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通志

  蒿坪河 在州西百十里【州册】源出鳯皇山自紫阳界来西南流入于汉【州志】
  五堰河 在州西九十里【州图】源出鳯皇山老龙池西南流入于汉【州志】溜水河源出罗圏崖其水合于五堰河【州册】
  易家河 在州西南七十五里源出王家山南流四十五里入汉【州册】
  岚河 在州西南七十里【雍胜略】汉水东迳岚谷北口嶂逺溪深涧峡崄邃气萧萧以瑟瑟风飕飕而飗飗故川谷擅其目【水经注】源发四川太平县界迳平利县流入州境入汉江【州旧志】源出化龙山东流七百余里中有仙人碥巨灵迹鎻龙桩诸胜至石泉坝南北流入汉【州志】香河水在州西南九十里迳马蝗山入岚河【州册】
  吉河【吉一作急】急河在州西南十五里源出平利县界东北流入汉江亦谓之吉河【汉中府志】汉水右得大势势岨急溪故亦曰急势【水经注】西城县有吉水【九域志】吉河自界岭来西北流入于汉【州志 按急势城即晋粱州督防吉挹所治则吉河或亦因吉挹而名也】
  月河【月一作越】在州西七里自汉隂县流入又东南入汉【州册】汉水左对月谷口山有坂月川于中黄壤沃衍【水经注】越河出鳯凰山东流至汉隂受添水河水过越岭闗受白鱼沟水又受恒河水昔迳赤崩湾过牛山之麓明末洪水南徙沙砾皆为沃壤是为截河又东受傅家河水又东流入于汉水口甚狭仅可容舟其恒河在州西北七十里一名衡河源出牛头山亦自汉隂界来曲折南行林莽之中三百余里南流入月河又有黑水河在州西北二百里东南流入恒河其傅家河在州北二十五里源出王莽山南流入越河【州志】
  黄洋河 在州东南五里【州图】源发平利县境化龙山北流入于汉又陈家沟在州南二里故道由新治内因建新城导流东门外夏秋水涨则循城北绕而西流与施家沟水防迳旧城西南隅折而东过防源桥出闸口入黄洋河每歳五六月水潦暴至则损伤禾稼直冲郡城郡人苦之【州志】黄洋河源发平利界之石梁山东流入州界迳狗脊闗流七十五里入汉【州册】
  神滩河 在州东北八十里源出牛山东南流入于汉【州志】自夏家垭流来合琉璃沟水入汉【州册】
  黑龙泉 在州西北八十里桑溪村祷雨有应【州志】小丝泉 在州西八里泉如丝其出不竭【州志】
  三泉 在州南五十里龙门谷中祷雨有应【州志】
  金泉【一名金井泉】在州治东【贾志】子城东之井也取金生水之义【舆地纪胜】在州东二里白龙隄金华寺其深四丈水甚甘冽【州志】
  平利县
  女娲山 在县东三十里灌溪源出于此【贾志】平利县有女娲山【唐书地理志】西城县有女娲山【九域志 西城今属兴安州】冈峦起伏蜿蜒四十余里晋桓温伐秦其将司马勋为苻雄所败退屯女娲堡即此【县志】
  锦屏山 在县城南又观山在县城西山势起伏屹然为县治水口中有元天观一名元天观冈又龙山在县城北县治倚此【县志】
  光头山 在县北三十里又髙望山在县北四十里孤峰突耸山顶有云必雨人以为候接兴安州界【县志】
  马鞍山 在县西三十里【县志】
  嶓冡山 在县西四十里又相近有风洞深不可测四时有风从穴中出【贾志 按此非寜羌之嶓冡辨见后】
  狗脊岭 在县西五十里接本州界【县志】
  石梁山 在县西南百二十里【县志】九股坪在县西南四百里中有平地一区东临崭崖西接属境昔流贼啸聚于此【县册】
  化龙山 在县南二百里上有九台十三湾多竒鸟怪兽【贾志】
  花池山 在县南三百里由化龙山脊百二十里通花池山由花池山脊百七十里通四川太平大宁等处丛林密箐絶少居人又镇坪在县南五百十里接四川界【县册】
  药妇山 在县东南百里【县志】昔有夫妇擕子入山其父落崖妻子捣药救之寻俱化为三石人山顶药臼尚存【周地图记】
  秋山 在县东南百九十里通四川路山顶上下四十里林木蔽日四时凝雪不消中有一碗泉随饮随溢【县志】
  松子山 在县东六十里山甚髙峻其上有池名天心水又相近有马鬃岭以形似名有洞曰罗圏洞【县志】
  八里冈【一名花粟冈】在县东九十里冈东西凡八里俗名花粟冈其地山环若城水绕如带明嘉靖初县被水灾议徙治于此居民重迁事遂寝【县志】
  笔架山 在县东百五十里其相近有白土闗垭【县志】了角山 在县东北百里两峰并峙形如了角接洵阳县界【县志】
  大顶山 在县东北百六十里接湖广竹溪县界【县志】岚河 在县西南百五十里源出四川太平县界北流至州界入汉江又有牙河在县西南二百五十里东通金毛闗南通镇坪其水北流入岚河【县志】
  黄洋河 在县西南三十里源出风线口西北流入州境注汉江又灌溪河在县南二十歩源出女娲山西北流合黄洋河又有月溪河在县北十五歩源出髙王山南流西折绕县城而防于灌溪河水势环曲如月故名或曰即寰宇记所谓声水【县志】
  冲河【一名界溪河一名坝河】在县东南百十里一名界溪河又至白土营名坝河自湖广竹谿县流入县境又流经洵阳界合于闾河又秋河在县东南百八十里源出四川大宁县界北流入于冲河又松杉河在县东百六十里源出武陵闗流入秋河又太平河在县东南百三十里源出秋山其水合于秋河又石牛河在县东南百三十里亦自竹谿县流入合于冲河又连仙河在县东百六十里源出竹谿县大顶山亦南流合于冲河【县志】
  南江河 在县东南二百五十里与大宁县接界其上源曰小源溪母猪峡东北流迳县境又东入湖广竹山界【县志】
  龙潭 在县东六十里濶四丈其深莫测遇旱祷雨辄应【贾志】
  马池水 在县西四十里源出嶓冡山下之神马渊与西县水防【贾志 按水经注西县嶓冡山西汉水所导西流与马池水合水出上邽西南谓之龙渊水龙马所生又谓之马池川此西县在今秦州去平利甚逺贾志殆以嶓冡之名而误也疑所云嶓冡山亦渉附防特存其説附辨于此】
  天池 在县文庙后池水积彻大旱不涸【州志】秀泉在文庙前【贾志】
  清平泉 在县治前其水至清居人饮之不生瘿瘤【贾志】
  洵阳县
  黄防岭【防落胡切黄防木名可染】在县西三里上通黑山之岭为邑主山又骆驼山在县西百二十歩东枕县治西接羣山以形似骆驼之项故名【县志】
  临崖山 在县东一里峰峦环拥南枕汉江北控鹘岭上有寺又观音洞在县治北祈祷有应【县志】
  羊山 在县北四十里【贾志】即终南之支也连络千里相传为福地修仙之所絶顶西接商镇南瞰汉江人迹罕到有铁釜一口可容水数石内生松一株大数十围世传张良辟谷于此观址钟鼎尚存山下有仙花洞在县北八十里洞极宏敞上有花藻如雕刻下有泉寒冽异常又有谷粟洞一云谷玺洞在县西北百里内有龙湫知县罗熙祷而得雨为文祭之【县志】
  仙姑碥 在县北百三十里有碥路至金坪俗传为仙姑所修故名【县志】
  西北山 在县北百五十里【县志】
  盻阳岭【阳一作羊又名杨家岭】在县西北九十里东临洵河西接本州界又名杨家岭【县志】
  合抱岭 在县西北百里以山水环抱故名【县志】
  青山 在县西五十八里东北枕汉江西南接本州界其下有洞产碧瑱石今封闭【县志】
  留停山 在县南二里【县志】行人爱其秀防多留停纵览因名【寰宇记】
  谷山 在县南十里歳旱祷雨多应【县志】
  马鞍山 在县南五十里以形似名其相近有尖朶山又有镜石崖悬如削光耀夺目数里之内物象悉照【县志】
  将军山 在县南六十里又风洞在县南八十里洞中有大风极寒人不可当【县志】
  女华山 在县南百二十里山极髙峻林木蓊翳山腰有洞入洞口二里许皆沙河洞中云出必雨人以为候【县志】
  连尖山【即连岭山】在县南百五十里山极髙峻以三峯尖耸并峙而名深奥险僻俗传为普庵道塲旧名连岭山【县志】
  紫荆山 在县东南五十里有洞深可五六里号仙洞山后有石池池傍有石莲花【舆地纪胜】
  观音崖 在县东八里下瞰汉江多石穴【县志】
  神仙洞 在县东七十里【县册】内有生成石莲花十九朶石狮子一洞门镌紫葢神仙洞天六字【名山记】洞门髙一丈七尺深不可测有古碑剥落乡民祈雨辄应又黑龙洞在县东百里旱祷亦多应【县志】
  禹穴 在县东百三十里穴傍镌禹穴二字有古碑剥落相传禹导漾时经此【雍胜畧】
  浮云山 在县东百五十里其峰髙耸上有廻龙观南临汉水北接羣山抵商州界【县志】
  当门山 在县东百七十里两峰相对望之如门【舆地纪胜】硃砂洞 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今封闭【县志】
  龙山 在县东北百二十里山有灵泉旱祷即应【舆地纪胜】水银山 在县东北百四十里南临蜀河北连鹘岭有硃砂水银洞三处【县志】
  碧瑱山 在县东北百五十里有碧瑱洞今封闭其相近有鹘岭又相近有穿崖其髙千仭崖中一窍南北相通可三里许【县志】
  【附考】县北有悬书崖髙五十丈刻石作字今人不能上不知所道山下石坛上有马迹五所名曰马迹山【水经注】县有麻岭山金州山【九域志 按此三山今俱无考】
  汉水 在县南百十歩自本州界流入又东入白河界【贾志】汉水自鳣湍又东合旬水又东迳木兰塞南又东左得育溪又东得甲水口【水经注】汉水在废淯阳县城南东流【寰宇记 淯阳故城在县东】洵阳县有汉江【九域志】汉江在县南门外至县东三十里为构园沱夏秋水涨舟行甚艰又至县东百五十里有仙滩又东三十里有蓝滩乱石纵横怒涛汹涌为舟楫患【县志 详见图考】
  闾河【闾一作驴一名涧水一名闾谷水】在县西二十五里源自平利县来北流入汉【雍胜畧】涧水在县西二十七里一名闾谷水北注于汉其闾字亦为驴字【寰宇记】平顶河在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神仙洞西北流入闾河【汉中府志】闾河源出连尖山金河神河坝河平顶河之水皆防焉北流入汉【县志】闾河从竹溪平利界来迳青山观入县境北流一百四十里入汉江又金河在县南七十里源出歪头山西流六十里入闾河又神河在县南五十里源出范家山东流五十里入闾河又孟家河在县南三十五里即坝河也自平利界来纳诸水东北流合闾河【县册】
  洵河 在县东百二十歩出自西北山流入汉江县以是得名【雍胜畧】旬阳县北山旬水所出南入沔【汉书地理志】旬水北出旬山东南流迳平阳戍下与直水枝津合又东南迳旬阳县与柞水合又东南迳旬阳南又东南注汉谓之旬口【水经注 旬阳故城在县北】洵阳县有洵水【隋书地理志】源出镇安之秦岭南流入汉长八百里东西北三面绕县治潆洄可爱中多水磨唐浮休居士有赋【县志】
  干祐河【即柞水】在县西北百四十里源自镇安县东北干祐山来南流合于洵河【县志】柞水西出柞溪南流迳重崖堡西屈而东流迳其堡南又东南注于旬水【水经注】
  干溪河【一名麻坪河】在县西北发源狮子岭流九十里至龙潭为麻坪河又至干溪铺为干溪河东南入洵水【县志】
  冷水河 在县北三十八里源出鹘岭西南流入洵水【县志】
  蜀河【即育溪水育一作淯】在县东百四十里出于秦岭中洞河西岔河葢其源也南流迳闾闗入汉江【县志 按此即淯水】汉水左得育溪与晋旬阳分界于是谷【水经注】淯水在废淯阳县西一百歩源自商州上津县来东南注于汉【寰宇记】洵阳县有淯水【九域志】蜀河源自咸宁县来南入于汉【雍大记】西岔河在县东北二百里源出西北山东南流入蜀河【汉中府志】
  仙河 在县东百八十八里源自湖广上津县南流入汉【雍胜畧】自山阳界流来迳县境牛心石南流一百里至白河界入汉【县册】
  莲花池 在县东西北各五里有池凡三不由浚凿皆天成也相传花发年丰或邑士有登科之庆【县志】白河县
  凤岭【一名绣屏山】在县西北环绕西南形如鳯翥故名【雍胜畧】绣屛山在县治西山顶旧有天池山腰即县城东向层叠而下直抵东门又下里许即清风涧其在北门外者为北冈又里许为金家坪【县志 按县图则绣屏山即鳯岭之别名也】
  印台山【一名南台山】在县南一里层峦方正形如印台故名又泰山在县东北一里前临汉水后连北冈又县东二里有灵应洞【县志】
  髙家坪 在县西三里又县西四十里有解家坪在麻虎沟【县志】
  罗汉洞 在县西五十里又县西六十里有髙瑱子洞【贾志】
  中华山 在县西七十里上有中华池四时不涸【县志】长冈山 在县西九十里小冷水出此亦名长冈岭【县志】大都山 在县西百里其相近又有二峰山俱为冷水所经【县志】
  白崖 在县西南三十里石磴盘纡望如积雪【县志】南竹山 在县西南百二十里接湖广竹山界大白石水出此【县志】
  五条岭 在县西南百八十里大冷水出此【县志】
  龙冈山 在县南二里山势起伏如龙【县志】丰利县有伏龙山【唐书地理志 丰利故城在县南】郧乡县有伏龙山【九域志按宋省县入郧乡疑龙冈山即伏龙山也】
  庙山 在县南三十里上有神泉旱祷有应【县志】
  圣母山 在县南百里上有庙今废其北二十里为茅坪近白石河多緑竹【县志】
  平顶山 在县南百二十里接竹山界【县志】
  文笔峰 在县东南三里孤峰耸削故名【县志】
  申公岭 在县东南百三十里小白石水出此【县志】纱帽山 在县东三里山腰有井名温泉井【县志】
  魁星山 在县东北七里七峰连亘迤如北斗【县志按此山今属郧西境】
  【附考】锡义山在丰利县东北六十里一名天心山【元和志】锡县有锡义山方圆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门上有石坛长十余丈世传列仙所居山髙谷深多生薇蘅草其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揺【水经注 锡县故城在县东南】丰利县有天心山【隋书地理志】郧乡县有锡义山【九域志】山在郧县西百八十里【名胜志】天柱山在郧乡县锡义乡去县二百里山之左有峰曰天柱峰上有三石门【舆地纪胜按天柱山疑即锡义山也今当属郧西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