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凤洲杂编
凤洲杂编
○天字称??曳字
乙丑叶侍郎盛云是科会试登科录天子皆称??曳字今考部本不然以为叶传闻之误然不知叶乙丑进士岂有误理或部本翻刻未可知也
○教谕同考
戊辰年同考二教谕一训导办事官舒庭谟中一百二十五名
○王越卷飞上天
景泰辛未知贡举官胡濙杨宁俱礼部尚书主考修撰林文同考广东参政罗崇本教授学正训导各一是岁廷试王越卷飞上天复给卷足成之或云堕于朝鲜次岁进还 上悦擢越御史
○阅三科为正科
甲戌考试官商辂辂正统乙丑进士阅三科为正科巳任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左春坊大学士同考则侍讲兼中允杨鼎赞善兼检讨钱溥皆己未也先一年奏准会试考官翰林春坊专之其京官由科第有学行者兼取以充而郡县教职为同考官绝矣受卷弥封对读则用州邑正官为之
○金状元银榜眼铁探花
一甲三人孙贤徐溥徐辖各以貌色称有金状元银榜眼铁探花之目
○诗戏题目之误
天顺丁丑薛文清以内阁吕文懿以通参侍讲为主考同考则尚宝少卿钱溥司丞李泰翰林典籍徐佖葢官制也是科最号严整然外人有以诗戏之者如所谓薛瑄性理难包括钱溥春秋没主张问仁既巳无颜子告祭如何有太王皆指摘题目之误至谓总兵令侄独轩昂葢谓取石亨从子后也
○不称囊三木
庚辰阎禹锡以国子学正为同考是科有下第举人诉学士吕原中允柯潜私狥颠倒者 上试之不称囊三木礼部以狥
○会试大火
癸未二月当会试日大火焚死者九十余人余及主试官俱踰越墙壁以出 上怜之赠死者进士出身八月再试取吴釴等二百四十七人明年 廷试初命学士陈文柯潜再命学士彭时钱溥
○刻五经程文
成化丙戌五经各刻文三篇二场刻诏 廷试赐罗伦及第未一月即上扶植纲常疏贬官乙未赐谢迁及第或云王鏊以乡会元有盛名复当第一矣阁老为公抑之置第三
○得策击节赏
戊戌赐曾彦及第或云先一日其阁老万公得彦策击节赏使人觇之羙而长大也擢第一陛传见彦老而多髭且短甚不称万惘然退取彦策读之平平耳
○取士分南北卷
丁未尹阁老直主考序称宣德丁未大学士杨士奇议会试取士分南北卷北四南六既而以百乘除各退五为中数是年以言者又各退二以益中数云
○问策秘人罕知
弘治巳未会试大学士李东阳侍郎程敏政为主考敏政问策秘人罕知者其故所昵门生徐经平日窥得之为其同年解元唐寅说至是各举答无遗因自矜且得上第给事中华日?永林廷玉论之与敏政俱下狱按问经自诬服购敏政家人得之狱成敏政夺职经寅俱为民
○焚香求才
乙丑廷试 上焚香吁天后宫期得真才以资实用
○刘瑾片纸书姓名
正德戊辰大学士王鏊尚书梁储主会试相传刘瑾以片纸书五十人姓名欲登第因开科额三百五十人
○焦芳为题名记
廷试赐吕柟等及第时焦芳子黄中二甲第一刘宇子刘仁第四皆瑾党也因刻黄中及三甲第一人胡缵宗策俱授翰林检讨改仁庶吉士踰月超擢黄中仁为编修再进侍讲而焦芳为题名记盛称所改之制为当后瑾诛黄中仁为民缵宗亦坐贬
○李文正先以策 示慎
辛未赐杨慎等及第慎传相廷和子也相传时制问俱首相拟上李文正先以策 示慎策遂冠一榜云
○弥封官不得送卷
嘉靖丙戌赐龚用卿及第先是举人廷试纳卷之日弥封官以会试首列数卷潜送内阁以备一甲之选或内阁密觇状头仪貌及生平有声者阅卷官出自东阁归宿私第是岁礼部尚书席书疏其獘乞弥封官不得与送卷读卷官退朝直宿礼部诏曰可着为令
○御批品题卷首
巳丑廷试大学士杨一清等以罗洪先程文德杨名唐顺之陈束任瀚六卷进览上一一品题卷首各御批于洪先曰学正有见言谠而意必忠宜擢之首者于文德曰探本之论于名曰能守圣学以为本此知要之说于顺之曰条论精详殆尽于束曰仁智之用本诸吾心此不易之说于瀚曰勉吾敬一之为主忠哉
○大钦破文格而文气甚奇
壬辰赐林大钦等及第先是礼部尚书夏言上疏请正文体诸刻意骋词浮诞歹?桀裂坏文体者摈不得取诏可既 廷试言复令仪制郎中约束诸士咸拱听而大钦实后至不闻也起不用对?而文气甚奇吏部尚书汪鋐得之诧曰恠哉以示大学士张孚敬先巳定二卷览之曰虽破格甚明徤可诵也取为第三既呈览上御批改第一
○上于进呈卷俱悉批答
乙未廷试大学士李时等以十二卷进览上俱批答曰卿等以堪作一甲卷十二束呈朕各览一周其上一卷说的正合策题夫周道善而备朕所取法其上三说仁礼为用夫仁基之礼成之亦甚得其意其上四论仁敬夫敬而能仁他不足说可以保治矣其上二畧泛而滞于行其下而却似谠虽与题不合言以时事故朕取之可二甲首余以次挨去不知是否卿可先与言鼎臣看一过再同读卷官看行
○上复御批首三卷
上复御批首三卷韩应龙曰是题本意可第一甲第一名于孙陛曰说仁礼之意好可第二名于吴山曰敬?心学之极此论好可第三名是岁并李玑赵贞吉敖铣郭朴任瀛沈宏骆文盛尹台康大和九人策皆刻之
○言官劾科举私狥
甲辰主考礼部尚书张潮左春坊左庶子江汝璧时潮卒于贡院舆尸出考试唯江一人而后序则属之同考修撰茅瓒是岁少傅翟銮二子汝孝汝俭俱登第廷试以进呈卷上疑有翟氏子在首甲因抑第一卷置第三第三卷置二甲第四而拔秦鸣雷?状元言官劾科举私狥置 【 缺文】 诏狱问江及编修欧阳日?奂闲住少傅及二子编修彭凤进士崔奇勋焦清?民员外郎高节谪戍进士彭谦死杖下御史沈珩王越外任
○钦赐举人
景泰中北京乡试陈循王文以考官刘俨吕原抑其子诉于上谓俨私解元徐经及所取士颠倒实不私也诏复试如初定然难陈王二相特各许其子会试时谓之钦赐举人
○钦降秀才
癸卯年北京冒籍者翟锺玊丁子载等俱发原籍肄业时谓之钦降秀才二事正相对云
○登科录书伯叔祖父官秩
天顺以前登科录凡伯叔祖父有官秩者俱得书今不复矣戊辰李泰书父永昌司礼监太监甲戌牛纶书叔玊司礼监左监丞泰永昌飬子也后俱拔入翰林泰至詹事纶至太常少卿
○读卷凡三伯
天顺元年读卷凡三伯武功伯掌内阁靖远伯掌兵部与济伯掌鸿胪
○十知贡举
大学士严嵩礼部尚书胡濙
○十?读卷
吏部尚书蹇义王直
○三主考会试者
徐溥曾棨
○二主考会试者
黄淮杨士奇王直王英钱习礼吕原万安刘吉彭华吴宽李东阳王鏊梁储靳贵石珤张潮张治
○阁臣出主会试者
胡广黄淮杨士奇黄淮高谷商辂薛瑄吕原彭时刘定之万安刘吉尹直徐溥谢迁李东阳王鏊刘忠梁储靳贵贾咏张璁张治徐阶李本李春芳凡二十六人
○同考官秩太于主考者
庚戌侍讲学士陈循同考大常少卿魏骥戊辰修撰林文同考侍讲刘俨
○致仕主考者
黄淮
○不由科目者
杨士奇
○师弟同为考试者
陈魏及尚书温仁和学士张兖
○恩宥录
浦江义门郑氏有恩宥录予节其畧笔之以见 祖宗风厉天下之意洪武十四年?内藏金银事发连郑氏以义门故释之家长郑濂郑湜面见擢湜福建左参政吏部奏无见缺添设左参议授之二十六年诏郑氏子弟三十以上者来见擢郑济左春坊左庶子伴太孙三十年起取天下税户郑沂入见授礼部尚书以其从子干为御史永乐十二年御史七十二岁进平胡诗称旨乞归 上曰教翰林院写策书礼部宴他用正官陪教坊伎乐陛辞赐金绣衣褚帛干举从子煁可用 上曰御史举也除御史后累迁大理寺丞永乐十七年北京初受贺致仕御史干及弟致仕长史楷来朝赐宴及褚币与?善阴隲二部 上曰他家人多与二十部十九年翰林检讨郑叔羙以告病例为民 仁宗立与子弟来朝 上顾长者非郑检讨乎何为冠平巾吕震以故对 上特诏予冠带致仕各赐钞二千贯给驿舟还家
○设四辅官
高皇帝设四辅官均职四季以上中下三旬人各司之验雨晹时若春三月李佑司皆中旬十日龚斆司皆下旬十日夏三月杜斆司皆上旬十日吴源司皆中旬十日赵民望司皆下旬十日秋冬如之各兼太子宾客班列公侯都督之次尚书之上又有与四辅游东苑倡和诗不载
○国朝实录
太祖实录永乐初命曹国公李景隆监修户部尚书夏原吉学士觧缙礼部尚书李至刚总裁再命原吉及太子少师姚广孝监修学士胡广杨荣总裁 太宗 仁宗实录英国公张辅少师蹇义少保夏原吉监修少傅杨士奇太子少傅杨荣太子少保金幼孜总裁太常卿杨溥为副总裁大学士陈山张瑛续总裁 宣宗实录英国公张辅监修少傅杨士奇杨荣尚书杨溥总裁少詹事王直王英为副总裁 英宗实录会昌侯孙继宗监修少保李贤尚书陈文彭时总裁少卿刘定之吴节为副总裁 宪宗实录英国公张懋监修少傅刘吉尚书徐溥侍郎刘徤总裁尚书丘浚少詹事汪谐为副总裁 孝宗实录初命少师刘徤李东阳少傅谢迁总裁吏部侍郎张元祯詹事杨廷和学士刘忠为副再命东阳少傅焦芳王鏊少保杨廷和总裁尚书梁储为副而监修则仍公懋 武宗实录则定国公徐光祚监修少师杨廷和少傅蒋冕毛纪少保费宏总裁后廷和冕纪皆去申命宏及少师杨一清少保石珤贾咏尚书石珤毛澄侍郎罗钦顺为副后增侍郎吴一鹏
湖州府后学吴仕旦覆订
建昌府督刊知事毛祯
督写检校季士俊
对读教授徐文渊
训导陆胜宗
●凤洲杂编五
王世贞
将军之制有三
太祖官制后革者
升降品级
建文中官制
添设提学官
兵制
洪武九年定诸王公主岁供之数
二祖公主所适
宫中女官之制
洪武二十八年复位宫官六尚品职及内官监司库局与诸门官并东宫六局王府承奉等官职秩
○将军之制有三
宗室郡王下镇国将军秩正一品辅国将军正二品奉国将军正三品散阶龙虎上将军金吾将军骠骑将军正二品奉国定国镇国从二品昭武昭勇昭毅正三品安远定远怀远从三品广威宣威明威正四品信武显武宣武从四品武节武德正五品武毅武畧从五品其官不过左右都督同知佥事正副留守都指挥使同知佥事指挥使同知佥事千户仪卫正副而巳总兵官则有征虏大将军左右副将军左右副副将军征虏将军征虏前将军征虏副将军靖虏将军平胡将军平虏大将军征西将军征西前将军平北将军镇朔大将军镇朔将军平西将军平羗将军征南将军征南副将军征夷将军征夷副将军平贼将军征戍将军平蛮将军征蛮将军 太宗征安南益设神机将军横海将军鹰扬将军骁骑将军轻车将军及各边设游击将军嘉靖幸楚设都护将军都护副将军定兵制增神枢营佐击将军按征蛮巳前无员额无品秩或公侯伯或都督领之有事则设事巳则罢及今辽东宣府大同宁夏甘肃延绥湖广云南两广榷甚重可生杀人此外又有管大汉将军管红盔将军葢宿卫之帅云
武庙自称威武大将军江彬许泰为左右副将军
○太祖官制后革者
中书省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参议左右司郎中四辅官员外郎太史令弘文馆学士翰林承旨起居注太子赞善大夫阁门大使秘书监少监考功监令监丞左右拾遗左右谏院正言司谏符玺郎六科庶吉士回回监正副营田使东宫率府左右率左右副使王府相传武传六科庶吉士大元帅大总管五军断事后俱易名
○升降品级
枢密院改都督府升一级为正一品使即左右都督同知院事即都督同知佥院即都督佥事院判无御史台改都察院降一级御史大夫即左右都御史中丞即副都御史侍御史即佥都御史詹事院改府知院为詹事同知及副詹俱为少詹事仪礼司改鸿胪寺太常司改太常寺司天监改钦天监行中书省改布政司降三级行枢密院改都司降一级肃政廉访司改按察司原品六部旧三品升二品翰林院旧三品降五品六科旧四品为九品巳后升七品尚宝寺改司旧三品降五品
○建文中官制
六部尚书升正一品增侍中正二品所属革去清吏二字户刑二部改为四司工部增照磨所兵部革典牧所户部革赃罚库都察院改为御史府裁减十三道为左右两院正二十八员改通政司为寺使及通政参议?卿少卿丞翰林复学士承旨在学士上改讲读学士为文学慱士设文翰文史二馆文翰馆居侍讲侍读侍书五经慱士典籍待诏侍书正七品即中书舍人也文史馆居修撰编修检讨改孔目为典簿又增设文渊阁待诏拾遗补阙增五军断事五军制禄仓革大理寺左右寺正寺副增本寺首领官增太常寺典礼郎二员太祝一员光禄寺少卿旧五品升四品寺丞旧六品升五品增司圃所改司牲司为孳生所太仆寺丞旧六品升五品增录事及典厩典牧二署骕骦等十八羣滁阳等八牧监龙山等九十二羣管鸿胪少卿从五升正五寺丞从六升正六革司宾司仪二署而升鸣赞序班品革行人司止以行人隶鸿胪升国子监丞为堂上官钦天监增五官监候增选士院及应天府知候所改五城指挥为兵马升各卫经□品级增四十四卫武学及锦衣卫带管武学教授增各王府宾辅伴书布政司升正二品自使至参议俱升一级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偶有问廵抚所始者记会典始永乐十九年然□□□不得其实也圣政记志之
永乐十九年敕吏部尚书蹇义给事中马俊往直隶应天等府州尚书金纯给事中葛绍祖往四川都御史王彰给事中王励往河南都御史虞谦给事中许能往浙江侍郎郭进给事中章云往江西侍郎杨勉给事中徐初往福建侍郎郭敦给事中陶衍往顺天等府州侍郎李日?永给事中刘涣往山东少卿周纳给事中刘荩往湖广大理寺丞郭瑄给事中艾 往广东大理寺丞孙时给事中萧奇往山西通政参议朱侃给事中杨春往广西共二十六人廵行天下抚安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