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重修台湾府志-清-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清-范咸
澎湖远在海外,内澳可容千艘。周遭平山为障,止一隘口进,不得方舟。令贼得先据,所谓「一夫守险,千人不能过」者也。矧山水多礁、风信不常。吾之战舰难久泊矣;而曰可以攻者否也。往民居恃险为不轨,乃徙而虚其地;今不可以民实之,明矣。若分兵以守,则兵分为弱、远输为贫。且绝岛孤悬,混茫万顷,脱输不足而援后时,是委军以予敌也;而曰可以守者,否也。亦尝测其水势,沈舟则不尽其深、输石则难扞其急;而曰可以塞者,亦非也。惟峻接济之防,而敷陈整旅以需其至,则贼既失其所恃,讵能为久顿谋哉(「图书编」)?
南路自大冈山以下,至下淡水琅峤社;北路自木冈山以上,至上淡水鸡笼城。其间如凤山、傀儡山、诸罗山、半线山,皆扼野番之冲,为陆汛所必防;如下淡水、硫磺溪、大线头、鹿仔港,皆当入海之道,为水汛所必守。至鸡笼、淡水,乃台湾极北之岛,突处海中,毗连番社。后垄一游,与南日对峙(即兴化港口也);后垄而上,一百二十里为竹堑社,对海坛镇;竹堑而上,一百五十里为南嵌社,对峙关■〈山童〉(即福州闽安港口)。自南嵌至上淡水七十里,对北胶;淡水至鸡笼三百里,对沙埕烽火门:皆浙江省界也。大洋之外,红夷出入之路,而又远隔郡城,港道四达往来,一帆直上,伪郑设重兵于彼;虽曰远御红夷,实恐我师从福、兴分出以袭其后也。鸡笼至闽安不过七、八更水程,若闽安、兴化等港听商人往来贸易,非止利源通裕;万一意外之警,则厦门、澎湖之师以应其前,福、泉、兴化之船以应其后,首尾呼应,缓急可恃(「东宁政事集」)。
台湾环海依山,欲内安必先守山,欲外宁必重守水。守山之法劳而易,守海之法逸而难。盖陆地之防,惟在严斥堠、慎盘诘,实心卫民,勿以扰民,不过得其人以任之而已。水地之防,必资于船;多设船,则有篷、桅、缆、碇修葺之工费,岁需不赀,是在主计者之持策也。盖台湾善后之计,莫急于增兵;增兵,自不得不增饷。若仅驻镇于郡、驳协于安平,南北两路兵单汛薄,恐未雨之忧不在鹿耳而在海港山社之间矣(「诸罗杂识」)。
台湾水陆制兵盈万,费綦重矣。乃澎湖、安平之兵居其半,水师汛重,不容以核减;台湾之兵居其半,陆路汛广,又不得不议增。然有可节省之道、至便之术,亦持筹者所必讲也。台湾原有官庄,即可为屯田,其佃即可为屯兵;不过加以训练,明其节制。或仿古者耕七调三,或立在要地屯守,寓兵于农之中;非特兵无跋涉,岁免度支巳也。历观名臣奏议,所用守边之众,多取土著。以土著宜于水土、明于地势,而又欲自保其身家,则守御必周。且闻名将用兵,有取农人,号为生力兵;则以性质椎鲁、手足强健,虽风雨奔驰,可无倦乏耳。今议:旧设制兵仍用内地更代、增设之兵就台另立屯田,可以相资;则兵力愈强,而巡防弥周矣(「理台末议」)。
陆师重马力、水师重舟力,战阵之时,务争上风。而运转不灵,不能占居上风;压持不重,或反退居下风。此虽人力,全在良舟。然匠人为舟固守绳尺,及驾中流,而快利迟钝之用乃见。
同时发棹,而前后入港之日顿殊者,何也?盖木之本质不类(如盐木为柁,遇波涛乃不摇动;余则否),轻重亦异(木老则坚而重,否则轻)。必得良材轻重配合,如人一身筋骨相配,然后善于运动也。故水师必讲于造舟者,此其一也。水师之湾泊,犹陆师之安营。凡水师不能于外洋觅战,皆于近港交锋;所以湾泊之处,即是战争之场。我舟先至,利在居要以争上风;然风信难凭,透发之后往往转变,先要泊稳。倘一澳中有南风澳、北风澳不同,则宁泊南风澳以待。此又老将之持重,不可执一而论也。故水师必明于湾泊者,此其一也。水师之入港,犹陆师之克城。凡港门为贼所守,而险隘尤为贼所持。兵法有「挟制其险而攻其虚」之说,以险处多虚,故险可制而虚可攻耳。故水师必详于入港者,此其一也。此水师之大概也。而其要在机,曰扼要、曰伺隙、曰察变、曰虚中四者。夫扼要则握其权矣,伺隙则分其力矣,察变则夺其守矣,虚中则避其害矣;此所以能于衽席之上以过我师,克期取敌无疑也。要而言之,师之用在舟,舟之用在水,水之用在风。舟与师相习、风与水相遭,其用在于变而通之以尽利;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同上)。
营署
镇守台澎挂印总兵官:在府治镇北坊,西南向。由大门入,仪门、大堂、二堂、西廊厢房、东为花厅,又东为箭道,有箭亭。大门外,栅栏、辕门、皷亭俱备。较场在北门外。中军中营游击:在府治永康里。中军守备:在中营署右。左营游击:在府治镇北坊。中军守备:在镇北坊。右营游击:在府治东安坊。中军守备:在府城东门内。乾隆元年新建。
台湾城守营参将:在府城北门内。左军守备:在冈山。右军守备:在下茄冬。
南路营参将:在凤山县兴隆庄县治之后。都司:在下淡水。中军守备:在参将署后。较场在北门外。
北路营副将:在彰化县治。中军都司:在猫雾拺。较场,在南门外。左营守备:在诸罗县治。较场在西门外。右营守备:在竹堑。较场在南门内。
淡水都司:在八里坌。
台湾水师副将:在安平镇,北向。头门内,大堂、二堂;门外,皷亭、辕门俱备。乾隆五年,协镇王清建右畔花厅一座;七年,协镇林荣茂改为二座。中营游击:在安平镇。中军守备:在本营内。左营游击;在安平镇。中军守备:在本营内。右营游击:在安平镇。中军守备:在安平镇。
澎湖水师副将:在澎湖大山屿妈宫澳。左营游击:在妈宫澳。中军守备:在游击署东。右营游击:在妈宫澳。中军守备:在妈宫东。
恤赏
雍正八年,台澎总镇王郡奏准:恩给营中恤赏银两。台、澎二处领到本银,概就台郡购置田园、糖廍、鱼塭等业,各协营遴员经理,于冬成征收租谷、糖斤、税银。其应纳各县正课,仍依民间则例交纳。所获租息,以六分存留营中,赏给兵丁游巡及有病革退并兵弁拾骸扶榇等盘费;以四分解交台湾府划兑藩库,备赏戍兵眷属吉凶事件。所截六分租息,每年除赏恤外,所有盈余存贮赏给期满换回班兵盘费。其出入数目,按年造册送督、抚、提督、藩司核查。
镇标三营兵二千七百七十名,共领帑银五千五百四十两。
城守营兵一千名,共领帑银二千两。
南路营兵一千五百名,共领帑银三千两。
北协三营兵二千四百名,共领帑银四千八百两。
淡水营兵五百名,共领帑银一千两。
安平水师三营兵二千五百名,共领帑银五千两。
澎湖水师二营兵二千名,共领帑银四千两。
恤赏则例
一、兵丁娶妻及子女婚嫁,各赏银三两。
一、兵丁父母、本身及妻亡故,各赏银四两。
一、故弁扶柩回籍,照依每员名下支食养廉名粮计算,每名赏银四两。如系十名,赏银四十两;照此类。
一、故兵遗骸班满,队目拾运回籍安葬,分上、下游给赏运费。上游赏银三两,下游赏银一两五钱。如同标营一起拾运三名以上者,各减赏银三钱。水师有营船可以带运,每名止赏银一两。
一、病兵辞退革伍回籍者,照站给赏盘费,每站赏银四分。游巡兵丁,每名每日赏银一分五厘。
一、期满班兵换回内地,分上、中、下游给赏盘费。上游赏银二两,中游赏银一两五钱,下游赏银一两。
卷十
武备(二)
官秩
官秩
官秩
台湾总镇
杨文魁:奉天人,正黄旗参领。康熙二十三年任;二十六年,升本旗副都统。
王化行:陕西咸宁人,庚戌武进士。康熙二十七年任;秩满,调湖广襄阳镇。
穆维雍:奉天人,镶黄旗参领。康熙三十年任。
王国兴:陕西宁夏人,行伍。康熙三十四年任。
王万挥:陕西会宁人,行伍。康熙三十六年任;升本省陆路提督。
张玉麟:陕西榆林卫人,世袭阿达哈哈番。康熙三十七年任;秩满,改调福宁镇。
李友臣:陕西安定人,行伍。康熙四十一年任;改调漳州镇。
王杰:易州人,正白旗荫生。康熙四十四年任。
王元:晋江人,行伍。康熙四十六年任;卒于官。
崔相国:河南人,行伍。康熙四十七年任。
姚堂:山东人,福建籍。康熙五十一年任。
欧阳凯:漳浦人,功加左都督。康熙五十七年任;六十年殉难(有传)。
陈策:泉州人。六十年任;卒于官。
蓝廷珍:漳浦人,行伍。康熙六十年任;雍正二年,升福建水师提督(有传)。
林亮:漳浦人,行伍。雍正二年任;四年,调舟山镇。
陈伦炯:同安人,荫生。雍正四年任;六年,调广东琼州镇。
王郡:陕西人,行伍。雍正六年任;十年,升福建水师提督(有传)。
吕瑞麟:福建人,行伍。雍正九年任;十一年,调金门镇。
苏明良:海澄人,行伍。雍正十一年任;初挂印。十三年,升福建陆路提督。
马骥:陕西宁夏人,行伍。乾隆元年任;二年,调汀州镇。
章隆:福州人,行伍。乾隆三年任;五年,调广东左翼镇。
何勉:福州人,行伍。乾隆五年任。
张天骏:杭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五月任;十一年,升福建水师提督(有传)。
施必功:泉州人,行伍。乾隆十一年署。
陈汝键:龙溪人,蓝翎侍卫,世袭骑都尉。乾隆十一年七月任。
北路营副将(雍正十一年新设)
马骥:宁夏人,行伍。
靳光瀚:山西潞安人,行伍。
雷泽远:湖南常德人,武举。乾隆五年任;到任一月,升本省福宁镇总兵。
江化龙:广东番禺人,行伍。乾隆五年四月任。
梁峙楹:陕西西安人,行伍。乾隆八年八月任。
台湾城守营参将
张永龙:陕西榆林卫人,行伍。雍正十二年任。
岳廷瑞:广东人,行伍。乾隆二年十二月任;三年三月卸事。
王继禹:直隶清苑人,行伍。乾隆三年十二月任;五年六月卸事。
孙士彪:陕西张液人,武进士,侍卫。乾隆六年正月任。
吴成玉:陕西宁夏府人,行伍。乾隆九年四月任;十年四月,升广东督标左营参将。
刘汉杰:直隶遵化人,行伍。乾隆十年署;十一年,升陆路提标中营参将。
马龙图:广东潮阳人,行伍。乾隆十一年闰三月任;七月,升兴化协副将。
台湾水师协镇
林葵:漳浦人。康熙二十三年任。
李日:安溪人,武生。康熙二十五年,升湖广永州镇。
唐希顺:凉州人,行伍。康熙三十一年任;三十二年,升贵州总镇。
卫圣畴:洪洞人,京卫籍;庚子武举。康熙三十二年任。
张宪载:临洮人,行伍。康熙三十六年任。
董大功:奉天人,行伍。康熙四十年任。
张应金:太原人。
张得功:瑞昌人。
许云:海澄人。康熙五十七年任;六十年殉难(有传)。
倪兴:海澄人。
林亮:漳州人。
魏大猷:同安人,原籍台湾。
康陵:福建人。
祁进忠:晋江人,行伍。雍正六年任;十年卒于官。
陈伦炯:同安人,侍卫。雍正十年七月任;十二年十二月,升江南苏松镇。
高得志:江南崇明人,行伍。乾隆四年二月任,调本省闽安副将。
王清:广东海阳人,武进士。乾隆四年二月任;六年正月,卒于官。
林荣茂:海澄人,世袭云骑尉。乾隆六年任。
施必功:泉州人,行伍。乾隆九年四月任。
澎湖水师协镇
詹六奇:海澄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升江西赣南镇。
张旺:山西人,行伍。康熙二十五年任;升江西赣南镇。
王国兴:宁夏人,行伍。康熙三十年任;三十三年,升台湾镇。
陈国任:长安人,行伍。康熙三十七年任。
王三元:甘州人,行伍。康熙三十九年任。
尚宣:腾骧卫人,兵部效力。康熙四十三年任;四十五年,改调三屯营副将。
赵呈烜:安定人。康熙四十五年任。
叶国鼎:闽县人,功加左都督。康熙四十六年任。
张进:漳州人,行伍。康熙五十年任;改调福州将军标副将。
朱杰:顺天人,武举。康熙五十三年任;调兴化城守副将。
许云:海澄人。康熙五十六年任;五十七年,调台湾水师副将。
蓝廷珍:漳浦人。康熙五十七年任;本年升南澳镇。
罗光干:天城卫人。康熙五十八年任。
戴宪宗:太平卫人。
陈伦炯:同安人。
董方:同安人。
吕瑞麟:兴化人。
陈勇:海澄人。
章隆:延平人。
顾元亮:广东番禺人,行伍。雍正十二年任。
利瓦伊扬:广东高州人,武榜眼。乾隆三年四月任;四年八月休致。
高得志:江南崇明人,行伍。乾隆五年四月任。
杨瑞:广东潮州人,行伍。乾隆九年五月任。
南路营参将
田朝弼:陕西米脂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
杨懋绂:江南宝应籍,奉天义州人;将材。康熙五十五年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