意撰题冠之。清代于台湾行轮戍之制,由大陆福建沿海镇营调兵渡台,三年一更。营兵戍台每建庙祀神,藉祈庇护,兼作公寓,而隐寄「俱乐部」意义于其中。烽火馆可作一例,他如「云霄馆」,「闽安馆」,均其范畴。
.功德碑记(乾隆三十三年)
乾隆三十三年修□北门石路。
贡生柯廷第助银八大员。贡生方克侯助银七大员。乡耆苏拔观助银六大员。监生詹荣观、黄□观、监生曾尊观、监生史□观,各助银三大员。杨水观、吴和观、王苍观、杨文信、陈心正,各捐银二大员。黄仙观、柯希文、李□观、吴士英、方□观,陈光炎、吴高生、刘丹五、徐混观、杨□观、陈□观、王三合、王赞观、余邱观、廖合瑞、黄而观、胡顺观、何赞观、洪成观、蔡芳观、陈□观、洪□观、沈□利、王德□、吴□坤、王□贵、张志观、朱□观,各助银一大员。乡耆杨仕珍助银四大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