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郑开阳杂著
郑开阳杂著
歴代封号
魏景初二年册封魏倭王赐金印紫绶
宋永初二年册封安东将军倭国王
元嘉二年册封如前
元嘉二十年册封如前
元嘉二十八年加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将军倭国王
太明六年册封安东将军倭国王
升明二年册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齐建元元年册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倭国王
梁天监元年册封征东将军倭国王
隋大业三年册封倭国王赐冠服【先是其王服仍其国俗至是如赐与衣
乃以防锦为饰裳皆施襈缀以金玉云】
唐贞观五年册封倭国赐玺书
国朝永乐二年册封日本国王赐龟纽金印诰命冠服诏封其国之镇山曰寿安镇国之山御制碑文赐之
宋徽宗御制跋【见宣和尽谱】
日本国古倭伮国也自以近日所出故改之有画不知姓名写其国风物山水小景设色甚重多用金碧考其真未必有此苐欲防绘粲然以取观美也然因以见殊方异域人物风俗又蛮陬彝壤非礼义之地而能留意绘事亦可尚也抑又见华夏之文明有以渐被岂复较其工拙耶旧有日本国官告至于中州比之海外他国已自不同宜其有此太平兴国中日本僧与其徒五六人附商舶而至不通华语问其风土则书以对书以为法其言大率以中州为楷式其后再遣弟子奉表称贺进金麈砚鹿毛笔倭画屏风今御府所蔵三海山风景图一风俗图二至今倭僧多能作墨画观音佛像
附日本贡使诗【摘録二十首】
恭荅太祖皇帝问日本风俗【洪武十五年】
嗐哩嘛哈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和宋学士赠诗 释全俊
一回错买离乡舶抹过鲸波万里间震旦扶桑无异土参方饱看浙西山
长安春日 天 祥
何事长安客春来思易迷乐游原上草无日不萋萋
题虎丘寺 天 祥
东西两寺今为一有客登临见断碑剩水残山王霸业苦风酸雨仙诗楼台半落长洲苑箫鼓时来短簿祠盘郢鱼膓何处是辘轳千尺响空池
题龙关水阁 天 祥
此楼登眺好终日俯平湖叶尽邨邨树花残岸岸芦渔翁晴独钓沙鸟晚相呼何处微钟动云藏岛寺孤
榆城聴角 天 祥
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风又忆家恨杀叶榆城上角晓来吹入小梅花
暮春病懐 天 祥
落花满地雨丝丝九十春光又别离行乐送春犹有恨那堪多病过花时
碧鸡秋色【滇阳八景之一】 鉴机先
鉴机先有滇阳八景诗云岂料长为南窜客朝朝相对独为翁国初日本僧入贡者多谴谪居滇南胡粹中挽机先诗云日出扶桑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知机先没于滇也
碧鸡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翠壁烟华摇浪处丹崖树色着霜初前朝有阁今游鹿落日何人独钓鱼却讶维舟溋浦上芙蓉九叠看匡庐
梁王阁【在碧鸡山下】 鉴机先
碧鸡飞去已千秋闻说梁王曽此防洞口仙桃迎鳯辇岩前官栁系龙舟青山有恨人何在白日无情水自流岂识当时歌舞地寒烟漠漠鎻荒丘
闻笛 鉴机先
夜深吹笛是谁家独倚髙楼月欲斜塞上春情无頼甚那堪又聴落梅花
雪夜偶成【二首】 鉴机先
畵角声残曙色迟雪花如掌朔风吹吟中二十年三昧未了梅花一首诗
定起闲吟独倚防朔风吹面雪漫漫修心不到梅花地耐得山中一夜寒
西湖 普 福
一株杨栁一株花原是唐朝卖酒家惟有吾邦风土异春深无处不桑麻
途中有感 普 福
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慈母在堂年八十孤儿为客路三千心懐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照邉处处朱门花栁巷不知何日是归年
挽逯光古 大 用
气宇自豪迈孤超傲世时防鸿冲汉志野鹤出尘姿笔势云烟起诗名草朩知论交三十载死别抱长悲
谒祝京兆不值 僧左省
沈润卿吏隠録云日本使者朝贡过呉内有一僧徃谒祝京兆希哲不值予与弟瀚遇之索纸书字问之僧亦书以对云予乃俄补一官之阙祗有其名贫冻沙门也名左省号钝牛又曰我国中无此官惟禅僧学本国文字故充使臣耳问谒祝君何为又书云仲春之初雨雪连日篷底僵卧今日新晴扣祝君书屋幸遇君一笑依稀十年之旧杜少陵所谓能吏逢聫璧华筵值一金者也率赋小诗以呈其词云云后知其欲求希哲一文耳
二月天和乍雪晴见君似见祝先生醉中不觉虚筵滴吟作灯前细雨声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渡逺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扬子江边栁落叶不知离思多
游育王寺
偶来览胜鄮峯境山路行行雪作堆风搅空牀饥虎啸云埋老树断猿哀擡头东塔又西塔移歩前台更后台正是如来真境界腊天香散一枝梅
咏春雪
昨夜东风胜北风酿成春雪满长空梨花树上白加白桃杏枝头红不红莺问几时能出谷燕愁何日得泥融寒冰锁却秋千架路阻行人去不通
咏萍
锦鳞密砌不容针只为根儿做不深曽与白云争水面岂容明月下波心几畨浪打因难灭数阵风吹不复沉多少鱼龙藏在底渔翁无处下钩寻
咏栁
时泊舟杭州城外涌金门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隂折取一枝城里去教人知道是春深
日本僧大周然表【宋端拱元年】
日本国东大寺大朝法济大师赐紫沙门大周然啓伤麟入梦不忘汉主之恩枯骨令欢犹亢魏氏之敌虽云羊僧之拙宁忘鸿濡之恩大周然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大周然附商舶之离岸期魏阙于生涯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难尽顾信风而东别数千重之山岳易过妄以下根之卑适诣中华之盛于是宣防频降恣许荒外之防渉宿心克协歴观宇内之瓌竒况乎金阙晓后望尧云于九禁之中岩扄晴前拜圣灯于五台之上就三藏而禀学廵数寺而优防遂使莲华廻文神笔出于北阙之北贝叶印字佛诏于东海之东重防宣恩忽趂来迹季夏觧台州之防孟秋达本国之郊爰待明春初到旧邑缁素忻待侯伯慕迎伏惟陛下惠溢四溟恩髙五岳世超黄轩之古人值金轮之新大周然空辞鳯凰之窟更还蝼蚁之封在彼在斯只想皇徳之盛越山越海敢忘帝念之深纵分百年之身何报一日之防染笔拭泪伸纸摇魂不胜慕恩之至谨差上足弟子灯大法师位嘉因并大朝剃头受戒僧祚干等拜表以闻日本国永延二年嵗次戊子二月八日拜啓
文献通考载倭人自后汉始通中国史称从带方至倭循海水行歴朝鲜国乍南乍东渡三海歴七国凡一万二千里然后至其国都又言去乐浪郡境及带方郡并一万二千里在防稽东与儋耳相近其地去辽东甚逺而去闽浙甚迩其初通中国也实自辽东而来故迂廻如此至六朝及宋则多从南道浮海入贡及通互市之类而不自北方大周然叙其来则曰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难尽顾信风而东别数千重之山岳易过何逺也叙其归则曰季夏觧台州之防孟秋逹本国之郊又何近也继曰爰逮明春初到旧邑缁素忻待伯慕迎则国境虽去浙东甚近而国都又必半年而后逹欤
又载大周然书曰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集七十巻并得自中国大周然来复得郑康成注孝经一巻【崇文总目载郑康成注孝经一巻五代兵兴中原久逸其书咸平中日本僧大周然以此书来献议蔵秘府其说未知孰是】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一巻国之东境接海岛彝人所居身面皆有毛东岙州产黄金西别岛出白银
郑开阳杂著巻四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卷五
明 郑若曾 撰
朝鲜图説
<史部,地理类,边防之属,郑开阳杂著,卷五>
朝鲜考
朝鲜国近日本以其在东朝日鲜明故名相尧戊辰嵗有檀君者居太伯山朝鲜人奉以为主此朝鲜立国所自始周为箕子所封战国时附属于燕秦灭燕属辽东外徼汉初为逺难守复修辽东故塞至浿水为界及卢绾反燕人卫满聚党千余人东走出塞击破朝鲜据有其地【史称箕子封朝鲜传四十一代至王凖凡九百二十八年而失国于卫满】武帝定朝鲜为真番临屯乐浪莵四郡昭帝并为乐浪莵二郡汉末为公孙度所据至孙渊魏灭之晋永嘉末防入髙丽髙丽本扶余别种其王髙琏居平壤城亦谓长安城即汉乐浪郡地唐征髙丽拔平壤置安东都防府其国东徙在鸭緑水东南千余里五代唐时王建代髙氏辟地益广并古新罗百济而为一迁都松岳以平壤为西京其后子孙世通朝贡宋辽金四百余年未始易姓元至元中西京内属置东宁路总管府画慈悲岭为界明洪武二年其主王颛表贺即位赐金印诰命大统厯文绮封为髙丽国王巳而颛被弑遣使告哀赐谥恭愍封其世子禑为王二十五年国相李成桂代王氏请更国号奉诏改曰朝鲜嵗时贡献不絶其国内分八道饶庶有华风中曰京畿东曰江源本秽貃地西曰黄海古朝鲜马韩旧地南曰全罗本卞韩地东南曰庆尚乃辰韩地西南曰忠清皆古马韩域东北曰咸镜本髙句丽地西北曰平安本朝鲜故地分统郡府州县其忠清庆尚全罗三道地广物众州县雄巨最为富庶俗尚诗书人才之出比诸道倍多平安咸镜二道境接靺鞨俗尚弓马兵卒精强东西南濒海北邻女直西北抵鸭緑江东西相距二千里南北四千里从正北长白山发脉南跨全罗界向西南止日本对马诸岛偏在东南与釡山对相去仅一日程倭船止抵釜山镇不能越全罗至西海葢全罗地界直吐正南迤西与中朝对峙而东保辽蓟与日本隔絶不通海道者以有朝鲜也
朝鲜属国曰躭罗为日本冲要元至元中命将平之即其地立躭罗招讨司屯镇边军千七百人继改为军民总管府又改为军民安抚司贡赋岁进毛施布百匹后髙丽王以为言遂复属之明洪武二十年遣使贡马诏偿其值
世纪
王氏自五代时奄有髙丽歴宋辽金元五百余载未始易姓至明洪武二年王颛表贺即位赐金印诰文封为髙丽国王使者入谢上从容问王居国何为城郭修乎甲兵利乎宫室壮乎顿首言东海之波臣朝夕礼觉王甚恭他未遑也玺书谕之曰佛法非所以治国梁武后世之前车也王其无惑以王君临一方而出令之无所其何震之有王国北接鲁而南邻倭鲁创于此恐将逸于彼倭狡而贪出没海上且窥王虚实朕私忧之设险搜乘以固吾圉惟王念哉今以经史诸书赐王其悉朕意五年颛表言躭罗国恃其险逺不奉朝贡防古人留居其国宜徙之兰秀山逋逃所聚亦恐为冦患请讨之赐玺书言躭罗尔附庸也防古人何弃焉逋冦以朕命命之传檄可致勿用兵便已而谕中书省臣曰古诸侯事天子比年小聘三年大聘五年一朝九州外逺番世见而已髙丽去中国近知经史礼乐非他邦比宜令三年一聘不则比年贡物产布十疋足矣曩髙丽贡献数使者溺海几不返甚失朕意其明以谕王八年颛被弑世子禑嗣贡不如期却之仍敕辽东守臣絶勿通十七年表请故王谥及嗣封不许十八年乃许之明年贡马以谢请易冠服不许我使者自其国市马归言禑辞马直命给之二十一年国相李仁人废禑立王昌嵗中两请入朝皆不许李成桂复废昌立瑶瑶尝遣子奭来朝奭未归而成桂废瑶自立实洪武二十五年也其国评议司奏言禑昌不当立瑶暴虐失人心国虚无主舍成桂莫适与惟朝廷命之上曰朕中国纲常所在列圣相承守而不失髙丽限山隔海僻处东徼非我中国所治且事多隠曲不可据信令礼部移文从其自为声教成桂更名旦徙居汉城请更国号诏仍称朝鲜已而更请印诰表语悖谩上尽却方物逮撰表者郑集羁留之三十一年府部请发兵征讨不许成桂老子芳逺嗣永乐元年赐冕服经籍从芳逺请也六年世子禔来朝八年献马万匹助北征十三年表更立子祹为世子是年芳逺老请以祹嗣宣德元年遣使赐祹五经四书及性理大全纲目通鉴因谓礼臣是书有国家所当知朕嘉惠逺人故赐之五年祹进海青鹰制谕珍禽异兽非朕所贵其勿进方物效诚而已母金玉器祹再进再谕之已请遣子弟入国学不许仍赐诸书俾学于国中景泰元年祹卒子珦嗣三年卒子暐嗣穉而孱逊其叔瑈成化三年进海青白鹊却之时方北征瑈遣兵助王师捕斩使使来献俘玺书褒嘉之明年瑈卒子晄嗣六年晄卒子娎嗣复出兵助征讨有功遣中使赉金绮并及其将士正德元年娎卒子防嗣病风立逾年而逊其弟怿嘉靖二十三年怿卒子防嗣未逾年卒弟峘嗣时倭人入冦舟漂至朝鲜及奸民往来海上私与倭市峘辄捕以献上亦厚赐予答其意峘疏乞改防典中所载成桂簒逆事从之李氏自成桂以来事朝廷恭嵗时朝贡外庆慰报谢无常期行李踵于道国主嗣立则使者往封有大事则颁诏于其国他彛不敢望也
都邑
京畿道
郡三
杨根 丰德
水原
府三
汉城 开城
长湍
州七
扬州 广州
润州 骊州
果州 谷州
坡州
县三
交河 三登
上山
江原道
郡七
忤城 平海
通川 宁越
松岳 防善
髙城
府五
江陵 淮阳
三陟 襄阳
铁原
州四
原州 江州
槐州 溟州
县十
平康 安昌
烈山 麒麟
酒泉 丹城
麟蹄 蔚珍
瑞和 歙谷
黄海道
郡三
遂安 延平
平
府三
平山 瑞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