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金门志
金门志
都图
金门属马巷翔风里十五都(统图一)、十六都(统图一)、十七都(统图三)、十八都(统图三)、十九都(统图二)、二十都(统图一),在县东界。共分领十一保、一百七十六乡(「同安县志」)。
十五都大嶝保:洋塘、桑沪、上■〈宀尗〉、下尾、坑尾、山头、麦埕、内笼、浔淈、上山、洪甃、湖边、东蔡、院兜、嶝头、田墘、涂厝、大小比。
十六都小嶝保:前保、后保。
十七都刘浦保:斗门、刘澳、营山、浦边、塘头、欧宅、吕厝、内厝、蔡厝、何厝、长福里。阳田保:西黄、青屿、官澳、阳翟、后山、东店、东珩、田墩、塘头、吴坑、南垵、赤埕、后珩。汶沙保:沙尾、浦头、山前、山西、山后、山枘、西吴、蔡店、东萧、东埔、英坑、汶水头。
十八都仓湖保:新头、田浦、料罗、庵边、湖前、埕下、蚵壳、赤西、塔后、后园、西洪、峰上、下峰、湖头、溪边、前浦、大治、西仓、新塘、北青、下庄、西浦、内洋、前墩、林兜、山外、东仓、涂楼、下湖、瓯垄、东沙尾、上下坑、下新厝。琼山保:平林、后沙、西山、东园、高坑、后半山、上下兰、小径。
十九都后浦保:后浦、埔后、埔下、埔边、董林、后洲、东洲、驷湖、前湖、菅里、吴厝、庵前、后垵、后湖、菽藁山。古贤保:金门城、水头、古坑、山仔兜、东沙、欧厝、谢厝、古坵、贤聚、官路边。古湖保:湖下、湖尾、半山、湖南、后岐、田墩、浦头、东坑、古宁头、冰厝、山灶。
二十都烈屿保:后头、下寮、罗厝、湖下、青岐、埔头、林边、高厝、西吴、中墩、后山、上林、庵上、报塘、西路、西宅、后井、南塘、杨厝、湖井、前园、东坑、前埔、下田、后宅、剌园、下林、上库、庵下、东林、黄厝、西方、西仓口。
街市
顶街在右营衙前。
中街上与顶街毗连,下接观音亭街。
观音亭街在观音宫前。
新街由右营衙前。折而南,与南门街毗连。
横街仔
轿巷
总爷街涂山头下。
当店巷由衙口市折而东,接内较场马路边。
北门街近丞署。
南门街
船仔头在小妈庙边。
沙尾街在沙尾乡。
衙口市镇署辕门外旷地,架栅为市,俗呼衙门口。
西辕门街
东辕门集在后埔镇署东。每日贩卖海鲜聚此。
专汛口集在镇署西。岁时,聚卖蔬菜及蛎房。
街头集在右营游击署东隅。村民至浦贩卖鸡鸭及杂榖聚此。
观德堂集即小较场。村民卖蒭草聚此。
第宅
处士邱葵宅在小嶝钟山下。
编修许獬宅在后浦。今为金门镇署。
经略蔡复一宅在山兜村,废基犹存。
黄氏西堂别业在前水头乡。有园林池沼之胜。旧址犹存。
附录
附录
同邑遵海而南,巨岛错列;小嶝于诸岛,若沤浮海上,最渺也。而五百钟灵,宋邱钓矶先生独产其上。先生后朱考亭百余年,而道学独祖考亭。运当阳九,敛德自全。盖自读书论世,知有先生久矣。蔡虚台公重修邑乘,独高先生之风。而予居去先生一水,不能详言其遗宅故墟,予病焉。乃于季夏之八日,戒小舟,约王茂才诸君,诣小嶝访焉。舟行而东,过石虎砦之前,旋及悬崖,崖下白沙数武,有泉出沙之三石间,莹彻而甘,即「泉郡志」所载仙人井者。于是沿崖西而行,多石,或峭或圆。有方石,周几尺许,镌为象马嬉局。而于中分一道,则镌『万几分子路,一局笑颜回』十字,已遭琢没;『万几分』及『回』四字,完善可摹。草甚工,盖先生手笔云。踰局步渐西,则先生钓石在焉。从此东行半里,为钟山。南有寺,曰章法,肇于宋。而北则先生之所宅,址不半亩,黍秀离离;盖自我高祖以倭故,徙嶝民,一屿皆墟。成化初,乃复旧籍;邱氏俱望钟山之麓列屋,而先生之旧址竟废。予与诸君抚景低回,就先生之裔朝准君别业休焉。君因出所藏先生诗一编读之。先生之洞天人、彻性命,触发皆真;而为生人明大义,为天地辨大分。考亭统绪存以不坠,则先生之功诚大矣。然先生之高踪逸韵,亦今而后知其详,则岂非有数也哉!既归释楫,遂记之。
万历四十年壬子夏望后三日,后学张日益书于海云馆。后六十一年壬子,后学林霍再删订;时仲夏二日,书于榄园(明张日益「访邱钓矶故居记」)。
坊表
银台进士坊在青屿。为张苗、张定父子立。
褒忠坊在青屿。为御马监张敏立。
封君坊在东洲。为封编修许振之立。
文章垂世孝友传家坊在庵前社旁。为编修许獬立。
监察御史坊在官里乡。为嘉靖己未进士许福立。今圯。
盛世儒英坊在琼林乡。为方伯蔡守愚祖希旦立。
节烈坊在后浦渡头。康熙间,为许元洛妾黄氏立。
节孝坊在后浦东门。嘉庆间,为赠提督邱志仁妻许氏立。
一门在节坊在琼林。
节孝坊在琼林。为蔡颜氏立。
坟墓
唐牧马王陈渊墓在庵前。
宋同知颜五郎墓在庵前牧马庙旁。
承事郎陈彬墓在东店湖边地东址。
承事郎陈大灿墓在山柄乡(「府志」、旧「县志」俱作陈辽墓;误)。
进士陈福墓在黄龙山背。
处士邱葵墓在小嶝屿(明张日益云:『先生子孙耕陇间得一穴,探之,则先生坟,自书砖为记』)。
明知州陈显墓在东洲。
赠通政使张益初墓在青屿石庭前。
赠锦衣卫同知张太常墓在青屿石庭前。
封主事黄梁甫墓在英坑。
知府黄伟墓在湖山乡。
封员外郎陈祯墓在浦边黄龙山上。覆掌形。
知府许大来墓在后林山。
进士许福墓在官里乡。
主事许廷用墓在山灶。
编修许獬墓在山前乡。
布政蔡守愚墓在湖南乡。
礼科蔡国光墓在十八都前尾乡。
尚书卢若腾墓在贤聚乡。碑镌有『明自许先生牧洲卢公之墓』,系从澎湖太武山下迁葬于此。
附录
附录
附录
先生之孙勖吾自譔其父饶研墓志曰:『通议公之殡于澎也,属红夷之警。忽梦公告以寒,觉而心动;复买舟至澎,启攒归葬于浯』。「福建续志」、「台湾府志」俱载进士卢若腾墓在澎湖,不知为废塚也。今依墓志正之(「歗云文抄」)。
监国鲁王墓在古坑后埔。
附录
世传明监国鲁王薨于金门,葬后埔,墓久堙失。道光壬辰春,林生树梅访得之城东鼓冈湖之西。墓前合灰土为曲屏,不封树;土人称王幕,不知何王墓也。下一墓形制相似,相传瘗王从亡,岁久为耕犁所侵。林生急白凯,檄金门县丞清界址、加封植、禁樵苏,树碑以表之,期于勿替。
顾按外史诸家所载,王薨葬年月互异,辨之者亦异。兹就凯所见诸书为考证:据阮文锡「夕阳寮集」谓:『王薨于金门,岁在庚子』。无名氏「台湾外史」亦云:『王以庚子十一月殂于金门,郑成功令兵部侍郎王忠孝礼葬于后埔』。江日升东旭「海滨纪录」及鹭岛道衲梦庵「海上见闻录」所载并同,全祖望「鲒埼亭集」据沈光文「斯庵集」挽王诗序则谓,王薨于壬寅冬、十一月,在成功卒后;且谓王同成功入东甯,故即葬焉。引张煌言「苍水集」与卢牧洲书,以成功既卒,海上诸臣议复奉王监国;及祭王文有『十九年旌节』之语。由乙酉监国数至癸卯,适合以为证。邓传安「蠡测汇钞」辨之谓:『谢山据杨陆荣辈野史讹传「成功沈王于海」一语为昭雪,而并易其年月薨葬之地,以释群疑,其说当存疑。而引外史诸书,主阮夕阳说为庚子,且言鲁王未尝至东甯。沈斯庵居台湾,在郑氏之先,何由与王唱和?台湾太湖之鲁王墓,疑为王世子极皇葬处;诸臣尊宗室,亦称鲁王,并疑议复奉监国之鲁王亦为王世子。其说虽近臆创,而辨王之未至东甯为较确。然则墓何由在东甯,又「鲒坷亭集」之讹也。凯又按林霍子濩「续闽书」载:『王素有哮疾,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薨。生万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四十有五,葬于金门王所尝游地』。林生树梅又搜得卢若腾「牧洲岛噫集」,有辛丑仲夏寿鲁王诗、壬寅仲夏作「泰山高」寿鲁王诗。按林子濩,同安榄里人,学诗于牧洲,自少与纪许国、阮夕阳遁迹鹭岛,称遗民;必及闻见之。牧洲,金门人,从王于岛上,其诗与「绩闽书」诞日符合,岂有王薨而犹为之寿者?则壬寅又若可据。凯要而断之,成功之攻台湾也以辛丑三月,克以十二月,其卒也以壬寅五月。当渡台攻取时,胜负未可知,断无挟王同行之理;则邓说为是。逊荒诸遗老与甯靖王及诸王子之渡台也,皆在郑经袭位、二岛将破之时,当在癸卯。甲辰牧洲之作寿王诗,犹在金门也。又纪许国「石青集」亦有寿王诗,不载年月。而「续闽书」并详记王薨之日,则似当以壬寅为是。盖当日诸臣流离琐尾,道途梗塞,传闻异词,故所载亦异词;而墓在金门后埔,则无疑焉。今墓前有鼓冈湖,广四十余丈。湖南多石,镌王手书『汉影云根』四字,并镌从亡诸公题咏;其为王尝游处,又似可信。甲辰以后,二岛糜烂,或碑碣无存。惜不得沈斯庵集而读之;其云墓前有太湖,谓鼓冈耶?抑谓台湾之大湖,即今鲫鱼潭耶?凯尝游其处,鲁王墓亦无考焉。呜呼!王以有明宗室,间关颠沛,漂泊海上数十余年,惟郑氏是依;而又不以礼待,致受沈海之诬。卒至埋骨荒岛,榛莽为墟。春霜秋露,麦饭无闻,亦可悯巳!
我国朝加惠前代,自陵寝及名臣贤儒坟墓俱有禁;今于明史,不讳唐、桂诸王事,靖节诸臣,皆锡之谥典。圣德皇仁,超越千古。若鲁王墓,固守土者宜恪遵禁令,急为防护者也。而斯邦人士展念陈迹,宜何如之感慕叹息保守之,期勿再失乎!因为考以实之(巡道周凯「内自讼斋文集」)。
王讳以海,字巨川;明太祖十世孙。崇祯甲申,袭封鲁王。乙酉,监国绍兴。师溃,郑彩自舟山迎王入闽,居中左所,郑成功修寓公之礼。戊子,居闽安,颁监国三年历。有兴化以南二十七州县,旋失。癸巳,去监国号;居金门,凡十年。壬寅,成功死;海上诸臣议复奉王监国。会王得哮疾,于十一月十三日薨;距生于万历戊午五月十五日,年四十有五。葬于城东所尝游地。野史载成功沈王于海,又称王薨于海外,皆传讹也。沈太仆光文挽王诗序云:『墓前有大湖』;按即今鼓冈湖,去墓里许。湖南多石,镌王手书并从亡诸臣题咏。知王尝游息于此,则墓在金门无疑。惜久湮失!林君树梅访得之,凯为立墓碑、禁樵苏,加封植焉。惧久而复湮也,为记于碑阴。愿金门士人,岁时祭扫,共守护之。
道光丙申月日,周凯又书(「内自讼斋文集」)。
通判赠参政蔡宗德墓在戴洋山。
赠参政蔡宜勳墓在径林。
赠按察蔡希旦墓在庵前。
赠知县蔡潜毓墓在十七都孤坑乡。
知府林龙釆墓在古坑。
赠按察蔡宗道墓在琼林。
知州蔡潜墓在高坑乡(十八都)。
封知县洪家玉墓在董林乡北山。
提督蔡攀龙墓在径林。大学士蔡新撰志铭。
总兵李耀先墓在前坊。
提督男爵邱良功墓在小径。
总兵陈光求墓在湖下乡烟墩山脚。
提督李光显墓在山灶。
总兵杨华墓在湖下。
总兵文应举墓在古坑。
副将杨康能墓在庵前。
副将林廷福墓在太文岩之麓。
义塚
后浦义塚一在后浦社南;县丞金忠铭有「筑堤修塚」记。一在赤头浦。一在大沟;职员林可远重修。一在西门外;新塚。
古区义塚在大文山足;职员薛道南重修。
后塘义塚在斗门乡边。
万善同归所在后浦渡头。一在马蹄山下、一在埔后。
附录
附录
浯浦义塚凡有三:北门大沟,其一也。岁久崩塌,不堪蒿目。上舍林君可远见而悯之,首输钱百串,议修筑;谋诸绅士某等,咸怂恿募捐。以某月日诹吉兴工,讫若干日告成。坟修计数千,拾其暴露者几三百。有子孙者,给物料使自修。縻金钱若干,助砖石灰礶者无算。仍于东偏隙壤辟一室,令近地农氓居之,月给薪资,以时禁樵采或牛羊践躏罔懈。某某等帅杨某者更日督之严,以故工坚事速,泉壤以甯。役既竣,问序于余;余乃纪其实,俾镌诸石,用告后来,所以劝善也(「竹畦文抄」)。
物货
物货有志,所以纪土性之宜,而征物力之丰歉也。浯洲蕞尔地,羽毛齿革之所弗生。泽国居民,惟资海错;问生涯于风涛万顷中,亦足慨已。田无水利,居山者,时苦亢阳;所产地瓜、花生而外,更鲜嘉榖。兹特就他处所稀有及所产稍多者约举之,以附于疆域之后;而浯民拮据情形,开卷如睹,有民社之责者其念诸!
榖之属地瓜(金门无水田,不宜稻,故遍地皆种地瓜。终岁勤劳,所望祗此。若年岁丰登,仅供一年之食。其粉,较他处尤良。至于黍、稷、菽、麦,亦间之,特所产少耳)。
附录
附录
三姐者,浯之孀媪也。初,万历中,有贾于吕宋者,截其薯蔓归。十年后,忽不实。或梦神语云:『三姐宅前取蔓种之,则倍登』。如神言剪插之,信。后竞传种谓「三姐藤」(郑得潇「红薯序)。
蔬之属鸡■〈土从〉(类香蕈。气味香甜,与云南鸡■〈土从〉不殊。出西洪沙中,夏月雨过有之,人釆食。见「县志」)、落花生(地瓜而外,惟花生为多)、白菜(出金门者,味清甘,甲他处。种来自山东,以初年种者佳;再传味逊)、紫菜、山瓜(三、四月间生。前水头随地蔓生,形如王瓜,人采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