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大金陵新志
至大金陵新志
二年庚寅 十一月方平移知杭州
三年辛卯 四月初三日右谏议大夫皇甫秘知府事始带提辖本兵兵甲
四年壬辰 四月泌赴阙二十三日刘湜以天章阁待制知府事
至和元年甲午(四月甲午朔日蚀) 十月二十三日湜转户部郎中就差知广州九月十二日龙图阁直学士工部侍郎向传式知州事
嘉佑元年丙申(八月庚戌朔日蚀) 九月十八日传式赴阙龙图阁直学士刑部郎中包拯知府事十二月二十日拯赴阙授右司郎中知开封府
二年丁酉 二月二日尚书工部郎中龙图阁待制王琪知府事
三年戊戌(八月乙亥朔日蚀) 八月琪除知制诰就移知苏州九月以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梅挚知府事
四年己亥(正月日蚀用牲祭社) 诏江宁府置江南东路兵马钤辖十二月挚改右谏议大夫移知河中府
五年庚子(正月大星陨东南如雷) 二月三日工部郎中知制诰王琪知府事再至四月移知陈州六月右正言充龙图阁待制冯京知府事
六年辛丑(六月朔日蚀) 四月九日京改翰林侍读学士
七年壬寅 二月二十四日司农卿魏琰知府事六月二十九日琰赴阙右司员外郎直史馆郭申锡知府事十月十三日申锡改礼部郎中移知沧州左谏议大夫王贽知府事
八年癸卯(三月仁宗庙太子曙即位庙号英宗)
治平元年甲辰(雨土者再) 四月十六日给事中天章阁待制彭思永知府事
二年乙巳(春大风昼晦十月雨木冰) 十月十九日思永赴阙为御史中丞
三年丙午(三月有彗见西方庚申晨见于室本大如月长七尺许辛巳昏见于昴如太白长丈有五尺壬午孛于毕如月至五月没九月戊子朔日蚀) 二月十七日右谏议大夫吕溱知府事十一月二十七日溱赴阙尚书礼部郎中集贤殿修撰龚鼎臣知府事
四年丁未(正月英宗庙太子顼即位庙号神宗 正月朔大风霾) 二月十六日鼎臣改户部郎中五月二十八日赴阙尚书工部郎中知制诰王安石知府事十月二十三日安石赴阙孙思恭知府事
熙宁元年(戊申正月甲戌朔日蚀) 四月二十八日以龙图阁直学士左谏议大夫吴中复知府事
二年己酉地震 五月十九日中复移知真定府八月二十日以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钱公辅知府事
四年辛亥 公辅移知扬州六月八日以尚书工部郎中充集贤殿修撰沈起知府事
五年壬子(雨土) 二月二十三日尚书兵部员外郎直史馆傅尧俞知府事
六年癸丑(四月甲戌朔日蚀) 二月二十九日尧俞移知河阳四月十八日以右谏议大夫沈立知府事
七年甲寅 六月十五日立移知宣州观文殿大学士特进吏部尚书王安石知府事再至
八年乙卯(正月雨木冰雨土及黄毛八月庚寅朔日蚀彗出轸) 三月一日安石赴阙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六月以祠部郎中直史馆叶均知府事
九年丙辰 十一月均赴阙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王安石罢政判府事寻为集禧观使
十年丁巳 十月四日尚书司封郎中直龙图阁元积中知府事十一月六日积中移知洪州十二月一日司封员外郎直昭文馆吕嘉问知府事
元丰元年戊午(六月癸亥朔日蚀太史言验之不食有大星裂于内阶东南有光烛天大星出瓠瓜声如雷) 九月十六日嘉问移知润州十月十五日尚书都官员外郎孙昌龄知府事
二年己未(雨上) 五月二十七日昌龄移知润州七月十九日以太常少卿直龙图阁元积中知府事 再至
三年庚申(彗出太微堙十一月己丑朔日蚀) 六月二十三日积中得请提举杭州洞霄宫八月十七日尚书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孙坦知府事当月二十三日赴阁十月初七日龙图阁直学士朝请大夫充集贤殿修撰刘庠知府事
五年壬戌(雨土四月壬子朔日蚀) 三月十日太中大夫龙图阁待制陈绎知府事
六年癸亥(四月雨土九月癸卯朔日蚀) 六月二十日绎移知建昌军八月五日以龙图阁直学士太中大夫王益柔知府事六月移知应天府
七年甲子 九月二日端明殿学士中大夫王安礼知府事
八年乙丑(三月神宗崩太子煦立庙号哲宗) 四月安礼迁太中大夫五月改资政殿学士
元年元年丙寅 十二月七日安礼移知扬州十八日龙图阁待制蔡卞知府事
四年己巳(昼有流星出东北) 正月十一日卞移知扬州四月朔以朝奉大夫集贤殿修撰林希知府事五月十三日希赴阙六月以龙图阁待制熊本知府事
五年庚午
六年辛未(五月己未朔日蚀) 二月十三日本赴阙四月二十一日左朝议大夫直龙图阁谢麟知府事七月三日麟赴阙八月十一日左朝奉大夫充天章阁待制黄履知府事
七年壬申 四月八日履知邓州十月五日左朝奉大夫充龙图阁待制陆佃知府事
八年癸酉 二月八日佃丁母忧四月二十八日左朝散大夫宝文阁待制曾肇知府事
绍圣元年甲戌(三月壬申朔日蚀云雾不辨) 二月八日肇改知瀛州
二年乙亥 天章阁待制何正臣知府事自正臣始凡知府事皆兼江南东路兵马钤辖
三年丙子 资政殿学士吕惠卿知府事
四年丁丑(六月癸未朔日蚀火入鬼舆彗出氐斜指天市垣光芒三尺余扫巴星未几犯宦者复犯帝座) 龙图阁待制陈轩知府事
二年己卯 朝奉郎直秘阁吕升卿知府事
三年庚辰(正月哲宗崩弟佶即位庙号徽宗) 叶涛除集贤殿修撰知府事七月蔡卞授资政殿学士知府事十一月蔡京授端明殿学士知府事皆不至京卞寻落职提举杭州洞霄
建中靖国元年辛巳(正月朔有流星光烛地自西南入尾抵距星是夕有赤气起东北方亘西方中出白气二将散复有黑气在旁四月辛卯朔日蚀) 邓佑甫以直秘阁知府事
崇宁元年壬午 陈佑甫以直秘阁知府事
二年癸未 降授宣德郎朱彦知府事
三年甲申(十月雨雹) 显谟阁待制王汉之知府事
四年乙酉(二月雨雹) 徽猷阁待制徐绩知府事
五年丙戌(正月彗出西方竟天) 正月蒋静以徽猷阁待制知府事姚佑以显谟阁待制知府事
大观元年丁亥(十一月壬子朔日蚀干宁军黄河清八百里改干宁为清州庐州) 佑移知清州曾孝蕴以集贤殿修撰知府事
二年戊子(五月庚戌朔日蚀) 卢航以龙图阁待制知府事
三年己丑(六月至十月江淮大旱冬甘露降尚书省) 沈锡以徽猷阁待制知府事七月移知宣州曾孝序以集贤殿修撰知府事
四年庚寅(有星孛于中宫长数丈始出王良造父间遂历阁道逆行入紫宫几遍扫垣内外座已退俄又进扫帝座者再前后三十余日乃灭有星如月徐徐南行而落光照人物与月无异) 四年孝序知潭州薛昂以资政殿学士知府事
二年壬辰 八月昂移知西京
三年癸巳 吴拭以直龙图阁知府事
四年甲午 卢航以龙图阁待制知府事
五年乙未
六年丙申 蔡薿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府事
七年丁酉 十二月薿以翰林学士承旨赴召
宣和元年己亥(四月丙子朔日蚀一夕五鼓西北有赤气数十道亘天犯紫宫北斗仰视星皆若隔绛纱拆裂有声又间以白黑二气自西北俄入东北延及东南其声不绝迨晓乃止) 王汉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府事再至
四年壬寅 汉之除延康殿学士
五年癸卯(八月辛巳朔日蚀十月雨木冰金太宗乌奇迈立) 卢襄以徽猷阁待制知府事
七年乙巳(十二月徽宗传位太子桓庙号钦宗 三月朔雨雹) 襄移知湖州
靖康元年丙午(十二月钦宗与上皇及六宫皇族北狩 丙辰太白荧惑岁镇四星聚张壬戌彗出紫微垣东北长数丈拂帝座扫文昌大风拔树雪霁彗见有白气出太微垣庚申日出如血) 曾孝序以龙图阁学士知府事四月移知青州五月宇文粹中以资政殿学士知府事
天时 政事
宋太祖(赵氏名匡胤)建隆元年庚申(正月癸卯日下复有一日黑光相荡
宋受周禅定色赤腊用戌以火德王天下) 正月周命太祖出师拒契丹将士拥还汴梁即皇帝位封周主崇训为郑王 三月唐李景进贺登极绢二万匹银一万两长春节御服金带金器一千两银器五千两绫罗锦绮一千匹 七月贡乘舆服御物又贡贺平泽潞金银罗绢 十一月上征李重进景遣犒师复遣子从镒置宴上使诸军习战舰于迎銮镇景惧甚小臣杜着伪作商人来归彭泽令薛良坐事责池州文学亦来奔上命斩着于下蜀巿配良隶庐州牙校景少安然终以蹙弱遂决迁都之计
二年辛酉 二月景使贺长春节遣通事舍人王守正使江南劳迁都也是月景迁南都城邑迫隘欲诛始谋者枢密唐镐发病卒 六月景殂于南都七月以丧归金陵子从嘉即位改名煜句容尉张佖上书陈十事煜嘉纳擢监察御史八月徐邈奉其主景遗表来上遣冯谧来贡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绫罗缯彩三万匹仍上表具陈袭位之意上优诏答之遣鞍辔库使梁从义如江南吊祭赐绢三千匹十月唐主以皇太后山陵遣韩熙载田霖来助葬 命王仁赡使江南以煜新立申庆赐也煜以南都留守韩王从善为司徒兼侍中诸道兵马副元帅邓王从镒为司空南都留守令诸司无职事官四品至九品日二员待制内殿各上封事三两条有才高位下者私喜其言得达而迄莫施仁众遂失望十二月煜追尊其父为皇帝庙号元宗
三年壬戌夏大旱 四月乙未诏奉使江南者毋得将其所用钱过江北虽通职贡然亦增修战备 七月煜遣翟如璧谢赐生辰国信贡金器二千两银器一万两锦绮绫罗一万匹 禁火葬
干德元年癸亥 十一月煜贡贺南郊礼银一万两绢一万疋贺册尊号绢万匹取荆南及湖南 作嘉量颁天下 女真入贡蠲登州沙门岛居租贼令专治舟船度所贡马匹 郊祀大赦改元
三年甲子(夏大旱) 二月煜贡纳改葬安葬银一万两绫绢各万匹别贡银二万两金器龙凤茶酒器数百事 十一月煜妻周氏卒遣作坊副使魏平吊祭
三年乙丑 二月灭蜀 煜贡长春节御衣二袭金酒器千两锦绮罗縠各千匹银器五千两十四日又贡贺收复西川银五万两绢五万匹十月煜母锺氏卒遣染院副使李光图充吊祭使
四年丙寅 七月煜上言占城国使入贡道出臣国遗臣犀角一株牙二株白龙脑三十两苍龙脑十片乳香千斤沉香三千斤煎香七十斤石亭脂五十斤白擅百手紫矿五十斤荳蔻二万颗龙脑三斤槟榔五十斤藤花簟四领占城孤班古缦二段阇婆礼偃鸾国古缦一段阇婆沙鹓古缦一段绣古缦一段绣水织布五匹沙鹓锦绣古缦一段以其物来上诏还之 煜以邸院稍乏赡供将茶二十万斤纳于建安军诏给价钱
五年丁卯(三月五星聚奎六月戊午朔日蚀)
开宝元年戊辰 二月煜请依干德四年例纳茶给钱从之 十一月郊祀大赦改元
二年己巳 六月煜以车驾北征使弟从谦来贡茶药器币
三年庚午(四月辛卯朔日蚀)
四年辛未 十一月煜遣弟郑王从善为郊禋来朝贡始去唐号改印文为江南国印赐诏乞呼名从之先是煜以银五百两遗丞相赵普普告于上上曰此不可不受当使之勿测及从善入觐常赐外密赉白金如遗普数江南君臣闻之服上伟度 灭南汉
五年壬申(九月丁巳朔日蚀) 二月上既平广南欲经理江南因从善入贡留之煜大惧是月始损制度下令称教改中书门下为左右内史府尚书首为司会府御史台为司宪府翰林为修文馆枢密院为光政院从善为楚国公从镒为江国公从谦为鄂国公宫殿悉去鸱吻 闰二月以李从善为泰宁节度使赐第京师上使从善致书风煜归朝煜不从但增岁贡而已南都留守林仁肇有威名朝廷忌之用计间煜遂杀仁肇
六年癸酉
七年甲戌(二月庚辰朔日蚀) 上命有司造大第号礼贤宅以待李煜及钱俶先来朝者赐之相继遣梁迥李穆使江南谕旨煜辞疾不至乃命曹彬及潘美伐江南彬等入辞上谓彬曰南方之事一以委卿切勿暴略生民务广威信使自归顺不须急击也且以匣剑授彬曰副将而下不用命者斩之潘美等皆失色十月九日煜进绢二十万匹茶二十万斤买宴绢万匹钱五千贯御衣金带金银器用数百事闻将举兵故有是献十三日又贡银五万两绢万疋以王师傅其城惧而来告 闰十月丁卯彬败江南二万余众于采石矶擒杨收孙震等获战马三百余匹江南无战马朝廷每年赐百匹至是驱为前锋郝守浚自荆南以大舰并黄黑船跨江为浮梁试于石簰口 十一月诏移采石矶缆三日而成不差尺寸初江南人樊若水举进士不第上书言事不报乃钓鱼采石江上以绳度江广狭诣阙陈取江南策上令学士院召试赐及第如若水之策造大舰为浮梁以济师至是用之王师如履平地煜初闻之谓儿戏耳乃遣杜彦华督水军万人杜真领步军万人逆王师彬等败之于新林寨获楼船战棹三十余艘十二月又败江南军五千余人于白鹭洲金陵始下令戒严
八年乙亥(六月彗星出柳长数丈七月辛未朔日蚀) 初江南后主即位梦羊升武德殿御床意甚恶之及金陵之陷补阙杨克逊知升州首坐此府正月彬又败江南军于新林港口斩首三千级获船六十余艘吴越王钱俶拔常州利城寨败江南军田钦祚败江南万余众于溧水斩都统李雄等十七人初李景之割江也雄为江南义军首领拒周有功历袁汀二州刺史至是为统军使戒诸子曰吾必死国难尔曹勉之是役也雄父子八人偕死非同行者亦殁于他陈曹彬败其众数千人于白鹭洲拔升州关城江南军千余人溺水守陴者遁入城三月又败其众于江中生擒五百人四月又败之于秦淮北六月又败其军二万余众于升州城下夺战舰数十艘十一月彬等进攻金陵初次秦淮江南水陆军十余万背城而阵时舟楫未具潘美曰岂限此一衣带水邪率所部先济江南兵大败煜复出兵泝流夺采石浮梁美旋击破之擒其将七人王师入境国主日于后苑引僧道诵经讲易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年少专任兵事初无效死意但欲国主速降而口不敢发后国主自出巡城见王师满野始大惧遂杀继勋自此兵机处分皆自澄心堂出张洎等实专之也朱令赟自湖口拥众入援号十万顺流而下将焚采石浮梁王明率所部屯独树口遣其子驰入奏且请增造战船上曰此非救急之策也令赟朝夕至金陵之围解矣乃密使令明于州蒲间多立长木若帆樯之状令赟望见凝有伏即稍逗留时江水浅涸不利行舟令赟独乘大航建大将旌旗至皖口步军都指挥使刘遇急击之令赟纵火拒战会北风甚火反及之其众大溃擒令赟等金陵独恃此援于是孤城愈危蹙矣 王师初起江南以京口要害当得良将以刘澄旧事藩邸国主尤亲任之乃擢为润州留后澄至镇无斗志吴越兵初至营垒未成左右请出兵攻之澄不从闻金陵围急遂以城降润州平外围愈急遣徐铉入贡求缓兵大臣言铉博学有才辩宜有以待之上笑曰第去非尔所知既而铉至言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其说累数百言上徐曰尔谓父子者为两家可乎铉不能对铉还寻复入奏言江南无罪辞气益厉上怒按剑谓铉曰不须多言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可容他人鼾睡乎铉皇恐而退先是曹彬等列一寨攻城潘美居其北以图来上上视之指北寨谓使者曰此宜深沟自固江南人必夜出兵来寇尔亟去语曹彬并力速成之不然将为所乘矣彬承命自督丁夫掘堑堑成江南人果夜出兵袭北寨彬等纵其至徐击之皆歼焉王师围金陵自春徂冬势愈穷蹙上因使者谕彬以勿伤城中人苦犹困斗李煜一门切毋加害于是彬每缓攻累遣人告煜曰某月某日城必破宜早为之所一日彬忽称疾诸将问疾彬曰诸公若共信誓破城日不妄杀一人则彬之病愈矣诸将遂焚香约誓彬称疾愈十一月二十七日城陷彬整军至宫城煜奉表纳降与其群臣迎拜于门彬慰安之申严禁暴之令士大夫皆赖彬保全府库委转运使按籍一无所问及还舟中皆图籍衣衾而已捷音至群臣入贺上泣谓左右曰宇县分割民受其祸攻城之际必有横罹锋刃者此实可哀也即诏出米十万石赈城中饥民大赦江南伪署文武官厘务者并仍旧令吕龟祥诣金陵籍煜图书赴阙下得六万余卷 九月以行营都监内客省使丁德裕为常润等州经略巡检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