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东华续录选辑
东华续录选辑
——以上见乾隆朝「东华续录」卷三十四(原乾隆卷八十七至八十八)。
乾隆四十四年
乾隆四十四年己亥(一七七九)春二月丙子(二十一日),召黄检来京,以增福为福建巡抚。
三月戊戌(十四日),调杨景素为直隶总督、三宝为闽浙总督。
夏五月丙午(二十三日),增福以病,召来京;以富纲为福建巡抚。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一七八○)春二月丁巳(初八日),免福建台湾府属本年额榖。
夏六月乙卯(初八日),命三宝入阁办事,调富勒浑为闽浙总督。
冬十二月丙午(初二日),以杨廷桦为福建布政使(由按察使迁)。
丁未(初三日),以李庆棻为福建按察使(由汀漳龙道迁)。
——以上见乾隆朝「东华续录」卷三十五(原乾隆卷八十九至九十二)。
乾隆四十六年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一七八一)春二月庚申(十七日),调李庆棻为湖南按察使,以秦承恩为福建按察使(由延建邵道迁)。
夏五月癸巳(二十一日),谕:『富纲着来京陛见;所有福建巡抚事务,着杨魁前往暂行署理。富纲俟杨魁到后,再行来京』。
冬十一月丁巳(十九日),调永庆为福建按察使、秦承恩为陕西按察使。
十二月庚午(初二日),以永庆为湖北布政使、伊星阿为福建按察使(由云南迤东道迁)。
——以上见乾隆朝「东华续录」卷三十六(原乾隆卷九十三至九十四)。
乾隆四十七年
乾隆四十七年壬寅(一七八二)春三月乙巳(初八日),停止台湾捐监例。
癸丑(十六日),杨魁因病解任,调雅德为福建巡抚。
秋八月乙亥(十一日),以徐嗣曾为福建布政使。
九月辛亥(十七日),谕:『……陈辉祖着革职拏问;所有闽浙总督员缺,着富勒浑补授』。
乾隆四十八年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一七八三)春正月癸丑(二十一日),刑部以台湾械斗首犯谢笑之子谢长等核拟具奏。谕:『向来大逆缘坐人犯应行问拟斩决者,俱降旨从宽改为斩候,秋审时亦不予勾,以昭法外之仁。但此案谢笑因漳、泉二郡民人构衅,辄敢倡议写帖、纠聚庄民,械斗焚掠;与反叛无异。见在首伙各犯拏获治罪者已有二百余名,至彰化、诸罗各庄被奸民焚抢杀害者又不知若干人;皆由该犯起意纠聚,酿成大案,实属罪大恶极。该犯之子谢长,与寻常逆案缘坐者不同。着即照大逆缘坐律即行处斩,交该督、抚派委妥员解往台湾,于犯事地方正法示众;俾奸顽共知法网森严,即逃至内地亦必缉获治罪:以靖海疆而安良善。余着照部议完结。至雅德将逆犯谢笑之子仅拟发遣,实属宽纵;雅德着交部严加议处』。
冬十二月庚申(初三日),命台湾总兵、道、府五年任满更调,着为令。
——以上见乾隆朝「东华续录」卷三十七(原乾隆九十五至九十八)。
乾隆四十九年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一七八四)秋九月丁卯(十五日),以杨廷桦为山东按察使(原任福建台湾道)。
冬十一月丁丑(二十六日),以谭尚忠为云南布政使(由福建按察使迁)。
戊寅(二十七日),以李永祺为福建按察使(由四川松茂道迁)。
——以上见乾隆朝「东华续录」卷三十八(原乾隆卷九十九至一百)。
乾隆五十年
乾隆五十年乙巳(一七八五)秋七月己酉(初二日),调富勒浑为两广总督,以雅德为闽浙总督、浦霖为福建巡抚。
庚戌(初三日),调浦霖为湖南巡抚,以徐嗣曾为福建巡抚、伍拉纳为福建布政使。
以上见乾隆朝「东华续录」卷三十九(原乾隆卷一百一至一百二)。
乾隆五十一年
乾隆五十一年丙午(一七八六)春三月戊辰(二十四日),谕:『前因柴大纪差弁赍折属令分日呈递,意存取巧,恐于台湾重地难以胜任;是以将该员调补汀州镇总兵,其台湾镇总兵以陆廷柱调补。今柴大纪于生番滋事一案,督率弁兵进山搜剿,颇为出力;且歼戮凶番甚多,远近番众自必惮其威名,闻风敛戢。今甫经事定,遽行更调,恐非所宜;柴大纪着仍回台湾镇总兵之任,其汀州镇总兵即着陆廷柱调补。朕用人行政惟求公当,不存成见也』。
夏六月辛丑(二十九日),谕:『……雅德着革职;所有闽浙总督事务,着常青兼署。……闽浙总督员缺,着富纲调补』。
冬十月辛丑朔,谕:『……常青,着即补授闽浙总督』。
十二月丙寅(二十七日),闽浙总督常青奏:『台湾彰化县贼匪林爽文结党扰害地方,十一月二十七日知县俞峻在大墩拏贼遇害,县城失陷;臣闻信,飞咨水师提臣黄仕简领兵二千名由鹿耳门飞渡进剿,并派副将、参将、都司等带兵分路夹攻。臣驻泉州,与陆路提臣任承恩居中调度,委金门镇总兵罗英笈赴厦门弹压;饬沿海州、县防范,咨广东、浙江督抚严查海口堵拏』。谕军机大臣等:『台湾地隔重洋,民刁俗悍,屡次滋事;今有彰化县贼匪林爽文等纠众骚扰,杀害官长、攻陷城池,尤为罪大恶极,不可不痛加歼戮以示惩创。彰化知县拏匪被害,该县不能严密防范,虽失之疏懈,但带兵缉犯事属因公,并着该督、抚查明该县如平日并无别项劣迹及激变情事,即据实奏闻,候朕降旨交部议恤。至黄仕简甫经病愈,一闻匪犯滋事之信,即带兵渡台,殊属奋勉可嘉!着赏给荷包等件,以示优眷;并着于办理搜捕诸务外,仍加意调摄,勿过劳勚。至贼匪么?乌合,黄仕简到彼督率该镇、道尽力堵剿,无难立就扑灭。但恐余党四散窜逸或偷越内渡,常青、任承恩见驻蚶江一带,着严饬沿海口岸地方文武员弁实力巡防,最为紧要。常青、徐嗣曾等总须不动声色,妥协办理;若因外洋遇有此等案件,该督、抚纷纷调遣,迹涉张皇,转致内地民人心生疑骇,殊有关系。该督、抚不可不处以镇定也』。
戊辰(二十九日),福建陆路提督任承恩奏:『彰化县被贼匪攻陷,俟督臣到泉日,臣即登舟渡台协同黄仕简剿办』。得旨:『岂有两提督往办一匪类之理!若不诚,是巧诈;若诚,是至愚』。又奏:『查台湾贼即漳州顽民,屡次滋事;恳简重臣到闽督办』。得旨:『更不成话!不料汝亦如此至愚』。谕军机大臣等:『此等奸民纠众滋事,不过么■〈麻上骨下〉乌合。上年台湾即有漳、泉两处匪徒械滋斗扰等案,一经黄仕简带兵前往督办,立即扑灭。今林爽文等结党横行,情事相等;该提督到彼,匪党自必望风溃散。即使该提督病后精神照料未能周到,亦止可添派能事总兵一员,多带兵丁前往协剿。乃任承恩竟欲亲往,岂有水、陆两提督俱远涉重洋办一匪类,置内地于不顾之理!至所请简派钦差督办,更不成话。督、抚、提、镇俱有绥靖地方之责,设一遇匪徒滋事,辄请钦派大臣督办,又安用伊等为耶!从前康熙年间台匪朱一贵滋扰一案,全台俱已被陷;维时止系水师提督施世骠带兵渡台进剿,总督满保驻扎厦门调度,不及一月,即已收复蒇功,伊等岂竟未闻之乎!又据常青驰奏:「询悉淡水同知程峻之子程必大:彰化失陷,文报梗塞情形;已派兵二千二百名,令任承恩及参将福兰泰等由鹿耳门前进,会同夹攻」等语,与前奏大概相同。任承恩本不应前往,今既已渡台,亦不须拘泥回任;务须实力往勇,会同黄仕简分路夹攻,速擒逆匪,以期克日蒇功。常青仍止须驻扎蚶江、厦门一带调度策应,此时总以镇静内地为要』。
——以上见乾隆朝「东华续录」卷四十(原乾隆卷一百三至一百四)。
乾隆五十二年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一七八七)春正月庚午朔,闽浙总督常青奏:『据兴泉永道禀称:「贼陷彰化,十二月初六日陷诸罗;见柴大纪带兵并募乡勇守城,遣员来厦求救」。查林爽文籍隶漳州,其附从率多漳属,难保无内外勾连;漳、泉两郡为内地根本,尤为紧要。臣一面移咨两广督臣于漳州连界之潮州等境一体防范,一面督催兵弁渡台进剿。知府孙景燧业已被害,见饬福州府海防同知杨绍裘署理』。谕军机大臣等:『常青此次所奏派兵剿捕各事宜,较从前稍有主见,略知镇定。但常青折内称逆首林爽文系漳州人,其附从之徒率皆籍隶漳属,其中难保无内外勾连情事等语;此等匪徒纠众滋事,无论何处民人,其从贼者即系伙党,自应按名骈戮。若漳、泉民人乡勇果能应募拒贼,出力堵御防守,自应加以奖赏;不应豫存歧视,稍露形迹,转致漳民心生惶惧,别滋事端。此时水、陆两提督先后带兵渡台已有六千余名,徐嗣曾又经派拨兵丁一千五百名渡台协剿,兵力不为不厚。但闽人性本慓轻,若零星打仗,致有挫失;是轻为尝试,转足以张贼势而馁官军之气,于事尤属无益。着黄仕简、任承恩务须俟各路兵丁到齐,约会日期,同时并力夹攻,自无难一举蒇事;该督等总须镇定持重。再,徐嗣曾奏飞咨广东、浙江二省督抚、提督于附近水师营内酌拨战兵二、三千名,各于交界本境驻扎;如需策应,便于征发,亦可藉为声援等语。此时似可无需邻省接济兵力,然豫备亦可,总宜不动声色,密为布置;不可稍涉矜张,惊动众听。至台地会匪究系何会?兴有几年、聚众数千?蔓延滋扰、劫县戕官,该地方文武平日所司何事?岂竟漫无觉察!并着常青于事定后,查明严参示儆。但非目前急务,此时惟当镇辑内地,速剿贼匪为要』。
己卯(初十日),谕:『台湾奸民林爽文等纠众滋事一案,该督常青剿捕逆匪一切调度堵御机宜,办理尚属镇静妥协。见在水、陆两提督业经渡台会剿,逆匪自无难立时扑灭。惟是海疆重地,将来善后事宜均须妥协筹办;常青系初任总督,恐未能料理裕如。李侍尧久任封疆,虽于军旅未娴;而办理地方事务,于轻重、缓急机宜较为熟练。李侍尧着调补浙闽总督,即驰驿前赴新任。湖广系腹地省分,且地方宁谧无事,常青自能胜任;即着调补湖广总督,俟李侍尧到闽接印后,常青即来京请训,再行赴任。见在李侍尧自京起程,常青到楚往返尚需时日;李封年老,兼署督篆恐精神未能周到。所有湖广总督印务,着舒常驰驿前往署理;俟常青抵任后,再行回京』。
癸未(十四日),台湾镇总兵柴大纪奏:『臣于初七日获奸细林马,讯供贼分水、陆两路犯郡城。臣相度形势,惟盐埕桥扼要,随驰往察看,见贼船数百只浮水而来;饬弁兵施放枪炮,打沈小船数十只,余船逃去;而遍野贼匪万余众又至,复督兵剿杀。至初九日,打死数十名。连日旋退旋来,我兵奋战,毙贼数十名、数百名不等;生擒十余人,俱即正法』。又奏:『接台湾道永福札称:「凤邑参将瑚图里于十二日闻贼欲犯凤山,即带兵驻城外防御。十三日,贼二千余名来攻,瑚图里督兵攻击,轰毙五、六人。
贼匪俟其追剿,乘虚入城;该参将即纵马南去,不知下落,知县汤大奎自刎」。臣派澎湖协及城守兵千名赴南路抵御,臣仍驻盐埕桥截拏北路贼匪』。谕军机大臣等:『此次柴大纪与贼打仗,奋勇得胜,尚属可嘉!北路贼势蔓延,盐埕桥系水、陆扼要之区,该镇自应仍在彼督率剿捕,未便遽回郡城,以致贼人踵后;且南路既经该镇派拨澎湖协及城守兵丁共一千名前往,谅亦足资抵御。至林爽文等辄敢竖旗结会,并用枪炮攻犯城池,竟属有心谋逆。此皆由从前办理械斗各案,该地方官等止期就案完结、将就了事,并未澈底严办,以致刁民肆无忌惮,酿成巨案。此次惟有痛加追捕,以示惩创,断不可使一名幸逃显戮;但此时不可稍露端倪,使贼匪自知必死,负嵎固守,转于攻捕无益。总之,助贼者即系乱民,法无可贷;其不肯从贼及帮同官军出力者,无分漳、泉,俱系良民,自应一体奖励,使贼势日孤,易于竣事』。
己丑(二十日),常青奏:『台地将贼目杨振国、高文麟等解到,据供林爽文住彰化大里杙庄,平日窝贼抢窃、树党结会,经该县俞峻访闻,差役杨咏——即杨振国往拘;嗣知从前林爽文犯窃被获,系该役卖放,遂将该役收禁。又闻别案逸犯张烈等亦逃避林爽文处,该县禀知镇、道搜捕。林爽文起意戕官,占据县城;于十一月二十九日攻破彰化,自称盟主大元帅、杨振国为副元帅,分攻诸罗、淡水。杨振国等,旋经陈邦光募集乡勇擒获。又供:「天地会系平和县人庄烟——即严烟于五十二年过台兴起,会系广东后溪凤花亭和尚洪二房同一十五、六岁朱姓人创立」等语。该犯等应请解京究办;一面派员密访严烟下落、一面飞咨粤省躧缉洪二房及朱姓人踪迹,期于必获,以便归案办理』。谕军机大臣等:『常青办理此事,初时未免稍涉矜张;嗣据该督等节次奏到调度进剿各事宜,皆与朕意适合。不意常青竟能如此,甚属可嘉!至严烟籍隶漳州,不难实时擒获;并着常青于拏获该犯后,一并妥速解京。前因该处善后事宜紧要,恐常青究系初任,因思李侍尧外任有年、较为谙练,是以降旨调任,令其前往办理。此时该督惟应督率弁兵于应行办理之事悉心调度,以期迅速蒇事,朕必加恩嘉奖;更不必以调任萦心,稍存疑畏,转于剿捕无益。见在黄仕简、任承恩自必已到台湾;厚集兵势,合力剿捕,贼匪自无难立就歼灭。一得捷音,迅速驰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