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志存记录
- 世载堂杂忆
世载堂杂忆
予奉书后,佯言赴国会,星夜往北京。见杨度于东厂胡同。皙子曰:"当年由兄绍介,永乐园之辩论,与先生结有誓约,予失败而先生成功,度当尽全力以赴之。"时薛大可亦在座,谓予曰:"革命党呼我等为帝制余孽,自当愧领;彼求为帝制余孽不可得者,亦呼我辈为帝制余孽,非求孙先生为我辈一洗面目不可。"予曰:"先生不但为兄等洗脸,且为兄等擦粉。"于是与杨度商阻吴率赣军助陈炯明之策。皙子曰:"黎元洪总统方面,君任之。曹锟总司令方面,我与夏午诒任之。"时夏寿田为曹锟机要秘书长,杨则曹之最高等顾问也。且曰:"吴子玉数日内由湘来直,召开重要军事会议,想系督兵入粤之事,必有以报命。"
迟数日,与李繁昌赴东厂胡同访杨。一见面,即执手告曰:"事谐矣,予有以践孙先生永乐园之约也。"即叙述原委曰:"直系大将王承斌、熊秉琦,素恶吴子玉跋扈,积不相能,皆与午诒最善;子玉又贱视文士,常无礼于午诒。衡阳归来,更凌视一切。王、熊等久欲抑吴,开军事会议,吴提出亲提湘赣之兵,入粤助陈炯明,肃清孙派分子。熊秉琦起而言曰:'如大帅讨伐两广,当然出兵;今以援助陈炯明为言,陈炯明者,孙中山之叛徒也,以下犯上,出兵助之,则师出无名。今大帅部下多统兵大将,人人照陈炯明之以下犯上,反出兵助之,将置大帅于何地?"曹锟亦击节曰:'以下犯上之人,不可出兵援助。"王承斌曰:'援陈出兵,稍缓行动,静观两粤之变,再为后图。'曹锟曰:'善,照此决定办法。'吴子玉受此刺激,已一怒而归洛阳矣。请急告孙先生,纵然赣军可出,亦在两月之后,可从速布置对付之法。"盖杨、夏知曹锟心病,在尾大不掉,熊、王又不能下吴;熊之言,杨、夏教之也。予急电谢慧生转先生,时先生亦将离黄埔来沪。许等安然受先生命令,由粤入闽。黎元洪派黎澍,曹锟派陈调元,偕予往沪,欢迎先生。先生曰:"杨度可人,能履政治家之诺言。"
足供史料的打油诗
北方冯国璋、徐世昌秉政之际,情势最为错杂,非深知内情者,不能道其真谜也。亡友文公达,曾著有打油七律一首,寥寥数语,包括无遗,偶检行箧得之,其辞曰:"怀芝步步学曹锟,光远遥遥接李纯。漫说段芝真可贵,原来徐菊本非人。"以下未能尽忆,此诗当时传诵南北,事过境迁,人物换移,知者益寡。至谈当时情势,鲜能道者,乃将当时本事,引伸出之。
唐少川告予曰:"袁世凯小站练兵,一日静坐幕中,闻外有肩布走售者,呼卖声甚洪壮,异之,使人呼入,即曹锟也。貌亦雄伟厚重,劝其入小站投军,成绩甚佳,屡蒙不次之擢。张怀芝识字甚少,亦在小站,充当伍长,与曹锟最厚,亦屡受超拔。袁氏小站发轫时,怀芝为随马弁目,袁乘马,偶颠斜,将坠地,怀芝一手叩马,以头及肩承之,而袁足为马镫所套,几遭不测,因之,怀芝之头患颈偏,数月治疗方愈。袁因之益信任怀芝忠实,故北洋六镇成立,王英楷、王士珍、段祺瑞、吴凤岭诸人外,曹锟、张怀芝皆膺镇统之选。"
袁世凯遭醇王贬斥治罪,祸将不测,微服逃天津,欲投杨士骧,独以张怀芝从,其信任可知也。怀芝常曰:"曹三爷是我长兄,他走一步,我随一步,他跑一步,我亦跑一步。"当张勋逼黎元洪出走时,黎派人运动曹锟拥护,曹锟有电达总统府,张亦有电。后曹锟受段祺瑞运动,宣言否认,张亦宣言否认。及曹锟为直隶督军、怀芝运动山东督军,曰跟曹三爷走也。又怀芝为参谋总长时,不识字而好弄文,一日下一命令,派某人到参谋部,写"派"为"抓",将所派之人,抓禁参谋部候发落,其可笑有如此。王聘卿曰:"怀芝事事学曹仲山,仲山不乱动笔,自为藏拙;怀芝独对此事,未曾学得到家。"
民国二年,五都督举兵抗袁之役,李纯以第六镇师长有功,坐镇江西,陈光远时为旅长。及帝制推倒,黎元洪以副总统正位总统,冯国璋乃以南京督军、上将军,膺副总统之选。未几元洪出走,冯国璋为北洋派拥戴,入京继总统位。李纯任南京督军,陈光远亦获江西督军之职。李纯在江西时,刻意拥戴黎元洪,故有赣督之命,治军亦有法纪,及督两江,以齐燮元为参谋长,李纯急病死,当时谣诼甚多。陈光远无大作为,事事随李纯主张。李纯死,光远旁皇无所之,卒为其部下取而代之。孙大元帅开府广州,陈光远派其弟光逵来广州,持函通款,光逵与曲同丰同莅粤,一日宴会,甚得意,曰:"孙大元帅极重视我也。"
段芝贵,合肥人。北方称段祺瑞为"老段",芝贵为"小段"。小段作事,老练机密,残酷生辣,因此深得袁世凯信任。在前清因杨翠喜案,喧腾人口,奉天巡抚一职,卒以罢黜。袁世凯入民国,重要密件,事事皆付芝贵执行,如密令京津保四镇兵变,捕杀张振武,毒死赵秉钧等案,皆芝贵怀挟密令,相机行之。洪宪帝制,世凯颁皇室规范之制,自皇二子以次,皆得饰碧玉洗于帽前,以别凡流,芝贵亦获此赐,故京师人谓芝贵实居养子之列。《洪宪纪事》诗:"君王碧洗颁冠玉,养子承恩四子婚。"即咏此事。芝贵异想天开,思借帝制权力一洗在前清时奉天巡抚被革职之耻,世凯特任之为陆军上将、镇安上将军、督理奉天军务、节制吉林黑龙江军务、一等公爵。芝贵大得意,以为宿恨可报,急赴奉天。其时洪宪局势,已趋末路,张作霖、冯麟阁等联合逐之。
"洪宪皇帝"的揖让
张季直曾戏语袁世凯云:"大典成立,将举大总统为皇帝。"袁曰:"以中国政教合一论,宜仿罗马教皇,万世传统皇帝,当属诸孔子后裔衍圣公孔令贻;以革命排满论,则皇帝当属朱家后人延恩侯朱煜勋,可以当之。"季直曰:"然则孔旅长繁锦,朱总长启钤,皆可登九五。否则,朱友芬、朱素云,亦可奉为至尊矣。"因相对大笑,此真滑稽之谈,不意竟有人据此以议订揖让之礼。
国民大会代表表决国体后,诸臣乃筹备称帝程序,行三揖三让之礼制。如刘申叔诸帝师,据经证古,谓:"古者以揖让而有天下,尧让于舜,舜让于禹,让之许由,许由洗耳,走而不听,泰伯至德,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夫揖让者,必有相对受揖让之人,舜也、禹也、许由也、季历也,皆相对之人也。即如清帝逊位,还政于民,大总统实为代表民国接受政权之人。清廷直接行交付之揖让,大总统代表承接受之揖让,大总统即清廷相对之人也。今国民代表谓共和不适宜于中国,将公推大总统为大皇帝,只可为推戴,不可曰揖让;大总统不受,只可谓不受推戴,无对方可揖让也。今日之事,唯推戴与揖让两途。推戴者行商、周以还之制,如大总统退还推戴书,只可曰谦让,不可曰揖让。如行三代揖让之制,则大总统宜有相对让与之人,提出代表大会,一让,二让,三让,国民代表皆否决,大总统揖让礼成,真隆古所未有,合中国尧、舜、夏、商、周之体制而为一矣。"袁称善,乃先议揖让程序。
刘师培等进曰:"第一次揖让对方,宜还政宣统。大总统接受政权,得之满清,由清廷直接让与,而非得之民国。今国民既不以共和为然,大总统宜还帝权于移交之人。但清室既废,天下决不谓然,是亦欲取姑与也。第二次揖让对方,宜择延恩侯朱煜勋,提出朱明后人,既合排满宗旨,又表大公无私态度。实则朱某何人,只供笑柄,决不能成为事实也。第三次揖让对方,则为衍圣公孔令贻。清室朱明,为前代之传统,衍圣公为中国数千年之传统,远引欧洲罗马教皇为比例,近述政教合一为宗旨,大总统高瞻远瞩,真泱泱大风也。此种揖让,事近游戏,姑备一格耳。三揖三让礼成,大总统再受国民推戴书,御帝位,世无间言矣。"
廷臣又密议,接受推戴书,有两项办法:(一)让而不揖,无对象也,可退还三次,始接受帝位。(二)让而且揖,有对象也,可斟酌前议。宣统、延恩侯、孔子后裔,皆不成问题,但其时虚君共和学说流行,设会场中有一二人提出虚君制,大开玩笑,岂不偾事,宜慎之。必欲行三揖制,不如先从孔令贻下手。后曲阜县忽发生孔令贻控案数十起,实欲以此先毁伤孔令贻,预为揖让时不能接受之地步,其用心至为可笑。
厥后终用让而不揖之策,接受帝位,开基洪宪。
禺按:雍正二十年欲牢笼汉人,封明裔正定府知府朱之琏为一等承恩侯,列镶白旗汉军。琏子绍美袭爵,传十二代至煜勋,光绪十七年袭爵。清廷祀明陵典礼,每年春秋二祭,上谕派延恩侯某致祭,祭毕,向宫门谢恩,见每年《宫门钞》。洪宪臣子,为装点门面计,忽思搜及古董,真可谓想入非非。
洪宪女臣
帝制议起,袁世凯治下女子活动者,分为三派:(一)高尚派,吕碧城领之。碧城为安徽翰林吕佩芬族侄女,善文学,袁在北洋时,曾任女子师范学堂校长,后聘为大总统府顾问。其从者多名门能文女子,绝不与时髦女子往还,袁尝誉为可作女子模范,常出入袁家。(二)运动派,女子参政之流也,设中国妇女请愿会,以安静生为首领。安文字尚佳,颇具运动力,其自撰设会小启曰:"吾侪女子,群居噤寂,未闻有一人奔走相随于诸君子之后者,而诸君子亦未有呼醒痴迷醉梦之妇女,以为请愿之分子者。岂妇女非中国之人民耶?抑变更国体,系重大问题,非吾侪妇女所可与闻耶?查约法内载中华民国主权在全国国民云云,既云全国国民,自合男女而言,同胞四万万中,女子占半数,使请愿仅男子而无女子,则此跛足不完之请愿,不几夺吾妇女之主权耶?女子不知,是谓无识,知而不起,是谓放弃。夫吾国妇女智识之浅薄,亦何可讳言,然避危求安,亦与男子同此心理,生命财产之关系,亦何可任其长此抛置,而不谋一处之保持也。静生等以纤弱之身,学识谫陋,痛时局之扰攘,嫠妇徒忧,幸蒙昧之复开,光华倍灿。聚流成海,撮土为山,女子既系国民,何可不自猛觉耶!用是不揣微末,敢率我女界二万万同胞,以相随请愿于爱国诸君子之后。姊乎妹乎,曷兴乎来。首唱者,安静生。"筹备会乃特派安静生为女请愿总代表,设分会于各省,署名为"女臣安静生"。(三)流浪派,以沈佩贞为首领,刘四奶奶、王三太太、蒋淑婉等数十人,皆附会奔走。沈之名片中书"大总统门生沈佩贞",旁书"原籍黄陂,寄籍香山,现籍项城"。拜九门提督江朝宗为乾父,奉段芝贵为叔父,凡府中要人,深相结纳。权贵又藉佩贞勾引绍介"女志士",徵逐会合,出入大总统府,金吾不禁。于是江朝宗为乾女设总办事处于中城,有秘书、有干事,佩贞俨然称办事处长矣。所办何事,名曰赞助帝制,实则幽宴主家。段芝贵等退值,则来沈处,会客张筵,文武谋位置者,群走其门。佩贞声势赫然,遂有率领九门提督人员,因醒春居嗅足行酒令案,打毁神州日报汪彭年宅,郭同起诉法庭,酿成袁世凯之大震怒。
刘四奶奶本北京有名主妇,王公大吏,均所熟识。警厅搜查刘四奶奶家,交通总长某、参谋次长某、财政次长某,皆为逻者捕去,羁警厅一小时,此北京所传刘四奶奶家大奇案也。其中原委,云为沈、刘二妇人争雄长所致。其他招致妇女,有名闺秀,虚荣女生。以与政府通声气,干帝政为名,堕其术中,比比皆是。袁世凯所以有"禁止官家妇女淫荡"之命令,不专为朱三小姐发也。沈等因得袁氏左右有力者之支持,自称女臣沈佩贞,来往新华宫,湖船朝车,为女请愿领袖,后且压倒安静生矣。
娘子军打神州
旌德汪寿臣彭年,倡办上海《神州日报》,选众议院议员,流滞北京,指挥报务。帝制议起,彭年不愿以《神州报》为御用报,不得已谋之要人杨士琦、沈兆祉,经一年余,将《神州报》全盘出卖于袁政府。洪宪纪元前,袁乃宽乃派人接收《神州报》,彭年本人避免为洪宪宣传,计亦得矣。彭年皖籍,与袁左右皖人往来通声气,与杏城尤密,为鬻报也,与其他皖人,则有龃龉。会沈佩贞等有醒春居行酒令趣事,《神州报》据情毕载,描写当时丑态,连刊三日。沈佩贞要求彭年请酒登报认罪,彭年不听,仍在报端揭其阴私,词涉江、段要人。于是沈佩贞率领"女志士"刘四奶奶、蒋三小姐等二十余人,江朝宗派九门提督卫士,由少将川人黄祯祥领之,辅翼佩贞等前往施威。彭年时居南横街,闻讯紧闭其门,尽室远避。佩贞等直入厅堂,捣毁一切,辱骂横行,坐索彭年。
有众议员江西郭同者,率小妻住汪书房。郭因支持江西巡按使汪瑞,为袁氏所痛恶,由黎元洪荐充参政院参政,袁世凯则批交张勋差遣,颇感无聊,因依彭年作客。乃出与佩贞理论,佩贞又率人捣毁郭所居室。郭乃袒裎跣足,诟骂诸女。诸女复蜂拥而前,有握其发者,有捉其耳鼻者,有扭其左右手者,有抱其左右足者,如举婴儿,大呼"滚去",郭已圆转落丹墀中。时予适夜宴归,道过南横街汪宅门首,见军警林立,填塞内外,观者数百人,以为彭年家有大故,排闼入,睹郭同满身污泥,左手提裤,右手戟指诸女丑骂,诸女亦各报以不堪入耳之言。予即曰:"郭宇镜胡为乎泥中?"
佩贞见予至,呼让进。予曰:"汝等何故演王妈妈骂街丑戏?"佩贞曰:"你是个正经人,我告诉你,汪彭年在《神州报》登载我等在醒春居行酒令事,备极丑诋。"予又问:"何以朋打郭同?"刘四奶奶曰:"汪彭年躲了,郭同出来顶包,不打他,打谁?"予顾郭宇镜曰:"你暂且停骂,我来调解。"九门提督领队黄祯祥进曰:"今夜汪彭年不出,决不离开此地。"予曰:"你穿军服,领队打人,大总统知道,江宇尘要受处分。"未几,江有电话来告:"汪寿臣不在家,明日再来。"盖汪在外已托人警告江朝宗矣。乃用予马车轮流送诸女回家。翌日,各方要人出面调解,江朝宗尚言必须《神州报》请酒登报赔礼,此事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