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东华续录选辑
东华续录选辑
谕:『本日据兵部严议:前任福建台湾镇总兵刘廷斌,请照溺职例革职。刘廷斌以专阃大员,历任多年,并未知城守营右军守备驻下加冬地方;其各营兵房倒塌、兵丁赁居民房,竟有离汛贸易、倩代当差值宿情弊。沿习因循,罔知振作。及至逆匪张丙等分股滋扰,该镇有兵二万余人,不能登时扑灭;迨马济胜带兵二千渡台,立即荡平。是该镇兵数虽多,竟不足恃。上年广东猺匪滋事,已革提督刘荣庆平素不能整顿营伍,致兵丁临时不能得力;朕即将刘荣庆革职,发往伊犁充当苦差。此案刘廷斌平日不勤训练、营伍废弛,本应比照刘荣庆从重治罪;姑念其守城数月,尚有微劳,着照部议革职,免其遣戍』。
辛巳(十三日),谕:『瑚松额等驰奏「台湾逆匪荡平」一折,览奏欣慰之至。此案台匪滋事,始于十二年闰九月;当严冬寒冽之时,海上文报迟滞,所调官兵或候风久泊、或遭风漂散,不能及时登岸。自瑚松额、程祖洛先后渡台,人心镇定,督同马济胜等搜捕余匪,和衷共济,将帅用命;复出示晓谕,散其胁从党羽,又擒获大股贼首并贼目多名,分别办理,全台安堵。于本年五月全功告竣,各庄仍复旧业,官兵陆续凯撤归伍;迅速蒇功,实堪嘉尚!瑚松额着施恩赏加太子少保衔、程祖洛着施恩赏戴花翎,仍各交部从优议叙,以示奖励』。
壬辰(二十四日),以惠吉为广西巡抚、花杰为福建布政使。
九月乙酉(十八日),展缓福建全省逋赋。
冬十二月辛丑(初五日),谕:『本日召见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年届七旬,精神强固;朕心甚为嘉悦。上年冬间,台湾逆匪张丙等聚党滋事,分股肆扰,戕害官弁;惟时全台官兵一万四千余名不能得力,该镇等婴城固守,请调兵三万赴援。马济胜经魏元烺派往,独带兵二千渡台接仗,身先士卒,所向克捷,以少胜众,十战成功,各股贼匪纷纷溃散,逆首陆续就擒,不烦内地兵力。当瑚松额未经渡台以前全局戡定,厥功甚伟;前经赏给御书「忠勇严明」四字扁额、二等男爵世职、双眼花翎。兹来京陛见,允宜优加懋赏,笃眷酬庸。马济胜着加恩赏晋二等子爵世职,在御前侍卫上行走,紫禁城骑马;并赏御书「福」、「寿」字各一方、宝蓝缂丝蟒袍一件、缨纬两匣、大卷八丝段两件、大卷红紬两件,颁给祗领,以奖忠勤。再,台湾一役,福建巡抚魏元烺于奏请调兵时,稔知台湾府城为根本重地,一面奏闻、一百派马济胜带兵前往,迅奏肤功,办理甚合机宜。魏元烺着赏戴花翎,仍交部从优议叙,以示朕论功行赏、权衡至当之意』。
——以上见道光朝「东华续录」卷七(原道光二十五至二十八)。
道光十四年
道光十四年甲午(一八三四)春正月壬午(十八日),调花杰为广西布政使、郑祖琛为福建布政使。
道光十五年
道光十五年乙未(一八三五)秋八月丁巳朔,郑祖琛乞终养,允之;以贺长龄为福建布政使(前任江宁布政使)。
道光十六年
道光十六年丙申(一八三六)春正月丙申(十二日),调贺长龄为直隶布政使,以凤来为福建布政使、张澧中为福建按察使(由直隶大顺广道迁)。
秋七月癸未(初二日),程祖洛丁忧,以锺祥为闽浙总督。
八月壬戌(十一日),调陈崇礼为福建布政使。
——以上见道光「东华续录」卷八(原道光二十九至三十四)。
道光十七年
道光十七年丁酉(一八三七)春三月甲午(十七日),陈崇礼以病免,以吴荣光为福建布政使(候补四品京堂)。
夏四月甲子(十七日),以张澧中为直隶布政使、常恒昌为福建按察使(由光禄寺少卿迁)。
道光十八年
道光十八年戊戌(一八三八)夏四月癸亥(二十二日),以剿办台湾嘉义匪徒出力,加在籍前任提督王得禄太子太保;余加衔、升叙有差。
冬十一月癸丑(十五日),谕:『湖广总督兼兵部尚书衔林则徐,颁给「钦差大臣」关防,驰驿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所有该省水师,兼归节制』。
道光十九年
道光十九年己亥(一八三九)春三月壬戌(二十六日),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锺祥等奏「拏办台湾滋事匪徒」一折,此案匪徒胡布因谋反未遂,胆敢勾通内山贼匪洪保等分立股伙,并纠结街民萧红等为内应,攻汛戕兵,不法已极!经该镇、道等带兵驰往店仔口地方会商捕办,拏获首伙十二犯审明正法,办理尚属迅速。惟末获余匪,均已潜入内山;若非尽力捕获、悉数就擒,难保不勾结山内匪徒,复出滋事。着该督即责成该镇达洪阿督兵分路搜捕,务将窜往潜匿各匪即日净尽,断不准稍留余孽,以靖奸宄而绝根株』。
夏四月辛未(初六日),召魏元烺来京,以吴文镕为福建巡抚。
五月壬寅(初八日),达洪阿等奏:搜捕台湾内山逆匪全竣。
六月丙寅(初二日),以周天爵为闽浙总督。
辛卯(二十七日),调周天爵为湖广总督、桂良为闽浙总督。
冬十二月甲申(二十二日),谕军机大臣等:『据御史杜彦士奏:「英吉利携带鸦片烟土在闽省海口销售,已非一日;见当广东查办吃紧之时,福建系接壤之区,必当一律严办。闻漳、泉各处有洋船往来寄泊,水师员弁收受陋规、营弁包庇贩卖,与奸民勾串洋人,接济水米,水师哨船代为交易,运送鸦片各处销售」各等语。鸦片见当严禁,广东不能容留,必致转趋福建;若不一体严办,则来源未绝,纹银仍不能不出洋。且由闽省侵灌各省,在所不免。见已降旨派祁■〈穴上隽下〉藻、黄爵滋驰往福建查办,并将邓廷桢调任闽浙总督;邓廷桢会同祁■〈穴上隽下〉藻、黄爵滋将以上各款查明惩办,毋许稍有徇隐』。
调邓廷桢为闽浙总督。
——以上见道光朝「东华续录」卷九(原道光三十至五四十)。
道光二十年
道光二十年庚子(一八四○)三月丙申(初六日),吴文镕奏:『福建大坠、默林等洋面,于上年十月间有外国船只停泊;经提督带领水师驱逐,用炮火攻击;该船抵拒,致伤兵丁。见已轰击逃散』。命邓廷桢等饬属防御,相机击逐,严查奸民勾结销运之弊。
己酉(十九日),谕邓廷桢暂驻泉州办理海防。
夏四月乙亥(十五日),邓廷桢奏:『洋船驶至闽洋默林澳寄泊,署水师提督程恩高、陆路提督余步云率将领弁兵两路夹攻,穷追远遁』。予程恩高、余步云议叙。
壬午(二十二日),吴?光年老休致,以瑞元为福建布政使。
六月辛酉(初三日),邓廷桢等奏:『洋船来至闽洋图销鸦片,奸民勾通贩运,随地蔓延;督饬员弁分路攻击,洋人受伤落水无算、生擒二人,并邀截汉奸船只、人烟并获』。
庚辰(二十二日),命福建提督余步云驰赴浙江会办洋务。
甲申(二十六日),命邓廷桢选派闽省大员带领舟师赴浙会剿。
秋七月甲午(初六日),邓廷桢奏:『英国兵船驶进厦港,称欲求和。经该文武阻斥,不许上岸;该船换旗开炮,直扑炮台。船头一人甘语嫚词,守备陈光福放箭射毙;兵丁连放鸟枪,击中二人落海。护参将陈胜元执矛刺中一人身死;哨船及岸上弁兵枪炮连络,中伤甚多』。予在事出力人员奖叙有差。
丁酉(初九日),谕军机大臣等:『昨经降旨,饬令邓廷桢、余步云先后驰赴浙江剿办。本日据邓廷桢奏「定海被围情形,并福建厦门尚须严密防堵」;前月定海失守,该督此时谅已得信,接奉谕旨,自必兼程前往。惟闽省海口歧出,处处均关紧要;余步云接奉前旨,谅已带兵赴浙,陈阶平又复赏假医治,若邓廷桢再离闽省,恐不足以资弹压。本日已降旨颁发「钦差大臣」关防,令伊里布赴浙剿办。浙江巡抚,派宋其沅护理。邓廷桢着无庸前往;如已起身,仍即折回,督率将弁认真防堵』。
八月丙子(十九日),邓廷桢奏:『英吉利船二只至福建厦门,七月二十五日悬挂红旗,驶进青屿,直趋水操台;提督陈阶平督令水师员弁开炮轰击,迭中船尾,并击碎杉板一只。次日,该船又驶向水操台开炮,副将灵德等放炮打中其船两次;旋即退出,复放下杉板船只尾追商船。该游击谢国标追及,偪进屿仔尾小港,开炮击中洋人五名,跌倒在船;旋即起椗,远去无踪』。
九月庚寅(初三日),谕:『前因鸦片流毒海内,特派林则徐驰往广东海口会同邓廷桢查办;原期肃清内地,断绝来源,随地随时妥为办理。乃自查办以来,内而奸民犯法,不能净尽;外而兴贩来源,并未断绝。本年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直隶、盛京等省纷纷征调,糜饷劳师:此皆林则徐等办理不善之所致。林则徐、邓廷桢,着交部分别严加议处。林则徐即行来京,听候部议。两广总督,着琦善署理;琦善未到任以前,着怡良暂行护理』。
召邓廷桢来京,以颜伯焘为闽浙总督。
甲午(初七日),以常恒昌为浙江布政使、徐广缙为福建按察使(由江西粮道迁)。
冬十二月己未(初三日),申谕沿海各将军、督、抚严密海防。
戊辰(十二日),调福建提督余步云为浙江提督。
庚午(十四日),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琦善驰奏「筹办情形」,既非情理可谕,即当大申挞伐。所请厦门、福州两处通商及给还烟价银两,均不准行。再或投递字帖,亦不准收受;并不准遣人再向理论。见已调湖南、四川、贵州兵驰赴广东听候调度,着琦善督同林则徐、邓廷桢妥为办理。如奋勉出力,即行据实具奏。并着琦善整饬兵威、严申纪律,相机剿办。朕志已定,断无游移。该大臣受国厚恩,责任綦重;固不可失之冒昧,尤不可少有畏葸:务须计出万全,妥为筹办』。
己卯(二十三日),调吴文镕为湖北巡抚,以刘鸿翱为福建巡抚。
壬午(二十六日),在籍前任浙江提督王得禄奏「遵旨会同台湾镇、道商办海防事宜」;得旨嘉勉。
以瑞元为乌什办事大臣、曾望颜为福建布政使、徐广缙为顺天府伊、裕康为福建按察使(由浙江盐运使迁)。
道光二十一年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一八四一)夏五月己未(初六日),颜伯焘奏:洋船两次滋扰铜山,飞咨前任提督王得禄赴澎湖驻防。
秋七月庚辰(二十八日),颜伯焘奏:『英吉利兵船于七月初九日闯进青屿口门,臣亲自督战,开炮击沈火轮船一只、兵船五只;洋人一面回炮,一面蜂拥而进。是日南风大作,洋船又占上风;我军烟火迷目,以致厦门失守。臣退守同安,请严加治罪』。上命颜伯焘督兵克复厦门、吴文镕迅调精兵赴闽应援。
八月戊子(初七日),予厦门阵亡金门镇总兵江继芸世职、恤典。
辛卯(初十日),颜伯焘奏:『我兵正拟进剿,洋人悉数搬移下船;于七月二十一日黎明开去船三十余只,声言大队不日复来;留船五只未开。见团集兵勇埋伏要地,俟其登陆,尽力攻击』。
丁酉(十六日),命怡良驰赴福建查办事件。
己亥(十八日),颜伯讥奏:『厦门各处街巷并无洋人踪迹,商民复业,台米流通』。命宽免治罪,仍交部严加议处。
九月丙辰(初五日),降闽浙总督颜伯焘三品顶带,革职留任。
命怡良为钦差大臣,会同颜伯焘、刘鸿翱督理福建防堵。
冬十月辛卯(十一日),达洪阿等奏:『本年八月以来,洋船迭向台湾外洋游奕停泊,饬属严防堵御。是月十六日卯刻,洋船驶进口门,对二沙湾炮台发炮攻打,经该参将邱镇功等将安放大炮对船轰击,淡水同知等亦在三沙湾放炮接应。邱镇功手放一炮,立见洋船桅折索断,退出口外,冲礁击碎;洋人纷纷落水,死者无数。其上岸及乘船窜者,复经该参将督同署守备许长明等带兵驾船赶往,生擒、格杀多名;复经即用知县王廷干等驾船出洋,帮同出力,生擒多名,并见洋人自行投水。其时复经千总陈大坤等驾船开炮,击沈三板船一只,格杀并生擒多名。又据曹谨等在大武仑港外追获外窜三板船一只,刺死、生擒多人,并捞获尸身、炮位,搜获图册。此次文武、义首人等共计斩获一百六十五人,捞获炮位十门』。赏提督衔台湾镇总兵达洪阿双眼花翎、台湾道姚莹花翎,并予达洪阿、姚莹、台湾知府熊一本优叙。在事出力员弁、兵勇、义首人等,命据实保奏,候旨施恩。
命王得禄赴台湾协剿。
十二月戊子(初九日),谕:『前因颜伯焘陈奏厦门失守情形,恐有不实不尽,面谕端华驰往密查。兹据该侍郎奏,大致均属相符;即新兵水勇数目多寡,亦不甚悬殊。惟以总督大员驻扎厦门专办防堵事宜,已阅半年之久;乃厦门失守,辄即退保同安、泉郡。庸懦无能,罪无可逭。嗣因厦门业已收回,从宽免治其罪,降为三品顶带,革职留任;原期愧奋图功,籍资补救。近阅历久奏报,无非虚词搪塞,全无实际;其见应如何设法攻剿之处,概未筹及:种种荒谬,实属孤恩溺职!颜伯焘,着即行革任』。
以杨国桢为闽浙总督(由山西巡抚迁)。
戊申(二十九日),达洪阿等奏:『英人复于九月间乘驾三桅船只,至淡水鸡笼口滋扰;突进口门,直扑炮台,大炮齐发,势甚猛烈,经我兵开炮回击。三沙湾地方,复有英人登岸,其势甚凶;亦经我兵开炮击毙二人,众始驾驶逃窜。当此洋人滋扰之时,突有北路嘉义匪徒鸣鼓摇旗,乘机滋事;当即亲统精兵驰往剿办,拏获股匪江见等及伙匪多名,并枪毙、杀死贼匪无算。其先因播散谣言、拏获在监欲为内应之江坡一犯,亦经该府熊一本提出杖毙。正在搜拏余党;复有南路凤山匪徒竖旗响应;亦经调集兵勇,两路夹击,生擒股首吴慈等及伙犯无算。见在贼匪均经击散,地方安静』。赏达洪阿骑都尉世职,姚莹、熊一本云骑尉世职。在事出力员弁、兵勇、义首人等,命据实保奏;伤亡弁兵,咨部赐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