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苑里志
苑里志
番俗
从前番人惯例,居处之屋以木为墙、以草为盖,合家一室住;惟娶妇、赘婿,则别居之。少播稻,多种黍、芝麻;饭用黍充、酒亦用黍酿也。以鱼虾为鲑,以鹿麂为脯,不艺圃,故无葱、韭、生菜之属。时或取鸟兽之肉燔炙,带血而食;性好腥故也。衣饰则戴竹节帽,用玛瑙珠串束于手;以竹管贯耳,使之渐长至肩。善走者曰雄麻达,编五色篾束腹至胸,以便奔驰。衣长至腰,曰几辘;以布及达戈纹为之。或有以鹿皮为衣。蔽下体者以布二幅,曰遮阴。番妇耳穿五孔,饰以米珠,曰鹤老卜。男则耳实以木板或嵌以螺钱;娶妇则去其束箍、摘其耳实。嫁娶曰谙猫麻哈呢,以海蛤数升为聘,亦有以生鹿皮为定。娶日杀牛饮酒,遍宴亲邻。娶后不和或因奸,则离;夫未娶妇,不敢先嫁,嫁则有罚。娶妻曰牵手,弃妻曰放手。妇与人私通,为本夫杀死者勿论;惟与麻达通,祗罚妇酒一瓮,麻达则不问。番死,男女老幼皆裸体,用鹿皮包裹,舁至山上以土埋之。服尚白。葬后家人及舁丧者三日不出户,不舂、不歌;通社亦三日不赴园耕种,以社有不吉事也。耕种器用犁钯诸物,一如汉人;食器亦有用铁铛、瓷碗等件。猎鸟兽,则惯用镖、刀、弓箭之属;盖当时弹炮之尚少也。今番人归化已久,习惯、衣冠、器用以及婚丧、贺吊,一如汉人;通番语者,百无一、二。盖愈久愈离,几忘本来之面目。惟年间度岁及祭先、做田仍遵旧制,醉舞酣歌,备极憨跳情态;尚觉古道之照人也。噫!亦仅已。
物产考
物产者,所以考物土之宜,以合乎裁成辅相之道;非搜奇好异,而必斤斤乎草木鸟兽之微;「山海」、「尔雅」之经所由作也。台湾地判南北、山分内外,寒暖燥湿各自不同,物类蕃滋择地而有。苑里物产与新竹略同,惟席草为他处之所无而仅有;销售畅,故殖产滋。此拓殖者之不容以不考也。
埔占、花螺、清游早、银鱼早、田岸早、圆粒、占仔、红脚早、鸟咬种、格仔、埔早、乌尖、叶下萄、田头叩、万斤掀、竹丝秫、赤壳秫、虎头秫、芒花秫、粩花秫、鹅蛋秫、蛄蚁蛋秫
--右稻属
大麦、小麦、番麦
--右麦属
芦黍、鸭蹄黍、狗尾黍、黍仔
--右黍属
黄豆、白豆、黑豆、乌仔豆、米豆、绿豆、番仔豆、青仁豆、皇帝豆、菜豆、红饭豆、肉豆、虎爪豆、官刀豆、土豆、大冇豆、番土豆、裙带豆、荷兰豆
--右菽属
麻、苎、月桃
--右菽属
姜、葱,韭、薤、蒜、白菜、芹菜、红菜、颇薐、瓮菜、佳菜、茼莴、芥菜、芋、萝卜、苋、马齿苋
--右蔬属
金瓜、冬瓜、丝瓜、王瓜、苦瓜、涵瓜、匏、地瓜、菜瓜、洗子瓜
--右蓏属
菠萝、荔枝、龙眼、佛手柑、桃、杨梅、石榴、柑、橘、柚、李、柑仔蜜、芎蕉、甘蔗、葡萄、杷枇、菱角、槺榔子、杨萄、番石榴、水梨、枣、柿、柭
--右果属
樟、楠、茄冬、相思树、杉、松、柏、柳、桐、柯、埔姜、鹿仔树、朴仔树、茄藤、山茶、枫、桑、厚壳桂、山猪肉、九芎
--右木属
莿竹、麻竹、绿竹、桂竹、芦竹、长枝竹、箭竹、红竹
--右竹属
素心兰、大菁兰、献岁兰、鸡爪兰、小素兰、万寿菊、月下香、向日葵、老来娇、日日春、鸡冠花、七里香、向日红、山芙蓉、大红花、虎爪菊、玉楼春、红木笔、莺爪桃、二红花、白水锦、红水锦、胭脂花、红国丹、圆仔花、金风花、绸春花、山栀花、金银花、连招花、桂花、翦绒、鹿葱、山茶、石榴、桃花、李花、梅花、芙蓉、马蹄、夜合、含笑、水仙、金菊、红菊、白茶、红茶、白菊、刺桐、树兰
--右花属
席草、灯心席草、大叶茅、金丝茅、凤尾草、鸡母珠、含羞草、大芊草、珠仔草
--右草属
金石斛、穿山龙、白鸡冠、红龙草、三脚虎、马蹄金、生木香、千里光、两宝花、五爪龙、龙吐珠、马鞍藤、虎耳草、金石榴、向天盏、鸭母草、叶下红、铁马鞭、蒲公英、遍地锦、香附、陈皮、莿荇、射干、苍耳草、紫苏、枸杞、车前、支子、牛、薄荷、葛根、木斛、山甲、泽兰、半夏、香茅、土茯、风藤
--右药属
牛、羊、猪、狗、猫、兔、猴、獭、鼠、山羊、飞鼠、果子猫、石豹、山猫、山猪、番鼠山■〈犭豪〉
--右毛属
鸡、鸭、鹅、番鸭、水鸭、竹鸡、田鸡、山鸡、白鸽、燕、乌鹙、海鹅、斑鸽、鹭、鸠、瓦雀、乌鸦、喜雀、画眉、钓鱼翁、猫头鸟、海鸡母、暗光鸟、白头翁、鸢、长尾三娘
--右羽属
鲤、鳝、鳅、鳗、鳁、魽、鲢、■、鲳、鲨、鲂、鮸、乌鱼、扁鱼、赤翼、午鱼、虎鱼、黄鱼、狮刀、花身、金钱、狗母、龙尖、铁甲、牛尾、三鲵、草鱼、涂虱、飞乌、花■〈鱼几〉、墨鲗、石鲫、红鱼、乌毛、白带、涂魠、鱱鱼、遍身苦、麻虱目、海和尚、海翁、鱙、■〈鱼勿〉、阔腹、皮刀、竹龙、夺纱、鳜鱼
--右鳞属
■〈句黾〉鼊、龟、鳖、蟹、螺、蟳、蠘、水龟、沙马、白扇
--右介属
蜂、蚁、萤、蚊、蝇、蝉、蛇、蛙、蝴蝶、蜜蜂、蜂虎、蜘蛛、灶鸡、蜈蚣、蚯蚓、壁虎、土鳖、油虫、水蛭
--右虫属
沙石、赤石、白石、乌石、■〈石娄〉■〈石国〉石
--右沙石属
米、豆、酒、糖、油、茶、碱、炭、灰、菁、藤、烟叶、樟柴、薯榔、加苳、白脂麻乌脂麻
--右货属
麻、豹仔皮、獭皮、兔皮、鹿皮、果子猫皮、苑里席
--右币属
谨按物产,因乎其地,不能彼此而皆有。苑里每岁入金,除米榖外,惟草席一款,年可得金二万圆左右。盖席之制造,其创始则自苑里社番;后传入苑里街庄,几于无户不习。然以大甲为市,故称曰大甲席,又曰番仔席也。二十年前,出产愈盛;至十年来制手愈巧,故有以知其将来销售为愈多。组合一社,亦生财之一道也。
古迹考
一名一物,足备考证之资;多见多闻,实为身心之助。历来古迹之留贻,亦志地者所不能废。况胜境乃天工之生成,名区亦地灵之锺毓;岂得谓无关政教,遂置而不问乎?故事虽类乎搜奇,而书不同于语怪;统山水、泉石、寺观、园亭,无一非引古证今之道。爰是详诸名迹,别为一类,以资夫好古者之考古迹。
福德井在苑里街后。上一小墩,有小石龛祀福德神,故名为福德井。虽小而泉清甘,久旱不涸。
涌天泉在芎蕉坑庄船底湖。山上涌泉一窟,久旱之时四处无水,众人取汲不竭。
甘露水在六尺埔观音亭后。山边涌一穴泉,极甘洌;往来者多掬饮焉。
鹅山在圳头内。形如鹅。前有水田,每当禾稻将熟时,稻穗参差,粒榖无存,如鹅之啄食然。后被堪舆者将山上高耸之处削平,流出红水,人谓伤鹅髻所致焉。
鸡冠山在圳头内。形如雄鸡。刘氏作坟于上,后被彰化县令杨桂森所败,于鸡之伸颈处凿一横沟,红水连流数月。
风鲎山在通霄湾。两小山对排,近大海。相传渔人每朝见有两鲎行迹连印沙埔;谓鲎性好淫,入海相交,故名为风鲎。自杨桂森竖石烛以后,无鲎行之脚迹矣。
慈云寺在顶五里牌。祀观音大士。左山、右海,前一小溪。神极灵感,远近之人皆备礼物敬奉。至今,香火不绝。
养真堂在通霄虎头山下。山幽静,持斋者多住其中,以为养真之所;故名焉。
寿公祠在通霄虎头山下。前横沙溪,竹松秀茂。春秋二祭,礼物盛陈。往来者每登其地,凭吊欷歔,与土人谈当年之事焉。
方鉴堂在房里街后;监生陈植东建。堂前开一方池,故名为方鉴堂。四围环堵,中筑草堂;池蓄鱼,边栽垂柳,排石块以作钓矶。外环堵,皆桃李;墙角松一株如盖,堂前兰、菊植以盆,两边排古木。堂后百花,锄地以种。上下划两区,中编小竹为篱。西北墙开一门,通街道。堡中之胜境,以此为最。惜乎人亡事废,不复有从前之整顿焉。
祥异考(兵燹附)
祥异者,以天事之否泰而验人事之通塞也。史家凡遇灾异,皆大笔特书,未尝阙而不讲;正以明「遇灾修省,亦古君子为政」之一说也。
乾隆九年冬,白沙墩雷击巨鱼死。鱼豕首,目生颔下,口阔、腹宽;尾如虾,长三丈许,黑色;牛声,随潮而来,若隐雷然。凡二十二尾排列,皆流黄水。肉膻难食,油可熬灯。居民谓海翁鱼。咸丰八年夏,有巨鱼被浪涌白沙墩上。居民割肉,数十日始毕。同治元年,彗星见。同治辛未年,蝙蝠飞栖瓦窑庄。光绪己卯年,蝙蝠成群倒挂观音亭梁。光绪七年,地大震。光绪十九年,旱。光绪二十年,旱。光绪二十一年,旱。
光绪二十三年夏,大水。同年秋七月,大水;冲崩民田甚多。
兵燹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通霄社土官卓个、卓雾、亚生乱。八月,署北路参将常泰率岸里社番击通霄,擒卓个、卓雾、亚生归,斩于市。
乾隆五十一年十一月,彰化奸民林爽文乱;陷台湾府,寇犯北路,官军拒于通霄,寿同春死之(见「列传」)。五十三年春、正月,获贼首林爽文,槛送京师伏诛,北路平。并获逆党李同于苑里街正法,官抄没其田产,即今之叛产俗名「抄封租」也。
咸丰三年,闽、粤械斗;白沙墩及房、苑各街庄皆被粤人烧毁,闽人尽逃鹿港。惟田藔郑玉庆雇民丁自守,保全不陷。
同治元年,戴逆乱;逆党顺途肆劫。职员蔡锡畴、监生陈植东同总理张阿晨、陈文赞设法保守,卒无大害。
文征
寿公祠碑文许松年
先生名同春,浙之诸暨人也。少入大学,磊落多奇计,薄游闽、粤间。年逾七十矣,与淡水同知程峻善。
乾隆丙午林爽文之乱,其党王作攻淡水。十二月八日,程峻率师渡中港御贼,死之;堑城陷。越十余日,先生阴结义勇,收复堑城,捕斩王作,驱除群盗,绥辑流民。至于丁未之秋,淡水南北尽平矣;是时贼据彰化,凶熖方炽。先生矢志歼巨魁,数从军;闻贼,十月十日进逼三十张犁,遇伏突击。先生马蹶被擒,胁降不屈;贼支解之。事闻,天子嘉叹,赠知县,并官其子聪。
呜呼!先生不偕尺寸之柄,乃能于仓皇攘乱中为国敌忾、为友复雠、为百姓除大患,其猷岂不壮哉?齿既暮矣,马革裹尸,卒遂其志;又何烈也!
土人又言通霄■〈谷间〉中为公死节之所,每着灵异;传闻虽异辞,而忠臣烈士之精魂不泯没于天壤也明矣!
时于道光丙戌年,水师提督许松年刱祠以祀。
苑里慈和宫碑文王廷珪
淡于台为北境,风涛汹涌,沙石舂撞。自国家设分府后,商贾往来,皆赖天后圣母之灵,而歌咏功德不衰。
岁辛卯三月,予自厦门随星崖宋夫子之淡防任,遇飓风飘至惠州。舟人见神灯现于樯端,船得泊岸;复从厦过台,不二日进鹿耳门。其灵显昭昭,在人耳目也。
离淡署七十里有苑里街,人烟辐辏;时方鸠工庀材,经始天后宫。予于是窃叹神灵之赫濯,躬亲所睹;而苑里诸君之敬奉者,非素沐恩波,何以不吝重赀而成之?则古之祀有功烈于民者,其谓是欤?宫刱大殿二进崇严;旁有楼屋围亭,并祀诸神,因圣母而及者也。嗟乎!自宋迄今数百年矣,沧桑屡变,而官民之葺祠以祀者,振古如兹!盖湄岛之灵,宛在水中。况此地蓬山居左、苑水居右,曲池假山,菁葱可爱;神之乘席驾云以遨游于岛屿间者,未有不共乐于斯而昭假也!颜曰「慈和」,言被其慈仁而享和平之福;实淡人之所祷祀焉。
是役也,始于二月,至腊月落成;糜白金六十有奇。任其事者,黄君在荣、应禄、陈君志成等皆倡建义举,而胡君国材、黄君君佐等实肩理是事以成厥功者也。因刻石为之记。
时在乾隆三十八年(癸已)仲秋之月,拣选县正堂霞漳王廷珪撰、拣选儒学澄邑钱鏄书。
修虎头崁路记曾肇桢
尝思匹夫受饿,莫不触目而嗟来;行客沉渊,鲜不举手而援溺。况千万人往来之路,值六七里巉岩之区,而忍任行人之疾苦,不亟为之修葺哉?
粤稽蜀道危险,辟自五丁;而剑阁云连,犹得修其栈道。兹虎头崁一路,实无异阴平摩天之岭。自下而仰,其巅几与碧霄相接;自上而俯,其麓则与沧海同深。曲折纡回,崟崎无极;而崔嵬小径,有一失足而即坠诸深壑者,险亦绝矣。前贤思娲皇炼石补天之功,借此术以补地;虽山从人面,幸不闻有「鹧鸪行不得」之歌!奈历年已久,风雨消磨。罅隙屘途所迭之石,剥落欹侧;而鸠鸣滑滑,寸步难移。此不敛赀而重修,陟彼高冈,能保奔走之无恙耶?
因邀同善士鸠工督责,要使盘石巩固,得于万年往来之安。虽不敢自矜为功,而越此地者咸乐称善曰:『此盖某村某善士之再造也』,则千古不朽矣。是为记。
拟撰房里溪义渡碑文蔡振丰
有房里溪者,一望沙石,几无鸟道之通;十里烟波,难作虹腰之藉。天雨骤至,溪涨异常;既徒涉而不能,将临河而必返。乘舆可济,小惠无庸;苦海多波,大慈谁舍?是非设义渡济行人则不可也!
然鸠工费大,独力难支;狐集心坚,众擎易举。官为其倡,鹤俸齐捐;民亦共输,蚨钱乐掷。夫由官雇,船由民修;便行旅之往来,禁丝毫之需索!斯慈航得渡,人无灭顶之占;彼岸同登,客少望洋之叹!是宜大开善果,更设道场;忏已往之沉冤,超共升于极乐。光摇水面,先排照夜之灯;竿竖滩头,高扬招魂之帛。阴阳均感,人鬼无猜。贤有司治茧多方,永着为例;尔善信悭囊宜破,共体此心!敢望将来,毋忘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