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大金陵新志
至大金陵新志
海陵王(讳昭文郁林王弟自新安王迎立改元延兴十月废)明帝(讳鸾始安贞王之子弒郁林王废海陵王而即位号高宗十月改元) 鄱阳王锵为司徒车骑大将军陈显达为司空尚书左仆射王晏为尚书令九月鸾遣兵诛司徒鄱阳王锵及随王子隆谢粲等江州刺史晋安王子懋起兵鸾遣中护军王玄邈讨杀之 冬十月鸾为太傅领大将军扬州牧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殊礼进爵为王杀桂阳王铄衡阳王钧江夏王锋建安王子真巴陵王子伦 太皇太后令曰嗣主冲幼庶政多昧早婴延疾弗克负荷太傅宣城王胤体宣皇锺慈太祖宜入承宝命帝可降封海陵王癸亥高宗即皇帝位改元以王敬则为大司马陈显达为太尉王晏加骠骑大将军徐孝嗣加中军大将军萧谌为领军将军立子宝义为晋安王宝玄为江夏王宝源为庐陵王宝寅为
建武元年甲戌(五月甲戌朔日蚀) 建安王宝融为南郡王宝攸为南平王立子宝卷为太子诈称海陵恭王有疾遣御师瞻视因而殒之
二年乙亥 上游华林园与萧谌及尚书令王晏宴尽欢坐罢留谌遣左右数谌罪杀之杀西阳王子明南海王子罕邵陵王子贞以右卫将军萧坦之为领军将军诏修晋诸陵增置守卫
三年丙子
四年丁丑 正月大赦召王晏于华林园诛之以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
永泰元年戊寅 正月大赦加徐孝嗣开府仪同三司杀河东王铉等十王于是太祖世祖及世宗诸子皆画 夏四月改元 大司马会稽太守王敬则举兵反帅宝甲万人过浙江张(坏去土改王)遣兵拒敬则于松江闻鼓声一时散走 敬则攻左兴盛刘山阳二垒胡松引骑兵突其后敬则军大败斩之传首建康 秋七月己酉上殂于正福殿太子即位葬明帝于兴安陵
东昏侯(讳宝卷字智岁高宗第三子)永元元年己卯 正月大赦改元 祀南郊三月加始安王遥光开府仪同三司帝自即位寄腹心于江祏兄弟祏欲废帝立遥光刘暄发祏谋帝命袁之旷收祏并弟祀皆死虑遥光不自安欲迁为司徒使还第召入谕旨遥光恐收集二州部曲以讨刘暄为名夜遣数百人破东冶出囚于尚方取仗又召骠骑将军垣历生 丙辰诏曲赦建康中外戒严徐孝嗣以下屯卫宫城萧坦之帅台军讨遥光屯湘宫寺左兴盛屯东篱门镇军司马曹虎屯清溪大桥众军围东城三面烧司徒府 垣历生出战因弃稍降曹虎斩之其晚台军以火箭烧东北角楼城溃遥光反拒斋阎扶匐床下军人于暗中牵出斩之以徐孝嗣为司空加沈文季镇军将军侍中仆射刘暄为领军将军曹虎为散骑常侍 右卫将军萧坦之刚狠而专茹法珍等谮刘暄有异志帝疑曹虎旧将且利其财皆杀之
以频谏大臣火赦 徐孝嗣沈文季沈昭略谋因帝出游废立事泄帝召入华林省赐以药酒皆死 十一月丙辰陈显达举兵寻阳与朝贵书数帝罪恶 以崔慧景为平南将军督众军击显违后军将军胡松帅水军据梁山左卫将军左兴盛督前锋军屯社姥宅显达败胡松于采石甲申军于新林左兴盛帅诸军拒之显达潜军夜渡以数千人登落星冈新亭诣军闻之奔还宫城大骇闭门设守显达与台军战再合显达大胜手杀数人马稍折退走骑官赵潭刺显达队马斩之
中兴元年辛巳(三月废帝为涪陵王立南康王宝融是为和帝十二月萧衍弒涪陵王以太后令追废为东昏侯明年夏四月和帝禅位于梁齐亡) 正月东昏侯以晋安王宝义为司徒建安王宝寅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二月乙巳南康王即帝位于江陵以萧预冑为尚书令萧衍为右仆射加征东大将军都督征讨诸军事假黄钺衍命诸军自郢州即日上道东昏侯以光禄大夫张瑰镇石头大子左率李居士总督西讨诸军事屯新亭 九月萧衍前军至芜湖遣曹景宗进军江宁丙辰李居士自新亭选精骑一千至江宁景宗奋击破之乘胜至皂荚桥于是王茂邓元起吕僧珍进据赤鼻逻新亭城主江道林引兵出战被擒衍至新林命王茂据越城邓元起据道士墩陈伯之据篱门吕僧珍据白板桥李居士请于东昏侯烧南岸邑屋以开战伤十月甲戌东昏侯遣征虏将军王珍国军主胡虎牙将精兵十万余人陈于朱雀舫南宦官王宝孙持白虎幡督战切骂诸将将军席豪发愤突阵死曹景宗等将士皆殊死战东昏侯军大溃衍长驱至宣阳门陈伯之屯西明门 宁朔将军徐元愉以东府城降张瑰弃石头衍命诸军攻六门东昏烧门内营署宫府驱逼士民悉入宫城闭门自守军事悉委王珍国张稷 十二月丙寅珍国稷引兵入殿御刀丰勇之为内应东昏在含德殿闻兵入趋出北户欲还后宫门已闭宦者黄泰平刀伤其滕仆地张齐斩之以黄紬裹酋使范云送诣石头衍使张弘荣先入清宫封府库图籍以宣德太后令追废涪陵王为东昏侯以衍为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事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建安郡公依晋武陵王遵承制故事衍入阅武堂以护国将军萧宏为中护军
至大金陵新志卷三上之下
元 张铉 撰
金陵表三
梁
高祖武皇帝姓萧名衍字叔达与齐同相国何之后考顺之字之纬预佐命封临湘侯累至领军将军丹阳内史高祖以宋大明元年丁酉岁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妣张氏常梦抱日已而有孕生帝帝生有兴光两体胼骨顶上隆起日角龙颜重岳虎头舌文为八字项有浮光身映日无影为儿童能蹈空而行有文在左手白武及长博学多通有文武才干起家巴陵参军迁王俭府东阁祭酒一见异之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之士高祖与焉累拜黄门侍郎与萧谌等定策封建阳侯败魏军于雍州进使持节雍梁南北秦四州军事雍州刺史东昏侯立八要擅权长兄懿自益州刺史还朝被害是日建牙引军下沔南康王宝融即帝位于江陵改中兴元年以高祖为左仆射假黄钺八月命众军围台城张稷王珍国斩东昏侯送首收嬖党王咺之已下四十八人谏之入屯阅武堂下诏一切淫刑滥罚赋役并原放明年齐和帝自江陵还建康下诏连加封爵三月丙辰禅位千梁百官上表劝进太史令蒋道秀陈天文符谶六十四条乃即位改元自天监壬午至太平丙子四主五十五年而禅于陈
天时 地域
九年庚寅 新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三桥
天时 官守
武帝天监元年壬午(正月乙酉甘露降于茅山弥漫数里旱饥) 临川王宏为扬州刺史加都督
二年癸未 特进光禄大夫王份监丹阳尹
四年乙酉(五月建康县定阴里生嘉禾茎十二穗十二月天清朗西南有电光闻雷声者三) 诏宏都督诸军镇东将军沈约为丹阳尹
六年丁亥(七月甲子太白尽见八月戊戌大风折木京师大水涛入御道七尺) 建安王伟为扬州刺史
十年辛卯(六月嘉莲生一茎三花于乐游苑九月丙申天西北隆隆有声赤气下至地十二月山车见于临城) 约加特进迁中军将军丹阳尹
十二年癸巳 约卒武陵王纪为扬州刺史
十四年乙未(魏宣武帝恪殂太子诩立) 开府仪同三司王茂为丹阳尹
十五年丙申(三月朔日蚀) 宏坐法免吴平侯景加侍中及太尉扬州刺史
十六年丁酉 诏景以安东将军监扬州置佐史即宅为府
普通元年庚子(正月丙子日蚀七月淮江海三渎并溢九月乙亥夜有日见于东方光烂如火) 临川王宏迁太尉复为扬州刺史侍中如故
七年丙午 宏卒 孔休源为宣惠将军监扬州事
二年戊申(魏主子攸立) 休源加金紫光禄大夫
四年壬子(七月甲辰星陨如雨) 邵陵王纶为扬州刺史
五年癸丑(正月戊申京师地震己酉长星见五月京师大水 西魏孝武帝入长安) 何敬容兼丹阳尹
六年甲寅(夏四月癸丑日蚀十二月西南有雷声止地) 以临贺郡王正德为丹阳尹寻出为南兖州刺史
五年己未 丹阳尹何敬容为尚书令
十年甲子(十一月大雪八尺) 敬容坐事免官
三年己巳(三月壬午火守心乙酉太白昼见) 王固封莫口亭侯为丹阳尹
简文帝(名纲字世赞武帝太子)大宝元年庚午东魏相高洋废其主善见自立国号齐) 西阳王大钧为丹阳尹
二年辛未 大钧遇害武宁王大威为丹阳尹寻遇害
元帝(讳绎武帝第七子即位江陵改元)承圣元年壬申 侯景平 南平王恪为扬州刺史 王僧辩为扬州刺史
二年癸酉(时欲还建业以群臣议不果) 正月僧辩发建康陈霸先代为扬州刺史镇建康九月诏霸先复还京口以僧辩复为扬州刺史镇建康
三年甲戌 陈霸先复为扬州刺史镇建康
太平元年丙子(九月龙见于御路自太社至于象魏) 霸先又为扬州刺史寻为扬州牧
天时 政事
武帝天监元年壬午(正月乙酉甘露降于茅山弥漫数里旱饥) 正月齐和帝遣兼侍中席阐文等慰劳建康进大司马衍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初衍与范云沈约任昉同在竟陵王西邸意好敦密至是引云为大司马咨议参军领录事约为骠骑司马昉为记室参军与参谋议甲寅诏进大司马位相国总百揆扬州牧封十郡为梁公备九锡置梁百司去录尚书之号骠骑大将军如故南兖队主陈文兴于城内凿井得镂骐驎玉璧水精环各二枚又凤凰见建康县桐下里宣德皇后称美符瑞归于相府 诏增封十郡进爵为王赦国内及府州所统殊死以下三月和帝至姑熟下诏禅位兼太保尚书令王亮等奉玺绶诣梁宫丙寅梁王即帝位于南郊大赦改元奉和帝为巴陵王宫于姑孰以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相国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仆射兼侍中范云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诏凡后宫乐府诸妇女一皆放遣戊辰巴陵王殂 诏有司依周汉故事议赎刑以谢沐县公宝义为巴陵王奉齐祀齐南康侯子恪及弟子范尝因事入见上从容谓曰我初平建康人皆劝我除去卿辈以一物心我于时依而行之谁谓不可正以江左以来代谢之际必相屠灭感伤和气所以国祚不长又齐梁虽云革命事异前世我与卿兄弟耳 诏公交车府谤木肺石傍各置一函若肉食莫言欲有横议投谤木函若有功劳才器冤沈莫达者投肺石函上身服浣濯之衣常膳惟以菜蔬简吏务选廉平 河南褚渭居建康素溥行仕宦不得志知陈伯之拥强兵在江州遂投伯之伯之举兵反使王茂为征南将军江州刺史讨平之伯之与渭俱奔魏秋八月命尚书删定郎蔡法度损益王值之集注旧律为梁律仍命王亮王莹沈约范云等九人同议 立子统为太子 是岁江东大旱米斗五千民多饥死 初立长干寺 益州刺史刘季连不受命遣邓元起攻之进围成都
二年癸未 成都城中升水三千人相食刘季连肉袒请罪邓元起送季连诣建康入东掖门数步一稽颡上笑曰卿欲慕刘备而曾不及公孙述岂无卧龙之臣耶赦为庶人 蔡法度上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诏班行之五月范云卒众谓沈约宜当枢管上以约经易不如徐勉乃以勉及右卫将军周舍同参国政扶南龟兹中天竺国各遣使贡方物交州进鹦鹉能歌不纳
三年甲申(疾疫) 大举兵伐魏魏营国学时学业大盛州举茂异乡贡孝廉
四年乙酉(五月建康县定阴里生嘉禾茎十二穗十二月天清朗西南有电光闻雷声者三) 正月诏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开学宇招纳后进于是以贺玚及明山宾沈峻严植之补博士各主一馆馆有数百生徒给其饩廪其射策通明者除为吏分遣博士祭酒巡州郡立学 祀南郊大赦初立孔子庙十月大举兵伐魏以扬州刺史临川王宏都督北讨请军事王公以下各上国租田谷助军是岁大穰米斛三十钱 初置敬业寺
五年丙戌(二月丙寅朔日蚀) 正月封子纲为晋安王 始丰获八目龟一置净居寺大赦
六年丁亥(七月甲子太白尽见八月戊戌大风折木京师大水涛入御道七尺) 三月有象入京师 置左右骁卫左右游击将军建安王伟为扬州刺史沈约为尚书左仆射八月大赦改阅武堂为德阳堂听讼堂为议贤堂初置光宅寺帝舍宅造寺于小庄严寺造无量寿佛像长一丈八尺铸铜不足给功德铜三千斤 曹景宗韦叡大败魏师于锺离
七年戊子 诏吏部尚书徐勉定百官凡一百九号 四月皇太子纳妃大赦 六月复建修二陵周回五里改陵监为陵令初置涅盘寺
八年己丑 正月祀南郊大赦 魏专尚释氏远近承风共有一万三千余寺
九年庚寅 三月己丑幸国学亲临讲席赐祭酒以下帛有差诏皇太子以及王侯之子年可从师者皆入学初置本业寺在蒋山里
十年辛卯(六月嘉莲生一茎三花于乐游苑九月丙申天西北隆隆有声赤气下至地十二月山车见于临城) 正月祀南郊大赦 尚书左仆射张稷出为青冀二州刺史 祀明堂 上敦睦九族朝士有犯罪屈法申之百姓有罪则按之如法尝因郊祀有秣陵老人遮车驾言曰陛下为法急于庶民缓于权贵非长久之道诚能反是天下幸甚上于是宽之初作宫城门三重及开二道 初置解脱寺帝为宣德皇后造在太清里内
十一年壬辰(二月野蚕成茧)
十二年癸巳 正月祀南郊大赦 诏掩骼埋胔 新作太极殿改为十三间六月新作太庙增基九尺 纪为刺史诏曰真白俭素是其清也临财能让是其廉也知法不犯是其慎也庶事无留是其勤也纪持为帝爱故先作扬州牧
十三年甲午(老人星见) 二月耕藉田孝悌力田增爵一级大赦宋齐藉田皆用正月至是始用二月及致斋先农立子纶为邵陵王绎为湘东王纪为武陵王 堰淮水以灌寿阳 为宝志造劝善寺
十四年乙未(魏宣武帝恪殂太子诩立) 正月冠太子于太极殿大赦天下赐为父后者爵一级祀南郊是冬寒甚浮山堰士卒死者什七八 魏胡太后作永宁寺饰以珠玉锦绣
十五年丙申(三月朔日蚀) 冬十一月交州刺史李畟斩反者李宗孝传首建康 景在州尤称明断符教严整有田舍老姥诉得符还至县县吏未即发姥语曰萧监州符如火汝手何敢留之其为人所畏敬如此
十六年丁酉 正月祀南郊诏尤贫家勿收今年三调恤理冤狱并赈孤老鳏寡不能自存者 二月耕藉田赦罪人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郊庙牲牷皆代以面其山川诸祀则否时朝野諠哗以为宗庙去牲乃是不复血食帝不从冬诏以宗庙犹用脯修更议以饼代脯其余尽用蔬果起至敬殿景阳台置七庙座每月中再设净醮
十七年戊戌 二月大赦临川王宏妾弟法寿杀人匿府中上敕宏出之即日伏罪上幸光宅寺有盗伏于骠骑航上将行心动乃于朱雀航过事发称为宏所使上泣谓宏曰汝何为者我非不能为汉文帝念汝愚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