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
时乾隆九年岁次甲子上元吉旦,沐恩弟子洪启勋、陈可元、许天旭、周奕沛、梁朝举、洪肇兴、伍朝章、举义忠、陈贾森、曾可诚、洪良举。
按:碑为木质,阴镌敷金,悬于台南市北区立人街三山国王庙内。本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录之,惟无后附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之跋文。
.重修向忠亭碑记(乾隆九年)
□□□□昔盛时褒旌爵□□□闾里之间;□□□人,敬寄干城之卫。忠君爱国,比户可封;海澨山陬,□□□□□之□□□□风,励□有□,□□□□□□□□□□□□玉烛调和,□□□逢公清□□□□□□□□□□□□□□□□□□□□□□里闾向忠亭□□□□□□□□□□□□□□□□。
当康熙辛丑岁,朱匪窃发,民□□□,里民父老,□集□□□□□□□□□□□□年□必相□□□□□□□□□□□□□□□□乡闾调训防御,坚守者四旬余。□会□玉□□□□□□□□□□□□□地与我师相持,里士民飞□□□□□□□□□□□□□□□□□远旅□治□□□□我□□。故录名叙功,委员□□□□□□□□□□□□□特厚,□□□□□□□□□□□□□□□□□□□□□者若而人,□□□□□若而户,于时磬楹□□□□□□□□□□□日月争光,而冠冕□□□,老幼之欢呼,□□□□□□□□以颂□平猗□□□土之□□□□王臣□□而耕□□渔以□□□□□□而踊跃赴公争□□□□□善传分耳。而□□□厚遇,糜以好爵,荣之美□后其德从恩纶有加无已,□□□□闾里小民哉?固将使无是里者,顾名思义;望是亭者,瞻高仰止。万不□□□□□□□□□勤于胸臆间,人心□□□,端寓于是矣。在昔建亭之日,书版以志。阅今亭宇颓倾,宇盖式残,升平日久,港渚长青□□□□□□□□□仅年闻其盛,将日漫灭,何以志恩赏而为子弟勖?是用鸠工缮缉,勒石树碑,□顾依愁,瞻仰事新。庶几能文者□□以□□□□□以立者,扬以立功;耰锄力大者,输□诚以上献。共敦义勇之风,勿愧向忠之名,斯无负我国家风励之意,而不至为斯亭之□□。
乾隆九年六月,安定里西六分堡、东十一社向忠士庶同立。
按:碑存台南县西港乡西港村庆安宫前,高二三五公分,宽五八公分,花冈岩。篆额「皇清」,旁镌双龙雕饰。文中康熙辛丑,六十年(公元一七二一)。
.慈济宫缘业碑记(乾隆九年)
窃惟管业以垦示、印契为凭;而永久勿替,必以勒石为要。即如我学甲、中洲等□□□公(下缺)真君庙香灯缘业,虽有上手垦示、印契昭章可据;但其中贪徒,恒多影籍混占,构□□□,是以开□□□□□□□□□□□□□□港头港仔一处草地,原系张茂于康熙三十二年间赴县主张禀垦为园,□□□□□□□□□□□□□□□□□□□□隔港为界。至四十二年,卖与方彩掌收纳课。一淡水潭一处草地,原系林登□、李云龙□□□□□□□□□□□□□□□□南至港尾,北至糠榔林港。四十三年间,李云龙一半草地,卖与□□山;而□□□□□□□□□□□□□□□□年间,方彩将二项草地分卖与柯声南、柯声标、廖魁、陈绵、林朝□□□□□□□□□□□□□□□□□□□□□□分管收征。迨雍正五年间,陈替、陈振魁、陈绵之子陈香臣、廖开凤、林清□□□□□□□□真君爷二庙以为香灯油缘业。乾隆五年间,林祚郎、林□□□□□□□□□□□□□合发之业,□□□庙中为□□□银共一百一十两;共征课谷二十二石八斗,内除庄盛、林吉、陈□□□□□□□□□□□□□□□□陈□□、□□光、邱宋、林来、侯斗、陈愿、陈耍等承摊自征外,尚存课榖九石六斗,户名吴大化□□□□□□□□□□□□□□□□□□□□俱交庄盛收贮执管。
乾隆七年间,有邻界林鸣鹤赴县禀垦我界内后庄□□□□□□□□□□□□□□□□□□□□□。查林鹳岳即生员林鸣鹤,报垦田亩,并无确据。前县止就一禀准其注册升科,难□□□□□□□□□□□□□□□□□□□该生具禀邱平等欠租,而邱平等又控伊混占。集讯之下,邱平等原种吴大化□□□□□□□□□□□□□□□□□□□□,原案注销,其先完五六年正供各三石。该生尚有另户林鸣鹤田亩,应征粟六石□□□□□□□□□□□□□□□□□□□予划抵可也。此谳。是年八月间,林应即陈玉以遵批禀究事,赴县冒禀邱平、王□□□□□□□□□□□□□□□□□□□□□□,后庄众□宝、庄寿、蔡信、陈京、高孝、柯习、张赐、林天佑、吴妙、郭计、朱光明、李德等呈,□□□□□□□□□□□□□□□□□□□□□□□□□□□一草地界内多盐少淡;倘后日变淡可耕有向认承租者,须依照□□□□□□□□□□□□□□□□□□□□□□□□□,禀官究治。
乾隆九年葭月(缺)日,慈济宫十二庄众公立。
按:碑存台南县学甲乡慈济官,高二二八公分,宽八一公分,花冈岩。额镌如题。碑中「县主张」,名■〈王尹〉。
.重修文庙碑记(乾隆十年)
余奉调来守台郡,越日斋祓谒圣,仰瞻庙貌,岿然更新,而匠石尚诜集未竣事。退而谒巡台六、范二公,教以『移易风俗,必先培养人才;当思仰体圣天子崇道兴学之意,以为治政之本』。余心识其语,因以知化理之隆,造邦者之大有造于兹土也。
会城文庙,海东风化所关,日久不治。适观察庄公摄府篆,毅然曰:『是余之责也』。遂简公镪二百五十余缗,属郡司马方君董其役。诏以『诚敬之道,务勿烦民』。故凡工料,悉给以常值不少减而民皆竞趋鼛鼓如鹜。司马周度相视,举土木斫垩丹刻等功,精于规画克恭厥事。将竣,费稍靳,庄公又率余与方司马暨淡水曾司马共捐以成之。庑后两翼为义学,前雷阳陈清端公所建之十二斋也,因并完缮,进师生课诵其中。一时教典并行,甚盛也。吁!巡方二公惓惓于崇道兴学,睹兹修举宏备,得无忻然而大愉惬乎?
今夫崇道兴学,所以劝士也。台郡虽僻处海外,入庙者莫不知敬。书云:『未见圣,若弗克见』。今也面诸羹墙,闻诸肚蠁,怵惕弥虔,士习以端,人材以出,文运以兴。由是风声广励,邪慝不作,狱息盗弭,刑清武偃,百昌遂而诸福集,金汤固而盘石安。然则斯举所系,夫岂浅鲜也哉?爰书而记之。
乾隆十年岁次乙丑七月朔日,福建台湾府知府加三级褚禄恭纪。
按:碑龛台南市孔子庙内名宦乡贤祠后壁,高三二八公分,宽八一.二公分,花冈岩。本文志乘多载之,可考者有范咸「重修台湾府志」、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六十七「使署闲情」、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以及「台湾教育碑记」,俱与原碑出入二字,并落年月、题款。
.船户颂德碑记(乾隆十年)
□□□掌驾大■〈舟古〉□船轮涨战舰外,循分由内沟载草招□为活。恭逢廉明大老爷方分□台郡,兴利除弊,政治一新。□等已与大小商艘共沐安□之赐矣。
缘台邑新充船□□□以小商匀配□粟,□因旧运未了之数互杂,新运之案重科□□□□蒙廉明洞灼其弊,令经承陈良佐,凡有拨运仓粟,查明新旧、已未运之数,声注票内,以杜重科之弊。□□□□□□□□□□□竟横征及楚等大■〈舟古〉□□□□□□粟银三两九钱八分四厘。众等不遂所征,架以好□□□□□□□□□□□赴,蒙廉明□前呈明运例横征□□□□运费□,并唤凤、诸二县船总到案,查确定例,堂断□□□□□□□□□□□□□工料物□□□□□□□□小舶仔赴厂当差,各有定役,从无兼差之例,查台属■〈舟彭〉仔杉板□□□□□□□□□□年间运□费银十有余两,不为不多矣。该船总洪斌无厌,连索大■〈舟古〉船贴费。本应严究,姑念□□□□□□□□□□□□□□林六等,因受雇载,被扣之银,着各照数清还。嗣后敢再藉端科索,许你■〈舟古〉船户赴□□□□□□□□□□□□□□□由旧例轮涨战舰,不得推诿。如往各港贸易,则必例取结,由本衙门给单,该船□□□□□□□□□□□□□□□□□□楚等之得安分乐业,皆官明吏清,简字尽善之赐也。爰勒之以垂不朽。
乾隆十年(缺)月,台湾船户林六、林恩、王有□、陈发财、蔡显荣、李百、杨文、翁珍,蔡□、庄□、洪得财、蔡二、□□、李朝、□四□、陈定、□□、陈张、洪喜、杨武、林府、林课、蔡得、黄课、□□、陈明、洪长、□□、蔡□、林禾、张六、蔡盛、吴□、傅富、高□、何朝、王□、许顺、□□、黄簿、□□、林□、□□、林高、蔡妈、郭当、王泉、□科、刘万、□□、高□、柯万、陈□、□□、龙妙兴、洪益兴、蔡□、陈□、李成、蔡喜。凤邑:□发、李□、吴□、蔡□俊、谢□、陈恩、吴□、蔡旺、□□□、陈瑶、益晃、□长、郭和兴、高三、□□、陈达、吴□、蔡妈、吴□、蔡用、陈发、黄得、陈寿、许周、黄天赐、徐朝、林□胜、顺得胜、尤妙□、□全兴、郑任、张邦□、李得兴、黄腾□、林合、锺叶、蔡得万、黄胜、郭蔡、庄胜、廖勇、陈胜、□□、陈营、□□、陈何、郭□、姚□、□福、赐发、郭琴、□□、□奇、郭德、李□、杨□、□□、□□、□□、郑□、□□、高□同立。
按:碑现存台南市南区碑林,高二四七公分,宽八四公分,花冈岩。原碑缺题,文多风化。碑中船户所颂者,海防同知方邦基也。「分□台郡」,为「府」或「宪」字之失。
.五妃墓道碑(乾隆十一年)
吊五妃墓
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五烈皆捐生。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云卦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满目荒凉已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有明岁晚多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
白麓六十七居鲁。
吊五妃墓十绝句
明亡巳历四十载,死节犹然为故明!荒冢有人频下马,真令千古气如生(其一)。
天荒地老已无亲,肯为容颜自爱身?遥望中原肠断绝,伤心不独是亡人(其二)!
君后相将殉社稷,虞兮未敢笑重瞳。庙廷倘使增陪祀,臣妾应教祭享同(其三)!
田妃金碗留遗穴,何似贞魂聚更奇?三百年中数忠节,五人个个是男儿(其四)!
可怜椎髻文身地,小字人传纪载新;却恨燕京翻泯没,英风独显费宫人(其五)!
忍把童家旧誓忘(指福王),孝陵风雨怨苍苍!芳魂若向秦淮去,正好乘潮到故乡(其六)。
明妃无命死胡沙,青冢荒凉起暮笳;争比冰心明似月,隔江不用怨琵琶(其七)。
垒垒荒坟在海滨,魂销骨冷为伤神;须知不是经沟渎,绝胜要离冢畔人(其八)!
又逢上巳北邙来,宿草新浇酒一杯(又三月三日,率僚属致祭);自古宫人斜畔土,清明可有纸钱灰(其九)。
十姨庙已传讹久,参昂还应问水滨;今日官僚为表墓,五妃直可比三仁(其十)。
浣浦范二十二咸。
志载前明宁靖王姬妾曰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大清之克澎湖也,语宁靖曰:『王生俱生,王死俱死』。遂冠笄被服,同缢于堂。葬魁斗山,去宁靖墓三十里,时称「五烈墓」。乾隆丙寅,巡使六、范二公轺车过墓下,目击荒颓,命方司马缮葺其茔庙,并吊以诗,盖阐贞表幽,为海外之顽懦劝,固宣圣化者之急务也。余忝任观察,猥与型方训俗之末,乐得而道之,遂跋其后。茂苑庄年。
按:碑原勒台南市东区魁斗山(又名桂子山)五妃墓前;日据时期移置碑林。高二四二公分,宽八二.五公分,花冈岩。楷额「皇清」,题曰「五妃墓道」。六十七诗,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均载之。范诗,范、余两志录有十二首,较此「十绝」尚多其二;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及前引「谢志」则仅录其五。「碑」「志」互校,范诗出入者,得三数字。庄年碑跋,仅见于六十七「使署闲情」;原碑跋文不可读者二十一字,据以补录。
.新建明伦堂碑记(乾隆十二年)
古者,「大学始教,皮弁祭菜」;所以致敬于先师、以尊道德也。盖古人因学而有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莫不造于学。虞庠上下、夏序东西、殷胶左右,无非学舍也。后世重庙而轻学,戟门頖宫,专崇庙貌;而春秋礼乐、冬夏诗书,无复教之之地,盖古意之存焉者寡矣!
我国家令典:自大成殿外,必有明伦堂以为敷教之地,通郡邑皆举为法,所以养士之制甚备。独台湾一隅,僻在海外,前此郡学明伦堂未建。陈清端公璸至,始奋起而经营之。迄今两庑有「六艺斋」,为诸生肄业之所,庙与学乃以无缺。盖兴学立教,类非俗吏之所能为也。
凤邑在郡治之南,学宫独据形胜之地。庙前頖池,方广里许,多植芰荷,即志所称莲池潭也。余以乙丑冬巡行凤山,谒先师庙,召诸生讲学。所谓明伦堂者,湫隘仅数椽;其旁即教谕寝息地,训导且僦居他室。问所为莲池潭者,莠民侵牟以为利,日张网其中;芙渠荡然,无复存者。知邑事吕令作而言曰:『锺琇莅此二年,念明伦堂之未称,已度地鸠工,谋于大成殿之右,建堂三楹,为讲学之所;又修其旧有之堂,以祀子朱子;而并建名宦、乡贤二祠,以补旧日之缺焉』。余可其请,更令清厘頖池以还旧观。越明年,吕令告蒇事。盖经始于乾隆十年十二月,至十一年六月工告竣,凡费白镪一千有奇。因求余文,纪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