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博物志
博物志
武王伐殷,舍于几,逢大雨焉。衰舆三百乘,甲三千,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战于牧野。
成王冠,周公使祝雍曰:“辞达而勿多也。”祝雍曰:“近于民,远于佞,近于义,啬于时,惠于财,任贤使能,陛下摛显先帝光耀,以奉皇天之嘉禄钦顺,仲壹之言曰:‘遵并大道,郊域康阜,万国之休灵,始明元服,推远童稚之幼志,弘积文武之就德,肃懃高祖之清庙,六合之内,靡不蒙德,岁岁与天无极。’”右孝昭周成王冠辞。
《止雨祝》曰:天生五谷,以养人民,今天雨不止,用伤五谷,如何如何!灵而不幸,杀牲以赛神灵,雨则不止,鸣鼓攻之,朱丝绳萦而胁之。
《请雨》曰:皇皇上天,照临下土。集地之灵,神降甘雨。庶物群生,咸得其所。
《礼记》曰:孔子少孤,不知其父墓。母亡,问于邹曼父之母,乃合葬于防。防墓又崩,门人后至。孔子问来何迟,门人实对,孔子不应,如是者三,乃潸然流涕而止曰:“古不修墓。”蒋济、何晏、夏侯玄、王肃皆云无此事,注记者谬,时贤咸从之。 【 周日用曰:四士言无者,后有何理而述之?在愚所见,实未之有矣。且征在与梁纥野合而生,事多隐之。况我丘生而父已死,既隐何以知之?非问曼父之母,安得合葬于防也?】
孔子东游,见二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小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小儿曰:“以日出时远,而日中时近”一小儿曰:“日初出时大如车盖,及日中时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大者近乎?”一小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中而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两小儿曰:“孰谓汝多知乎!”亦出《列子》。 【 周日用曰:日当中向热者,炎气直下也,譬犹火气直上而与旁暑,其炎凉可悉耳。是明初出近而当中远矣,岂圣人肯对乎?】
子路与子贡过郑神社,社树有鸟,神牵率子路,子贡说之,乃止。
《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公羊传》曰:“有以告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 【 卢曰:以其时非应,故孔子泣而感之。麟口吐三策,盖天使报圣人。】
《左传》曰:“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
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思欲归。请于秦王,王不听,谬言曰:“令乌头白,马生角,乃可。”丹仰而叹,乌即头白;俯而嗟,马生角。秦王不得已而遣之,为机发之桥,欲陷丹。丹驱驰过之,而桥不发。遁到关,关门不开,丹为鸡鸣,于是众鸡悉鸣,遂归。
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筱为竿,割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申,竿不挠。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旨,于一日遂辞归。秦青乃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返,终身不敢言归。秦青顾谓其友曰:“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而去,余响绕梁,三日不绝,左右以其神弗去。过逆旅,凡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喜欢抃舞,弗能自禁,乃厚赂而遣之。故雍门人至今善歌哭,效娥之遗声也。”
赵襄子率徒十万狩于中山,藉艿燔林,燀赫百里。有人从石壁中出,随烟上下,若无所之经涉者。襄子以为物,徐察之,乃人也。问其奚道而处石,奚道而入火,其人曰:“奚物为火?”襄子曰:“不知也。”魏文侯闻之,问于子夏曰:“彼何人哉?”子夏曰:“以商所闻于夫子,和者同于物,物无得而伤,阏者游金石之间及蹈于水火皆可也。”文侯曰:“吾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刳心知去,商未能也。虽试语之,而即暇矣。”文侯曰:“夫子奚不为之?”子夏曰:“夫子能而不为。”文侯不悦。
更羸谓魏王曰:“臣能射,为虚发而下鸟。”王曰:“然可试于此乎?”曰:“可。”间有鸟从东方来,羸虚发而下之也。
澹台子羽子溺水死,欲葬之,灭明曰:“此命也,与蝼蚁何亲?与鱼鳖何仇?”遂不使葬。
《列传》云:聂政刺韩相,白虹为之贯日;要离刺庆忌,彗星袭月;专诸刺吴王僚,鹰击殿上。
齐桓公出,因与管仲故道,自炖煌西涉流沙往外国,沙石千余里,中无水,时则有沃流处,人莫能知,皆乘骆驼,骆驼知水脉,过其处辄停不肯行,以足蹋地,人于其蹋处掘之,辄得水。
楚熊渠子夜行,射寝石以为伏虎,矢为没羽。
汉武帝好仙道,祭祀名山大泽以求神仙之道。时西王母遣使乘白鹿告帝当来,乃供帐九华殿以待之。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南面东向,头上戴玉胜,青气郁郁如云。有三青鸟,如乌大,使侍母旁。时设九微灯。帝东面西向,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帝食桃辄以核着膝前,母曰:“取此核将何为?”帝曰:“此桃甘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唯帝与母对坐,其从者皆不得进。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帝乃大怪之。由此世人谓方朔神仙也。
君山有道,与吴包山潜通,上有美酒数斗,得饮者不死。汉武帝斋七日,遣男女数十人至君山,得酒,欲饮之,东方朔曰:“臣识此酒,请视之。”因一饮致尽。帝欲杀之,朔乃曰:“杀朔若死,此为不验。以其有验,杀亦不死。”乃赦之。
博物志卷之九
杂说上
老子云:“万民皆付西王母,唯王、圣人、真人、仙人、道人之命上属九天君耳。”
黄帝治天下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以其数百年,故曰黄帝三百年。上古男三十而妻,女二十而嫁。曾子曰:“弟子不学古知之矣,贫者不胜其忧,富者不胜其乐。”
昔西夏仁而去兵,城廓不修,武士无位,唐伐之,西夏亡。昔者玄都贤鬼神道,废人事天,其谋臣不用,龟筴是从,忠臣无禄,神巫用国。
榆炯氏之君孤而无徒,曲沃进伐之以亡。
昔有巢氏有臣而贵任之,专国主断,已而夺之。臣怒而生变,有巢以亡。昔者清阳强力,贵美女,不治国而亡。
昔有洛氏,宫室无常,囿池广大,人民困匮,商伐之,有洛以亡。
《神仙传》曰:“说上据辰尾为宿,岁星降为东方朔。傅说死后有此宿,东方生无岁星。”
曾子曰:“好我者知吾美矣,恶我者知吾恶矣。”
思士不妻而感,思女不夫而孕。后稷生乎巨迹,伊尹生乎空桑。
箕子居朝鲜,其后伐燕,复之朝鲜,亡入海为鲜国。师两妻墨色,珥两青蛇,盖勾芒也。
汉兴多瑞应,至武帝之世特甚,麟凤数见。王莽时,郡国多称瑞应,岁岁相寻,皆由顺时之欲,承旨求媚,多无实应,乃使人猜疑。
子胥伐楚,燔其府库,破其九龙之钟。
蓍一千岁而三百茎,其本以老,故知吉凶。蓍末大于本为上吉,筮必沐浴斋洁食香,每日望浴蓍,必五浴之。浴龟亦然。明夷曰:“昔夏后筮乘飞龙而登于天。而牧占四华陶,陶曰:‘吉。昔夏启筮徙九鼎,启果徒之。’”
昔舜筮登天为神,牧占有黄龙神曰:“不吉。”武王伐殷而牧占蓍老,蓍老曰:“吉。”桀筮伐唐,而牧占荧惑曰:“不吉。”昔鲧筮注洪水,而牧占大明曰:“不吉,有初无后。”
蓍末大于本为卜吉,次蒿,次荆,皆如是。龟蓍皆月望浴之。
水石之怪为龙罔象,木之怪为躨罔两,土之怪为豮羊,火之怪为宋无忌。
斗战死亡之处,其人马血积年化为磷。磷着地及草木如露,略不可见。行人或有触者,着人体便有光,拂拭便分散无数,愈甚有细咤声如炒豆,唯静住良久乃灭。后其人忽忽如失魂,经日乃差。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
风山之首方高三百里,风穴如电突深三十里,春风自此而出也。何以知还风也?假令东风,云反从西来,诜诜而疾,此不旋踵,立西风矣。所以然者,诸风皆从上而下,或薄于云,云行疾,下虽有微风,不能胜上,上风来则反矣。
《春秋》书鼷鼠食郊牛,牛死。鼠之类最小者,食物当时不觉痛。世传云:亦食人项肥厚皮处,亦不觉。或名甘鼠。俗人讳此所啮,衰病之征。
鼠食巴豆三年,重三十斤。
博物志卷之十
杂说下
妇人妊娠未满三月,着婿衣冠,平旦左绕井三匝,映祥影 而去,勿反顾,勿令人知见,必生男。 【 周日用曰:知女则可依法,或先是男如何?余闻有定法,定母年月日与受胎时日,算之,遇奇则为男,遇偶则为女,知为女胎,即可依法。】
妇人妊娠,不欲令见丑恶物、异类鸟兽。食当避其异常味,不欲令见熊罴虎豹。御及鸟射射雉,食牛心、白犬肉、鲤鱼头。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听诵诗书讽咏之音,不听淫声,不视邪色。以此产子,必贤明端正寿考。所谓父母胎教之法。 【 卢氏曰:子之得清纯滋液,则生仁圣;谓错乱之年,则生贪淫,子因母气也。】 故古者妇人妊娠,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恶则恶矣。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见兔,令儿唇缺。又不可啖生姜,令儿多指。
《异说》云:瞽叟夫妇凶顽而生舜。叔梁纥,淫夫也,征在,失行也,加又野合而生仲尼焉。其在有胎教也? 【 卢氏曰:夫甲及寅申生者圣,以年在岁,德在甲寅,壬申生者则然矣。亦由先天也,亦由父母气也。古者元气清,故多圣。今者俗淫阴浊,故无圣人也。】
豫章郡衣冠人有数妇,暴面于道,寻道争分铢以给其夫舆马衣资。及举孝廉,更取富者,一切皆给先者,虽有数年之勤,妇子满堂室,犹放黜以避后人。
诸远方山郡幽僻处出蜜蜡,人往往以桶聚蜂,每年一取。
远方诸山蜜蜡处,以木为器,中开小孔,以蜜蜡涂器,内外令遍。春月蜂将生育时,捕取三两头着器中,蜂飞去,寻将伴来,经日渐益,遂持器归。
人藉带眠者,则梦蛇。
鸟衔人之发,梦飞。
王尔、张衡、马均昔冒重雾行,一人无恙,一人病,一人死。问其故,无恙人曰:“我饮酒,病者食,死者空腹。”
人以冷水自渍至膝,可顿啖,数十枚瓜。渍至腰,啖转多。至颈可啖百余枚。所渍水皆作瓜气味。此事未试。人中酒醉不解,治之,以汤自渍即愈,汤亦作酒气味也。
昔刘玄石于中山酒家酤酒,酒家与千日酒,忘言其节度。归至家当醉,而家人不知,以为死也,权葬之。酒家计千日满,乃忆玄石前来酤酒,醉向醒耳。往视之,云玄石亡来三年,已葬。于是开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饮酒,一醉千日。”
旧说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查上,多赍粮,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犹观星月日辰,自后茫茫忽忽,亦不觉昼夜。去十余日,奄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天丈夫牵牛渚次饮之。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人有山行堕深涧者,无出路,饥饿欲死。左右见龟蛇甚多,朝暮引颈向东方,人因伏地学之,遂不饥,体殊轻便,能登岩岸。经数年后,竦身举臂,遂超出涧上,即得还家。颜色悦怿,颇更黠慧胜故。还食谷,啖滋味,百余日中复本质。
天门郡有幽山峻谷,而其上人有从下经过者,忽然踊出林表,状如飞仙,遂绝迹。年中如此甚数,遂名此处为仙谷。有乐道好事者,入此谷中洗沐,以求飞仙,往往得去。有长生意思人,疑必以妖怪。乃以大石自坠,牵一犬入谷中,犬复飞去。其人还告乡里,募数十人执杖揭山草伐木,至山顶观之,遥见一物长数十丈,其高隐人,耳如簸箕。格射刺杀之。所吞人骨积此左右,已成封。蟒开口广丈余,前后失人,皆此蟒气所(口翕)上。于是此地遂安稳无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