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钦定热河志
钦定热河志
圣朝首重农事不贵异物即此可见故因辑诸书而附
识于此
器服之属
鹿角噐 每嵗
行围获鹿甚多截其角材中诸噐
御制诗
咏鹿角笔架【戊寅】
茸长八义老蜕然去不留无从别麇麈又防阅春秋形欲成芝朶坚将变石头雅宜供架笔毛頴本同游
命制鹿角椅并题以句【壬午】
猎获八义角良工制椅能由来无弃物可以备时乗讵是仙都遗【去声】从思
家法承【盛京贮有 太宗时鹿角椅山荘有 圣祖时鹿角椅今命制此亦肯构之意也】 夔夔戒倚侧棣棣慎居兴休形犹曲丰尖柔足徴底须七寳饰朴素审堪称
沈周秋风话归图即用其韵
抑为小雅抑豳风老笔神意凿空握手河梁似闻语羡君策蹇竟归东
恭咏
皇祖鹿角椅【癸未】
大狝年年
幸塞沙诘戎深意詟荒遐虞人惟许献三杀匠氏因教制八义既朴而淳供憇息匪雕以饰戒竒衺昭防白水钦
前迹鄙矣青氊诩旧家
咏鹿角椅【乙酉】
双撑玉防牙一具綘河槎觧气犹煦吐茸期未賖考工漏匠氏朴制剏朝家小坐輙成什亦无慙八义
恭咏
皇祖鹿角椅【癸巳】
制椅犹看双角全乌号命中想
当年
神威讵止羣藩詟
圣构应谋万载绵不敢坐兮惟敬仰既知朴矣愿捐姸盛京惟逺兴州近 【盛京有 太宗文皇帝所贻鹿角椅癸亥甲戌两诣瞻觏曽一再恭咏兹椅为 皇祖所制每嵗驻山荘常得观仰 家法钦豕益增景慕】
家法钦承一例然
桦梌木噐 以桦梌木及杂树根为之制作工巧全以杂色叅错为文如缛绣然自几案至盘匜无所不有热河市中多鬻之
圣祖御制诗
用梌木杯器【四集】
素轻珠玉器専制及时杯错节分花影盘根别利才茂林成木瘿深斧染莓苔澹泊明吾志天然见体裁皮茵褥 以马皮为之其毛色浅深相间文茵方褥俱灿然可热河市中多鬻之
山防 产建昌县每年内地民携种出塞养之收丝织防其养时以欂椤叶为饲故名曰欂椤茧宋曽公亮武经縂要载塞外养之法有与内地不同者曰收种春用秋种贮以簟箔勿受风燥曰温种冬至后以针线穿种至暖室就温勿伤蛹子曰拾蛾清明蛾出必以申酉戌三时分雌防各置一筐曰摘对配蛾次日以指捻雌蛾腹谓之把蛾以纸羃筐贮其内置凉室中邉地春寒恐叶未发而先出子也曰斫芽挿墩谷雨后出子硏欂椤枝向阳嫩芽连枝叶三尺余择流水河邉无土沙滩不见水防掘寛二寸许深如之挿芽勿使露水少提之令活曰坐墩日出后将蚁盆去葢入墩中使与枝近曰上障四五日一眠起带叶剪取移置障上曰守塲山中长欂椤防为塲恐蚁伤置棚守防曰摘茧出六十余日成茧着叶防谓之蒂去之伤丝包丝包者各络茧外亦谓之衫以织始有纹曰收茧择春为秋种置凉室曰选场蚁场宜凹下树宜低小取其叶软塲宜向阳塞外早寒非日暄不能成茧也尤忌髙山山髙则多雾雾则病多风风厉每不成茧曰打铺秋出时天渐寒上枝时防置草铺使其堕而复上曰抽茧茧成以手撚线织为防名曰山茧按塞外器用之属见于前史者后汉书乌桓谓男子能作弓矢鞍勒鍜金鐡为兵器金史地里志载大定府产螺杯茱萸梳玳瑁鞍元一统志利州有细瓷窰一所在州西南棠叶务有粗瓷窰一所在州东南感化荘兴中州有白瓷窰一所在州北二十里笠子埚松州西二十里有瓷窰西北有甎瓦窰又兴中州建州土产纸是也塞外服用之属见用于前史者后汉书乌桓传谓妇人能刺苇作文绣织氀毼北史契丹传以青为上服元一统志大寜路龙山县利州兴中州建州皆土产丝防和众龙山二县利恵二州皆土产布是也诸产并在热河府州县境内今民间日用所需防商贾贸迁或土人造作非有特着之产故不复専列至宋曽公亮武经縂要谓币帛多书白川州税户所输金史载北京嵗贡縀疋今则嵗课亦但输额赋而已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
古迹一
志乘纪古迹所以网罗放失搜辑旧闻尚矣热河广袤二千里城邑迁改碑碣流所在多有至于大宁城为辽京之陪京兴中城为慕容之故都地灵攸萃厥迹斯彰今博考正史旁引傅记证以碑碣志古迹二十一其有史册所载按其方位宜在境内而今无考者亦不敢畧若夫流俗相夸诞失实者无取焉
承徳府【即热河防】
五指山寨 在承徳府东南四十里五指山元史史天祥传进攻北京傍近诸寨五指山杨昭努【旧作杨赵奴今改正】独固守不下盖金末建寨于此今无存大轮禅师塔 在五指山有元至元二十四年碑沙门居实撰文称大轮为鸠巢法师弟子至元七年以承相安图【旧作安童今改正】疏请住持灵峰寺十二年八月示防疾而化収舍利本山祖茔塔葬之碑额曰兴州宜兴县五指山大灵峰禅寺大轮禅师碑铭知其地在元为宜兴县境
滦平县【即喀喇河屯防】
御制诗
兴州揽古言懐
兴州于古为遐荒长城筑守防秦亡辽金元渐开版章惜哉宅中未久长纵有墨客怯塞凉挂一漏百名空偿建置今亦不可详大清一统抚万方
皇祖于斯辟山庄山川増色田野穰
垂法示后深意蔵文臣扈跸翰墨香马迁青云譬不妨虽然所重在觐绍庭善继百世昌
兴州故城 在滦平县金承安五年置兴州治兴化县属北京路元仍为兴州治兴安县中统三年改属上都路以元时兴州之西北尚有宜兴州故
俗称为大兴州明洪武三年以兴州属北平府四年改置兴州左右中前后五卫永乐初移卫入内地而故城遂废今滦平县西南里许基址尚存谨按兴州故城在今滦平县明一统志谓在云州堡东五百五十里方舆纪要谓在开平卫【开平卫故城在今多伦诺尔防西北境】东二百里不足据也
宜兴故城 在滦平县西北七十五里金初为兴化县之白檀镇泰和三年置宜兴县属兴州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明初改置宜兴守御千戸所永乐初废今其地有合利塔拉川俗亦称为兴州河迤南三里为小城子盖宜兴故城址也
谨按元时宜兴州界西抵丰寜县之上黄旗东抵承徳府之五指山而小城子适当其中知即为宜兴故治明一统志谓在云州堡东四百五十里方舆纪要谓在兴州西曹家寨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河岭又北五十四里即小兴州皆不足据
太师太平王徳胜碑 在宜兴故城北元天歴时宜兴州官史所建颂太师右丞燕特穆尔【旧作燕铁木儿今改正】之功碑文漫漶不详撰入姓名
新馆 在滦平县境内辽置王曾行程録自古北口度徳胜岭八十里至新馆今无考
卧如来馆 在滦平县境内辽置王曾行程録自新馆过雕窠岭偏枪岭四十里至卧如来馆盖山中有卧佛像故名今无考
丰宁县【即四旗防】
安州故城 在丰宁县境内北魏皇兴二年置安州与广阳郡同治燕乐县水经注濡水又东而南索头水注之水迳广阳侨郡西今安州治又南流注于濡水考今之伊逊河即索头水土城子东一百二十里有废城址周四里土人称为波罗河屯亦曰黄姑屯伊逊河正经其西当即故安州城也高峯戍 在丰宁县大阁儿西南四十里汤山水经注沽水又东南右合高峯水水出高峯戍东南城在山上考今之白河即沽水今之汤河即高峯水汤河出汤山下知汤山为魏高峯戍今无存西密云戌 在丰宁县大阁儿境内永经注鲍邱水出御夷北塞中俗谓之大榆河南迳镇东南九十里西密云戍西又道人谿水南歴密云戍东又孟广硎水西南至密云戍东西注道人谿水乱流迳密云戍城南右会大榆河考今之潮河即大榆河发源于大阁儿之上黄旗知密云戍当在其东北魏时置有密云县在邉内此言密云戍者明与县非一地也今无存
神树站 在丰宁县境内明太宗实録永乐十九年命置逻骑营于古北口北神树之地知与古北口南北相直英宗实録正统九年命陈懐出古北口经大小兴州过神树知在兴州之北方舆纪要以为在临潢府西南非也
宜兴分界石碣 在丰宁县土城子西北一百三十里上黄旂至正二十六年立正面刻北开平县界侧面刻东宜兴州界盖元时开平宜兴分界之所
甎塔 在丰宁县土城子西一百里塔十级周四大二尺高五丈余正面甎甓上镌明崇祯年三月白马闗造
平泉州【即八沟防】
御制诗
大宁城览古【甲戍】
断戍頺垣蔓草青秋风立马一延停侍臣不识凭临意只道初番过大宁
金元遗迹感荆凡祗有羣山绕碧巉慨古心还惕殷鉴遐荒贴服在和諴
明祖当年亦甚英逺临絶域建三城岂知土木百年未介弟居然摄北京
蹑后燕师虑患深魏卭会饮早成擒南中燕雀真堪笑方建臯门及正心
题大寜塔【甲戌】
鲁恭宫殿頽无存惟余窣堵巍平原寂寥此日真浄业庄严异代徒祗园杰搆嵗久具灵异不云常羃氤氲气自逺早见郁岧岧逼近欲瞻翻不易此中妙谛吾已知恰似法华开塔时因縁时节苟未至当面错过空赍咨须臾朗彻隂翳消珠幢涌地影荡摇八方薄伽梵齐现一路湼槃门岂遥瓴甓枝撑邈难陟摩空鹳鹤其翼当时挈眷尽归南万古标宗恒镇北六和浮玉向曾登仰瞩空懐最上层触绪题词讵可置遇境忘言实未能大千干闼何春秋碧眼僧过有偈留牛羊下麋鹿逰那似慈恩杜甫愁金风筞马遵前邮
大宁故城 在平泉州东北一百八十里即辽之中京大定府金之北京大定府也辽史地理志圣宗尝过七金山土河之濵南望云气有郛郭楼阙之状因议建都择良工于燕蓟董役二嵗郛郭宫掖楼阁府库市肆廊庑拟成都之制统和二十五年城之实以汉戸号曰中京府曰大定城池湫湿多凿井泄之人以为便南有朱夏门北有阳徳门阊阖门王曾行程録云中京大定府城垣庳小方圆才四里许门但重屋无筑阇之制南门曰朱夏门内夹道步廊多坊门次至大同馆其正北门曰阳徳阊阖城内西南隅冈上有寺城南有园圃宴射之所又有长乐门金史大定三年土河泛滥水入京城转运使高徳基命开长乐门疏分使入御沟以杀其势元改为大宁路明初设北平行都司置大宁衞封建宁藩于此自永乐元年弃大宁其地遂墟景泰四年泰宁等三衞乞居大宁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天顺后遂入于三卫今其城在喀喇沁扎萨克公旂界老河之北本辽之旧址经金时改拓明初复加修筑蒙古名罕苏巴尔汉城高丈余周二十里东西二门南北四门城中街道仓库楼阙依稀可辨城内有浮图二一在城东隅十三级一在旧仓旁城外西南隅有浮图一
辽宫殿 在故大定府城内有延庆殿永安殿辽史圣宗统和二十七年四月驻跸中京营建宫室开泰七年十月名中京新建二殿曰延庆曰永安又有观徳殿会安殿为奉安列祖御像之所又中京武功殿圣宗居之文化殿太后居之今并无存辽祖庙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皇城中有祖庙又圣宗开泰八年正月建景宗庙于中京九年十二月诏中京建太祖庙今无存
辽国子监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道宗纪清宁六年六月中京置国子监子命以时祭先圣先师今无存
辽秘书监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兴宗纪重熙二十三年十月驻跸中京幸新建秘书监今无存辽相府院 在故大定府城内三朝北盟会编中京相府院者契丹时宰相所居也今无存
辽市楼 在故大定府城内王曾行程録中京大定府有市楼四曰天方大衢通阛望阙今无存大同馆 在故大定府城内王曾行程録中京大定府南门内次至大同馆辽史地理志作中京有大同驿以待宋使今无存
朝天馆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城中朝天馆以待新罗使今无存
来宾馆 在故大定府城内辽史地理志中京大定府城中有来宾馆待夏使今无存
栁河馆 在平泉州东南境辽置王曾行程録自过乌滦河又过墨斗岭芹菜岭七十里至栁河馆刘敞使契丹有宿栁河诗今无考
谨按宋时使辽所经之路史称契丹欲夸示险逺道多回曲故其方位尤未易考曾公亮武经总要谓栁河在北安州辽之北安州为丰宁县【即四旂防】滦平县【即喀喇河屯防】之东境及承徳府【即热河防】地今以宋史刘敞传互证之史谓敞使契丹自古北口至栁河回曲殆千里敞质译人曰自松亭【松亭故闗在喜峯口北一百二十里】趋栁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敞诗中亦有稍出卢龙塞及别道入松亭之语乃知当时译路先自古北口而北行仍绕至卢龙塞外也栁河馆与松亭相近故知在今平泉州东南境
打造部落馆 在平泉州南境辽置王曾行程録自桞河馆过松亭岭七十里至打造部落馆今无考
牛山馆 在平泉州南境辽置王曾行程録自打造部落馆五十里至牛山馆牛山在明初亦称牛岭永乐元年命新昌伯唐云帅师自小兴州大兴州东接牛岭会州诸处屯种今无考
鹿儿峡馆 在平泉州南境辽置王曾行程録自牛山馆八十里至鹿儿峡馆刘敞有朱桥鹿儿馆诗鹿儿峡亦称鹿儿岭明初常遇春追元兵出遵化度鹿儿岭至会州今无考
铁浆馆 在平泉州境内辽置王曾行程録自鹿儿峡馆又过虾蟆岭九十里至铁浆馆刘敞有铁浆馆诗今无考
富谷馆 在平泉州境内辽置王曾行程録自铁浆馆又过石子岭自此渐出山七十里至富谷馆元一统志载大宁路古迹曰富谷有站宋范镇行富谷道中有诗云路回山陡转沙漫水平流曾肇亦有富谷山头一骑归之句今无考
通天馆 在平泉州北境辽置王曾行程録自当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二十里至中京元一统志引宋绶出使録亦谓富谷馆八十里至通天馆距中京二十里今无考
临都馆 在平泉州北境辽置富弼行程録自中京正北八十里至临都馆今无考
官窰馆 在平泉州北境辽置富弼行程録自临都馆四十里至官窰今无考
谨按武经总要引此文作宫室馆与契丹国志所载行程録作官窰馆互异考元一统志载松山州与中州等处皆有瓷窰知辽时中京附近之地多设官窰其作宫室馆者盖字形之讹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