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朝东华续录选辑


  己丑(十九日),李鸿章电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顷接闽抚刘二月初九来电:「奉正月十二日电旨,敬悉。二十二日电达否?吴鸿源年近七十,素带水师,所部皆水师将官,新募土勇器械不精、兵将又不得力,防守中路,联络民团;腾出杨金龙楚勇两营来北,较为得力。吴军本议广东济饷,至今未解;仍由台发饷。王诗正所部三千,又抽土勇二千,饷由台支发五万,军火、器械搜发一空。援军皆徒手渡台,更增台急。左相不明夷情,如此强敌,岂素不知兵之贵戚少年所能徼璈图功!恪靖各营,一败气馁。土勇败后难整,现裁去千余,曹部亦裁并两营,以节饷需。闽省久无信来,亦无兑款;若一月无大批饷至,兵心溃散。台北借款每月允缴三万元,无济目前,内掣重于外患,传实无法支持;杨宫保已抵台南,请旨饬杨接办。彼无内掣之忧,上下一气,或可勉支危局;请将传罢斥治罪。自上月二十日败后,河水骤涨,敌不能渡;我军冒雨添修营垒,布置旬日,军心稍定。昨有英照会:调集兵船聚香港;法船于上月杪开去十只,不知何往?基岸法兵五千据守各隘口,隔河对垒。毛瑟鎗子、饷项二事最急,若无接济,束手待毙;以后援军不带巨饷、利鎗,愈来台危愈急。日日冒雨督修营隘,目疾更重。艰危情形,王诗正、陈鸣志皆相知嗟叹。传惟竭力支持,以待杨至。请转电总署」云云。乞代奏请旨』。上谕军机大臣等:『刘铭传电奏「军火、器械搜发一空,毛瑟鎗子、饷项二事最急;若无接济,兵必溃散」等语。台防饷械万分紧要,左宗棠督办全闽军事,援救为目前至急之务;杨昌浚职任兼圻,尤属责无旁贷。着即迅拨大批饷项,设法汇解;并将毛瑟鎗子赶紧运济。李鸿章、曾国荃,饬邵友濂、龚照瑗速购鎗械等件运往。刘铭传务当尽心布置,实力防剿;不得藉词诿卸。杨岳斌现抵何处?着遵前旨迅赴台北协力剿办。该前督所部及程文炳一军,赶紧渡台;并着左宗棠筹拨饷械带往,勿任徒手到防,无补军事。闻澎湖被踞,确否?着左宗棠等查奏』。

  壬辰(二十二日),谕军机大臣等:『法人现来请和,于津约外别无要求,业经允其所请。约定越南宣光以东三月初一日停战,十一日华兵拔队撤回,二十一日齐抵广西边界;宣光以西三月十一日停战,二十一日华兵拔队撤回,四月二十二日齐抵云南边界;台湾定于三月初一日停战,法国即开各处封口:已由李鸿章分电沿海、滇、桂各督抚如约遵行矣。惟条款未定之前,仍恐彼族挟诈背盟、伺隙猝发,不可不严加防范。着传谕沿海各省将军督抚并云南、广西督抚及各路统兵大臣督饬防军随时加意探查,严密整备,毋稍疏懈;是为至要』。

  乙未(二十五日),电谕李鸿章:『撤兵载在津约;现既允照津约,两国画押,断难失信。现在桂甫复谅,法即据澎;冯、王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恐孤军深入,战事一无把握。纵再有进步,越地终非我有;而全台隶我版图,援断饷绝,一失难复。彼时和、战两难,更将何以为计!且该督前于我军失利时,奏称「只可保境坚守」;此时得胜,何又不图收束耶!着该督遵旨亟电各营如电信不到之处,即发急递飞达:如期停战撤兵。倘有违误、致生他变,惟该督、抚是问』。

  丁酉(二十七日),谕军机大臣等:『张之洞电奏均悉。中国素以信义为重,法已电孤拔于三月初一日停战,开台湾北海封口,并令在越统领定期停战;我若失信、致生他变,不特兵连祸结,且为各国所不直。嗣后交涉事件,益形棘手。电线中断,二十五日已由总署告知赫德,以云、贵电信恐难速达,展期二、三日,令其电法;断难再与议展。若此时复饬进兵,此等举动,岂中国所可为!幸而获胜,尚觉得不偿失;一有蹉跌,更伤国体。该督近接岑毓英电报,是电线已通;正宜迅速传达。务当懔遵严谕,饬令防军如期停战,撤回边界;并仍整兵严备,以防不测:方为正办。倘有违延,朝廷固必严惩;而贻误全局,该督返而自思,谅亦不敢出此。懔之、慎之!该督于奉旨遵行后,即行电闻』。

  ——以上见光绪朝「东华续录」卷六十八(光绪六十八)。

  三月乙卯(十六日),谕:『杨岳斌奏请已革游击吕文经留于台湾效力等语。前因吕文经于轮船中炮、辄即先退,降旨革职,发往军台;嗣据左宗棠等奏留差遣,当以该员获咎较重,未经允行。该前督岂竟无闻知,乃复奏请留营,殊属冒昧!杨岳斌,着交部议处;并着将吕文经即行起解,不准逗遛。嗣后获罪人员,各该督、抚及各省统兵大臣不准率请留营擅行差委,以肃纲纪而杜夤缘』。

  夏四月壬辰(二十四日),谕军机大臣等:『李鸿章电奏:「林椿来言:法约定一月内退澎湖;如刘永福不退保胜,澎湖亦须迟退」等语。现在详约将定;中外交涉,惟重信义,刘永福一军亟应如期撤回。着岑毓英、张之洞懔遵十八日电旨,严催该提督即率所部迅回滇界,再赴思钦;不准稍有迟延,致令借口。其起程、抵滇日期,仍速电闻』。

  乙未(二十七日),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刑部尚书锡珍、鸿胪寺卿邓承修与驻华法使巴特纳在天津会订越南新约十款成。其文曰:『大清国大皇帝、大法民主国大伯理玺天德,前因两国同时有事于越南,渐致龃龉;今彼此愿为了结,并欲修明两国交好通商之旧谊,订立新约,期于两国均有利益,即以光绪十年四月十七日在天津商订简明条约、光绪十一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旨允准者作为底本。为此,两国特派全权大臣会商办理。大清国大皇帝钦差全权大臣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传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爵李、钦差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刑部尚书管理户部三库左翼世职官学事务镶黄旗汉军都统锡、钦差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鸿胪寺卿邓、大法民主国大伯理玺天德钦差全权大臣赏给佩带四等荣光宝星并瑞典国头等北斗宝星驻扎中国京都总理本国事务巴特纳,各将所奉全权文凭互相校阅,均属妥协;立定条约如左:第一款,一、越南诸省与中国边界毗连者,其境内法国约明自行弭乱安抚;其扰害百姓之匪党及无业流氓,悉由法国妥为设法——或应解散、或当驱逐出境,并禁其复聚为乱。惟无论遇有何事,法兵永不得过北圻与中国边界。法国并约明必不自侵此界,且保他人必不犯之。其中国与北圻交界各省境内,凡遇匪党逃匿,即由中国设法——或应解散、或当驱逐出境;倘有匪党在中国境内会合意图往扰法国保护之民者,亦由中国设法解散。法国既担保边界无事,中国约明亦不派兵前赴北圻。至于中国与越南如何互交逃犯之事,中、法两国应另行议定专条。凡中国侨居人民及散勇等在越南安分守业者,无论农夫、工匠、商贾,若无可责备之处,其身家、产业均得安稳,与法国所保护之人无异。第二款,一、中国既订明于法国所办弭乱、安抚各事无所掣肘,凡有法国与越南自立之条约章程——或已定者、或续立者,现时并日后均听办理。至中、越往来,言明必不至有碍中国威望体面,亦不致有违此次之约。第三款,一、自此次订约画押之后起,限六个月期内应由中、法两国各派官员亲赴中国北圻交界处所会同勘定界限;倘或有界限难于辨认之处,即于其地设立标记,以明界限之所在。若因立标处所,或因北圻现在之界稍有改正,以期两国公同有益;如彼此意见不合,应各请示于本国。第四款,一、边界勘定之后,凡有法国人民、法国所保护人民与别国居住北圻人等欲行过界入中国者,须俟法国官员请中国边界官员发给护照,方得执持前往;倘由北圻入中国者系中国人民,只由中国官员自发凭单可也。至有中国人民欲从陆路由中国入北圻者,应由中国官请法国官发给护照,以便执持前往。第五款,一、中国与北圻陆路交界,允准法国商人及法国所保护之商人并中国商人运货进出;其贸易应限定若干处及在何处,俟日后体察两国生意多寡及往来道路定夺,须照中国内地现有章程酌核办理。总之,通商处所在中国边界者,应指定两处——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法国商人均可在此居住;应得利益、应遵章程,均与通商各口无异。中国应在此设关收税,法国亦得在此设立领事官;其领事宜应得权利,与法在通商各口之领事官无异。中国亦得与法国商酌,在北圻各大城镇拣派领事官驻扎。第六款,一、北圻与中国之云南、广西、广东各省陆路通商章程,应于此约画押后三个月内,两国派员会议,另定条款附在本约之后。所运货物进出云南、广西边界应纳各税,照现在通商税则较减;惟由陆路运过北圻及广东边界者,不得照此减轻税则纳税。其减轻税则,亦与现在通商各口无涉。其贩运鎗炮、军械、军粮、军火等,应各照两国界内所行之章程办理。至洋药进口、出口一事,应由通商章程内定一专条。其中,越海路通商,亦应议定专条;此条未定之先,仍照现章办理。第七款,一、中、法现立此约,其意系为邻邦益敦和睦,推广互市;现欲善体此意,由法国在北圻一带开辟道路,鼓励建设铁路。彼此言明:日后若中国酌议创造铁路时,中国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其招募人工,法国无不尽力勷助。惟彼此言明:不得视此条系为法国一国独受之利益。第八款,一、此次所订之条约内所载之通商各款以及将订各项章程,应俟换约后十年之期满,方可续修。若期将满六个月以前,议约之两国彼此不预先将拟欲修约之意声明,则通商各条约章程仍应遵照行之,以十年为期;以后仿此。第九款,一、此约一经彼此画押,法军立即奉命退出基隆,并除去在海面搜查等事;画押后一个月内,法兵必当从台湾、澎湖全行退尽。第十款,一、中、法两国前立各条约章程,除由现议更张外,其余仍应一体遵守。此次条约,现由大清国大皇帝批准及大法国大伯理玺天德批准后,即在中国京都互换』。

  丙申(二十八日),李鸿章电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法约画押,已驰奏。鸿备照会,令将前掳「平安」轮船弁勇七百余人全数交还,巴照覆允办。请将桂军擒获法国弁兵释回并上海与前衅有涉被控之法馆幕友张志瀛及卖给法船食物之民人等恳恩宽免追究,已据情片奏,计三十日方奉到批谕。可否请旨电饬钦差左、闽督杨酌派通晓洋务之员赴澎湖会商法兵官收还掳去弁勇,其由西贡载回者酌给船费;并电饬李秉冲将法弁兵九人送交越境法兵官查收,又电饬江苏督、抚将因案牵涉之张志瀛等一并宽免追究?伏候圣裁!巴候鸿照覆及条约批准信,即晋京。乞代奏』。上谕军机大臣等:『李鸿章电称「中、法详约业经画押,法使巴德诺允将前掳「平安」轮船弁勇七百余人全数交还,请将桂军擒获法国弁兵释回」等语。着李鸿章迅派妥员前赴澎湖会商法兵官,约定日期将掳去弁勇王仁和等七百余人妥为收回;其中如有被敌伤害者,必须与之理论。至由西贡载回者,酌给船费:均由该督妥办。并着将约定之期电知李秉衡,将前获法弁兵九人届期派员送交越境法兵官收回。至降将阿麦里,仍遵前旨饬令随营效力;如何妥为安置?着李秉衡酌度奏明办理』。

  ——以上见光绪朝「东华续录」卷六十九(光绪六十九)。

  五月甲子(二十六日),谕军机大臣等:『杨岳斌奏:「筹办台湾防务,澎湖、基隆、沪尾三海口均须长泊快兵船一只,修造炮台、运办各料须装货船二只;请饬南北洋分拨快船三只、福建船政速拨装货船二只,到台备用」等语。台湾所需各船,能否照数拨往?着李鸿章、曾国荃、裴荫森奏明办理。至各船到台之后,饷项如何发给?并着妥议具奏。将此由四百里谕知李鸿章、曾国荃,并传谕裴荫森知之』。

  乙丑(二十七日),以林维源为内阁学士。

  ——以上见光绪朝「东华续录」卷七十(光续七十)。
 
光绪朝东华续录选辑下

  光绪十一年

  光绪十二年

  光绪十三年

  光绪十四年

  光绪十五年

  光绪十六年

  光绪十七年

  光绪十八年

  光绪十九年

  光绪二十年

  光绪二十一年

  〔光绪十一年乙酉(一八八五)夏〕六月辛未(初四日),谕:『杨岳斌、刘铭传、孙开华奏「台北解严,请将历年战守尤为出力将弁、官绅及筹运出力人员奖励」各折片,刘铭传驻守台北,未能相机决策攻复基隆,本属无功足录;而各营将弁、官绅固守要隘历时甚久、迭次接仗亦能竭力抵御,自不能因督师之不力,并没行间效命之劳。惟所请奖叙未免过优,应量行核减,酌予恩施。提督苏得胜,着交部从优议叙;郎中林朝栋,着以道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前选用;总兵刘朝佑,着以提督记名简放;道员陈鸣志,着以道员归江苏候补班遇缺题奏;提督聂士成,着以总兵交军机处记名,遇有海疆总兵缺出请旨简放;柳太和,着遇有陕、甘总兵缺出请旨简放;副将刘天云,着交部从优议叙;提督刘见荣,着以提督交军机处记名,请旨简放;总兵易玉林,着以提督交军记处记名,请旨简放;总兵唐安仁、廖得胜、桂占彪,均着赏给一品封典;副将谈发祥,着以总兵记名简放;游击萧清福,着免补游击以参将尽先补用;参将郑洪胜,着免补参将以副将尽先补用;都司陈辉煌,着免补都司以游击尽先补用;知府方策勋,着免补本班以道员改留闽省补用;知县郑建中,着免补本班以直隶州知州仍留闽省归候补班补用;郎中林汝梅,着以道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选用;知府陈霞林,着免补本班以道员仍留原省归候补班补用;内阁中书潘成清,着以同知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前选用;廪生李秉钧,着以县丞不论双、单月遇缺尽先前选用;同知刘勋,着免补本班以知府仍留闽省归候补班补用;县丞蒋本鉴、黎蔗怀,均着俟补缺后以知县仍留原省补用;县丞戴运寅,着俟选缺后以知县归候补班补用;福建布政使沈保靖、前长芦盐运使额勒精额、道员奎俊,均着交部从优议叙;道员伍廷芳,着仍以道员不论双、单月选用;盛宣怀、孙钦昂、叶文澜,均着交部从优议叙;朱福荣、胡燏棻,均着仍以道员归候补班补用;邵友濂,着赏给一品封典;龚照瑗,着赏戴花翎;已革副将武清龙,着赏给参将衔;已革道员裕庚,着以知府留闽补用;已革花翎四品官兼佐领金福元,着销除「永不叙用」字样。王诗正、沈应奎,均系已革司道大员,左宗棠并未先行奏明、辄令赴营,本不应给予奖叙;妨念该革员等业经渡台,不无微劳足录。王诗正,着赏给五品顶戴;沈应奎,着赏给四品顶戴。至单开之提督曹志忠等四员及片奏之提督彭楚汉、总兵吴鸿源,据称该员等奋勇出力,请分别奖励等语。曹志忠、杨金龙、申道发、贺兴隆、彭楚汉,均着交部从优议叙;吴鸿源,着赏给头品顶戴。阵亡之总兵曾照礼、副将刘义高、千总段有升、把总尤运农、祁文等,均着交部照阵亡例从优议恤。该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