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赤城志
赤城志
岐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黄岩方山戴氏赘杜氏居于此故俗呼杜岐山【按临海记旧有谢诗杜岐一穴占三钧耸笔金门玉户新】
石鼓山在县东一百五里按临海记云黄石村有石鼓山山上有石似鼓兵革兴则鸣旧有栅城唐贞观初刺史李元奏置起州兵二千人防之僧灌顶尝避地于此【陈侍郎公辅诗云有山名石鼓千古镇南溟大手不劳力动时天下惊】
兵山在县东一百里唐末有兵遁于此故名
玉岘山在县东一百七里本黄石山今县东南地名黄礁一名黄石奥相传黄石公居此有石棊盘尚存唐天宝六年更今名中有石涧可容数百人四面多林木临海记云黄石山泄水九层沿崖如白练旧经云昔有僧入其穴三日而回言其中多水有伏翼大如鹅
上足山在县西南一十一里一名戯龙西接真隠山南连永嘉西南连括苍有石井龙湫岩上有瀑布髙十余丈岁旱必祷焉
湖山在县北四十里按临海记其上夷坦可坐数百人俯视江海邑屋烂然在目俗以重九日多登焉
白鹄山在县西北六十里以其水倾注遥望如倒挂白鹄故名按临海记云中有深湖鱼大如二百斛舟修可二丈疑其诞也
金鏊山【一作鹅】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东有一小洞昔有人夜舣舟于此一物起波间光采注射迫视乃一巨鏊金色故以为名【详见善济院】
赤山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絶顶有古塔塔之下有石函盛小铜塔铜塔之内有银壶盛舍利俗传梁王詧所施
白山在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按临海记郡东南有白山望之如雪其上有湖旧传金鹅于此集焉下有溪其水金色
合旗山在县东一百三十里旧传僧灌顶居摄静寺防有海防至顶讲经自若防见旌旗耀日有神皆丈余惧而遁故以名山
东刋山在县东九十一里一名天柱东南接黄石山按临海记山极髙逺盖禹随山刋木因以为名晋任旭葬焉
望海尖山在县东北四里后岭上其峰髙耸宜逺眺今土人多以为田麦时翠浪翻浮防为可爱
日山在县西五里以其面东朝日视诸峰独髙故名牛极山在县西北一十里以牧牛路至此极故名上有
平波数亩可逺眺
白岩山在县西一十二里旧名白马唐天宝六年改今
名
古塘门山在县南二十里两峯对峙中空十余丈旧传
海门在焉
新罗山在县西三十里与八叠岭相望鸟道防岏多野
果土人利之
许孝山在县北四十五里旧传有许其姓者居丧至
孝每一恸则羣鸟悲鸣故以名山
山遮呀在县西北五十里以鸿山嵯呀如齿并列故名灯坛山在县西南六十里北达括苍旧经云上为石坛
每隂则有光如灯故名
宜山在县西六十里其巅平衍良畴可十顷上有潭瀑
沾溉水旱不能灾
童峙山在县东七十里按僧遵式安仁院记作峒峙字鸿鹤山有二一在县西七十里一在县西北六十五里潭山在县东七十里旧传下有石戴之故名九盘山在县东南七十五里以其路萦回九转故名絶
顶可眺大海有小寺亦以山名
闾丘山在县东北八十里昔有逸民闾丘氏居此故名亭山在县南一百里其地有寨由郡泛舟入黄岩者多
候潮于此
翠环山在县东南一百三十里峰峦回合有若环翠故
名
髙相山在县东北一百三十五里一穴无际按防稽图
云与海通
宴室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按临海记有越王望海舘
下有湖多金鹅飞鱼
髙防头山在县东南二百八十里自此山下分路入髙
防国其峯突立宛如人首故名
常风山在县西五十里以其穴常有风故名
碧云山在县西五十里面常风山
防尖山在县西七十里以其形如防而锐故名
牛头山在县东二百八十里东北连宁海
碧潭山在县西北一十三里俗呼夀安山
鸣鹤山在县西二十里
西岑山在县东南六十里
寒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
斗方山在县西八十里
三石山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白枫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五里
海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六里濒海
堀门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按郡国志作崛门舆地志云山腹穹窿一穴透顶其中有声则风起水涌且主兵吴时已如此
大雄山在县东二百一十一里海中【旧传晋僧懐玉尝伐木于此值风与
浪合有光如练导至涌泉寺】
熨头扣山在县东北二百一十一里海中西有屿民多
居焉
石灶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海中以有石若灶然故名鹅鼻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以其状如鹅鼻吸水
故名下有海涂捺为田
轻盈山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海中上有沪业者居焉石佛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以其状如佛故名峧巉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海中上多支子且有田
及民庐
苍郭山在县东北二百一十一里海中以其西有苍郭
村故名
小门山大门山在县东南一百里海中
夀昌山在县东一百五十里海中
莆门山在县东南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东麂山在县东一百五十七里海中
西麂山在县东一百六十二里海中
主山在县东南一百七十里海中上多民居
鹿头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海中
虎头山在县东北二百六里海中
泽青山在县东南二百一十九里海中
柽澳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伯逹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屿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泽山在县东北二百八十里海中
云峰有二上峰在县西南五里下峰在县西南一十九
里
三峰在县东一十五里或云三峰旁有岭亦以是名中峯在县东六十九里按安仁院记有东接中岳之语惠峰在县南二十里
灵峰在县东南五十里
双岩在县南一十五里峭峻并峙为江南诸山之冠州
治对焉
石船岩在县西一里城山岭以其若船状故名中有小
穴旧传白鹰常栖其上
百丈岩在县东北三里法安院侧上有龙湫骤则双瀑交垂如玉帘之状章守得象诗所谓千寻练挂双流瀑是也
伎石岩在县南一十里岩尖有巨石横其上着岩仅尺
许众举之莫能动
圣岩在县南二十里钱柱山号险絶旧传有神跃马于
此故名至今有马蹄防又名马蹄岩
白岩在县南二十四里孤絶秀异林木鳞次以其皆白
石故名上有龙湫水如白练云
象鼻岩在县西三十五里以其状似之故名下枕深潭云岩在县东四十五里以白云常蔽其上故名
狮子岩在县东五十里下里墺口呀然欲躩两足埀前
状如狮子踞地故名
猪头岩在县西十里
松岩在县西南一十五里
罗汉岩在县西二十五里
石岩在县东南三十五里
白马隠身岩在县东三十五里
寳藏岩在县西四十五里
桐岩在县东五十里接宁海
禅师岩在县西五十五里
乌岩在县东七十里
僊岩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彭公屿在县东一十里【古謡云彭公屿沙涨出宰相破石湖水穿出状元破石湖在县
西日山比年沙涨谢钱二公果相继入相今湖水亦渐穿矣】
樊续屿在县东南七里【见临海记详见冢墓门】
新罗屿在县东南三十里昔有新罗贾人舣舟于此故
名
腾屿在县东北六十里南有溪清泚出巨蟹焉
屿在县东一十五里
严屿在县东一百二十里
独屿在县东南一百三十五里
竹屿在县东一百四十六里海中
马屿在县东一百七十里
城山岭在县西南三里以筑城其上故名
马岭在县南五里旧传有马氏者凿山为之故名石姥岭在县西北三十里石有神灵人祭之以祈田蚕
凡经从者亦拜焉
新岭在县南三十五里入自大左防至岭脊分临海黄
岩界凡三上三下云
后岭在县北四里
蔡岭在县东八里
平岭在县南一十里
防郭岭在县西南一十里
开浦岭在县西十七里
八叠岭在县西二十三里
长石岭在县南二十五里
小岭在县西二十五里
大岭在县西三十里
朱沙岭在县东三十里
抝岭在县南三十里
孝慕岭在县南三十里
磨石岭在县西三十五里
大左岭在县南四十里
七孺岭在县西四十里【详见乡里门】
小石岭在县西四十七里
五谨岭在县西北五十里下乃大石防云
常风岭在县西五十里
长田岭在县南五十里
象坎岭在县西五十五里
天门岭在县西六十里
狼坑岭在县东六十里
宁和岭在县东六十里
童时岭在县东九十里
龙墺岭在县东南九十里
金溪岭在县东北九十里
二岭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城门岭在县东南一百五十里
芙蓉洞一名石皷洞在县东一百四十里隆恩寺后洞有二形如石皷大小相连大可方三丈小仅三之二俗传多怪物其西相距三四里有巨石髙十数丈屹立山巅号石柱下亦有石室方二丈玲珑上通俗呼为穿岩云
太平岩洞在县西三十五里因乡得名异峯谽谺上常有云气其旁林木蔽映泉瀑飞垂有石室石枕石床石杵之
常风洞在县西四十里中极幽邃旧有石阑防之宣和
中亦尝驻兵于此
招贤洞在县西六十里因寺得名宣和冦难朝廷遣
将锄击以其地险防而守焉
平岩洞在县东八十里旧传仙人所栖有石门石窓石
井石床鼎灶之类
金仙洞在县东一百五十里以其下有寺曰金仙故名一又名雉溪洞僻絶萦逺盖瞿昙之所家云
【阙】洞在县东一百七十里口仅六尺深不可入每亭户煎煑土人采捕皆聚其旁焉其下则海涂
金鸡石在皇华亭下濒江根有两足巨潮冲突不动即皇华真人上升处石间有水极清与报恩寺前龙井通昔有人浮梗井中自石而出
飞霞石在盖竹山旧传仙人上升于此石累三层牧孺
戱其上以手转之不坠
叠石在县南九里髙下罗生如甃叠然
虾防石在县东南五十里江侧
石塘在县西三十五里盖一岩穴状如塘故名其上山
泉飞注于此
石柱在县东三十里上沙
石仓在县东三十六渡之第四渡
石牛在县东四十里下管洋
赤城志巻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赤城志卷二十 宋 陈耆卿 撰山水门二
山
黄岩
委羽山在县南五里俗号俱依山东北有洞世传仙人刘奉林于此控鹤轻举尝坠翮焉故以为名按登真诀真诰皆云委羽山天下第二洞号大有空明之天又十大洞记委羽山大有空明洞在黄岩县南数里即大有真人之所治焉【一云青童君主之】又云笈七籖载司马季主携其子女兹山鲍叔阳段季正亦于此得觧化之道则其为仙窟旧矣地所产石无大小百碎皆方正有棱以煑汤可愈疾其前有道院【丄蔡谢伋记云台州黄岩县西五里有山冈阜连属草木茂宻其洞曰委羽父老相传数十年前常有青衣童子戯洞口居人以滓秽溷之童忽因不见绍兴中有石城使君李侯端民令兹邑暇日劝课农桑至其处始择道士董大方主之稍给香火华之用大方以符水治疾病輙即愈邑人重之以是二十年间堂殿门庑髙明靓净库湢浴具体而有始变荆榛为胜地按大洞记瓯粤之间大海之涯地产方石真人刘奉林所居也奉林嵩髙逸士避周季世栖焉控鹤轻举坠一大翮人名其山曰委羽伋寓居三童山钟皷相闻尝一至及守缙云大方遗书求文记其事复曰我本山林人主郡非其好也盍俟归及使浙右又以书来曰公又渡浙而西矣归其宁可以日月兾哉且农寓公重道相悦欲成兹事许列衔石上矣敢固以请乃序而为之铭铭曰昔有仙人金刀鸡犬同升记阡陌九臯声闻至今存上天下天曽委翮仙人一去防千载阅世真同驹过隙长官好事经李侯大洞主人亲推檡穹隆堂殿复一新照映林峦非夙昔寓公耆德上清都岂有他杨毕兹石碧落侍郎寜复来叶令飞鳬尘防隔太一青藜倘可寻去共研硃周易杜元庭诗云窅然灵岫五云深落翮标名振古今芝术迎风香馥馥松柽蔽日影森森从师只拟寻司马访道终期谒奉林欲问空明竒胜处地藏方石恰如金 左纬诗云委羽不知何处是倩人扶上木兰挠欲寻去路花梢宻争认行云酒浪揺流水忽如山脚转洞天疑把杖头挑逡廵不觉东风晚始有仙人弄玉箫 王十朋诗云龟山软翠日开屏羽客逍遥此闭扄早起留云闲放鹤夜来伴月静防经岩前方石有多好里丹砂且是灵应有赤城鸾鳯过一声长啸入青】
王城山在县南七十五里石累叠如城本名方城山王羲之游西郡记云临海南界有方城山絶巘壁立越王失国尝保此山天宝六年改今名俗又呼方岩中有渔翁岩石柱峯仙人濯足滩鸡母石石棊盘平霞嶂露台石仙棺岩牛脊陇水帘谷至平旷处可百余畆有力者垦之号仙人田
五龙山在县东南一百里东连大闾山临海记云五龙山脊有石耸立大可百围上有丛木如妇人危坐俗号消夫人父老云昔人渔于海濵不返其妻携七子登此山望焉感而成石下有石人七躯盖其子也今人或曰石夫人山或曰消山盖石夫人在其巅消山在其足其实一山尔又按舆地志消山南下有消夫人寰宇记临海县消山北湖隂萧御史庙有石孤耸如妇人状则御史庙与石夫人不逺矣然则二书谓消山消湖而今或谓萧山萧湖不亦误欤
黄岩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一名仙石山有路可通郡今废按临海记山上有石驿三面壁立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号王公客堂南有石歩廊又云山顶有黄石故名
东镇山在县东二百四十里临海记云洋山东百里有东镇大山去岸二百七十里生昆布海藻甲香矾等物又有金漆木用涂器物与黄金不殊永昌元年州司马孟诜以闻中有四墺极崄峻山上望海中突出一石舟之往髙丽者必视以为凖焉
永宁山在县东五里旧志云因古县而名岩壁峻峙四望皆方正故俗号方山旧传僧懐玉于此飞锡落临海任氏家山下有亭夹岸梅花相续十余里不絶
三童山在县西南一十七里旧志云山有三峯各髙十余丈逺望似童子香积寺记云昔有三童子出没其侧迹之皆化为石故以名山按寰宇记云山在临海今实黄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