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闽县乡土志
闽县乡土志
岑毓英
字彦卿,西林诸生。以战功著。光绪辛巳抚闽,有土豪鱼肉良民,欲斩之,兵民相顾震慑。在闽率多惠政,下逮行丐,咸被膏泽,市无强乞之扰。广书院旧额,筹加膏火,念闽绅之供职京师,旅食维艰,岁筹常欵以资津贴。事未竟,督滇命下,此举遂废。
彭 鏊
字和奄,宁都副举人。知闽县,严禁行用小钱,市政为之一肃,私铸者多改业。未几,擢永春牧,寻任福州府,卓著循声。旋以病谢事。
校 注
⑴原文作“造楼船,治戒器”,“戒”字误,应为“戎”。
政绩录三(听讼)
听 讼
宋
王 臻
字及之,汝阴人。天禧中,知福州。闽俗喜讼。奸者啖野葛诬人,至有抵死者。臻廉其状,奸不得行,时服其严明。
方 峤
字次山,莆田人。为福州司理参军,民郑某以诬系狱。守促令引服。峤力为辩冤,守不能夺。其不轻民命以阿上意,可谓强项吏矣。
陈 麟
字梦兆,沙县人。大观三年进士。政和中知闽县。巨室被盗,以诬里人,麟辩其冤,卒得真盗。势家欲徙人墓,属麟,麟持不可。势家饵部使者,杖县吏以撼麟,亦不为之动。部使者征诸邑花石,麟又弗顾,怒曰:“麟何所恃?敢尔!”答曰:“孤寒小臣,恃洁而已。”强项为一时所仅见,与黄综、翁谷,号闽中三循吏。
黄 度
字叔文,新昌人,嘉定三年知福州。始至,牒诉猥繁,随事裁决。史称其守正不阿,粹然君子。
罗必元
字亨父,进贤人。嘉定间为福州观察推官,有势家李遇夺民荔枝园,必元直之,后为遇所中,罢去。必元学有渊源,风节甚高,人尊慕焉。
刘 爚
建阳人,由连城令改知闽县。治以清简,庭无滞讼。兴利除害,知无不为。闽俗以健讼闻,爚以清简治之,不屑屑以听讼见长。循吏高风,倜乎远矣。
杜 杲
邵武人,初授海门盐场,寻摄闽县尉。民有子溺死,诬人杀之,杲验发中得沙,谓曰:“而舍旁池沙也,奈何诬人”。其片言折狱,如镜取影,物无遁形,可谓神矣。
元
王 恽
字仲谋,汲县人。任闽海道廉访使,黜官吏不法数十人,系囚冤滞,尽行决遣。别造营屋,俾戍兵无得寓民舍,吏民称便。
明
郑 湜
字仲持,浦江人。洪武初,为人诬告,湜与兄濂争下狱。太祖义而释之。特拜福建布政司参议。尝有商被杀,盗既获,以无尸不服,湜夜缚群盗于庭,而匿人案下,听之,果得藏尸处。人以为神,听断不尚刑求,总以得情为贵。彼刑讯何为乎?
王 琏
洪武中,为福建按察司副使,以激浊扬清为已任,尤精名法听断,不恃鞭挞,以理控之,无敢隐者。朴责不施,案情无隐。琏其仁智兼用者乎!
周 新
字志新,南海人。永乐初,为御史,方正敢言。巡按福建,兴利除害,雪冤狱如神。
吕 升
永乐中,任福建按察司佥事。笃学励操,狱称平,即仆从亦训以《论语》、《孝经》,无不守法,声誉大著。
邢 宥
字克宽,文昌人。景泰初,以御史治宦官王振党狱有声,出按福建,议海禁数十人疑狱,剖决明允,使数十人重庆再生,洵慎刑之君子也。
刘 釬
安福人。天顺间按闽。时巡方多击搏,釬独慎持宪度,治狱察吏,宽和有法。时有镇守中官诬都指挥佥事钱辂罪,以反状闻,兵围其第。釬奏解,辂得释。宽以济猛,保全者多,明慎之称,当之无愧。
江 祖
字祟善,歙人。天顺间为福州推官,廉谨而明,郡无冤狱。夫治狱无冤,于公所以得名也。祖其庶几近之。
吴 山
字静之,吴江人。福建按察使。每念闽中为其父洪憩棠之地,听断公明,法中行恩,民为之歌凤雏。官至刑部尚书。
叶 溥
字时用,龙泉人。正德间,知福州。溥少从师于闽,稔知人情风土,及为郡,片言折狱,无敢欺者,亲民之官,当任土著,即此可见。
王尚学
马平人。嘉靖间,为福州推官。雅有志操。浦城巨姓,以计杀三人,狱具,郡不能决,监司移尚学讯之。当事得贿,欲释其罪,尚学坚持不可。虑囚谨慎,不为势挠。执法士师与毛鸷者有间矣。
戴 愬
天长人。嘉靖中,任闽令。性明敏,吏民一见,辄记姓名。健讼者畏其有过人之资,无敢欺之者。
陶大顺
字景熙,会稽人。万历中,转福建右布政。时藩库亡金,左藩逮吏卒五十人,榜掠于庭,大顺以为冤,请代治狱。旬日诇得铁工为人销金皆元宝,讯之,为吏舍奴开键盗藏,五十人得释。呜乎!诘盗有方,不敢妄陷平民,可谓仁明兼著矣!
潘顺龙
字跃卿,铁塘人。知福州,有风裁,断狱精敏,吏民严惮。
徐世荫
开化人,任福建按察使。立法严明,人不敢犯。有卫弁领运解京,以乾没,株累平民数十家。荫摘发奸状,立毙杖下,由是地方肃然。
赵继鼎
德州人,官福州司理。公明坚决,不畏强御。凡所平反,多得情。奸猾敛迹,人号赵铁面。
国 朝
于成龙
永宁人,永熙十八年,按察福建。宽厚慈仁,折狱平允,自奉俭约清节,为天下第一。
张所志
字淡明,辽东人。康熙十八年代于成龙为按察使,刚正严明,谳决不滞。遇有冤狱,立为昭雪。闽俗健讼,所志欲矫敝俗。不轻受民牒,刁风遂息。
王裕瑸
山右大同籍,浙东山阴人。再任闽县,均有声,刚正精明,人莫敢干以私。严禁胥皂需索,遇事卓然有主,不为浮议所挠,案牍皆手裁。虚伪之辞,罔敢妄渎,讼牒以减。乾隆十八年升知府,未入觐,卒,闽民咸追思其惠。
陈宏谋
字榕门,临桂人,雍正癸卯翰林,乾隆十七年,以湘抚调福建,十九年,疏言闽俗多讼,案必速审,立限清查,每月稽核一次,以案件已完未结之多寡,考各属之勤惰,庶几尘案渐清。嗣又请开闽民出洋之禁,均报可。官终大学士,谥文恭。
曹绳柱
字匪石,新建人。闽俗杀人,多贿人代偿,绳柱为闽臬,奏严其科条,弊为一清。又谓闽多械斗,宜专其责于地方有司。擢闽藩,旋以劳卒。
李赓芸
字许齐,嘉定人。由汀漳道擢闽臬,屡雪疑狱,活人无数。再迁布政使,为属吏朱履中所讦。主者持之急,不肯诬服,锻鍊挫辱,受迫而缢。民冤之,哭其门累月不绝。事闻,抵诬者罪,并斥主者,许立祠。民祀之怀德坊,颜曰遗爱。
裴荫森
字樾岑,淮安人。官福建按察使。清理滞狱,尤多平反,民悦服焉。光绪甲申马江师熸之第三日,英国领事入督署,民尾其后,以为官通夷也。相与譁于辕门,势汹汹,几不测。荫森驰至,民皆敛手曰:“贤臬司来。”相率退,其平日有以平民之情,而深得其心若此。后以光禄卿督福州船政,擘画过劳,致疾告归,卒。
龙锡庆
字仁陔,善化人。官福建盐法道,数权臬司。其听讼最精审,于大姓钜族,尤不苟恕。豪强敛迹。民闻其回任盐道也,则蹙然以悲。闻其复权臬司也,则相庆于道。然锡庆尤留心水利。开河凿井,必日临视闽省贡院号舍万余,惟明远楼左右二井,又深不盈数尺。每试必取水于外,既苦不洁,且易以丛弊。锡庆躬相形势,广开数十井,自是入闱者皆得饮甘泉。逢乾旱,则居民尤资其利。故至今士民乐道其遗事,而惜不竟其用云。锡庆擢浙江布政,卒于任。
兵事录一(本境兵事)
本境兵事
春 秋
欧冶铸剑之初
冶山者,湛山也。越铸湛卢因湛山炉而名。诸宝剑于此。松溪又有湛庐山、剑峰、剑池,湛庐书院,盖若会垣越王山,原名泉山,晋江清源山,亦称泉山。山下有剑池,亦名欧冶池。相传越允常使欧冶子铸剑焉。见《吴越春秋》。勾践继铸,见《吴录》并《宋书·州郡志》。且令将军徵兵于闽,池滨一阜,曰将军山。卒以猿公与处子居括苍,今处州。所授剑术,盖若台湾生蕃飞標。沼吴称霸。不忘闽士劳苦,因称其地为冶地,又呼东冶。其城为冶城,以识其功。盖事虽难考,今有余荣,诚闽人最初之一大纪念也。案之《逸周书》,谓正东沤深,九夷十蛮越沤。郭璞《山海经》注言:“永宁县即东瓯,在歧海中。闽越今建安郡,即西瓯,亦在岐海中。”然则所谓欧冶者,殆非个人名氏,其即瓯人瓯、沤、欧通。之剑冶欤?战国无疆灭于楚,后徙居冶,实亦用兵时代。史不及书,故从其略。
战国及汉
无诸佐汉
秦并天下,以闽为郡。无诸失其封,因率闽中兵归番君吴芮佐汉,从东冶起兵,转战入关。又佐灭项,此无诸战绩之始,见于历史者也。高帝五年叙功,立为闽越王。其详见《侯官志》。
庄助救瓯
汉孝惠重叙越功,封东海王摇都东瓯。景帝时、惧汉讨罪,购杀吴王濞,濞子奔闽,劝闽击瓯,为闽瓯兵事之原因。建元三年,东瓯困,告急汉遣会稽太守庄助发郡兵浮海,闽兵遂退,此为海上用兵发轫之秋,助,固范蠡后第一人也。范蠡不过转漕江淮,庄助居然军舰。中国海权发达亦久矣夫。
越人相攻
建元六年,闽击南越。南越以闻,汉以谨守约也,分遣王恢、韩安国伐闽。未逾岭,驺郢发兵距险,其弟余善不顺,鏦杀之,汉因立无诸孙繇君丑为越繇王,然不能制余善。汉谓余善不足复烦师旅,即立为东越王,与之并处。元鼎五年,南越反,余善请以兵从,然实阴持两端。六年,余善反,以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皆杀其校尉,刻武帝玺自立。汉又分遣横海、楼船诸将军伐之。先使故越衍侯吴阳归谕,余善弗听。及横海先至,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闽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徐广注“敖东越臣”。与繇王居股谋杀余善,以其众降。汉以闽越恃其地险,数反覆,遂徙其民江淮,而虚其地,自古恃险塞而外挑强国,内相攻击,未有不俱归覆灭者。闽越王卒灭于汉,盖原诸此,审势合群,乃足以永其庙社。有国者,可弗兢兢焉?后汉侯官长商升兵事,详《侯官志》故本志,不复见,以下多仿此。
南 朝宋及梁陈
刘瞻窃据
明帝泰始二年,或作废帝景和元年,今据《福建通志》易之。晋安内史刘瞻以郡叛应晋安王子勋,建安内史赵道生起义讨之,不克,沈思仁遣姚宏祖讨斩之于罗源县。按罗源当是罗江,宋仍晋郡,罗江为领邑之一。《州郡志》罗江注吴属临海,恐在瓯境。若今罗源,赵宋改永贞县而置,非刘宋罗江,明甚。
臧厥弭盗
梁大通间,臧厥字献卿,东莞莒人。为晋安太守。郡居山海,结聚逋逃,时有所闻。前二千石虽募兵捕讨,而寇盗不止。厥下车宣风化,诸凶皆束手听命,居民复业。
羊侃讨逆闽阻山海,古多伏莽。时中原多事,有陈称、吴满者尤强横,为之渠帅。前后太守莫能抚定。梁太通六年,羊侃字祖忻,泰山梁甫人。出为云麾将军,晋安太守,以兵击斩二人。于是郡内肃清,莫敢犯者。汉宣帝思共治者惟二千石,观厥与侃之守郡,益以其言为信。
陈宝应叛陈
陈高祖受禅,使陈宝应领闽州刺史。宝应娶缙州刺史留异女为妻,异反,宝应助之。朝廷讨宝应,执送建康,斩于市。方宝应之叛也。虞寄屡谏,宝应不听,使焚寄舍,不为动。纵火者寻自熄,乡人传为虞公庵。宝应有臣若此,而不能用,其覆灭宜哉。此节关系侯官者,详《侯官志》,关系本境者,则详本志,余仿此。
隋
刘杨死事
文帝开皇间,越州贼高智慧攻泉州,州治原丰,即今福州,刺史刘宏誓众守百余日,无援,粮尽煮铠、剥树皮食之。城破,执宏,欲胁降之,宏不屈,大骂而死。士卒数百人,无一降者。炀帝大业十年,夏六月辛未,贼帅郑文唯、林宗护等众三万,陷建安郡,时建安郡仍治今之福州。太守杨景祥死之。守土之臣与城存亡,大义也。二公为首见矣。闽人鲜有知之者,岂年代久远耶?
唐
谢元治平贼
高祖武德四年,妖贼武遇陷建州。即福州。次年,州刺史谢元治讨平之。武德距开皇,为年未几,而三被陷城之祸。方隋、唐之交,吾福州兵燹之灾亦烈矣。
福州军乱
德宗贞元四年,福州军乱,杀观察使吴锐,大将郝诚溢自称留后。唐自肃,代以后,扼塞之区拥兵者莫不擅杀命吏,自称将帅,福州亦不免此风焉。王者所以谨法令,不敢稍存姑息,诚虑习为暴乱,而莫之能挽也。
黄巢陷城
曹州冤句人黄巢,以不得第,倡乱于乾符二年。僖宗年号。五年三月,由江西直趋建州,崇安镇将邓光布帅兵御之,中流矢死,遂屠沙县等处。十二月,进攻州城,刺史李乾祐遁,镇将上官洎及子兰皆战死。有陈岩者黄连人。鸠丁壮,保乡里,力击却之。朝廷赐鼓角,号九龙军。六年春,巢由别道陷福州,《通鉴纪事本末》作前年十二月,《重纂通志》则作是年二月,今以之。杀人如麻,寻退去。福州于用兵为绝地,其罕逢兵祸者以此。巢起自中原,突由江右入闽。殆非闽人所能意料,然上游节节天险,使预备有素,以主待客,何至遭兹荼毒?大抵升平久,武备不修,无古今一也。民生竭蹙,思乱跃跃,莫谓无巢之酷者,守土之吏其加意哉!
李连叛变
中和四年,僖宗年号。泉州左厢都虞侯李连叛,攻福州。时观察使郑镒以陈岩有御黄巢功,表为副使,兼泉州刺史。连在州,骄慢不法。岩至,将按诛连。连遂奔溪洞中,合众攻福州。岩击败之,镒因表以自代。为治有威惠,闽人后祀之于芦州地方。不患有寇贼之变,而患吾无以御之。若陈岩之于李连是矣。储将才以待非常,凡为疆臣,皆宜留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