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县乡土志

香山县乡土志六

户口

  本邑户口,光绪二十六年间,由县饬查一次,旋以诸乡局缴覆册籍者不及十之二三,事竟中辍,知者惜之。考祝志户役篇只存嘉庆间户口实数,而光绪五年新修之田志亦无新增,盖自编审制停,而民数统计之难,详有如此。迩者,宪政推行,地方自治渐见发达,官绅分区调查已得端绪,亦足一洗前陋矣。兹录旧志所载户口数于其前,而以本邑新制宣统元年民政表及宣统二年户数表编于后,俾对照以观,庶知民族孳生之速率,而教养之不容或缓也。

  嘉庆十九年,知县马德滋查报通县居民九万三千七百九十六户,男二十四万四千四百五十丁,妇女十七万九千五百九十二口;蜑民一千二百九十九户,男三千六百五十九丁,女二千五百一十四口。

宣统元年本邑民政表
城厢
方里数 户 数 口 数
六 一○四五一 六八二三六
乡村
乡村数 方里数 户 数 口 数
四一三 七○九六 一二○一○ 五九八○二四
市镇
市镇数 方里数 户 数 口 数
二二 八九五 三二七五八 一五五九五八
合计
方里数 户 数 口 数
七九九七 一六三三一五 八二二二一八

宣统二年本邑户数表
某区某段某乡 正户总数 附户总数
第一区第一段城内 八○三 二三九
第一段东门外 一二九四 三六六
第三段西门外 四三四一 六八三
第四段南门外 二四八六 四八四
第五段北门外 一七七八 六九○
第六段厚兴街 六五九 六九
第七段峰溪 基边 二四四八 三六九
第八段长洲 一八八八 四四
第九段港口 一四六○ 无
第十段茶奇洛 三九九 一一
第十一段竹秀园 三八四 一
第十二段恒美 九七六 二
第十三段沙涌 四八八 无
第十四段上堂 二二四 无
第十五段葫芦棚 一二一 无
第十六段龙环 一八三 无
第十七段板桥 新村 二五六 无
第十八段龙塘 五四 无
第十九段梅坪 五九 无
第二十段北台 二九七 无
第廿一段曹边 二一七 无
第廿二段龙眼 树涌 一三四 无
第廿三段沙田 一七六 无
第廿四段金角环 二○一 无
第廿五段寮后 二七五 无
第廿六段福涌 曲涌 二六五 无
第廿七段渡头 七二六 无
第廿八段深湾 一一七○ 无
第廿九段石鼓 五五五 无
以上第一区合共 正户二万四千三百一十七户 附户二千九百五十八户


第二区第一段谿角 二○七八 二
第二段庞头 四一五 一
第三段岐坑 三一二 一
第四段石门 七三二 无
第五段秀美园 五九七 无
第六段豪吐 六五七 二
第七段坎下 九四四 无
第八段龙聚环 六七六 无
第九段龙头环 一○七八 无
第十段象角 二二三○ 一
第十一岚霞 五八六 无
第十二隆墟 一○七○ 七
第十三段申明亭 三七八 无
第十四段沙谿墟 一五五八 无
第十五段上坑 五一六 四
第十六段涌头 一三四五 无
第十七段涌边 五七三 三
第十八段水塘头 七七三 无
第十九段南文墟 一七七四 一六
第二十段安堂 一七○六 一一
第廿一段大岚 一一四七
第廿二段南村 九八五 一
第廿三段叠石 全禄 九五 无
第廿四段西头堡 青姜 一○五五 无
第廿五段濠涌 一二七三 二
第廿六段沙腰沙 四七四 无
第廿七段腌沙 五四九 无
第廿八段叠石口 六四六 无
第廿九段芙蓉沙 九一五 无
以上第二区合共 正户二万七千九百九十二户 附户六十三户

第三区第一段小榄镇 基头坊 一一八一 六八
第二段滘口坊 一二六四 五六
第三段车公 庙坊 三七六九 六三
第四段下基坊 三○九七 一七二
第五段妙灵 官坊 三六三二 一四五
第六段九洲基坊 九三三 八
第七段西海沙 三二一一 无
第八段曹步 一六八六 无
第九段古镇北约 一五六四 三九
第十段古镇中约 一○八○ 四五
第十一段古镇南约 一四一六 二一九
第十二段海洲 一五八九 一八九
第十三段东海沙 二八四六 无
以上第三区合共 正户二万七千二百六十八户 附户一千零零四户


第四区第一段山际尾 一四五 一十
第二段大柏山 一九四 二一
第三段细柏山 七九 无
第四段牛起湾 六一○ 六
第五段土瓜岭 一三一 无
第六段库充 三六一 一二
第七段紫马岭 一三五 无
第八段新村 五五六 无
第九段三角塘 一四六 一八
第十段忠心 八六 无
第十一段长江 二○○ 无
第十二段大寮 六四 无
第十三段盘栏桥 一二六 无
第十四段龙贡 四○ 无
第十五段长命水 三二 无
第十六段齐东 一○八 无
第十七段大鳌溪 三○七 无
第十八段细鳌溪 二一○ 无
第十九段上陂头 七八 无
第二十段下陂头 九○ 无
第廿一段下员山 六○ 无
第廿二段濠头 一○七五 无
第廿三段沙湾 二五八 无
第廿四段老富头 九一 无
第廿五段沙边 三七三 无
第廿六段龙环 一○ 无
第廿七段西陂 四七 无
第廿八段泗门 一五八 无
第廿九段窈窕 二三一 无
第三十段蓢尾 三六九 无
第卅一段陵冈 三一○ 无
第卅二段张家边 一三四四 无
第卅三段大岭 三二四 无
第卅四段宫花 二一一 无
第卅五段西丫 四一五 无
第卅六段江尾头 三○四 无
第卅七段神涌 二一六 无
第卅八段东桠 一五五 无
第卅九段 原阙 无
第四十段三洲 八四○ 无
第四十一段大车 三六七 无
第四十二段赤坎 四五九 无
第四十三段榄边圩 一五六 无
第四十四段莆山 二八二 无
第四十五段茶园 五七四 无
第四十六段南塘 二六八 无
第四十七段濠涌 五七四 无
第四十八段林屋 二四六 无
第四十九段岐山 七六九 无
第五十段麻子 六四六 无
第五十一段珊洲 二二三 无
第五十二段下岐涌 二六六 无
第五十三段湖头汕 四八 无
第五十四段土草 一一○ 无
第五十五段井头山 四三 无
第五十六段贝头 一三一 无
第五十七段贝头里 一五六 无
第五十八段关溪 一六九 无
第五十九段稿获 三一 无
第六十段百喜 三○○ 无
第六十一段大头 一三九 无
第六十二段左步 七二四 无
第六十三段涌口 四六七 无
第六十四段南朗圩 二八六 无
第六十五段书锦 一二○ 无
第六十六段田边 三一六 无
第六十七段安定 三八五 无
第六十八段亨美 六○三 无
第六十九段西村 五七 无
第七十段西亨 一七一 无
第七十一段南庄 九二 一
第七十二段泮沙 六八一 一
第七十三段隔田 五二九 无
第七十四段崖口 六一八 四
第七十五段化美 一八六 一
第七十六段翠亨 一四七 无
第七十七段合水口 一二五 无
第七十八段龙穴头 二六四 无
第七十九段石门堡 六六一 无
第八十段长沙涌 一○二 无
以上第四区合共 正户二万三千四百一十七户 附户五十八户


第五区第一段平岚 一九八七 五
第二段乌石 一四九九 一五
第三段桥头 五四二 无
第四段沙冈 平湖 大布 八二九 三
第五段雍陌 九二五 八
第六段塘 一○○八 四
第七段马鞭埔 四五四 无
第八段石窝口 三○四 无
第九段外埔 五四五 二
第十段鸦岗 六六七 无
第十一段龙塘 一六一 无
第十二段申堂 员山基 五一八 无
第十三段石塘 二八三 无
第十四段牛皮地 六○七 无
第十五段神湾 四七○ 无
第十六段古宥 四○二 无
第十七段黄竹蓢 六九 无
第十八段白石 一六八 无
第十九段黄家村 一四六 无
第二十段饶山 七四 无
第廿一段三树兜 一五九 无
第廿二段獭山 六六 无
第廿三段藠菜塘 一一一 无
第廿四段各沙 六三 无
以上第五区合共 正户一万二千六百二十四户 附户三十八户
第六区第一段唐家上村 一二五三 五
第二段唐家下村 九三一 无
第三段东岸 六四五 无
第四段上栅上村 六九六 无
第五段上栅下村 五九五 无
第六段上下北山 六六四 无
第七段新围 四五○ 无
第八段官塘 一二七三 无
第九段埔仔 二二九 无
第十段下栅墟 三二三 无
第十一段那洲 七四五 无
第十二段会同 一六五 无
第十三段鸡陌 三七二 无
第十四段茭塘 一六二 无
第十五段淇澳 七九二 无
以上第六区合共 正户九千二百九十五户 附户二十六户
第七区第一段前山 一二八四 一二一
第二段白石 七八七 四一
第三段柠檬涌 三五九 三
第四段吉大 五二○ 一五
第五段香洲埠 原阙未详
第六段山场 七○四 四四
第七段华梓口 三三○ 无
第八段翠微 九九九 八六
第九段上涌 六六六 二三
第十段南澳 七○一 四
第十一段里外界涌 一一八○ 一四
第十二段南屏 八二六 一二六
第十三段双石 二五一 二
第十四段北南 六八三 四七
第十五段湾仔 三沙 五五六 二七
第十六段横琴 二八二 无
以上第七区合共 正户一万零一百二十九户 附户五百五十三户
第八区第一段斗门各村 七八八 四
第二段南门各小村 九五八 三
第三段小濠冲各小村 一六八○ 一○
第四段大濠冲各小村 一四八九 五
第五段马山各小村 一七九一 三三
第六段南同各小村 一一六五 六
第七段荔山虎山各小村 一四七三 一○
第八段乾雾各小村 二四四七 六○
第九段东澳各小村 五四五 三
第十段坭湾各小村 五九五 五
第十一段龙坛各小村 四九四 三
第十二段大赤坎各小村 一一四三 七
第十三段小赤坎各小村 一○九四 二四
第十四段凤山各村 四九四 六
第十五段汉溪各村 一三九九 三七
第十六段南水三灶 三四七六 六
第十七段白蕉乡 八○四 七
第十八段大托 一五一七 二
以上第八区合共 正户二万三千三百五十二户 附户二百三十九户
第九区第一段小黄圃 一二二五
第二段西新地 六○ 无
第三段北嘴 八四 无
第四段大伞 九○ 无
第五段三枕 七一 无
第六段大黄圃 二八二六 一五
第七段南镇墟 六一九 无
第八段对圃 新基 二五○二 无
第九段新沙 九八六 三
第十段鳗子洲 九三八 三
第十一段浮墟 六三八 无
第十二段沙栏 九○○ 三
第十三段浪网 二九八 无
第十四段中沙 三四九 无
第十五段南头 八○七 无
第十六段屯饭 一○三 无
第十七段三角 五○七 无
第十八段乌珠 二一○ 无
第十九段潭洲 一七八○ 无
第二十段四沙 二二八三 无
第廿一段大岗 六一五 无
第廿二段黄角 三二九九 无
第廿三段横档 三二七 无
以上第九区合共 正户二万一千五百一十七户 附户二十五户
  连上第一区至第九区,共二百四十七段,合共正户一十七万九千九百一十一户,附户四千九百六十四户,此最近调查之确数也。


香山乡土志七

氏族

  邑城仁厚坊黄族,其先江西筠州人。始祖元,西台御史,宪昭以直谏安置广州,卒于途。子从简留家南海,从东莞伯何真起兵,官至宣慰司副使。四世温德繇,广州右卫徙隶香山守御,卒葬东郭大北山。子泗,遂家香山。泗次子长乐县知县。畿,徙家会城。承宣里今双门底。八世至文谷公佐,生三子,分三房,国初长房一支迁回香山,二支、三支仍居会城,由宪昭至今传二十一世。

  泗三子珩,居香山,别为一支。由宪昭至今传二十一世,族丁仅百余,然邑城数诗书世胄未能或之先也。

黄梁都南门乡赵族,始祖怿夫,江西鄱阳人。宋端平元年任本县令,有惠政,卒于官。子时鏦淳祐十年进士,宋末避乱至此,子孙寓籍焉。三世祖平冈迁居大赤坎为一支。明永乐初,六世祖光太再迁大沥岐。景泰时,七世祖晴峰始择居南门,分四大房。现一十七传,丁口三千五百余。

  得能都张家边黄族,始祖阳,始兴人,任前山寨守备,明嘉靖时剿寇阵亡。次子万福葬其衣冠于老户头山,遂迁居此。

  良都员峰曾族,始祖昌垣,原籍顺德,本朝始徙居员峰。

榄都麦族,隋上柱国铁杖之后。其十六世孙必达自南雄保昌迁邑之黄旗角。十九世元俊,元至治间又迁小榄,至今传二十三四代。

  得都库涌陈族,始祖文龙。子天觉,宋绍兴八年试宏词科,赐进士第,家文顺乡仁山下。建城后徙库涌,子姓复分支陵冈暨隆都水塘头、冈背。现二十八传,合四乡丁口约三千余。

  谨案乡贤列传,苍梧太守陈临子孙蕃盛,播于岭徼,而鄂州通判梁杞传称,海曲族望陈梁二家。天觉为开县之贤,文顺前属东莞,即今县城,徙库涌者长子彦也。陈族支派最多,俗有米碎陈,箩糠糖李之谣。天觉裔孙颐录谱略云:原籍珠玑巷,疑有误。

  良都沙涌马族,始迁祖曰驿、曰驳,其曾祖端公宋南渡令新会,家于会城金紫街。子持国、孙晞骥俱郡守乡贤。驿、驳奉所生母林氏徙沙涌。五传至宋侍郎南宝,饷军殉国。元军欲屠潮居里,族众徙匿,明兴始复故土,侨寓张家边塘,遂家焉。现二十八传,三乡丁口约二千余。

  仁都麻洲徐族,入粤始祖祖光,原籍江西赣州府瑞金县,元季宦游广州。至闰甫徙香山。越三世伯良,都察院都事,祀乡贤。五世曰观,未冠成进士,历仕刑部郎,壮岁归隐大石之阳。曰常,知玉山县,有循声。曰统、曰桢,皆岁荐,里人颜其闾曰:南州,即徐屋街。子孙蕃衍,析居员峰、三灶等处。现二十一传,南州派约一千二百余人。

  仁都麻洲李族,先世居南雄珠玑里,宋李避乱来广州,至新会。咸淳七年,始迁祖桂窗徙居香山仁山下。次子梦熊赘入黄旗都,遂家黄角。孙昌泰分支四都、岐山、小隐、大环、隆都、沙堋下。五世翠柏等居城南麻州。厥弟愚庵、纳斋居莲峰下堑头街。子姓分支库涌、板桥、羊寮等处,合麻洲、黄角、岐山、堑头四派丁口约七千余。

  谨按:《麻洲李氏家谱?南来岁月考》,援榄都麦氏及新会莲边里麦氏两谱,南海洗氏谱云:为胡贵嫔事,珠玑巷九十七家于咸淳九年二月起程抵冈州,五月至香山,遂分居各属。《东莞英村罗氏谱》并载:绍定元年,批发路引,乃理宗朝苏妃事,南雄府印发冈州批判,至今犹存县衙。则南来似应以绍定为实,而麦谱并云:随流先至香山大良角,即今黄角,盖宋自南渡以来朝政不纲,辽金逼处,中原氏族流离播迁;又虑南雄地当要冲,定遭兵燹,挈家来广,不仅避妃乱已也。至《广东新语》云:河南祥符县有珠玑巷,南渡诸臣随驾入岭,至止南雄,不忘所,自号所居为珠玑巷。又云:巷在南雄州城东门外,原名敬宗门,表孝义,因避敬宗庙号,易名珠玑。广属氏族至自珠玑巷者,居其大半;而路引先罗麦李黄,仅九十七家,惟麦谱称并亲眷附行者甚众,南迁之议,发起于珠玑巷,故统而言之欤?事远年湮,传闻异词。近人《珠玑巷种族考》犹数典者所宜研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