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苗栗县志
苗栗县志
廿年簪笔冠蓬莱,皇路驰驱负异才!包老何曾关节到,使星遥识益州来。功名钟鼎千秋定,衡岳云山此日开。留取襜帷真面在,有人风骨傲寒梅。
斗魁紫气应文昌,玉尺裁来教泽长。三史三通新笔墨,一官一集古辞章。轺车雨润春如海,台阁风生夜有霜。至竟岘山功德在,丰碑和泪读襄阳!
日出榑桑第一州,吟鞭到处许勾留。虚堂镜影陈良翰,似水臣心郑子游!夹道青旗杨柳驿,半轮卿月海天秋。汉家遗蹟燕山在,珍重铭勳笔力遒!
节钺遥临巨镇新,袖中有石证前身。擎天事出奇男子,捧日心存古直臣。宦海浮沉三品鸟,江山跌荡一壶春。何当握取湘东管,次第书扶大雅轮!
纪变绝句四首(并序)
咸丰壬戌夏,彰邑奸胥戴万生作乱,镇道歼焉。从官或死、或逃避莫知纵迹者,大与守土之例相背。时群贼据彰城,鼙鼓之声日夜闻四境;南、北路咫尺不通,孽矣。初,戴逆意叵测,似欲收拾余烬,作江城发匪掎角者。不知塘报,官军屡得胜仗;金陵王气,克日即闻收复虽有闯、献,岂能作死灰之燃哉!今台地平治将二十年,痛定思痛,其间哀鸿磔鼠事,犹在人耳目前也。诗以纪之。
昆池刼火到东瀛,班马中宵似有声;十万黄巾低首拜,前车恐是郑康成!
书生俯首入鹅笼,蒿目潢池路不通;留得湘东金管在,好书忠孝绍家风。
吴发休论短与长,墨磨盾鼻愿谁偿!九千岁事君知否,太白游踪老夜郎(戴逆自称千岁)?
南风吹律死声闻,甚恶居然近楚氛;一笑请缨羁阙下,更无人学汉终军!
题文姬归汉图
费尽黄金有旧恩,怜才一念感曹瞒;中郎谶语卿知否?抱得胡雏作外孙。
赠富崇轩(乐贺)司马诗(并序)(公满洲人,杭州驻防,为卫霍大世家)
山名龛、赭,钱■〈浦上女下〉留昼锦之乡;堤号白、苏,贤郡守宦游之辙。冷泉亭畔,鸟有禅机;灵隐寺前,桂无俗韵。管烟花于南部,长留三万六千岁之缘;寄裙屐于西湖,半在九溪十八涧之际。云蒸霞蔚,人杰地灵,由来旧矣。乃有从龙望族,佐郡名贤。若问乡亲,都夸苏小;但观锦树,便识将军。塞云与海水争飞,剑光共雪花一色。管城有食肉相,榆边铭定远之勳;铜柱书大将名,粒米壮河山之气!执笔浑如上马,追踪隋室罗■〈耳侯〉;横槊依然赋诗,何愧曹家父子!公真健者,闻鸡惊祖逖之风;吏本仙乎?朝汉化王乔之舄。天散花而不落,汉有隶称雄。将相一门,沧桑百感。抛砖引玉,殊惭交浅言深;换羽移宫,讵谓曲高和寡!酒倾东浦,诗托西昆;聊表微忱,即希和韵!
将家贵胄正英年,报国驰驱着祖鞭!捧檄事同毛义喜,留宾驿见郑庄贤。诗无俗骨堪呈佛,吏有冰心已近仙。最忆涌金门外路,晓风残月唱屯田。
六桥烟柳古余杭,蟋蟀微闻葛岭旁;放鹤亭空芳草外,骑驴人老落花中!西邻松柏怜苏小,南渡河山奠岳王。最是家园风味美,一帘香篆梦钱唐。
新承简命紫泥封,人在吴山顶上峰。秋老湖心亭畔月,梦回天竺寺前钟。十年宦海鸥同况一片■〈浦上女下〉心佛见容。试问段桥林处士,古梅花发定千重。
载肉西湖便赋诗,胥涛终让海邦奇。功成磨盾需材急,事遇盘根利器知。六代文章华国具,百年忠孝读书期。燕山自昔风云会,珍重铭勳笔一枝!
上抚军徐树人夫子(六首)
德星光彩绕闽瀛,铁石梅花宋广平。盖世勳猷彝鼎重,等身着述锦囊盈。百城保障车随雨,万里清秋月照营。指日九重枚卜近,金瓯高履宰臣名。
旌旗初指女牛垣,万里欃枪不见痕。赤嵌城高光日月,紫琅山远荡乾坤。参苓药笼储珍味,桃李公家说感恩。喜是八荒开寿域,流民无复绘监门。
科名旌节占花魁,遗爱棠阴几度栽。捧日自瞻星使至,夏天谁信杞人来!书田菽粟存家范,闽峤河山感霸才。犹是梁园词赋客,一编谁与继邹枚?
燕台骏骨市金鞍,沆瀣浑如一气懽。书札岂容干宰相,文章终是厌贫寒!江山跌宕徐陵笔,经史磨儱柳郢丸。绿水红莲宾入幕,肯同安邑老猪肝?
臣心似水定风旛,兼有文章报国恩。手笔共推燕许在,韬钤总赖范韩存。金缯前事悲南渡,锁钥何人任北门!毕竟圣朝皇极建,德威已足靖边屯。
孝廉汉诏重科名,题额升仙意转惊。殷浩漫存高阁志,叶公终有好龙情。作书态爱张长史,投刺心惭你正平。破帽蹇驴温卷日,此心一味效葵倾。
呈秦炳臣军门
缓带轻裘粤海回,忠臣恩诏日边来。建牙开府奇男子,勒鼎铭钟大将才。专阃军威宣玉斧,中天月色照金罍。祭遵雅有投壶兴,燕寝凝香屡举杯。
矍铄翁真海内推,几年偃伯奏灵台!一家儿女恩犹割,万里欃枪力可回。金紫半逢青眼里,功名都向赤心来。燕然山上风云壮,濡笔铭勳待隽才!
寄题延平王庙壁(二首)
曾读丰碑渤澥东,开疆犹仰大王风!阖门骨肉杯羹底,千里江山锦绣中。明代兴亡归刼数,史家成败论英雄!似闻鹿耳鲲身畔,呜咽潮声早晚同。
蜃气楼台转眼空,有明硕果黯然终!雄心已死田横岛,疏草都归鲍氏骢!庙貌九重颁祀典,祠官三肃式斋宫。而今率土图王会,海不扬波处处同。
谢锡光
玉山霁雪
远山如玉隔重峦,入夏依然雪未残;莫道东风能解冻,天教留作画图看。
三台叠翠
层峦突兀列三台,深翠鲜明万叠堆;最爱山光新雨后,嫣然如画笑颜开。
马陵小海
大山都作小山宫,小海仍居大海中。十里潮来洵有信,几家渔艇片帆风!
吞霄渔艇
虎岳登临眼界平,潮来大海势纵横;漫云欲济舟难觅,好顺长风破浪行。
谢锡朋
秋闱后登乌石山(选「化鹏诗集」)
插云高阁控神州,午后来登最上头。斜日西沉鸦背紫,大江东去海门秋。如山有约花应笑,与佛无缘客不留。多谢僧雏供茗惯,为淹题句镇江楼。
自携书剑走天涯,岁岁重阳不在家;一笑独斟茆店酒,十年空负故园花。秋深水国归帆远,树老山城落雁斜。西指乡关重回首,一团云暗一层遮。
得雨亭题壁
亭在罗寨河上,宋芷湾太史所建。
词人遗蹟已零星,山水功名剩小亭;遮护百年来往客,不愁苦雨压江青。
梅岭
无佳山水寄吟身,赢得风光在小春。楼外梅花梅外路,不时驴背有诗人。
惯将双屐作生涯,浅水疏篱小住家;自笑得居香雪里,读书倦后便看花。
谢维岳
三台叠翠
巍巍高耸镇城东,入目悠然泰岱同。斜倚阑干闲眺望,满山苍翠夕阳中。
遥望三台势不齐,重重叠叠翠云迷。北连五指探骊手(新竹五指山在三台山之北),南挂双峰步月梯(双峰山在三台山之南)。笔大如椽频握管,砚平似砥等悬璃(笔架山、墨砚山俱在三台山下)。从兹人物三公贵,生色名山未许跻!
双峰凌霄
高峰如笔欲参天,分插东西断复连;长似银河作玉砚,空中楼阁写云烟。
闲上双峰顶上游,双峰顶上好勾留;水流西北皆沧海,山接东南一大湖(大湖新垦,设有市镇;在双峰山之东南隅)。凤崎晚霞尝照眼(新竹凤山崎与双峰两相对照,山顶望之犹可及也),蟾宫明月恰当头。轩轩具有凌霄意,螺髻青青映斗牛。
刘少拔
三台叠翠
势成三袭耸奇观,二水交流带砺安。天遣名山来作镇,地开荒岛此维翰。非常风雨神灵宅,不尽浓阴海日寒。闲到三台峰顶望,星躔正应大微端。
双峰凌霄
千百峰头矗二峰,东西分插削芙蓉。南来海外此兄弟,北去寰中有祖宗。左右源逢双带水,高寒青起万株松。何当更到吴山去,拍手成仙快此胸?
吞霄渔艇
倒旗招处百川朝,万里惊涛一虎消。此气吞霄还吞海,吾侪观水亦观潮。来如骤雨声成啸,势撼丰林尾欲摇。把酒临风频眺望,兴来直欲挟山超!
马陵小海
一湖烟水两湖俱,湖四湖三一棹纡。十里云山如带统,千层波浪趂潮趋。长洲别岛中流见,鲤使蛟童下界驱。刺到湖心舟簸摆,不知为海亦为湖。
玉山霁雪
是何仙界绝尘埃,一片光芒叠碧瑰;可是天公将玉戏,抑为神女散花来。寒生绝巘辉银海,影入层霄作镜台。无夏无冬人不到,任从歌咏任从猜。
银锭绮霞
国姓井头春欲晚,铁碪山上雨初晴。一江浩荡开天阙,四壁崎岖见赤城。晓色倒翻桃浪輭,夕阳斜过焰峰明。谁抛银锭沧波上,买得朱霞到处生!
磺窟响泉
卦为蒙象有声通,绝世奇泉可振聋。空谷传来才觉觉,好风吹到又东东。东东岂有东周意,觉觉应多觉世功。不溢不盈闻更远,可知不与众流同。
曾肇桢
三台叠翠
嵯峨直欲接天关,势压城头拥翠鬟。万道岚光通北极,三台精气毓东山。浑疑泰岱移方外,误认沧溟在陆间。知是百峦烟瘁地,几时携杖得云攀?
双峰凌霄
谁抛铁笔大如椽,双管齐开倒画天?共许昂头扶日月,相随把臂奠坤干。云阴近覆三村暗(三叉河、水围子、樟林庄俱在近处),烟树遥瞻万丈悬(其峰愈远,望之愈高)。闻道烛台曾对峙(淡北有烛台双峙,十八景之一),崔嵬应让此峰前。
马陵小海
马陵地脉尾闾通,万顷洪涛入眼中。四面山光浮蜃市,千寻水壑寄鲛宫。气吞鸪嶂青林湿,波浸鱼潭绿草丰。若得蓬瀛佳景茂,探奇应自有仙翁。
吞霄渔艇
走旗直插海门雄(走旗山,即吞霄虎头山也),怒激胥涛旦暮攻。排出银山光射月,飞来雪点浪翻风。三千界尽云烟外,十八尖随吐纳中(十八尖山在虎头山北)。回首东边峰万叠,茫茫都付与双瞳。
曾东生
镜中美人
绝世空中色,生来色是空;含情浑欲语,但隔水晶宫。
东生,在江次子、肇桢弟。少聪慧,九龄能诗。时有李庐峰、刘憬南、杨玉田诸人欲试其才,指镜中美人,令口吟一绝;生应声而成。李庐峰诸人皆讶其敏捷,刘憬南作古风赠之。后以夭亡,闻者悼之。
刘憬南
赠曾东生
混沌辟初开,有人补天缺。神圣递相延,苞符秘以泄;尧舜禹汤文,伊皋夔稷契。道统传执中,方策其谟烈。洙泗水悠悠,天启素王猷。金声集大成,木铎觉千秋。参也鲁且稚,滴滴溯源流;道学知有本,家世绍其休。十室有忠信,待唯斋中求。待唯斋非查,殷勤来顾眺。爱才不独余,玉田亦同调。徐徐述所闻,先生向余笑;笑此一空中,惟君年最少。十龄便能诗,篇篇写心妙;谱白雪阳春,如龙吟虎啸。我与杨玉田,各拍案大叫。愿赠君一语,后生勿轻剽;小人不可亲,古道常相照。宝贵尔瑚琏,试登诸廊庙!我与君比邻,亦大有荣耀。
黎莹
梅影(选「吟香诗集」)
生成玉骨卧瑶台,月朗孤山佛羽杯。疏影层层铺不定,香魂点点扫难开。微茫野店蜂常误,冷落山桥蝶半猜。仙子罗浮犹未醒,淡妆睡处日轮来。
古别离
壮年盛意气,慷慨志四方。岂为守贫贱,拘拘怀故乡。譬如健翮鸟,乘风思翱翔;譬如追风骥,千里欣腾骧。岂作儿女态,离别多悲伤!魂消雁门塞,徘徊蹊路旁;道里悲苦辛,关河叹阻长。南浦嗟别情,携手离河梁;安得并州剪,一断离别肠。
何敬修
银锭绮霞
岭上平分号铁碪,飞霞成彩半晴阴。北腾火焰千章木(岭北火焰山,多生松木),南铸葫芦百链金(岭南向芦葫墩,一大市镇)。水绕双溪连海阔(岭右房里溪、岭左大甲溪,两水夹流西至于海),田开绝顶出泉深(岭上有国姓井,溉田数亩)。频登大甲城东望(岭西有大甲分司石城),瑞气迎眸绮结岑。
●苗栗县志卷十六
志余
纪人纪事纪地
史有逸而不传者,非必其不可传也,为欲删繁就简也。苗邑壤地褊小,访闻稍易;故凡有关于掌故者,无不博采而兼收焉。今仿旧志,另汇「志余」一卷;分为纪人、纪事、纪地,盖以补正志所不及云。辑志余。
纪人
纪事
纪地
纪人
吴琳芳,监生。乾隆年间,由内地渡台,居捒冬之社口。其忠信,为土番所见重;垦辟樟树林等处而家焉。续又以长厚闻于官,谕垦石围墙等处,乡里敬爱。为人排难解纷,不数年亏空数千金,怡如也。没年七十二;会葬者士农工贾不下数千人。至今犹有传述者。
吴思泉,本嘉应之弟子员。与弟琳芳来台,辟樟树林而居。严气、正性,行不邪视、不返顾。墟市前后浣衣妇女多蹲踞,见思泉来,皆起立。其为人严惮如此。
刘逢春,字佳宙;原籍镇平。幼喜读书,性孝友。年十六,客台佣工。值林逆乱,随族兄维纪等为义民剿贼;归功维纪,故得任湖北京山县知县,春仍在台。后颇有赀财,卜宅猫里,并筑家塾以训子焉。时猫里初开,街衢多在泥泞中;春多出赀财,造石桥、砌石路,悉成坦道。凡有义举,不吝赀助。晚年,家渐贫乏,有田一顷将鬻于人。时闽、粤械斗,田适当闽、粤之交,闽人方将筑堆以瞰粤人,拟倍价饵之,以期必得;春念大局,减价千金以售粤人。其慷慨好义如此。
曾在江,监生。铜锣湾人;原籍梅州。幼失怙恃,素笃友爱。弟三倾家财无怨色;弟死,为之抚孤儿,不以产业自利。少时,师事钟国麟先生;一年师亡,为之洗葬;三迁其地,择吉而后安。子肇桢,庠生。
刘憬南,号晋帆;铜锣湾人。长于时文古风。幼学于叔岁贡生清岳;天资敏妙,叔器之。后乃以庠生终。先是,地初开未久,胥差多吓诈乡人;南一绳以法,无不畏者。生平抑强扶弱。至纲常名教之重,罔不留心;真典型也。其英锋锐气,至今多谈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