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龙江船厂志
龙江船厂志
△后湖一号楼船
(船面自头至稍,伍丈伍寸。船底自头至无板处,叁丈伍尺叁寸。无板虚稍柒尺柒寸。头阔柒尺肆寸,深贰尺伍寸。中阔壹丈壹尺,深贰尺陆寸。稍阔捌尺,深叁尺叁寸。)
△后湖二号楼船
(船面自头至稍,肆丈壹尺捌寸。船底自头至无板处,贰丈玖尺。无板虚稍陆尺捌寸。头阔陆尺柒寸伍分,深贰尺伍寸。中阔捌尺肆寸,深贰尺贰寸。稍阔陆尺肆寸,深贰尺肆寸。)
△后湖平船
(船面自头至稍,叁丈玖尺贰寸。船底自头至无板处,贰丈伍尺捌寸。无板虚稍柒尺。头阔陆尺壹寸,深贰尺贰寸。中阔柒尺壹寸,深贰尺叁寸。稍阔陆尺,深贰尺陆寸。)
按:后湖者,古玄武湖也。自舒王建议富国,遂为棱锄之地,盖三百余年矣。我圣祖神谟独览,开府其中,用藏版籍。乃复潴水为浸,非船不济,非有事不入矣。船之数,为楼者一,官乘之;为平者十有二,胥役乘之。正德十三年,因大查官众,奏准添造楼船一,而稍杀其制焉。船皆锁于石,非五日之期不得辄启。启则请其钥于内府,返复锁而归之,可谓禁严而地重矣!其视六朝歌舞游嬉何如哉?
△抽分座船
(船面自头至稍,柒丈伍尺柒寸。船底自头至无板处,捌丈壹尺伍寸。无板虚稍壹丈伍寸。头阔壹丈贰尺,深肆尺贰寸。中阔壹丈伍尺陆寸,深肆尺柒寸。稍阔壹丈贰尺肆寸,深陆尺捌寸。)
按:本部抽分,原设瓦屑坝、龙江二局,官吏专掌其事。所抽率多竹木柴炭之类,以供内府及各衙门支用。后因抽积数多,改收折色。于是都察院及本部各委官壹员,会同监督验抽,此座船所由设也。旧例两局自行修造,不属提举司。属提举司自嘉靖九年始。但是船撑驾无虚日,与诸船番休迭用者不同,故破漏特速,须时为修舱,庶不速败。不察者乃欲拘拘于五年之限,斯亦迂矣#┐船水手贰名,本部岁给工食云。
△快船
(尺度载兵部船政书。)
按:快船原额九百九十八只,专以备进征也。都燕之后,乃以充进贡器物之用。于是南北往返,络绎不休。旧俱行委提举司相勘应否改造,料计会办,给兵部委官领赴造船厂兴工。各料之费,本部十居其七。后节经南京兵部奏减,止存七百八十三只。嘉靖二十一年,又奏减三十三只,今见额唯七百五十只而已。嘉靖二十四年,南京兵部尚书宋公始立单板,自行委官督理,虽料价照旧支给,而相勘、料计俱不属之本部矣。
△蜈蚣船已废
(头至稍通长捌丈,阔壹丈陆尺。)
按:蜈蚣船自嘉靖四年始,盖岛夷之制,用以驾佛朗机镜者也。广东按察使汪铉图其制以献,上采其议,令南京造,以为江防之用。至十三年而复能之。夫佛朗机镜之猛烈,有益于兵家,固已试之矣。乃若是船之制,不过两旁多橹,取其行之速耳。而谓之蜈蚣者,盖象形也。考之壹百伍拾料战船,两旁置橹亦略似之。而捍以厢门,义尤为备,特其首尾之制微有不同。因是而增损之,则无蜈蚣之名,而有蜈蚣之用矣。何至堂堂天朝,取法小夷,烦其品式,巧其称谓,以为作者之眩哉!
△海船(已废)
(尺度无考。)
《南船纪》曰:“谓海之不可行者《漕政录》,有见于惠通之利也。谓海之可行者《衍义补》,习知海道之故也。人多以此咎文庄启天下纷更,附和之谈,不知文庄未尝言废河而任海也,亦未尝言河、海分任其事也。……特欲乘闲暇习船一二,俾知海道,以济意外分毫之急耳。虽然近又窃有闻焉,旁海间有支河,由海州入安东街,抵灵山、通马家濠,可避刘家岛大洋之险。又由马家濠至海沧口新河四百里,可避蓬莱黑水之险。取道间行,舟稳而捷,是又一惠通而更使者也。惟其导泉引水、决河立闸之工,所不能无。……侈之者尤谓其有三利。噫!三利未足言,而海运之说可无劳于聚讼矣!”
按:海船者,即元之运船也。元都燕,挽东南之粟,由海道入直沽,国初因之,永乐十二年,会通河成而海运罢,然犹用之以输辽东之布花,以备倭夷之侵扰。正德中革而复沿,至嘉靖三年始题准停造矣。然窃闻其说,不过曰布花已收折色,无事装运,而海船重大难旋,不可用以为战。噫!是说也,以为为国家惜财则可,恐非所以达变也。迩者,岛夷屡发,为寇闽、浙,至焚村落、屠居民,虽添设重臣,奔走二省,而全效未着。岂兵威之未振哉?士不习也。夫海涛之势,与江湖稍异,士非素习其间,一旦欲用之,头旋股栗,不能安其身矣,况欲展其技能乎!然则谓海船之不可废者,未必无深意也。因访其遣制,图以俟考焉。
△两头船已废
(尺度俱无考。)
按:两头船未之前闻也,其说始见于丘文庄公。盖海风转易不常,而船大难旋,故两头置舵,随风顺逆而用之,要亦行海之不可缺者。审如是又何忧其重大难旋而遂废之也哉?稽之战船卷中,亦有是名,而裁革已久,莫可考据。窃以为江海异宜,特其制有大小耳,未有利于海而不利于江者也。因图其制,以俟采择云。
●龙江船厂志卷之三
官司志
共鼓之后,作舟楫者,代不乏人。周官六职,厥属三千,乃称大备。然仅设川衡一官,掌川泽禁令。而舟楫之务,不一概及,岂冬官信亡哉?抑上古疆服不及江、汉,游巡征伐惟车马是饬也。胶舟之变,不为眇矣!楚人乃委诸水滨,莫任厥咎,典司之旷,不以甚与!漠元鼎中,置水衡都尉、左右使者,然不主舟楫也。主天下舟船,自魏黄初始,于是乃有专职矣。故有以进贤两梁冠,与御史中丞同者;有为大舟卿,位视中书郎,列卿之末者;看改监及少监,并为令者。唐为使,领舟楫、河梁之署,不属将作。宋制都水监,判监事一人,以员外以上充;同判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丞二、簿一,并以京朝官充。盖自南北分治,江、淮闾战、漕之务,不可一日不讲,则其职任日趋而重者,亦势使然也。其属有舟楫署、楫棹令、丞。在晋曰船曹吏。在齐曰官船典军。后周曰舟中士。隋曰舟楫署令。唐宋因之,掌公私舟船漕运之事。元丰中,诏都水外监提举汴梁,乃始有提举之称矣!
明兴法古,并建六部,政无旁出。河梁、舟楫之事,凡在两直隶者,皆隶都水司。郎中总其事,主事分往监督,故卫河、清江、龙江皆有分司、有提举司,纲举目张,超越前代矣!然街河、清江专理漕务,皆永乐以后增置。唯龙江则肇自洪武初年,专为战舰而设也。正德戊寅,复注选主事驻扎管理,责任既专,而防范益密矣。
○郎中(正五品)
(郎中虽非为船厂设也,然船务无巨细必关白之,例不可略已。但事籍莫稽,虽名姓仅存,率多阙略,不无待于博雅云。)
洪武时:张(名缺),王溥、薛□、杜永中、刘彬。
永乐时:向善、冯华、薛□、张思忠。
宣德时:李源
正统时:(缺)
景泰时:王(名缺。)
天顺时:蔡(名缺,)刘昌(四年任。)刘春(六年任。)陈浩(八年任。)
成化时:潘杰(四年任。)黄会(十一年任。)张缙(山西人,十六年任。)张本(浙江人,十九年任。)彭纵(二十三年任。)
弘治时:卢勖(元年任。)安康(三年任。)司马尧(浙江山阴人,六年任。)金淇(浙江鹿水人,十年任。)
曹梓(直隶歙县人,十三年任。)汪璇(直隶黟县人,十五年任。)汪金恩(浙江人,十八年任。)
正德时:徐潭(浙江钱塘人,一年任。)李汛(直隶歙县人,四年任。)邢匈(直隶当涂人,八年任。)卢学书(江西清江人,九年任。)陈伯安(锦衣卫籍、湖广黄陂人,十年任。)徐爱(浙江余姚人,十年任。)吴士典(福建龙溪人,十一年任。)张汉(湖广安陆人,历本司员外郎,十四年任。)刘守达(直隶开州人,十五年任。)方选(江西浮梁人,历本司主事,十六年任。)
嘉靖时:祝亨(应天江宁人。三年任。)李凤(山东昌邑人,四年任。)卢蕙(直隶山阳人,六年任。)倪霖(应天上元人,七年任。)林维翰(广东番禺人,八年任。)刘让屿(江西安福人,十一年任。)狄冲(应天溧阳人,嘉靖癸未进士,十二年升任。)邓文宪(广东新会人,十三年任。)涂相(江西南昌人,十七年任。)薛褊(直隶魏县人,十七年任。)陈文浩(福建闽县人,嘉靖壬辰进士,二十一年升任。)郑汝舟(福建莆田人,嘉靖壬辰进士,历本部主事员外郎,二十二年,升湖广按察司众事。)金椿(浙江山阴人,嘉靖丙戌进士,二十四年升任,寻升广东琼州知府。)李愚(河南祥符人,二十七年升任。)钟卿(广东莞人,嘉靖已丑进士,历户部郎中,谪官。二十九年,由府同知升任。升江西九江知府。)张圭(直隶太仓人,嘉靖王辰进士,历南京刑部郎中,谪官。三十一年由府同知升任。)杨九泽(陕西华阴人,嘉靖戊戌进士,由御史谪官。历升南京户部员外郎。三十二年升任。)
督造员外郎、主事
正德十三年以前,督造之责未有专属,或员外郎或主事,随时承委,惮代靡常,今皆无可考矣!独其留心厂务,着有政绩者,犹可得而纪焉。
司马尧(弘治二年,以都水司员外督造,查复厂地为富民侵并者,四顷五十余亩。岁增油麻以千数。)王钚(弘治四年,以都水司主事督造,因厂地四旷,乃立木栅,自帮工厅直抵前厂延袤二百余丈,守者称便焉。)
沈启(直隶吴江人,嘉靖戊戌进士。嘉靖二十年,以营缮司主事兼理督造船务,顺琐案牍,汗漫难稽,作《南船纪》四卷,至今赖之。)
○注选主事(正六品)
刘梦诗(江西永新人,正德进士,十四年任。升南京刑部郎中,历升兖州知府、河东盐运使。)
王炜(顺天固安人,正德进士,十六年任。升礼部郎中。)
方鹏(直隶建德人,嘉靖丙戌进士,五年任。历升产部员外郎、郎中、按察俞事。)
陈茂义(浙江慈溪人,嘉靖己丑进士,历吏部主事,谪官。九年任。历升兵部车驾司郎中、广西参议。)
王利(山东阳信人,嘉靖中举人,历知县。十三年任。改工部主事,历升郎中、山西鼓事。)
张瀚(浙江仁和人,嘉靖乙未进士,十六年任。改刑部主事、郎中,升庐州知府。)
陈津(直隶长洲人,嘉靖中举人,历知县。二十年任。升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致仕。)
裘衍(江西新建人,正德丙子举人,历推官。嘉靖二十五年任。升本部虞衡司郎中,致仕。)
李昭祥(直隶上海人,嘉靖丁未进士,历知县。嘉靖三十年任。)
河防科令史壹名、典吏壹名。(附)
属辖
龙江提举司提举壹员,正八品,副提举贰员,(正九品。)典史壹员。(未人流。)正德十三年,裁革副提举壹员、典史壹员。然自嘉靖九年,副提举张秀之后,亦不复选,止存提举壹员而已。其在弘治以前者,不惟事籍莫详,虽名姓亦莫可考。
《南船纪》曰:“提举之职,专掌战、巡等船之政令。凡工之将兴也,经始略事,鸠工度材。及其兴也,协其法式,禁其奇邪。又其既也,比其功而秩其稍食,几其货而陈其要会,出其船而诏其器数,上之部司,以听部司之考核焉。又以朔望之期,听中军都督府之治也。”如之。
○提举
凌鹤(应天江宁人,弘治八年任。)张赴(山东商河人,正德二年任。)巩瓒(河南杞县人,正德五年任。)梁清(广西郁林人,正德九年任。)郭彦实(陕西泾阳人,正德十三年任。)权仝(直隶霍丘人,嘉靖六年任。)迟议(直隶颖上人,嘉靖十二年任。)刘子贞(江西安福人,嘉靖十六年任。)邹亨(江西清江人,嘉靖二十年任。)邹琼(江西南昌人,嘉靖二十五年任。)龚佶(江西南昌人,由中书谪都司检校。嘉靖三十一年升任。)
副提举
荣济(山东曹县人,弘洽三年任。)张希德(湖广石首人,弘治十年任。)尹贵(江西贵溪人,弘治十一年任。)苟贤(河南新郑人,正德三年任。)刘晟(陕西渭南人,正德十三年任。)柯正国(四川宁南人,嘉靖四年任。)张秀(直隶新城人,嘉靖七年任。)
司吏贰名(人匠科,一计料科。)
帮工指挥千户、百产各一员,五年一次,兵部考选廉勤者充之。受中军都督府,操江都察院之约束,督率驾船官军在厂协济小工。(如抬板,舂灰、拽钻之类。)船之成也,上其数于府院,以听取拨焉。迩者,军士习于偷惰,督率者以非属姑息,十不一至。协济之工,皆出于作头之雇募,而匠役于是愈困矣。
○杂役(附)
厢长四十名。洪武、永乐时,起取浙江、江西、湖广、福建、南直隶滨江府、县居民四百余户,来京造船。隶籍提举司,编为四厢,一厢出船木、梭橹、索匠;二厢出船木、铁、缆匠;三厢出捻匠;四厢出棕蓬匠。厢分十甲,甲有长,择其丁力之优者充之。长统十户,每厢轮长一人,在厂给役,季一更之。历年既远,匠户皆失其故业,且消长不齐。嘉靖二十年,存者二百四十五产。又产丁多寡悬绝,视户责役,贫者不堪,流亡日甚。至三十年,而户不及二百矣。乃通行清审勾稽,厢均其甲,甲均其户与丁。于是旧规稍复,劳逸渐平。但迩年船政督察近苛,虽宿弊渐除,而匠作不乐其业,率趋他役以求脱。赖版籍素定,罔敢辄改。虽有力者,亦莫行其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