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东华录选辑
东华录选辑
癸卯(十四日),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奏:『我师既攻复海坛,逆贼朱天贵遁据南日、湄州等岙。臣咨会抚臣吴兴祚陆路声援,臣亲率水师于二月十四日自海坛进剿。逆贼南遁,我师尾至平海岙,与抚臣会师。朱天贵复合伪将军林升驾■〈舟宗〉三百余只踞崇武岙,臣于二十日乘风自平海南下,贼率■〈舟宗〉迎战;臣挥兵掩击,大败贼众,沈贼■〈舟宗〉二十余只,阵斩伪总兵吴丙、伪副将林勋等,擒杀甚众,克复湄州、南日、平海、崇武诸岙』。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海中大定、小定地方疆近厦门、金门,系我师必由之道。逆贼郑锦遣伪将军张志屯粮聚众,欲踞此地以与我师抗拒。臣遣驻防杭州副都统吴申巴图鲁率满洲绿旗官兵齐进大定地方,奋勇剿杀;贼不能支,皆逃往小定。我兵尾追,贼众不得船者淹入海中;焚毁贼巢,迁回百姓,大定、小定悉行恢复』。得旨嘉奖,下部议叙。寻又奏:『二月二十三日,大兵水陆分进,规取玉洲;贼首刘国轩向石马、海澄奔窜,我兵追剿甚急,刘国轩复走厦门。伪总兵苏堪等守海澄,随遣官谕以投诚,苏堪即开西门迎接官兵入城;玉洲、石马、海澄等地方悉行恢复』。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福建总督姚启圣奏:『臣等见水师提臣万正色孤军独下,于二月二十三日同总兵赵得寿、黄大来、平南将赖塔分统水陆官兵七路进剿,将弁俱各奋勇,攻破陈州、马州、湾腰山、观音山、展旗等寨一十九处,杀贼甚众』。下部议叙。
乙巳(十六日),福建巡抚吴兴祚奏:『二月二十六日,臣同宁海将军喇哈达、总兵王英等由同安进剿逆贼,至■〈氵丙〉州、浔尾等地方,宣谕伪将献城投降;随分三路径渡厦门,逆贼溃败。二十八日,进厦门城,安抚人民,即遣官兵进取金门』。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甲寅(二十五日),浙江总督李之芳奏:『海逆连■〈舟宗〉飘突,臣密饬定海舟师操练精熟,遇警即行剿灭。二月十八日,游击卫圣畴等于孝顺洋瞭有贼船,率领官兵血战,沈贼船十四只,烧毁五只;阵斩伪参将童耀等一十九员,擒获伪官兵一百余名』。下部议叙。
夏四月戊寅(十九日),靖南王耿精忠奏请陛见;得旨:『耿精忠着来京』。
戊子(二十九日),福建水师提督万正色奏:『闽省之患,海甚于山;防守之宜,水重于陆。海澄、厦门、浯屿、金门、围头、海坛、平海、定海、烽火门、日湖、獭窟、永宁、铜山、南澳等十四处,或孤悬海上、或滨海要冲;若以兵三万人设镇分防、不时巡缉,则贼不能肆犯,我兵得以乘机灭寇矣』。上谕:『海防设兵,所关最要。令兵部侍郎温代前往,会同尚书介山、侍郎吴努春及总督、巡抚、提督亲诣诸处详阅定议』。
五月甲辰(十六日),平南将军都统赖塔奏:『四月二十一日,臣会同提督侯袭爵大败海寇于潮州府大濠堡、磊石等处』。下部议叙。
丙午(十八日),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平南将军赖塔等遣发官兵追剿海贼刘国轩,于三月十二日克取铜山,焚毁贼巢』。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丁未(十九日),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宁海将军喇哈达等陆续招抚伪总兵杨禄、张辉等大小伪官兵二千五百余员,兵丁二万五千九百余名』。下部议叙。
丁巳(二十九日),恤赠福建殉难总兵吴万福、知府王之仪、同知俞三畏、知县刘嘉猷、李埙等官爵谥荫。
六月甲戌(十七日),奉命大将军康亲王杰书奏:『伪将军江机等聚众恃险、通连海寇,为福建、江西、浙江三省之害已久。今福建巡抚吴兴祚等宣示招抚,江机等率领伪官一千一百三十八员、兵丁四万三千六百二十九名投诚,各分别归农补伍』。下部议叙。
丁丑(二十日),安亲王岳乐奏:『故平南王尚可喜妻舒氏、胡氏首告孽子尚之信罪逆当诛,乞转谕官吏密图擒拏,请旨正法』。得旨:『尚之信并原告干证,着侍郎宜昌阿等押解来京质审』。
庚辰(二十三日),广东巡抚金俊奏:『委署虎门副将张瑜进剿逆贼谢昌等,五月十二日于大澳海面分兵三路与贼船三百余接战,我兵奋勇冲击,贼败走;乘夜穷追。十三日早至凤头港,又有贼船百;我兵复击败之,生擒伪将军洪元懿,毁贼船二百余,斩贼二千余级,溺死者万余人。谢昌等由外洋远遁』,下部议叙。
福建总督姚启圣奏:『臣前任藩司时,亲抵澳东招抚征逆将军刘进忠等;独有伪总兵马兴龙从中梗阻,臣多方劝谕,方肯从众就抚。讵意受抚后,密挈眷口复叛入海。臣侦马兴龙逆■〈舟宗〉往来铜山、南澳等处,臣密遣总兵官朱光祖招抚伪将军朱天贵等,谕以如遇马兴龙,用心靡絷;今朱天贵已暗拘马兴龙父子及弟五人沈死海中,各伪镇始随朱天贵投诚。朱天贵于未经投诚之先,能诛已抚叛贼,实心报国,功不可泯』。下部议叙。
秋七月戊戌(十一日),赠福建殉难浙闽总督范承谟太子少保、兵部尚书,予祭葬,加祭一次,谥「忠贞」,荫一子入监读书;巡海道陈启泰通政使司通政使,并妻刘氏予祭葬,荫一子入监读书。
八月丁巳朔,叙招抚逆贼功,加福建总督姚启圣兵部尚书衔。
辛酉(初五日),谕兵部:『台湾、澎湖暂停进兵,令总督、巡抚等招抚贼寇;如有进取机宜,仍令明晰具奏』。
甲子(初八日),先是,令大将军贝子章泰等由沅州取贵州,大将军简亲王喇布等由广西取云南,将军吴丹、赵良栋会兵取遵义后亦进贵州。至是,章泰奏:贵州地方褊小,难以得粮。上谕:『吴丹等得遵义后,毋经贵州,即进取云南。大兵进剿之期定议奏闻后,即檄湖广、广西大将军、将军等如期会举』。
戊辰(十二日),福建总督姚启圣奏:伪将军杨彪--即杨一豹率领伪官兵三万一千余名投诚。下部议叙。
癸酉(十七日),以李光地为内阁学士(由翰林院侍读学士迁)。
甲申(二十八日),先是,吴三桂反,尚之信欲其父尚可喜从贼,迫之不已;尚可喜愤死,尚之信遂降吴逆。及其归正,仍怀两端。上数命进兵潮州、湖南,尚之信不行;永兴危急,亦坐视不救。后虽出师,辄自引退。总兵官时应运、水师游击张瑜出剿贼,尚之信俱密止之,令顿兵不进。及尚之信协剿广西,复与尚之璋等谋,令以计调还广州;冒兵饷,擅杀无罪人。甚至为希邀异数,毁讪乘舆。于是藩下人张允祥、张士选来京告其诸不法事,尚之信母舒氏、胡氏、都统王国栋、广东广西总督金光祖、广东巡抚金俊亦相继奏列其罪;上遣刑部侍郎宜昌阿与王国栋等谋,密檄总督金光祖、提督哲尔肯、总兵官班际盛、副都统金榜道等执之于武宣。尚之信具奏抗辨,上不忍遽置于法,命至京对簿。尚之信谋益急,令其弟尚之节等阴纠党与,诱杀王国栋,欲为乱;将军赖塔急率兵围之,尚之节就擒。赖塔等讯鞫,悉得其状;而舒氏、胡氏复饰言尚之信无谋叛迹,前告变奏,皆王国栋伪为也。事闻,下议政王大臣等集议。于是议政王大臣等议覆:『尚之信当依谋反律,母、母弟凡同谋者俱弃市,家产籍没。其诸弟尚之孝、尚之璋、倘之隆等虽不同谋,法应革职枷责』。得旨:『平南王尚可喜航海归诚,效力行间;镇守粤东,着有劳绩。及吴逆叛,坚守臣节、不肯从逆,为逆子尚之信所迫,愤恨殒命;朕每念及,深为悯恻!其妻舒氏、胡氏,从宽免死,并免籍没。尚之孝、尚之璋、尚之隆等俱从宽,免革职枷责。尚之信不忠不孝,罪大恶极,法应立斩;姑念曾授亲王,从宽赐死。其余逆党尚之节、李天桢等,悉按律正法』。
九月乙丑(初十日),谕议政王大臣等:『顷因逆贼侵逼四川,满、汉大兵已诸路进剿,大将军贝子章泰等、将军总督蔡毓荣等于是月十二日以次进定贵州。今广西一路亟宜速入以定云南,将军赖塔在福建、广东劳绩素着,可授为大将军,赴广西调遣广西满、汉大兵由南宁直进,速定云南。赖塔行日,选广州大兵内精锐有马者或五百人、或千人,亲率之赴南宁;广西所有一应大兵,俱听简择率往。副都统博济统余兵暂守广东。赖塔敕印,可速送往。其原任平南藩下官兵,如何带往,听赖塔酌量,率之前行』。
--以上见康熙朝「东华录」卷六(原康熙二十三至二十六)。
康熙二十年辛酉(一六八一)春二月庚寅(初六日),兵部题:『恢复海坛及厦门、金门地方,系提督万正色密遣人至伪总督朱天贵处豫定投诚,然后率兵进取,以致各岛败遁,恢复空地,并无杀贼攻克之处。应俟提督万正色、巡抚吴兴祚明白回奏之日,再议』。得旨:『进剿海贼一案,原系吴兴祚、万正色会同定议,不俟荷兰国船只,即奋勇前往,志靖海氛。万正色领水师先行出洋,吴兴祚率陆兵互为声援;驱除海逆,克奏肤功。尔部乃称万正色与朱天贵密约投诚,任意妄奏以为滥冒军功,殊属不合!着遵前旨即行议叙』。
辛卯(初七日),福建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奏:『请开边界,俾沿海人民复业』。得旨:『厦门、金门诸处,已设官兵防守。应如所题,照旧展界。如有奸民借此通贼者,仍令严行察缉』。
丁未(二十三日),叙克海坛、厦门、金门功,给福建巡抚吴兴祚拜他喇布勒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水师提督太子少保左都督万正色拜他喇布勒哈番;余升叙有差。
三月己巳(十六日),定远平寇大将军贝子章泰、征南大将军都统赖塔、绥远将军湖广总督蔡毓荣等奏:『臣等统兵先后至云南省城,营于归化寺。二月二十一日,贼吴世璠遣伪将军胡国柄等率马步兵万余人出城,列象阵拒战;臣等率满、汉兵分队进击,自卯至酉,大败贼众。追至城门,阵斩伪将军胡国柄、刘起凤及伪总兵九员,生擒百余人』。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夏五月丙寅(十四日),广东巡抚金俊奏:『海贼杨二等犯琼州,据海口所城,又陷澄迈、定安二县。总兵官蔡璋等于三月十五日督舟师渡琼,贼分兵迎敌;我兵奋勇夹击,于十六日克复县所三成,杨二等势穷逃窜,擒斩伪总督周胜、伪总兵陈曾等,焚毁贼船一百余只,见获三十余只』。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六月戊子(初七日),福建总督姚启圣奏:『逆贼郑锦已于正月二十七日死,其长子为众所杀,伪待卫冯锡范立郑锦次子克塽,--克塽,即冯锡范婿也』。得旨:『郑锦既伏冥诛,贼中必乖离扰乱,宜乘机规定澎湖、台湾。总督姚启圣、巡抚吴兴祚、提督诺迈、万正色等,其与将军喇哈达、侍郎吴努春同心合志,将绿旗舟师分领前进,务期剿抚并用,底定海疆,毋误事机』!
秋七月己卯(二十八日),谕议政王大臣等:『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见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太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其万正色改为陆起提督,诺迈还京候补』。
八月戊子(初八日),福建总督姚启圣奏:『臣军前所辖舟师,乃平阳总兵官朱天贵旧部。若令他人统辖,恐一时未能驯习。且朱天贵声名素为海寇所惮,来归之时已与贼相攻成仇;今若令将原军,必能竭力图报。请敕下浙江总督速发朱天贵并原带部下精兵三百人至福建,同臣等协力进剿』。从之。
戊申(二十八日),以原任福建巡海道陈启泰全家殉难,其子陈汝器赴漳扶榇被劫下海,幽囚两载,冒险逃归;父子忠义,优赠陈启泰工部右侍郎、旌其妻刘氏--各予祭葬如例,陈汝器以通政使司左右通政大理寺少卿用。
冬十月丙午(二十七日),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奏:『督、抚均有封疆重寄,今姚启圣、吴兴祚俱决意进兵。臣职领水师,征剿事宜理当独任;但二臣词意恳切,非臣所能禁止。且未奉有「督、抚同进」之旨,相应奏闻』。得旨:『总督姚启圣统辖福建全省兵马,同提督施琅进取澎湖、台湾。巡抚吴兴祚有刑名、钱粮诸务,不必进剿』。
十一月癸亥(十四日),定远平寇大将军贝子章泰、征南大将军都统赖塔等奏:『十月初八日臣等统率满、汉官兵进薄云南省城下,并力环攻,贼势惶迫无措。二十八日夜,伪将军线緎、吴国柱、吴世吉、黄明、原任都统何进忠、原任巡抚林天擎等谋擒逆首吴世璠、郭壮图以献;吴世璠闻变自杀,郭壮图及其子郭宗汾自刎死。二十九日,线緎率众出城降,遂擒首谋献计之伪大学士方光琛及其子方学潜、侄方学范至军前磔之。戮吴世璠尸,传首京师。伪官弁一千五百八十余员、兵五千一百三十余名俱投诚:云南平』。得旨:『览贝子等奏,统领满、汉官兵遵奉成命恢复云南省城,疆宇荡平。具见筹划周详,调度有方,剿抚并用,克奏肤功;朕心深为嘉悦!着从优议叙具奏』。
十二月戊子(初九日),叙恢复海澄、厦门、金门十九寨功,授福建提督杨捷三等阿达哈哈番。
癸巳(十四日),召议政王大臣、大学士、学士、九卿、詹事、科道等官至干清门,命大学士勒德洪等传谕曰:『顷九卿等以大憝既除、寰宇底定,奏请上朕尊号。朕思曩者平南王尚可喜奏请回籍时,朕与阁臣面议,图海言断不可迁移;朕以三藩俱握兵柄,恐日久滋变,驯致不测,故决意撒回。不图吴三桂背恩反叛,天下骚动;伪檄一传,四方响应。八年之间,兵民交困。赖上天眷佑、祖宗福庇,逆贼荡平。倘复再延数年,百姓不几疲敝耶!忆尔时惟有莫洛、米斯翰、明珠、苏拜、塞克德等言应迁移,其余并未言迁移、吴三桂必致反叛也。议事之人至今尚多,试问当日曾有言吴三桂必反者否?及吴逆倡叛、四方扰乱,多有退而非毁,谓因迁移所致。若彼时朕诿过于人,将会议言应撤者尽行诛戮,则彼等含冤泉壤矣!朕素不肯诿过臣下,即令部院事有错误,朕亦自任。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岂因吴三桂反叛,遂诿过于人耶!今乱贼虽已削平,而疮痍尚未全复;君臣宜益加修省,恤兵养民,布宣德化,务以廉洁为本,共致太平。若遂以为功德,崇上尊称,滥邀恩赏,实为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