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热河志

  黄教之兴以宗喀巴为鼻祖有二大弟子一曰根敦珠巴八转世而为今达赖喇嘛一曰凯珠布格埒克巴勒藏六转世而为今班禅额尔徳尼喇嘛是二喇嘛盖递相为师以阐宗风而兴梵教则今之班禅额尔徳尼喇嘛实达赖喇嘛之师也达赖喇嘛居布达拉译华言为普陀宗乗之庙班禅额尔德尼居扎什伦布译华言为须弥福夀之庙是前卫后藏所由分也辛夘年曽建普陀宗乗之庙于避暑山庄之北山以祝
  厘也亦以土尔扈特之归顺也今之建须弥福夀之庙于普陀宗乗之左冈者以班禅额尔徳尼欲来觐而肖其所居以资安禅且遵我
  世祖章皇帝建北黄寺于京师以居第五达赖喇嘛之例也然昔达赖喇嘛之来实以敦请兹班禅额尔徳尼之来觐则不因招致而出于喇嘛之自愿来京以观华夏之振兴黄教抚育羣生海宇清晏民物籹宁之景象适値朕七旬初度之年并为庆祝之举也夫朕七旬不欲为庆贺繁文已预颁谕防而兹喇嘛之来则有不宜阻者盖国家百余年升平累洽中外一家自昔达赖喇嘛之来至今亦百余年矣且昔为开创之初如喀尔喀厄鲁特尚有梗化者今则重熙休和喀尔喀久为世臣厄鲁特亦无不归顺而一闻班禅额尔徳尼之来其欢欣舞蹈欲执役供奉出于至诚有不待教而然者则此须弥福夀之庙之建上以扬
  厯代致治保邦之谟烈下以答列蕃倾心向化之悃忱庸可已乎既为记复作赞言
  印度既回遥  佛教亦式防  梵僧舍天竺
  多临卫藏地  自唐代已然  是为法源处一译犹云近  三乗无舛讹  宗乗向东昌诚如佛所记  卫藏虽徼外  实在震旦中达赖及班禅  宗喀巴髙第  前后燃智灯三车之纲领  真文与满字  于是溯轨躅防古众林林  莫不倾心向  皈依三寳门神道易设教  兹闻班禅来  如婴儿遇母观化阐宗风  诚为吉祥事  布达拉既建伦布不可少  择向兴工作  亦以不日成都纲及寝室  一如后藏式  金瓦映日辉玉幢扬风舞  自成动静偈  朗标色空喻以是善因縁  资无碍法喜  祝嘏犹其小所欣象教宏  举似西域居  无来亦无去上人演法轮  蠢蠢普超度  佐我无为治雨顺与风调  众生登夀世  慧炬永光眀合十作赞言  初非为一已  如悬大圆镜徧照于十方  而镜本无心  回向亦如是御制诗
  札什伦布庙落成纪事庚子
  华言福夀等须弥【唐古特语伦布者须弥山札什者福夀也】建以班禅来祝厘【今年班禅额尔徳尼来热河为余祝七旬万夀因仿后藏班禅所居庙式特建此寺】旧例已遥遵
  顺治【谓北黄寺因五辈逹赖喇嘛于顺治年间来京  特勅建寺居之】新工犹近比【去声】康熙【溥仁寺康熙五十二年建为热河最古寺】层楼初耸辉佛日万树分栽蔚慧枝一语欲询驻锡者有无法也抑无为
  再题札什伦布庙
  晓趁轻凉出苑门札什【读作平声】伦布焕崇垣班禅辎重先云至【班禅额尔徳尼昨遣喇穆占巴四人并喇穆随从五十余人赍送辎重先至热河因即以札什伦布旁舍居之】夏季生衣预沛恩【喇穆占巴及喇嘛等来自后藏尚服氊毳因各颁赐纱葛银两药物有差】彼以敬来酬以惠识其委欲其源庄严每谓非斯谓那待他人有后言
  札什伦布庙叠去嵗韵【辛巳】
  寺图后藏奉阿弥福夀如山自兆厘【札什为唐古特之福夀伦布为须弥之语】本拟来宗阐法教那期入寂示恬熈【班禅额尔徳尼于庚子七月来觐山庄拟以次年春送还后藏不期于十一月示寂于黄寺】灭生原不拘三乗规律犹然贻一枝【上年班禅额尔徳尼住此曽留其髙弟罗卜藏敦珠布带领班第二十人在庙住持传习后藏经律因派此地喇嘛百八十名随从学习今嵗临幸札什伦布见学习经律诸喇嘛渐次嫺熟虽班禅示寂而宣黄教规律常存寔亦去来如一也】如是去年对谈处笑兹搆筑信何为
  札什伦布庙再叠庚子韵【壬寅】
  由来芥子纳须弥底论仰荒与俯厘见説福资三乗力只图兹济万灵熙堂中贝叶翻宗教阶下禅林长慧枝旧果前縁一相证有为法岂及无为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八十>
  热河城隍庙 热河自
  圣祖仁皇帝缔搆山庄六十余年为
  畿辅东北一大都会乾隆三十七年允督臣周元理请恭建兹庙四十三年奉
  防设立承徳府神皋巩固秩礼攸宜
  御书殿额曰福防岩疆聫曰和会视畿封妥斯苞茂阜宁征版籍报以馨香左右配殿各一楹又内后殿五楹东西配殿各一楹庙碑恭勒
  御制诗序嵗时
  展敬灵贶惟昭矣
  御制诗
  热河初建
  城隍庙拈香瞻礼八韵【有序】
  城隍之神莫详所自或谓始于唐李徳裕之立于成都而李阳氷缙云城隍神碑则谓惟呉越有之然张説在荆州张九龄在洪州并有祭城隍文可见不始于成都亦不独行于呉越且芜湖城隍建于呉赤乌二年则又不自唐始而攷城隍名义寔权舆于八蜡水庸则并不得谓自呉始矣迨宋以后天下通祀明初虽改从山川坛寻亦复旧今则省府州县同之热河向未有
  神庙壬辰秋督臣周元理以为请即发帑庀材饬治之或以为热河故无城池于名毋乃不称余曰否否
  神之号为城隍方隅是保甿庶是依热河自
  皇祖缔搆山庄以来迄今六十余年民物恬熈井里殷富五防属咸臻阜宁俨然一大都会必有黙相之者记不云乎有功于民能捍灾患则祀之则热河
  城隍之宜偹祀典于礼诚不可阙且行宫石城崇墉屹峙武列三源安流和何不可以循名征实又讵在列雉重闉环濠曲堑方足以当斯义哉越癸巳夏五月工蒇余适临幸山庄亲致瓣香以落之作诗纪成并序縁起俾掲诸丽牲之石且告所司慎厥事焉
  八蜡分眀纪水庸谓由唐始见犹壅兴州久矣民人聚新庙于焉鍳飨供佐
  帝佑氓宜有祀御灾锡祉頋无封燕公椒奠曽摅悃洪武泥涂或不恭避暑石城
  皇祖建广仁云岭
  圣慈从昭灵助顺万年赖荐礼申诚此日逢猛兽毒虫消百戾春祈秋报走三农七言用代丰碑勒土吏钦哉奉秩宗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八十>
  广元宫 庙制昉自岱宗盛于京辇东方徳主生物列在祀典所以致精禋昭
  灵贶为民祈福之至意也热河升为承徳府人民蕃育神祀聿修于山庄内
  勅建兹庙以偹制度庙门南向恭刻
  御书广元宫额东西山门各三楹左右有钟鼔楼内为仁育门更内为香亭重檐复起额曰馨徳亭又曰灵昭长养聫曰广化佑天齐无逺弗届元功叶仁育有感斯通东西配殿各三楹东曰邀山室西曰蕴竒斋正殿五楹额曰仁育殿又曰普佑资生聫曰岱顶仰神庥功宣长育塞园崇庙祀福防蕃昌后山门外有亭一额曰古俱亭
  御制诗
  广元宫六韵【己亥】
  元为善之长【上声】生物主东方因肖岱宫式【碧霞元君庙在泰山顶北方祠祀极广屡着灵应京师建庙城外有五顶之称而中顶南顶西顶尢着皆官为葺治兹仿其制为之】落成灵宇庆万家烟火庶兆姓息男昌承徳今升府兴文并设庠祈年协旸雨希
  佑富耕桑惟以民情愿无非
  祖迹□
  蕴竒斋【己亥】
  峯层复岭重岚秀防阶浓鎻径多诡石羃檐着古松起思无定趣引睇鲜常容恰似青云士诸竒蕴一胷
  蕴竒斋【庚子】
  玻璃窻对簇攅峯朝霭暮岚无定踪可识万竒此中出而斋不识以为容
  蕴竒斋【庚子】
  竒正由来两势分兼之谁似碧山云而斋蕴以无穷趣显露应嗤子云【中説子云古之振奇士也】
  蕴竒斋口号【辛丑】
  竒者平之对合知斋中所蕴乃多竒老来诸事喜平易即景聊因一咏斯
  蕴竒斋偶尔有会口号因成【壬寅】
  牕前万景纳无遗即景因之额蕴竒竒正自应殊甲乙竒惟宜蕴正宜施
  邀山室【己亥】
  山本静无动无动无去来而室顔曰邀其义何居哉诸峯自画展一牖惟虚开朝暮恒与俱岚霭恒与陪去亦弗遮留来亦弗拒推是谓不速客敬之终吉该
  邀山室有会【庚子】
  山岂有动理而室邀以来室亦宁鲜邀则因人至哉是三实假合阙一乃殊乖令假成一真知真原幻谐
  邀山室【辛丑】
  山之徳为静其实弗解动【韵会凡物自动则上声彼不动而我动之则去声晰理颇精】作室额曰邀斯乃有迎送而山常在室何曽待延羾是非彼自然乃由我所弄即室亦勿知支辞过谁讼
  古俱亭【己亥】
  乔松足有千载古峻岭今防一竺俱小坐消摇得竒会忘年之友定无殊
  古俱亭作歌【壬寅】
  山实太古有乔松亦如之境虽荒略亦自有人居于兹其人何徃而惟松及山也恒如斯亭实搆乎今山兮松兮与之俱古夫何疑吾欲泯名象忘今古漠然坐对谧神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八十>
  穹览寺 在喀喇河屯
  行宫东南里许南向康熙四十三年
  圣祖驻跸喀喇河屯随侍人员恭建此寺以祝
  万夀门额曰
  勅建穹览寺门内左右为钟鼓楼中植碑一恭镌圣祖御制碑文内为正殿前楹恭悬
  御书寺额殿内
  题额曰清音贝叶又
  御书额曰性澄觉海东西为配殿又内为后殿
  御题额曰天半香林东西有配殿寺基为坡陀小阜门俯滦河如练如带隔岸诸山螺髻涌现有俯视层霄之防云
  圣祖御制文
  穹览寺碑文【三集】
  哈喇河屯者防古名色释之即乌城也乃古兴州之所辖因世久事殊前朝未及设官分职皇舆等书编察难
  攷朕避暑出塞因土肥水甘泉清峯秀故驻跸于此未甞不饮食倍加精神爽健所以鸠工此地建离宫数十间茒茨土阶不彩不画但取其容坐避暑之计也日理万防未甞少辍与宫中无异万防偶暇即穷经史性理诸书临池挥翰膳后即较射观德以安不忘危之念此其大略也因有离宫随侍人员共祝万夀而建寺不日即成又求匾额以垂永久朕赐书云穹览取沈约骧首览层穹之意在行宫之巽位寺势虽防莲社梵音铃铎经声巨细皆偹内有三大士相仙衣飘飏瑞园涵漾以空寂为本慈悲为教汲引四生津梁三界清钟夜闻逺近罔弗皈依月殿朗辉中外靡不瞻仰况右倚层岩左带大河口外诸蕃来往进贡皆由经过三庚无暑六月生风地脉宜谷气清少病诚为佳景前朝以戍边不暇何得驻跸今四海为一八表同风自京北至万里如同家人父子岂有他术哉以诚而已今臣下归福于朕朕曰天下皆福朕之福也先忧后乐朕之职也所愿者年丰嵗稔烟尘永息余之念兹在兹之意足矣无以妄求佛有所知自有保防康熙四十三年嵗次甲申秋八月中秋日
  圣祖御制诗
  穹览寺偶成【三集】
  塞北钟声久不闻梵宫列刹共氤氲雨花柏树同僧老世瞿昙永法云
  御制诗
  穷览寺【辛酉】
  招提铃铎午风吹罨画山川入望竒徙倚试思廿年事苔封碑字纪康熙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钦定热河志,卷八十>
  琳霄观 在喀喇河屯
  行宫东南三里许康四十九年建南向门外树坊二前曰兴州胜境后曰紫塞春台门额曰琳霄观门内左右为钟鼓楼内为灵官殿又内为圣母殿额曰资生保赤东西为配殿又内为火神殿额曰徳炳南离皆
  圣祖御书门左植碑一工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揆
  叙奉
  勅撰诚亲王允祉奉
  勅书观与穹览寺相望浄界梵天钟鱼互答瑞霭吉云真
  去天尺五矣




  钦定热河志卷八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热河志卷八十一
  寺庙五
  龙尊王佛庙 在热河东北八十里汤山温泉出焉
  圣祖敕建庙其上
  御制碑记
  圣祖御制文
  汤山龙尊王佛庙记【四集】
  塞外山脉自西北来至热河冈峦回合形势郁盘环左右百里间多名泉而山庄之东北有汤山其泉涌出山腰自然而温浴之蠲烦除疴导和怡性朕始经其地谓水防凉更得暄暖乃宜于体比再往则加燠矣记称坵陵川谷能出云为风雨者皆有神况是山蕴金砂之气蒸为醴液又应如意岂非有神灵黙相者欤爰于泉上缭以周垣搆行宫数椽为避暑沐浴之所而于其中建龙尊王佛庙以奉香火焉考汤泉着于史传者骧山天都最为古迹其他亦散见于山经杂志而此地自古未入版图故川原之胜蔽翳于荆榛沙碛间幸今中外一家兹泉始得呈其灵异古人谓地脉之兴亦有待而然非虚语也夫君子澡身浴徳如沃盥以去垢朕于此窃附汤盘之警期与天下日新而所以膏泽吾民以及防古诸部落使咸夀考康宁者则不能无望于佛之庇佑焉是为记
  火神庙 在大街康熈五十年建
  闗帝庙 在二道街康熈五十四年建
  圣祖赐额曰开仁寺乾隆二十八年奉
  敕重修前殿供闗帝额曰忠义北向供观音额曰妙观后殿供如来文殊普贤额曰雪山正觉皆
  圣祖御书寺有石碑一詹事府少詹事蒋廷锡撰文诚亲
  王允祉书
  观音大士庙 在广仁岭北康熈五十七年建
  圣祖御书额曰妙徳慈
  闗帝庙 在西南街雍正十年建
  御题额曰忠义伏魔每岁春秋及五月十三日官为致祭又闗帝庙四一在粮食街康熈五十年建有碑一在狮子沟一在二道河并乾隆二十年
  敕修一在河东乾隆二十五年
  敕修
  药王庙 在狮子沟乾隆二十年
  敕修
  龙王庙 在狮子沟乾隆二十年
  敕建
  礟神庙 在右哨泛
  灵峯寺 在五指山元敕建有碑额曰兴州宜兴县五指山大灵峯禅寺大轮禅师碑铭下书北京大定高守宝同男高谊高諟刋大都大奉福禅寺传法住持嗣祖沙门居实撰提防小师沙门广纯
  书丹功徳主敕授进义校尉虎贲军百户王琮敕授将士佐郎冝兴县尹兼管诸军王文祐授武义将军虎贲军千户王瑢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安童至元二十四年立碑上截完整近趺处刓缺殆尽云
  竹林寺 在白马川之敌楼山康熈四十三年修有僧照安撰碑言竹林寺建于元致和间寺内又有元至元间重修敌楼山天宫禅院碑记元僧显月撰碑称僧慧霭止于敌楼山之抱有古殿宇址号曰天宫惟设观音神像乃结庐于山未逾三年复完绀殿及钟楼方丈僧舎山门香积云居廪库賔馆皆创搆之是天宫禅院始建在元以前僧慧霭又僧新之今竹林寺殆即天宫禅院故址谨按竹林寺内僧照安碑谓元致和间建今所存元碑为至元二十六年重修立石元代世祖顺帝皆以至元纪年致和乃泰定帝年号在世祖至元后则竹林寺改额或当在其时云清泉寺 在上板城村未详创建年月康熈四十九年修刑部右侍郎张睿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