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重修台湾府志
重修台湾府志
总论
郡有四封,所以域民也。然诗曰:『无此疆尔界』;传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又何以称焉?盖诗所言,颁一统也;传所言,重得道也。台湾未入版图,星野、山川,虽在天覆之内;而因革、措置,终属化外之区。今者,遵道、遵路,即有分疆画界;而率海之滨,莫非王臣!猗欤休哉!
然则敷政优优,使众志成城,无庸以封疆域民者,是谁之责哉?
(附)形势总论宋永清(凤山令)
台湾,荒裔区也。二十余年沐圣天子深仁厚泽,置郡县、定营制、启文明,士读农耕、商怀工集,毂击、肩摩之盛,有礼陶乐淑之风;大纲小纪,治具毕张。猗欤休哉!凡庙谟宪虑,真无远弗届矣。予莅凤七载,土俗人情,窃为谘察于形势之中,而得其大要焉。
盖台以府治为准,附郭之地,曰中路者,东至保大里大脚山五十里,则台湾县之疆界也,而澎湖附焉。自郭而南曰南路者,直抵沙马矶头六百三十里,悉为凤山疆界,而安平镇附焉。中路汉人居之,南路则民番杂处。沃壤虽广,渐且治辟。外此生番聚族,其延袤广狭莫可测识。迤■〈辶里〉而北曰北路者,至鸡笼山二千三百一十五里,尽为诸罗疆界。民番富庶,过于台、凤。而山后辽阔,亘北迤南,生番出没,更为人迹不到之处矣。
综而约之,三县鼎峙之中,水陆安置,碁布星罗。郡内,驻镇标三营;于水师,则有澎、台之五营;于陆路,则有南、北之二营。大镇驻劄府城,统十营而总辖之。铺有塘、里有汛,周遭防卫,巩固金汤;允称尽善。然北路一隅,尤为全台至要。余前署诸篆,躬履村落,备观形势,内而控四里、四社之番民,外而制八庄、众社之扼要;则罗山其天险也。旧制营县设佳里兴,至是奉文改移。凡设县安营,业于罗山雄其壁垒。居民错杂接踵三百余里,抵半线焉。自半线以外,茫然千里,靡有穷极;无稠密之人居、有生番之异类。径道蜿蜒,必至穷月之力,始通于鸡笼、淡水;稀疏人迹,势将藏垢长奸。是罗山为全台锁钥,而半线又为罗山之锁钥也。向来千总轮防,亦颇严其稽察。惟是官微兵少,匪类窃发,诚恐拒绝无由;是非五百之众,断不足以资弹压。欲分内里社之汛兵以为加防之计,则沿途汛守已有专司,一转移间,未免此盈彼缩;莫若撤下茄冬之汛与半线合而为一,得兵二百名,再于额外加增三百,凑足五百之数,移驻守备,以专保障。盖旧营佳里兴距下茄冬颇为辽远;若罗山咫尺,此汛实为赘疣。惟于半线谨其盘诘,严以哨巡,则此外无藏奸之虞;全台之区,绝欃枪之患矣。至夫水师之军,与陆路自不相侔。盖以陆路之兵,披坚执锐,自有一定之技,一经操练,到处可以驰驱;三年换班,此其宜也。若夫台地孤悬,周围环海,兼以港道纡回,多产铁板沙线,舟航触之,未有不立见其碎;稍有生疏,安能撑驾无虞?是以内地水师换至台湾,必藉本营将弁多方操演,使其孰嫺港道,然后随手扬帆,无往不利。乃及一年、二年颇为精熟,而换班之期,又将复届;循环往复,究于水师无补。何若免其更戍,使水师之众永驻台湾,不必有调换轮班之举;而素练精熟者,悉鼓勇于楼船之上,平日资哨逻之勤,临事策前驱之力。则解缆扬帆,一如挥鞭按辔。水师既为得力,边海之地可以帖然,奠南天而雄东顾矣。
夫自开拓以来,成例已周;迂拙如永清,敢复谬为蠡测?然仰体圣天子安不忘危之意,亦未始非刍荛一得也。忆康熙四十四年,前大中丞长白李公以利弊下询,业为陈其梗概;谬叨采择,行司议详。惜未核题,而中丞遽捐宾客。为事虽寝,然案牒具存也。敢悉颠末,附于编终,以俟后之君子。
●台湾府志卷二
规制志
城池衙署学校社学书院学田仓廒坊里保甲坛庙祠宇桥梁津渡水利坊表市镇邮传厄塞恤政
车书一统矣!提封何啻万里,海外亦壮金汤。自是而出政有所、育才有地、积贮有备、祈报有时,封洫错于涂,井庐秩于伍,旌节交于衢路,帆樯来于远近,以至废疾得遂养,泽骨有深仁。视诸中土郡邑大政,无不具举而罔遗也。则规维其新,制隆于古。作规制志。
城池
衙署(附公馆)
学校
社学
书院
学田
仓廒
坊里
保甲
坛庙
祠宇
桥梁
津渡
水利
坊表
市镇
邮传
厄塞
恤政
城池
府城卜在永康里。未筑。附郭:台湾县。
凤山县城卜在兴隆庄。未筑。
诸罗县城卜在诸罗山。未筑。
安平镇城在凤山县辖安平镇一崑身之上。系红彝归一王所筑。用大砖、桐油、灰共捣而成。城基入地丈余,城墙各垛俱用铁钉钉之。周围广二百二十七丈六尺、高三丈余;城内屈曲如楼台。辛丑年,郑成功率舟师下之,即其城而居焉。今尚存。
赤嵌城在府治西北隅。周围广四十五丈三尺、高约三丈六尺余。无雉堞之设,名虽为城,其实楼台而已;故又名红毛楼。红毛酋长居之。郑氏因以贮火药军械。今仍之。
淡水城在上淡水港口。属奇独龟仑社。今已坏。
鸡笼城在诸罗县鸡笼山。红毛所筑。今圯。
澎湖暗澳城明嘉靖年间,都督俞大猷追流寇林道干至此,因筑焉。今颓圯,故址尚存。
澎湖瓦硐港铳城系红毛所筑。明时,金门哨兵尝驻扎于此。今坏。
衙署(附公馆)
台厦道署,在府治西定坊,西向。由大门而仪门、而厅事,扁曰「敬事堂」。堂之右,为斋阁、为驻宅。其前,为校士文场。堂左,则掾吏案牍处;其中慎出入,加扃钥焉。堂下左右廨舍,舆隶居之。庭前植榕树四株,皆移根会城;今扶疏盈丈,葱郁可观矣。大门之外,左为文职厅、右为武职厅;其为照墙、为鼓亭、为辕门,悉如制。照墙外,为巡捕厅。辕门之左有屋三楹,则为府、县属僚诣谒停骖之所。
府治在东安坊,南向(台地东负山而西面海,故官阁民居,率多西向;独此向离而治)。知府蒋毓英扁其堂曰:「开疆立本」,志新造也。其为土地祠、为廨舍,规模略备。迤西北,为驻宅;知府吴国柱构草亭、莳花草其中,政尚宽简,士民高其清致。
海防厅署在西定坊,西向。
经历司署在府治东南,南向。
台湾县治在东安坊,西向。
县丞署在东安坊,南向。
典史署在东安坊,西向。
新港巡检司署在武定里。去县十里余。
澎湖巡检司署在大山屿。隔洋,计水程四更。
凤山县署(附学署及各属署)
县治在兴隆庄(以城郭未建,仍旧名。县署系四十三年知县宋永清建。另有记)。
学署在兴隆庄学宫内。廨舍未建。
典史署在县治之西。
巡检司署在下淡水里东港(水土毒恶,历任皆卒于官;甚至阖署无一生还。后官于此者,暂驻兴隆庄;遂因之)。
诸罗县署(附学署及各属署)
县治在诸罗山(原在佳里兴。四十三年,奉文移归;四十五年,署县海防孙元衡建署。另有记)。
学署在诸罗山。未建。
典史署在善化里之目加溜湾街。去县治二十里。
巡检司署在诸罗山。
镇属衙署
总镇署在府治镇北坊。
水师协镇署在凤山县之安平镇。
澎湖水师协镇署在澎湖之大山屿妈宫澳。
南路营参将署在凤山县兴隆庄。
北路营参将署原在开化里之佳里兴。四十四年,奉文移归诸罗山。
镇标中营署在府治永康里。
镇标左营署在府治镇北坊。
镇标右营署在府治东安坊。
水师中营署在凤山县之安平镇。
水师左营署在安平镇。
水师右营署在安平镇。
澎湖水师左营署在妈宫澳。
澎湖水师右营署在妈宫澳。
公馆
凤山县公馆在东安坊。
诸罗县公馆在东安坊。
凤山学公馆在西定坊。
凤山县典史公馆在土墼埕保。
各文官到任公馆在西定坊。
澎湖水师副将公馆在镇北坊赤嵌城东。
安平镇水师副将公馆在镇北坊禾寮港街。
安平镇水师中营公馆在镇北坊禾寮港街后。
安平镇水师左营公馆在镇北坊贞节坊内。
南路参将公馆在镇北坊。
北路参将公馆在镇北坊。
学校
府学在宁南坊(仍郑氏基筑)。康熙二十三年,台厦道周昌、知府蒋毓英修,改额曰「先师庙」;悬御书「万世师表」龙扁于殿中,庙貌焕然。后为启圣祠、并为教官廨舍。三十九年十二月,台厦道王之麟始建明伦堂于庙左焉。
台湾县学在东安坊。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沈朝聘建。后为启圣祠。二十九年,知县王兆陞捐俸重修。四十二年,知县陈璸始建明伦堂;又捐俸三百两买杉木,议修文庙。甫兴工,以钦取铨部离任。四十三年,知县王士俊因成其事,伟然巨观。而门前照墙、栅栏,屡为风雨倾坏;四十七、八年,知县张宏捐俸叠修。至四十九年,台厦道陈璸复易栅栏为围墙,牢以砖砾;内外壮丽,称尽美焉。
凤山县学在县治兴隆庄。康熙二十三年,知县杨芳声兴建。后为启圣祠。前有天然泮池,荷花芬馥。凤山拱峙、屏山插耳,龟山、蛇山旋绕拥护,形家以为人文胜地。年久倾坏,仅存数椽。四十三年,知县宋永清捐俸重建,高大前制,增两庑、棂星门,壮丽巨观。明伦堂、教官廨舍,俟徐议建(泮池中所产鱼莲,经府、县批归学官掌管)。
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西保。茅茨数椽,年久倾坏。四十三年,凤山县知县宋永清署诸篆,以县署奉文移归诸罗山,就罗山择地议建。甫架梁,而知县毛殿扬莅任,事遂寝。四十五年,海防厅孙元衡摄诸篆,合捐俸建大殿、棂星门。四十七年,宋永清复署诸篆,又捐俸建启圣祠两庑,巍焕巨观。明伦堂、教官廨舍,俟徐议建。
社学
一在台湾县东安坊。
一在台湾县东安坊。
一在凤山县土墼埕。
——以上三所,系康熙二十三年知府蒋毓英置。
一在台湾县镇北坊。康熙二十八年,台厦道王效宗置。
一在诸罗县新港社。
一在诸罗县目加溜湾社。
一在诸罗县萧壠社。
一在诸罗县麻豆社。
——以上四所,系康熙二十五年知县樊维屏设教番童。
义学
台湾府义学在府治前东南。四十五年,知府卫台揆置。
台湾县义学在府治之东。四十五年,知县王士俊置。前为文昌祠。
凤山县义学在兴隆庄文庙左畔。四十九年,知县宋永清建。
诸罗县义学在诸罗山。四十五年,海防厅摄县篆孙元衡建。
书院
西定坊书院康熙二十二年,为将军侯施琅建。
镇北坊书院康熙二十九年,为郡守蒋毓英建。
弥陀室书院康熙三十一年,为台令王兆陞建。
竹溪书院康熙三十二年,为郡守吴国柱建。
镇北坊书院康熙三十四年,为道宪高拱干建。
西定坊书院康熙三十七年,为道宪常光裕建。
西定坊书院康熙四十三年,为道宪王之麟建。
东安坊书院康熙四十四年,为将军吴英建。
西定坊书院康熙四十八年,为道宪王敏政建。
学田
府学田五甲,在台湾县文贤里。岁输粮二十一石三斗满。康熙二十三年,郡守蒋毓英置。除正供外,为师生灯火之需。
台湾学田下则园一所,在永康里嵌顶。年输正供外,存粟二十余石。
凤山学田下则园一十甲,在凤山县赤山庄。岁输粮二十五石满。康熙二十六年,教谕黄赐英置。除正供外,为师生灯火之资。
义学田
台湾府义学田一、园一所,在凤山县淡水赤山大仑后。年纳糖四十担。康熙四十五年,经历厅汪元仕置。一、田三十一甲零,在诸罗县芦竹后。岁输粮外,存粟一百六十四石四斗。康熙四十六年,知府周元文置。
凤山县义学田下则园二十甲,在凤山县硫磺水土番园。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宋永清置。
诸罗县义学田下则园共四十甲,在诸罗县善化里湾里溪边。康熙四十五年,摄县篆海防厅孙元衡置。
仓廒
台湾县
一在镇北坊。计六十一间。
一在县署左。计五间。
凤山县
一在东安坊。计三十间。
一在兴隆庄。计一十间。
一在土墼埕保。计六间。
一在东安坊新营尾。计一十间。
一在安平镇红毛城内。计一十间。
一在东安坊。计五间。
一在嘉祥里。一间。
一在观音山里。一间。
诸罗县
一在镇北坊。计一十五间。
一在东安坊。计二十间。
一在东安坊东北。计二十间。
一在佳〔里〕兴保。计六间。
一在开化里。计三间。
一在善化里。计三间。
一在赤山庄。计五间。
社仓(康熙四十八年,奉巡抚都院张行文建置)
台湾县
一在永康里,一间。
一在广储西武定里,一间。
一在归仁里,一间。
一在崇德永丰里,一间。
一在新丰里,一间。
一在长兴保大西里,一间。
一在仁德里,一间。
一在保大东里,一间。
一在仁和文贤里,一间。
一在广储东里大目降庄,一间。
——以上系知县张宏置。
凤山县
一在兴隆庄,一间。
一在下中洲,一间。
一在半路竹,一间。
一在内士库,一间。
一在半屏过甲,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