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台湾府志-清-范咸


  附考

  ■〈门外吉内〉■〈门外失内〉,郑国城门名。伪郑据红毛城,因取以名内城之门(「使槎录」)。

  安平城,一名砖城。红毛相其地脉为龟蛇相会穴,城基入地丈余,雉堞俱钉以铁。今郡中居民墙垣每用铁以束之,似仍祖其制也。城上置大炮十五位,年久难于演放。澎湖亦有红毛城,久废(「赤嵌笔谈」)。

  安平镇城东抵湾街渡头,西畔沙坡抵大海,南至二鲲身。北有海门,原红毛夹板船出入之处。井泉咸淡不一。另有一井仅小孔,桶不能入,水从壁上流下。其西南畔一带原系沙墩,红毛载石坚筑,水冲不崩(「台湾纪略」)。

  鸡笼城贮铁炮,明崇祯三年铸;兵部尚书何乔远监造。郑成功得之镇江者(「赤嵌笔谈」)。

  康熙庚申十月,伪郑毁鸡笼城。鸡笼系海屿,隶台湾北山,居淡水上游;其澳堪泊百余艘。先时,吕宋化人裔占据此城,与土番贸易;因出米稀少,远馈不给,弃去。后红毛及郑成功据台湾,皆不守。癸卯,总督李率泰召红毛合攻两岛,约复台湾后许贡,就闽省交商。红毛于乙巳年重修鸡笼城,图复台湾。丙午,郑经令勇卫黄安督水陆诸军进攻,伪镇林凤战死。红毛虑无外援,随弃去。至是,有传我师欲从北飞渡,恐踞此城,乃遣右武卫北哨,密令督兵将城拆毁。辛酉,令伪镇何佑等北汛鸡笼,驱兵负土,就旧址砌筑;并于大山别立老营,以为犄角(「海上事略」)。

  福州林凤飞「登红毛城」诗:『海上孤城落日昏,水天无际欲销魂。云拖雨脚鲲身岛,风送潮头鹿耳门。堪笑霸图归幻梦,独留遗迹吊寒暄。纡回磴路谁过问,止有萋萋碧草痕』(「旧志」)。

  孙湘南「赤嵌城」诗:『石楼盘百级,涌出似孤城;下岸临沧海,依然禾黍生』(「赤嵌集」)。

  侍御张鹭洲「赤嵌城」诗:『巍楼遥望屹西东,月户云窗结构工;极目晚天环海市,倚阑谁忆荷兰宫』(「瀛台百咏」)?

  范侍御浣浦有「安平城阅武宴集」诗二首:『牙幢直上赤嵌城,鼓吹窝传画角声。持节绣衣周内史,橐弓铁甲汉家营。盛时狝狩风还古,海外烟尘静不惊。闲煞熊罴击刁斗,承平是处久销兵』。『香清歌管在层城,进酒微闻宴笑声。锦簇华筵瑶岛月,丛残高垒旧时营。遥传鼙鼓风逾劲,稳卧鱼龙夜息惊。敢谓儒生矜缓带,太平天子不忘兵』(「婆娑洋集」)。

  庄观察榕亭「和范侍御安平城阅武」诗:『豸冠讲武荷兰城,令肃惟闻铁甲声。襟带六州开要镇,屏藩一郡驻专营。牙樯日暖鲸鲵靖,鼓角风高燕雀惊。自是圣朝勤远略,重臣冬狩坐谈兵』(「澄台集」)。

  张侍御「秀峰塔」诗:『光摇五岳扫千军,颖脱霜锋卓不群;海国文章肖天秀,故应健笔已凌云』(「瀛壖百咏」)。

  园亭

  台湾县

  北园别馆:在邑治北五里许。伪郑为母董氏建。

  陈氏园:在武定里。伪时陈永华别墅。今废。

  梦蝶园:在邑治小南门外。举人李茂春建。今为法华寺。

  聚星亭:在邑治小东门外李氏园。

  檨林:在宁南坊。伪勇卫黄安故宅。今改为施襄壮侯祠。

  彰化县

  镇番亭:在邑治东山之巅。雍正十年,巡道倪象恺因征大甲西等社番所建。

  淡水厅

  望海亭:在北淡水营盘后山之畔。都司王三元所葺。海市万状,悉属望中。

  附考

  郑氏北园,去郡治五、六里;从海视之,则直北矣,故名。园在平壤,无邱壑、亭台曲折崚峻之致。丙寅,台厦道周昌因其地,仍其茂林深竹结亭筑室,为之记;且绘而图之。季麒光颜曰「致彻」;有「秋夜游北园记」。昌于道署后筑小园,名「寓望」;盖取左史「畺有寓望」之言。麒光亦有记(「赤嵌笔谈」)。

  梦蝶园,在台湾府治。漳人李茂春,明季举人;遁迹来台,构茅亭于永康里以居,名「梦蝶处」。今改为法华寺。张鹭洲诗云:『疏林一碧映清渠,物外翛然水竹居;指点昔年寻梦处,秋风蝴蝶自蘧蘧』(「瀛壖百咏」)。

  李氏园近鲫鱼潭,主人筑小亭曰「聚星」。绿畴四绕,青嶂当窗。台地官僚省耕,皆憩于此。张鹭洲诗云:『梧竹阴森护短垣,群峰飞落聚星园;海翁九十发如鹤,门外水田秋稼繁』(同上)。

  孙湘南有「法华寺左新构草亭落成」诗:『绿野轩车得偶停,沧溟踪迹几浮萍。香飘古寺昙花见(寺有昙花一丛),秋到闲园蝶梦醒(寺本梦蝶园旧址)。自有醉翁能载酒,不妨喜雨更名亭。应芟恶竹斜添槛,收取冈山百丈青』(赤嵌集)。

  又「闲游羡子园林」诗:『杪秋似初夏,和风正轻靡。从游四、五人,出郭二、三里;细路入幽篁,平沙渡寒沚。羡木行行直,崇冈面面起;故叶凝冬青,新枝垂暮紫。茅居閴无人,远患洵足美;门前百尺阴,荫此一溪水』(同上)。

  又「重集梦蝶草亭」诗:『桄榔围古寺,故境野情迷。绕槛寒流细,排云碧笋齐。尘清花弄色,市远鸟闲啼。曾作诗中画,山僧问旧题』(同上)。

  寺庙(庙列在「祀典」)

  台湾县

  海会寺:即郑氏北园也。康熙二十九年,台厦道王效宗、总镇王化行改建为寺;佛像庄严,寺宇宽敞。亦名开元寺。寺田,在寺后洲仔庄五十甲,又寺前园六甲零、又檨园一所,为本寺香火。

  竹溪寺:距邑治二里许。径曲林幽,清溪环拱,竹木花果,颇称胜概;颜其山门曰「小西天寺」。寺田,在尖山庄一十二甲;年收租粟为香火。

  黄蘗寺;在北门外。康熙二十七年,左营守备孟大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僧募众重建。四围竹木花果甚多。

  法华寺:即李茂春梦蝶处;后僧人鸠众改建法华寺。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置钟、鼓二楼。前后旷地,遍莳花果。起茅亭于鼓楼之后,颜曰「息机」;退食之暇,时憩息焉。寺田,在寺后荒埔一所约二甲余,台湾府蒋毓英给为香灯;又有园在港西里大湖庄一所,凤山知县宋永清置为香火。

  弥陀寺:在东门内永康里。年久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彝募化重兴。寺田,在凤山县嘉祥阿嗹甲尾园一所,年收粟七十二石;又寺后园一坵,黄士甫、曾亨观置为本寺香火。

  广慈庵:在东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环植修竹,前对小峰,亦幽静处也。寺田,在诸罗县犁头标大道公营,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诸罗知县张■〈王尹〉给为香火。

  东岳庙:在东安坊。

  元帝庙:即真武庙。在东安坊。康熙二十四年,知府蒋毓英修,高耸甲于他庙。一在镇北坊。总镇张玉麟渡台遭风,梦神披发跣足自樯而降。风恬抵岸,因重新之。后为知府蒋毓英祠。又其一在洲仔尾网寮、一在下洲仔甲、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南里、一在仁德里嵌顶、一在崇德里、一在仁和里下湾、一在大目降庄。

  吴真人庙: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民重修;曰开山宫。又其一在北线尾、一在镇北坊水仔尾、一在观时音侧、一在石头坑、一在武定里、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北里旧社口;其在文贤里一图者三、在二图者一、在安平镇者三。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兴国四年,医药如神。景佑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以庙额为请,敕为「慈济」。庆元间,敕为「忠显」。开禧二年,封英惠侯。台多漳、泉人,以其神医,建庙独盛。

  药王庙:在西定坊。

  开山王庙:在东安坊。

  马王庙:在东安坊。

  五帝庙:在宁南坊。

  临水夫人庙:在宁南坊。

  水仙宫:在西定巷口。开辟后,商旅同建;壮丽异常。一在安平镇渡口。

  观音宫:有七:在镇北坊者曰观音亭,在宁南坊者曰准提室,在东安坊者曰清水寺;一在东门外,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广储西里,康熙四十四年同知洪一栋建;一在大目降庄。

  观音亭:在罗汉内门。

  敬圣楼:在南门外。雍正四年,拔贡施世榜建。祀梓潼神。

  超峰石观音亭:在冈山。僧绍光建。

  凤山县

  仙堂:在长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环植竹木花果,颇有胜致。

  元帝庙:一在兴隆庄、一在大竹桥、一在■〈鱼逮〉港;俱乡人鸠众建。

  元帅庙:在观音山。祀唐张睢阳。

  观音宫:一在县治龟山下、一在凤山下庄、一在淡水新园、一在万丹港街。

  慈济宫:即吴真人庙。一在县署前大街、一在凤山上庄、一在硫磺水庄、一在半屏山后、一在维新里竹仔港、一在观音山大社。

  诸罗县

  诸福寺: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六年建。

  龙湖岩:在开化里赤山庄。伪官陈永华建(闽人谓寺为岩)。环岩幽邃,前有潭,名龙湖;中植荷花,左右列树桃柳。青梅苍桧,远山浮空,宛入图画。

  大山岩:创建不知何年。岩极峻耸,顶圆平,广可数亩,僧舍在马。寒花古木遍列阶前,烟景溪山俱来目下。

  元帝庙:在大奎壁庄。康熙二十二年,居民同建;四十九年重建。

  保生大帝庙:即吴真人。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年建。

  元帅庙:在县署左。祀唐张睢阳。康熙二十八年,居民建;四十八年,参将张国、守备董元骧重修。

  观音宫:一在咸水港、一在开化里。

  彰化县

  观音亭:在县署右。

  淡水厅

  元坛庙:在南嵌社。

  澎湖厅

  将军庙:在将军澳。神无考。

  大王庙:有三:一在八罩屿、一在龙门港、一在通梁澳。

  吴真人庙:在奎壁屿。

  水仙宫:在妈祖宫前。右营游击薛奎建。

  观音宫:在妈祖宫西侧。康熙三十五年,游击薛奎建。庙前有井二,甘美为澎湖泉第一。

  附考

  侍御张鹭洲「小西天」诗:『竹溪小寺远尘■〈廛阝〉,青壁临流薛荔悬;高望美人何处所?漫凭东海说西天』(「瀛壖百咏」)。

  又「龙湖岩」诗:『湖波镜莹寺门幽,面面晴峦空翠浮;寂历辋川图画里,柳烟花雨不胜愁』(同上)。

  水仙宫祀五像,莫详姓氏。或曰大禹、伍员、屈平,又其二为项羽、鲁班。更有易鲁班为奡者,更属不经;或曰王勃、李白。按禹平水土,功在万世。伍相浮鸱夷、屈子投汨罗、王勃省亲交趾溺于南海、李白秕视尘俗沉于采石,没而为神,理为近之。凡洋中欻遭风浪,危急不可保;惟划水仙一事,庶能望救。其法:在船诸人各披发蹲舷,以空手作拨棹势,假口为钲鼓声,如五日竞渡状。即樯倾柁折,亦可破浪穿风,疾飞抵岸;则其灵应如响,亦甚殊绝者矣(「台湾志略」)。

  元帝庙,在东安坊者,称大上帝庙;郑氏所建,康熙年间重修。在镇北坊者,称小上帝庙;亦郑氏建,康熙三十七年重修(同上)。

  南路长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汉寿亭侯、魁星、朱衣、吕祖,后祀东王公、西王母。又伪郑时,建玉皇太子庙(「赤嵌笔谈」)。

  开山宫祀吴真君,各邑皆有之;或称开山宫、或称大道公庙、或称保生大帝庙、或称慈济宫、或称真君庙,皆斯神也。真君母梦吞白龟,生于太平兴国四年。长而学道,治疾有奇效。景佑二年卒,里人肖像为祠,水旱祈祷辄应(「台湾志略」)。

  郡中右营内有精忠庙,祀宋之岳鄂王(同上)。

  坟墓

  台湾县

  五妃墓:在仁和里。前明宁靖王姬妾(详宁靖传)。墓前有碑,曰「宁靖王从死五妃墓」。乾隆十一年,两巡院命司马方邦基重修。且立碑于南门外,曰「五妃墓道」;刻两巡院「吊五妃墓」诗于其下,庄副使年有跋。

  李茂春墓:在新昌里。

  陈烈妇墓:在武定里。陈永华女(详见「节烈」)。

  凤山县

  宁靖王墓:在维新里竹扈。

  诸罗县

  沈斯庵墓。

  澎湖厅

  卢若腾墓。

  附考

  明经郭必捷「过宁靖王墓」诗:『萋萋芳草忆王孙,碧水丹山静闭门。吊月蟪蛄悲故府,号风松柏泣忠魂。一枝聊借犹堪托,四海无家岂独存?历尽艰辛逃绝域,但留正气塞乾坤』(「旧志」)。

  张鹭洲「五妃墓」诗:『瘗玉埋香骨未尘,五妃青冢草长春;云寒孤岛魂相聚,直抵田横五百人』(「瀛濡百咏」)。

  六黄门居鲁「吊五妃墓」诗:『东风骀荡天气清,载驰骢马春巡行。刺桐花底林投畔,森然古墓何峥嵘!路旁老人为余泣,当年一线存前明;天兵既克澎湖岛,维时台海五烈皆捐生。至今坏土都无恙,谁为守护劳山精?云封马鬣连衰草,四围怪石争纵横。时闻鬼母悲啼苦,想见仙娥笑语声!岁岁里民寒食节,椒浆频奠陈香羹。满目荒凉巳感叹,更听此语尤伤情。有明岁晚多节义,樵夫渔父甘遭烹;岛屿最后昭英烈,顽廉懦立蛮妇贞。田横从死五百皆壮士,吁嗟乎!五妃巾帼真堪旌』(「使署闲情」)。

  范侍御浣浦「吊五妃墓」十二绝句:『明亡已历四十载,死节犹然为故明;荒冢有人频下马,真令千古气如生』(一)。『天荒地老已无亲,肯为容颜自爱身;遥望中原肠断绝,伤心不独是亡人』(二)。『君后相将殉社稷(指庄烈),虞兮未敢笑重瞳;庙廷倘使增陪祀,臣妾应教祭享同』(三)!『田妃金碗留遗穴,何似贞魂聚更奇?三百年中数忠节,五人个个是男儿』(四)。『可怜椎髻文身地,小字人传纪载新;却恨燕京翻泯灭,英风独显费宫人』(五)!『忍把童家旧誓忘(指福王),孝陵风雨怨苍苍!芳魂若向秦淮去,正好乘潮到故乡』(六)。『长恨丁宁数语余,从容犹自整簪裙;邽西便是埋香地(「越记」:『阖闾葬女于邽西,名三女坟』。今五妃墓去宁靖墓三十里),三女坟应近阖闾』(七)。『封题无树一孤岑,剩有儿童踯躅吟;岂是五丁开蜀道(「华阳国志」:『秦惠王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力士奉迎,蛇山崩,同时压杀。蜀王痛伤,命名曰五妇冢』)?却缘望帝哭春深』(八)。『明妃无命死胡沙,青冢荒凉起暮笳;争比冰心明似月,隔江不用怨琵琶』(九)。『垒垒荒坟在海滨,魂销香冷为伤神;须知不是经沟渎,绝胜要离冢畔人』(十)。『又逢上已北邙来,宿草新浇酒一杯(又三月三日,率僚属致祭);自古宫人斜畔土,清明可有纸钱灰』(十一)?『十姨庙已传讹久,参昴还应问水滨;今日官僚为表墓,五妃直可比三仁』(十二)(「婆娑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