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重修凤山县志
重修凤山县志
(附)占验
凡日月晕蚀,主大风。晡时日晕,有气下垂;当夜多风。夜间星粒动摇,太白光芒■〈火闪〉烁,灯炧焰明;来日必风。又饥鸢高唳、海雀惊飞,踰日必风。若春、夏二季天气郁蒸、雷轰电掣;秋、冬二季午后闻雷,皆有大风。
占风必先看云:海上之天,无时无云。云片相逐飞扬或云脚红赤,必有大风。云行舒迟、云脚拖带不尽,风犹未起。云脚起尽,仰见天色青白,风必渐和(云脚如画家画水口石,其下横染一笔为水石之界老是也。无脚之云,如画远山,但见山头、不见所止)。夏日晡时有黄云,次日必风;如黄云一条直上,主次日有倏忽恶风一刻,更宜慎防。又日晡时,黑云一片,捧接日下,当夜必风;或如层峦复幛,起西北风;重迭数十层各各矗峙,主大风雨,应在七日之内。若见黄沙如春天之落雾,东西南北皆黄,则□或夜当有恶风,迟不出三日(云气似箭冲射北斗,必有大风)。
看云占风,可兼占雨(按海船遇雨,则帆湿重不可行,故并及之):浓云叆叇,但见云脚,必不雨。日出时有云蔽之,辰刻后渐散,即大闇。若日初出便开朗,是日多不晴;暑月久晴可不拘。日落时,西方云色黯淡,一片如墨,全无罅窦,不见云脚,来日必雨;浓厚,则当夜必雨。或有一、二点空窦现出日色红光,是谓「金乌点睛」;或作数十缕不相联续,日从云隙度过,是谓「日穿经纬」:来日大晴。又日晚时,春看海口、冬看山头,有黑云起,必雨(台海在西、山在东,故与内地异占)。
打鼓山海吼,则将风雨。久雨时,吼声自下渐上则未晴,自上渐下则将晴。鼓峰腾云,则雨立至。傀儡山凌峰插汉,多烟云蒙蔽;若清晨山霁净明,一尘不染,一、二日内必雨。鸢飞鸣则主风,宿鸣则主雨:亦奇验也。
附录
「稗海纪游」:日色被体如炙,三日内必雨。久雨后暂辍,犹见细雨如雾,纵今开朗,旋即雨至。初雨如雾,虽沉晦,至午必明。晨起雾遮山脚,主晴;云罩山头,主雨。天明已久乃雨,则是日苦雨。五更以后,昧爽时雨,是日必睛。久雨后忽开霁,星月朗洁,则来日仍雨。若薄暮见天际红光,来日大晴。
「府旧志」:虹霓朝见西方,辰巳必雨;虹霓申、酉见东方,必晴。又断虹两头不连者,俗呼「破篷」;虽见东方,来日亦不免风雨。
「诸罗县志」:海面腥秽,波浪簸腾,一、二日■〈风贝〉风即起;乃天地之气交逆,地鼓气而海沸、天风烈而雨飘,故沉舟倾樯也。人但知天风之患,不知实地气交构而为,患始烈也。
(附)船政
凡造船大■〈舟参〉长七丈者(大■〈舟参〉亦名龙骨,系松不为之。每船头尾中共三节,其长短与桅之丈尺配),官厅口大堵应阔二丈三尺一寸(大堵居船之中,每■〈舟参〉一丈应阔三尺三寸),含檀下桅座应阔二丈一尺(竖大桅处曰含檀,大樟木所制。凡船身尺寸、满汉字号印烙于此。每■〈舟参〉一丈,含檀下应阔三尺),含檀又应加长(竖头桅处,另有头含檀),头禁水(船头所镶木)应阔一丈三尺四寸,尾后应阔一丈七尺四寸,大桅应长八丈(围七、八尺不等,或松、或衫为之。其得诸外域者名「打马木」,值数百金。通身无节,任重当风,坚挺不靡),头桅应长五丈二尺(围四、五尺不等),舵应长二丈二尺(盐木所制,值数十金,遇风涛不摇动;余则否),舵勒下三尺(长短照大堵阔狭推算),椗应长二丈三尺四寸,船底应深七尺(每■〈舟参〉一丈应深一尺,系就两边车脚壁底算起。哨船底要平些,方能稳重),■〈舟敢〉面深瓮应加一尺四、五寸,■〈舟皮〉边应高三尺二、三寸,舱位梁头应各安三尺宽,篷应阔四丈一尺、长应二十六、七罩(每罩约有二尺四、五寸。其长短系就桅配量,阔狭则视含檀;每含檀一尺,篷应阔一尺九寸),椗■〈纟索〉(三条,一棕、一藤、一草)应长七十寻、围二尺九寸零。用棕三十担,篷缭椗双各项绳■〈纟索〉应用棕二十担、黄麻二千觔,大小铁钉三十余担(四十担不等);桐油十五担、蜃灰,天晴农隙之时购贮备用。此造船之大略也。船有大小、■〈舟参〉有长短,可就中酌量计算(船具按十二支命名:船头边板曰鼠桥,后两边栏曰牛栏,舵绳曰虎尾,系椗绳木曰兔耳,船底大木曰龙骨,两边另钉湾木曰水蛇,系篷绳板曰马脸,船头横板插两角曰羊角,镶龙骨木曰猿楦,抱桅篷绳曰鸡冠,抱椗绳木曰狗牙,挂桅脚杉木段曰桅猪)。
附录
定例:海船出洋,其置船时,先赴各该县报明购料,在厂成造。竣日仍赴县禀请验量梁头长短、广深丈尺,填明印烙,取具澳里族邻行保结状给照,听其驾驶出洋贸易。
商船自厦来台,由泉防厅给发印单,开载舵工水手年貌并所载货物,于厦之大嶝门会同武汛照单验放。其自台回厦,由台防厅查明舵水年貌及货物数目换给印单,于台之鹿耳门会同武汛点验出口。台、厦两厅,各于船只入口时,照印单查验,人货相符,准其进港。出入之时,船内如有夹带等弊,即行查究。其所给印单,台、厦二厅彼此汇移查销;如有一般未到及印单久不移销,即移行确查究处。
商船自台往厦,每船止许带食米六十石,以防偷越。如故违例多带米榖,严加究处。
台属之■〈舟彭〉仔、杉板头、一封书等小船,领给台、凤、诸三县船照;周年换照。三邑设有船总管理;惟彰化县止有大肚溪小船仅在该港装载五谷货物,系鹿子港巡检查验,按月造册申报台防厅查核。台、凤、诸三县各船,若往南路,俱由台邑之大港汛出入,系新港司巡检挂验,仍报台防厅查考;如赴北路,俱由鹿耳门挂验出入。其各船往南北贸易,船总行保具结状一纸,填明往某港字样,同县照送台防厅登记号簿,给与印单,以水路之远近定限期之迟速;该港汛员查验盖戳入口。在港所载是何货物及数目填明单内,查对明白,盖戳听其出口。回郡到府之日,将印单呈缴鹿耳门文武汛查验;单货相符,盖戳听其驾进府澳。各港汛员仍将出入船只,每五日折报,听台防厅稽查。如违限未回,严比行保并行各港汛员挨查,以防透越之弊。
商船拨运内地兵米及采买平粜米榖,俱照梁头丈尺分派。该船梁头一丈七尺六寸至一丈八尺者为大船,配载三百石;梁头一丈七尺一寸至一丈七尺五寸者为次大船,配载二百五十石;梁头一丈六尺至一丈七尺者为大中船,配载二百石;梁头一丈五尺六寸至一丈六尺者为次中船,配载一百五十石;梁头一丈四尺五寸至一丈五尺五寸者为下中船,配载一百石。其梁头一丈四尺五寸以下之小商船,例免配载。每石脚价,定银六分六厘六毫五丝;自厦载往他处,水程每百里加银三厘。遇奉文起运之时,将入口船只计梁头之丈尺、配米谷之多寡;至交卸处所,水程有远近之不同;交卸地方写入阄内,当堂令各船户公同拈阄,阄值何处即照拈配运。若水途窵远,如至福州府属及南澳等处交卸者,给与免单二张;其余兴、泉、漳等属则水途较近,给与免单一张。俟该船下次入口,将免单呈缴,免其配运。至台湾小船往各港运载到府交卸者,每石脚价银三分,着船总雇拨小船运载。
流寓台民,有祖父母、父母、子女以及子之妻与幼孙、幼女先在内地有愿往台及欲来台探望者,许其呈明给照渡海。乾隆五年停止(按内地穷民在台营生者数十万,囊鲜余积,旋归无日。其父母、妻子俯仰乏资,急欲赴台就养,格于例禁,群贿船户冐顶水手姓名挂验;女眷则用小渔船夜载出口,私上大船。抵台,复有渔船乘夜接载,名曰灌水。一经汛口觉察,奸梢照律问遣,固刑当其罪;而杖逐回籍之愚民,室庐抛弃,器物一空矣。更有客头串同习水积匪,用湿漏小船收载数百人挤入舱中,将舱盖封钉,不使上下,乘黑夜出洋,偶值风涛,尽入鱼腹。比到岸,恐人知觉,遇有沙汕,辄赶骗离船,名曰放生。沙汕断头,距岸尚远;行至深处,全身陷入泥淖中,名曰种芋。或潮流适涨,随波漂溺,名曰饵鱼。在奸梢惟利是嗜,何有天良!在穷民迫于饥寒,罔顾行险:相率陷阱,言之痛心。伏念民有家室,斯为土著;室家既聚,冬各自保。台地匪窃类非土著,抚兹孑然一身之民,是当何如绥辑也)。
海洋禁止偷渡:如有客头在沿海地方引诱包揽、索取偷渡人银两,用小船载出复上大船,将为首客头比照大船雇与下船之人分取番货例,发边卫充军。为从者减一等,杖一百、徒三年;澳甲地保及船户、舵工人等知而不举者,亦照为从例,杖一百、徒三年:均不准折赎。其偷渡之人,照私渡关津律,杖八十,递回原籍。乾隆元年,水师提督王郡奏准:偷渡船户照为首客头例,发边卫充军;所得赃银,照追入官。该地方官弁疏纵偷渡人数至十名以上者,专管官罚俸一年、兵役各责二十。至疏纵偷渡人数至数十名者,专管官降一级、兵役各责三十(以上并见行则例)。
武职
南路营参将
田朝弼:陕西米脂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
杨懋绂:江南宝应籍,奉天义州人,将材。康熙二十五年任。
熊成秀:山东历城人,行伍。康熙二十九年任。三十年,革职。
吴三锡:浙江绍兴人,将材。康熙三十一年任。
赵文璧:浙江人,癸丑武探花。康熙三十五年任。
林云汉:直隶通州人,戊辰武榜眼。康熙四十年任。升副将。
何肇彩:同安人,行伍。康熙四十四年任。
魏平:漳州人,功加。康熙四十九年任。五十三年,升广西浔州副将。
马建邦:陕西宁夏人,行伍。康熙五十四年任。五十八年,升北直独石路参将。
苗景龙:陕西人,康熙五十八年任。六十年朱逆倡乱被害。
陈伦炯:同安人,侍卫。康熙六十年任。
李郡:陕西人,复姓王;行伍。雍正二年任。
林子龙:福建人,行伍。雍正四年八月任。五年十月卸事。
祁进忠:晋江人,行伍。雍正六年八月任。本年升台协副将。
黄有才:福建人,行伍。雍正七年正月任。八年十月,升浙江瑞安副将。
侯元勋:山西大同人,武进士。雍正九年六月任。
李科:湖广人,行伍。雍正十一年九月任。十三年十一月卒于官。
雷泽远:湖广人,行伍,武举。乾隆元年八月任。升北路副将。
黄文宗:浙江人,行伍。乾隆五年二月任。
郝琛:山东济南人,行伍。乾隆七年任。十年,升广东督标右营参将。
陈廷桂:直隶天津人,武举。乾隆十年四月任。
李现详:陕西宁朔人,荫生。乾隆十二年九月任。
李文成:陕西兰州人,行伍。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任。
高志唐:山东昌邑人,癸卯武进士。乾隆十八年六月任。
八哈那:满洲正白旗人,世袭佐领。乾隆二十年四月任。
温达勇:广东人,进士。侍卫右营游击,署参将(有传)。
李云标:直隶滦州人,乙丑武进士。乾隆二十三年七月任。
索浑:满洲镶白旗人,世袭佐领。乾隆二十六年四月任。
南路营都司(雍正十年新设,驻札山猪毛口)
林君卿:福建人,行伍。雍正十二年任。
欧平:兴化人,行伍。雍正十二年任。
李馧:山西大同人,甲辰武进士。乾隆二年任。
翁邦祥:广东潮阳人,庚戌武进士。乾隆五年任。
张盛:江南常州人,行伍。乾隆八年任。九年五月,升兴化右营游击。
陈邦伟:漳州人,行伍。乾隆十年四月任。
刘启凤:湖南武陵人,行伍。乾隆十九年四月任。
章奏功:浙江兰溪人,武举。干盐二十二年四月任。
叶元聪:广东兴宁人,行伍。乾隆二十五年三月任。
邓文鼎:湖北竹山人,行伍。乾隆二十七年二月任。
毕万选:陕西咸宁人,丁巳武进士。乾隆二十八年任。
南路营守备
许祥:浙江诸暨人,行伍。康熙二十三年任。
陈斌:蒲田人,行伍。康熙二十五年任。二十九年,升河南南汝左营游击。
张光星:山西夏乡人,己未武进士。康熙二十九年任。
戴坤:山东人,行伍。康熙三十四年任。
张龙贵:山西襄垣人,行伍。康熙三十六年任。
谢时晟:江南昆山人,癸丑武进士。康熙四十年任。
陈平:泉州人,行伍。康熙四十四任。
高必华:福州人,行伍。康熙四十五年任。
李应源:江南华亭人,甲戌武进士。康熙四十九年任。五十四年,升湖广夷陵镇标左营游击。
秦简瑞:广东广州人,行伍。康熙五十四年任。
马定国:陕西人。康熙六十年台变殉难。
戴日升:福建人,行伍。
柯连英:福建人,行伍。雍正六年任。
张玉:山西人,行伍。
黄耀华:广东人,行伍。
张禄:直隶人,行伍。
欧平:福建人,行伍。
范衍:福建人,行伍。乾隆五年任。
林勋:福宁人,行伍。乾隆七年四月任。
张渊:泉州人,行伍。乾隆十年三月任。
吴俊:漳浦人,行伍。乾隆十一年四月任。
李吉:浙江钱塘人,行伍。乾隆十四年十一月任。
齐得禄:直隶河间人,行伍。乾隆十八年四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