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坊巷志稿

  南桥湾
  安国寺中街 安国寺详寺观。碑已毁。其东有普贤禅林,比丘尼居之。西有关帝庙,明隆庆鼎一。
  鞭子巷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胡同 四条胡同井一。有山西会馆。
  奶子胡同
  东小市 桥一。小桥二其东北亦称黑市。
  铁香炉 旧有山右、宣城、海昌、正定、嘉应诸会馆,今多废。
  金台书院夹道
  金台书院互详学校。东有永济桥,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有碑。叶名浓桥西杂记:洪庄者文襄公承畴赐园也。康熙庚辰,钱大京兆晋锡设大宛二义学,宛平寄长椿寺,大兴僦屋于洪庄,后宛平之学并归大兴,延王源主其事,从游日众。京兆欲市庄内隙地构堂,文襄孙奕沔不可,乃上疏,托言奕沔愿割地以建学。圣祖嘉其请,书广育群才额以赐。奕沔闻之大惊,而无可如何。王源为之记。乾隆十五年改名金台书院。
  金鱼胡同
  有金鱼池。桥二。迤东有水道,抵大街,盖三里河故道也。东有慈源寺,成化二年指挥朱善建。行国录云,有正统初太常少卿括苍潘辰碑,今已泐。惟康熙间大学士卫周祚碑尚可读。又东数百武,有姚斌关王庙,元崇恩万寿寺遗址。又有天庆寺,互详寺观。迤北有真武庙、海潮寺,今皆圮。明一统志:鱼藻池在宣武门外西南燕京城内,金时所凿,池上旧有瑶池殿。帝京景物略:殿址今不可寻,池泓然也。居人界地为塘,垂柳覆之,岁种金鱼以为业。池阴一带,园亭多于人家。南抵天坛,一望空阔。岁午日,走马于此,盖金元躤柳遗意也。躤柳今名射柳。案:园亭今无存者,惟种鱼、走马,俗尚犹然。朱筠金鱼池赋序,言池广数十亩,分百余池。紫桃轩又缀:正德中,南城金鱼日食蒸饼白面二十斤。燕石集:天庆寺僧舍有雅致亭。孙承泽天府广记:元天庆寺,辽永泰寺也,成化二年饬右指挥朱善重修。春明梦余录:寺后有高阁,可望天坛。僧舍有李龙眠画罗汉十六轴。案:雅致
  亭罗汉像今无存。孙承泽言天庆即辽之永泰,考元王恽撰寺碑略云,永泰寺肇基自辽,弥陀者永泰之别院,至元乙酉重建是院,阙地得废钟,刻天庆二字,即以名额。据此,则天庆为永泰别院也。又明骞英修寺碑,谓三里河之滨地名魏村社,幽旷閴寂,林木丛茂。今社名亦湮没矣。行国录:圆觉寺在魏村社,明景泰中建。有嘉靖四十二年重修碑,云南道御史赵镗撰文。旧闻考:寺在三里河桥东,已废,其地犹仍寺名。明一统志:金井在府南魏村社,永乐间尝驻跸于此,饮而甘之,遂命甃焉。案:今无考。
  后池
  药王庙街
  井一。药王庙详寺观。朔望有庙市。六街花事:药王庙有花市。明史宦官传:魏忠贤生祠,武清侯李诚铭建之药王庙。
  神路街二条胡同
  明因寺街
  明因寺旧为三圣寺,详寺观。寺有贯休画十六阿罗汉像,景物略云,赝本也。水曹清暇录:明因寺在三里河东。香光董宗伯因僧永舞之请,为书释迦成道记,笔法遒劲,勒石嵌寺壁上,惜已剥蚀。
  清化寺街
  有崇善暖厂。南城正指挥在北,详衙署。清化寺故保安寺基也,详寺观。旧志:寺在正东坊,有敕建碑。洪北江年谱:乾隆五十五年秋与仲弟移寓三里河清化寺街,饶有竹木之胜,查给事莹旧宅也。案:明程敏政篁墩集,有宿清化寺诗。
  磁器口 井一。
  红桥 井一。
  弥陀寺沟
  何家庄
  牟家园 井一。
  火药局
  猪头胡同
  三里河大街
  三里河,详水道。有桥曰三里河桥。西隶中城,东隶南城。井一。有三官庙。迤东为东柳树井,井一。又东为蒜市,井一。瓜市,井一。南有泰山行宫,祀碧霞元君,明天顺间建。徐富庶、姜逢元二碑。北有双关帝庙。迤西有铁山寺,属中城。旧有南泉寺。藤阴杂记:朱竹垞康熙戊午入都,舍于三里河桥之南泉寺,与李武曾同寓,撰惜字林记。见竹垞年谱。今圮,俱详寺观。明史河渠志:成化中,有议于三里河从张家湾、烟墩桥以西疏河泊舟者,遣尚书杨鼎、侍郎乔毅相度,言城南三里河旧无河源,正统间修城壕,恐雨多水溢,乃穿正阳桥东南洼下地开濠口以泄之,始有三里河名。自濠口八里,始接浑河旧渠,两岸多庐墓,水浅河窄,又须增引别流相济,如西湖草桥,源出玉匠局马跑等地,泉不深远。元人曾引金口水,汹涌没民舍,以故随废,惟玉泉、龙泉及月儿、柳沙等皆出西北,循山麓而行,可导入西湖。请浚西湖之源,闭分水清龙闸,引诸泉水从高粱河,分其半由金水河出,余则从都城外濠流转,会于正阳门东,城壕且闭,令勿入三里河,并流大通桥闸河,随旱涝启闭,则舟获近
  仓甚便。从之。方发军夫九万修浚,会以灾异罢。明陆釴病逸漫记:三里河在天地坛前,去通州五十里,地形高通州六丈九寸,置二闸,可行舟,但有一二处走沙。宸垣识略:三官庙,羽士居之,双槐甚古。衎石斋纪事稿:杭大宗蒜市杂记序:蒜市在京师海岱门南二里。
  右在永定门大街东,东珠市大街南,天坛北,东与东城界,西北与中城界。
  外城西城
  城册:外城地址隶西城者,宣南坊,第一铺:东至宣武门街之西与北城界,南至广宁门街夹道居,西至老墙根柴厂,北至宣武门西城根。二铺:东至菜市口与北城界,南至广宁门街之北,西至广宁门街韦■〈馬犬〉庵,北至宣武门西城根。三铺:东半截胡同与北城界,南至白帽胡同,西至牛街,北至广宁门街之南。四铺:东至牛街,南至枣林街,西至广宁门城根,北至广宁街之南。五铺:东至小川淀迤南至姚家坑与北城界,南至右安门城根,西至广宁门城根,北至南横街大川淀之北。六铺:东至土地庙斜街,南至广宁门街韦■〈馬犬〉庵,西至西便门,北至宣武门城根。七铺:东至窦家坑,南至广宁门街,西至广宁门,北至城根。
  宣武门外大街
  俗称顺承门大街。街东属北城,西属西城。跨护城河有桥,曰宣武门桥。井三。全闽会馆井一。又有直隶、关中、翼城、天门、歙县、韩城、灵石、咸长、善化、永济、南通州诸会馆。旧有四川、永丰、建昌、抚临诸会馆,今废。西小胡同曰花枝胡同、曰堂子胡同,东小胡同曰球子巷,属北城。有太仓会馆。香祖笔记:韩宗伯菼所居与胡侍讲任舆为邻,韩逝未浃月,胡亦卒。藤阴杂记:宣武门街右为陈少宗伯邦彦第,堂曰春晖,屋有藤花。文简丙午自粤还朝,见花盛放,赋诗。今屋归全浙会馆,藤花尚盛。又龚芝麓尚书寓宣武门左,有香严斋,海内文人延致门下,岁暮各赠炭资。又吴少司空应棻寓顺承门街东井书屋,常以秋日召客,名曰秋盘,酒具曰犀槎。张太史映斗有犀槎歌。又得墨纱蕉幅,张之斋牖,因名蕉窗,赋诗。后归纪太仆复亨、费学士南英,今屋已成墟,东井亦枯。曝书亭集:汪蛟门懋麟僦寓宣武门之右,穷巷萧然,饎炊不继,久病,梦入广庭,得石砚十三枚,寤而作歌,因名其斋。又紫藤轩记:是轩之兴也,合肥李相公实先之,盖平津之阁也。其子丹壑詹事读书于此。合肥之后,归于长洲韩尚书,已而归于嘉善曹侍郎,已而归于韩城张尚书,韩城之后,穆堂先生得之,五世递传,皆座主、门生也。全祖望鲒埼亭集:雍正癸丑,予春试报罢,束装欲归,前侍郎临川李公固留予应制科。其时侍郎居宣武门南,故合肥李相国邸也。西有紫藤轩,割以居万公孺庐,又割其东以居予。潜研堂集:自珠巢街移居宣武门外题壁:真似山僧惯打包,桑根三宿等闲抛。劳如车轴无停转,拙比林鸠未定巢。市近米盐喧耳畔,客疏尘土积堂坳。年来学得安心诀,容膝三间即乐郊。析津志:穷汉市一在顺承门南街边,柴炭市、果市俱顺承门外。案:柴炭市今尚有之,在菜市西。坊巷胡同集:宣北坊在新城广宁门里,宣武门迤东,响闸迤西至都城西南角便门西北角,七牌四十五铺。有海波寺、永光寺、永兴寺、圆通寺、玉虚观、接待寺、竹林寺、老君堂、报国寺、紫金寺、昊天寺、善果寺、归义寺、宏法寺。旧闻考:宏法寺无考,惟悯忠寺辽时石匣上有提点宏法竹林之名,似辽时已有之。案:日下旧闻引金国文具录,秘书省今在燕宏法寺。析津志:寺在旧城,金大定十八年潞州崔进之女法珍印经一藏进于朝,命圣安寺设坛,为法珍受戒为比邱尼,二十三年赐紫衣宏教大师,有明昌四年赵沨碑,党怀英篆额,盖即此寺也。海波以下寺今改隶北城,余俱见后。明杨士聪玉堂荟记:崇祯丁丑九月车驾阅城,总督京营成国公朱纯臣,协理陆完学,以营兵屯宣武门外。上临视,大加称奖,于西南城楼召二人,各赐以酒三金碗,便以碗赐之。明史宦官传:魏忠贤生祠,顺天府尹李春茂建之宣武门外。元刘嵩槎翁集体:顺承门送别诗:送客出城秋已凉,太行南上楚天长。顺承门外斜阳里,荞麦花开似故乡。
  上斜街
  井一。灵官庙井一。关帝庙有三,其在东者俗称头庙,井一。北有山右三忠祠,明天启四年敕建,祀张銓、高邦佐、何廷櫆等。乾隆间重修,有朱筠碑记,详祠祀。今为山西会馆。又有中州乡祠、番禺会馆。街北临护城河,有响闸,明正统间侍讲刘球请于宣武门西作减水河,其故迹也。逾河为宣武门外西,城根桥一。内城沟沿水出水关后径桥下入护城河,详水道。藤阴杂记:宣武门外河名银湾。王文安铎所题孙松坪中秋诗:碧涨银湾类影娥。池北偶谈:明时六月十二日,御厩洗马于积水潭,导以红仗。今三伏日洗象,亦导以红仗,在宣武门外响水闸上。案:渔洋集有洗象行。又有竹枝词:玉水轻阴夹绿槐,香车笋轿锦成堆。千钱更赁楼窗坐,都为河边洗象来。曝书亭集:乔侍读莱尝辟一峰草堂于宣武门斜街之南,暇与布衣紃履之士诗篇酬和。查慎行酒人集自注:己巳寓居上斜街,与孙恺似致弥近,仅一垣。又槐簃集小序:去宣武门西半里,有陋室十余间,从马上望见,老槐二树,亭亭出屋,遂僦居焉。有移居诗二十韵。又有周桐野、王楼村过槐簃看菊留饮诗:老瓦盆中花十本,上槐街里屋三间。藤阴杂记:朱竹垞曹赞善鉴伦移居诗:后园虚阁压城壕,溅瀑跳珠牐口牢。正好凭阑看洗象,玉河新水一时高。今洗象在宣武门西河内,其居必是上斜街。又查地山同园看花诗:结邻真喜近斜街,步屧寻春又一回。五日重来光景换,早花零落晚花开。复有同园修禊诗,今无考。徐司寇乾学集有饮李将军园亭诗:宣武门西别业幽,群公载酒共销忧。今亦无考。又顾侠君嗣立家吴中,有秀野堂,京寓宣武门壕上,背郭环流,杂莳花药,查查浦颜曰小秀野,并系以诗。侠君自题云:数间小屋傍城西,纸阁屏风新品题。堪笑生涯同燕子,春深到处好添泥。草堂春柳正鬖髿,芍药红兰渐著花。生怕梦归南识路,却教移得到京华。壕上今上斜街,寓址莫考。余赁官廨七年,藤萝成阴,丁香花放,满院浓香,不得已而迁去,赋留别诗。案汪沆槐庐诗话:顾侠君入都,寓宣武门三忠祠内,小屋数椽,颜曰小秀野,自题二绝句,一时名流和者甚众。又道光时平定张穆尝属祁文端■〈穴上雋下〉藻补题小秀野三字,悬之祠偏老屋。事见穆所编阎潜丘年谱。■〈谷曼〉■〈谷九〉亭集有题小秀野图诗,自注:图为康熙三十五年禹鸿胪之鼎所作,图首竹垞分书小秀野,题诗者十九人。又云:魏坤小村第二图,新城、秀水皆有题诗。
  炸子桥
  松筠庵在南,杨忠愍继盛故宅也。西偏为谏草堂,互详寺观。又有接待寺、朝庆庵。有河南会馆,颜曰嵩云草堂。啸亭杂录:松鹤庵在宣武门外乡闸,乾隆丁未胡司寇季堂会诸僚友,醵金立祠,绘公像及同事诸公神位。有古槐一株,忠愍手植。池北偶谈:康熙甲申高念东侍郎珩以老病得请,移居松云禅舍,冯益都溥过之,流连竟日。高赋诗云:户倚双藤梵宇开,无人知是相公来。相看一笑忘朝市,风味依然两秀才。冯有答诗,予和之。案偶谈,筠作云。蚕尾续集仍作筠。啸亭续录作鹤,误也。
  教场口 井一。迤北曰骆驼湾,迤西曰轳辘耙。井一。
  将军教场胡同
  潜研堂集:壬午冬移寓诗:玉虚道院南邻近,时有天风度碧笙。自注:陶晚闻、阮裴园、沈钦伯诸前辈俱曾寓此。又过将军教场旧寓,庭前槐大半已枯,感赋诗:廿六年前僦此廛,槐阴如繖一庭圆。
  教场上、下头条胡同 有云南、山左、宜荆、永新诸会馆。
  下二条胡同 有贵州会馆。
  上、下三条胡同 有川西、广西会馆。
  上、下四条胡同
  芝麻街 巷西井一。尚絅堂集:偕琴南移寓芝蔴街,地有花圃,闲旷特甚。
  教场五条胡同 井二。有仙游、蒲城、泾阳、温州诸会馆。
  小五条胡同
  炭墼库
  教场六条胡同 南北井各一。有贵州会馆。
  七条胡同
  皮库营 有太原、四川会馆。阎先生若璩祠在太原馆西偏。
  金井胡同
  老墙根
  井二。工部所属惜薪厂在北,俗讹七星厂,旧设监督,今改隶内务府营造司。厂后井一。迤南曰葱厂,井一。迤西抵下斜街回子营,旧有蓝旗营分居于北,今废。
  司家坑 司或作史。井三,菜园井一。西有广慧寺,详寺观。慧今作惠。
  广慧寺夹道
  啸亭杂录:王树勋,江都人,幼入京应试不售,乃于广慧寺为僧,法名明心,性聪悟,剽窃佛氏絮语以为直通圆觉,又假扶乩、卜筮诸异术,京师士大夫多崇信之。蒋予蒲、庞士冠等以词垣名流,甘列弟子之位。其余达官显宦为其门人者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