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大金陵新志
至大金陵新志
是年冬赫连勃勃破长安刘义真逃归
恭帝(讳德文安帝母弟)元熙元年己未(有星孛于太微西藩十一月丁亥朔日蚀十二月己卯太史奏黑龙四见于东方) 正月改元征裕入朝进爵为王裕辞 葬安帝于休评陵 秋七月裕受进爵之命移镇寿阳九月裕自解扬州牧 是岁省扬州府禁防参军移秣陵县于其地在宫城南八里一百步小长干巷内
至大金陵新志卷三上之中
元 张铉 撰
金陵表二
宋
高祖武皇帝姓刘氏讳裕字德舆彭城绥舆里人汉楚元王交二十一世孙晋哀帝兴宁元年癸亥六月壬寅夜生神光照室是夕甘露降于墓树产夜而皇妣赵氏殂帝长雄杰有大度事继母以孝闻尝游京口竹林寺独卧讲堂中有五色龙章皇考墓在丹徒秦史所谓曲阿丹徒间有天子气时有孔子恭者善占墓谓帝曰非常地也由是益自负隆安中平孙恩有功桓玄篡位帝随桓修入朝玄妻刘氏谓玄回刘德舆龙行虎步视瞻不凡宜早为其所玄曰方欲北清中原非刘裕莫足使若关陇平定徐思其宜裕还丹徒因游猎会同谋者擒桓修斩以徇率二州之众千七百人举义破皇甫敷桓谦等玄轻舟南逸王谧推帝为使持节都督徐兖青冀幽并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镇石头天子至自江陵进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为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加北青冀二州刺史太尉中书监授黄钺平南燕破卢循进大将军扬州牧给班剑二十人灭姚秦还建康封宋公备九锡明年进爵为王增封十郡元熙二年正月天子遣使奉册禅位帝奉表陈让太史令骆远奏曰自晋义熙元年太白昼见经天凡七占曰太白经天民更主异姓兴义熙七年五虹见于东方占曰五虹见天子黜圣人出十三年镇星入太微有立王徙主之兆元熙元年冬有黑龙四登于天易传曰冬龙见天子亡社稷大人受命冀州道人释法称告其弟子曰嵩神言江东有刘将军汉家苗裔当受天命吾以壁三十二镇金一饼与之刘氏卜世之数也于是群公卿士固请乃从之大赦改元初光武立社于南阳汉木其树死刘备有蜀应之而兴及晋末年旧根复萌至是而茂盛自永初庚申至升明戊午八王五十八年而禅位于齐
天时 地域
高祖永初元年庚申 以秣陵故县为零陵王宫丹阳尹领县八建康秣陵丹阳江宁永世溧阳湖熟句容其阳都费即丘三县并割临沂及建康为土费县治宫城之北即怀德县隶南琅琊郡
文帝(讳义隆武帝第二子)元嘉元年甲子(正月癸巳朔日蚀大旱) 省侨立广川等四郡以其民并建康
八年辛未(二月大雪四月辛亥太白昼见获白雀于左卫府 七月壬戌夜白虹见于东方十二月庚辰雷) 省琅琊郡之即丘入阳都
十五年戊寅(二月京师木连理冬十月壬子流星出太白入紫微有声如雷十一月丁卯朔日蚀) 省南琅琊郡之费县并入建康临沂
二十七年庚寅 太子劭出镇石头总统水军湛之守石头仓城
孝武帝(讳骏文帝第三子也)孝建元年甲午(二月己巳有流星大如月西行七月丙申朔日蚀十月荧惑犯进贤星十一月甲申甘露降长宁陵) 分会稽东阳新安永嘉临海五郡为东扬州
三年己亥(正月四方生赤黄气三月土守牵牛九月月在胃而蚀) 罢扬州以浙江西立王畿以浙江东为扬州
四年庚子(五月月入太微六月太白犯井) 四月癸卯以南琅琊郡隶王畿
五年辛丑(正月雪三月甲戌夜众星西流九月甲寅日蚀十一月己巳甘露降新安王第) 省南琅琊郡之阳都县并入临沂江来
七年癸卯(四月大风折和宁陵华表) 以王畿之内郡属南徐州
八年甲辰(四月雨雹六月流星大如斛赤色光照人面尾长一丈从参北出东行直下径东井通南河没十月太白守房) 十二月壬辰复以王畿诸郡为扬州
废帝(讳子业孝武长子先改元永光寻改景和十一月被弒二月甲申月入南斗六月庚午荧惑入东井七月己酉有星入紫微经北极十一月丁未太白犯哭星)永光元年乙巳 秋七月罢东扬州以石头城为长乐宫东府城为未央宫甲戌以北邸为建章宫南第为长杨宫
三年己未(三月癸亥朔日蚀 四月禅位于齐) 改刺史曰牧领丹阳会稽吴郡吴兴淮南宣城东阳临海永嘉新安十郡
天时 官守
永初元年庚申 庐陵王义真为扬州刺史
二年辛酉 义真为司徒中书令徐羡之以尚书令为扬州刺史
三年壬戌营阳王(韩义符武帝长子)景平元年癸亥(冬十月有星孛于天市尾贯摄提向大角仲月在尾季月扫天仓而后灭) 正月羡之进司空刺史如故六月壬申以侍中谢方明为丹阳尹
文帝(讳义隆武帝第二子)元嘉元年甲子(正月癸巳朔日蚀大旱) 八月戊戌羡之进司徒甲辰皇弟竟陵王义宣为左将军镇石头
三年丙寅(闰三月大风折木太白昼见) 召王弘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
七年庚午(二月壬戌雪且雷十月申午西北有赤气中黑如旌旗十二月丙戌太白昼见己亥夜京师火延太庙北垣) 十月以竟陵王义宣为南徐州刺史犹戍石头
八年辛未(二月大雪四月辛亥太白昼见获白雀于左卫府 七月壬戌夜白虹见于东方十二月庚辰雷) 八月甲辰以临川王义庆为中书令丹阳尹
九年壬申(四月己丑太白昼见乙未雨雹伤牛马鸟兽) 六月戊寅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改领扬州刺史
十二年乙亥(正月己未朔日蚀四月丙辰夜京师地震十月壬子太白昼见) 何尚之为丹阳尹
十四年丁丑(凤凰见) 王淮之领吏部尚书为丹阳尹
十五年戊寅(二月京师木连理冬十月壬子流星出太白入紫微有声如雷十一月丁卯朔日蚀) 王莹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
十七年庚辰(二月己巳夜黑气经天四月戊午朔日蚀六月己酉太白昼见十一月乙酉朔甘露降于乐游苑) 十月义康为江州刺史出镇豫章征义恭为侍中都督扬南徐兖三州司徒录尚书事领太子太傅甲戌以殷景仁为扬州刺史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十二月以始兴王浚为扬州刺史
二十一年甲申(三月甲戌太白经天六月京师霖雨七月甘露降乐游苑十月丙子雷且电) 起徐湛之本职丹阳尹
十二年乙酉(八月甲午太白昼见冬藉田获嘉禾) 以赵伯符为丹阳尹
二十四年丁亥(二月京师木连理三月甘露降景阳山六月京师疾疫大水) 刘秀之再为建康令有政绩
二十五年戊子(闰二月辛亥雨雹四月丁卯太白经天丁丑青龙见于玄武湖南五月戊戌黑龙见玄武湘八月华林园嘉禾秀) 徐湛之为丹阳尹
二十八年辛卯(三月大旱四月都下疾疫己卯彗见于昂五月壬午彗见太微中对帝座彗星起毕昂入太微扫帝座端门灭翼轸) 湛之为仆射护军将军
二十九年壬辰(二月乙未雷且雷三月壬午大风拔树都下灾荧惑道行守氐自十一月霖雨连雪阳光罕曜十二月戊申黄雾四塞) 冬十一月壬寅扬州刺史庐陵王绍薨
三十年癸巳(二月甲子帝为太子劭所弒 正月乙未朔有青黑气从东南来覆映宫上大风飞霰且雷秋七月辛丑朔日蚀) 正月戊寅以南谯王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南平王铄戍石头 三月壬午太子劭以臧质为丹阳尹壬子太子劭以褚湛之为丹阳尹统石头戍事 五月戊戌以萧思话为中书令丹阳尹
孝武帝(讳骏文帝第三子也)孝建元年甲午(二月己巳有流星大如月西行七月丙申朔日蚀十月荧惑犯进贤星十一月甲申甘露降长宁陵) 以义宣为中书监都督扬豫二州丞相录尚书六条事扬州刺史
二年乙未 以太傅义恭领扬州刺史
三年丙申(七月荧惑守南斗四月戊戌太白犯与鬼八月甲午太白入心) 以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丹阳尹七月以子尚为扬州刺史九月遵考为尚书右仆射右将军颜竣为丹阳尹
大明元年丁酉(五月壬子紫气出景阳楼状如烟回薄久之戊午嘉禾一株五茎生清暑殿鸱吻中) 以竣为东扬州刺史刘秀之为丹阳尹
三年己亥(正月四方生赤黄气三月土守牵牛九月月在胃而蚀) 豫章王子尚为扬州刺史加都督
五年辛丑(正月雪三月甲戌夜众星西流九月甲寅日蚀十一月己巳甘露降新安王第) 王僧朗为丹阳尹
六年壬寅(二月月犯左角戊申甘露降于京师三月丙午青雀见华林园秋七月甲申地震有声如雷) 九月乙未以丹阳尹王僧朗为右仆射
八年甲辰(四月雨雹六月流星大如斛赤色光照人面尾长一丈从参北出东行直下径东井通南河没十月太白守房) 加柳元景开府仪同三司领丹阳尹以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
废帝(讳子业孝武长子先改元永光寻改景和十一月被弒二月甲申月入南斗六月庚午荧惑入东井七月己酉有星入紫微经北极十一月丁未太白犯哭星)永光元年乙巳 六月壬午以颜师伯为丹阳尹八月甲戌以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领尚书令
五年己酉(冬十月丁卯朔日蚀) 十二月戊戌司徒建安王休仁解扬州己未以桂阳王休范为扬州刺史袁粲加中书令丹阳尹
六年庚戌 六月癸卯以江州刺史王景文为尚书左仆射扬州刺史
泰豫元年壬子(正月丁巳巨人迹见西池冰上) 四月乙巳以安成王准为扬州刺史
二年甲寅 九月丁酉以刘秉为丹阳尹
四年丙辰 九月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安成王准进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顺帝(讳准明帝第三子)升明元年丁巳 七月丙申以晋安王燮为杨州刺史 十二月乙亥以吏部尚书王奂为丹阳尹以中书监袁粲镇石头
二年戊午(三月乙未日蚀 九月乙酉朔日蚀) 以扬州刺史晋熙王燮为司徒 进道成领扬州牧
天时 政事
永初元年庚申 夏四月晋恭帝召宋王入辅六月至建康傅亮讽帝禅位具诏草呈帝使书之帝欣然操笔谓左右曰桓玄之时晋氏已无天下重为刘公所延将二十载今日之事本所甘心遂书赤纸为诏逊于琅琊第百官拜辞秘书监徐广流涕哀恸丁卯王为坛于南郊即帝位自石头备法驾入建康宫临太极殿奉晋恭帝为零陵王优崇之礼皆仿晋初故事即宫于秣陵县以司空道怜为太尉立子义符为皇太子诏晋安帝诸陵悉置守卫
二年辛酉 大赦 以扬州刺史庐陵王义真为司徒中书令傅亮为尚书仆射诏所在淫祠自蒋子文以下皆除之帝听讼华林园九月晋零陵王崩临于朝堂三日葬晋恭帝于冲平陵
三年壬戌营阳王(韩义符武帝长子)景平元年癸亥(冬十月有星孛于天市尾贯摄提向大角仲月在尾季月扫天仓而后灭) 三月上不豫大赦五月疾甚太尉长沙王道怜司空徐羡之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将军谢晦护军将军檀道济等同受顾命 癸亥帝殂于西殿太子即位葬武皇帝于初宁陵 正月大赦改元祀南郊 营阳王自即位后渐为淫虐请大臣皆不自安由是有废立意
文帝(讳义隆武帝第二子)元嘉元年甲子(正月癸巳朔日蚀大旱) 夏四月羡之召檀道济王弘入朝以废立之谋告之谢晦聚将士于府内又使中书舍人邢安泰潘盛为内应时帝于华林园为列肆亲自沽卖又与左右引船为乐夕游天渊池即龙舟而寝乙酉诘旦道济引兵居前羡之继其后入自云龙门进杀二侍者伤帝指扶出东阁收玺绶群臣拜辞卫送还太子宫称皇太后令数帝过恶废为营阳王以宜都王义隆纂承大统迁营阳王于吴寻弒之傅亮率行台百官奉法驾迎宜都王于江陵八月丙申至建康丁酉谒初宁陵还止中堂百官奉玺绶乃即位御太极殿大赦改元以谢晦为荆州刺史徐羡之进位司徒王弘进位司空傅亮加开府仪同三司晦进号卫将军道济进号征北将军是岁置竹林寺
二年乙丑(春有江鸥百许头集太极殿阶六月丙午吴郡大风山水涌出五丈杀居人) 徐羡之傅亮上表归政祀南邓大赦二月荣秀才于中堂置清园寺
三年丙寅(闰三月大风折木太白昼见) 正月下诏暴羡之晦亮杀营阳庐陵之罪命有司诛之遣到彦之檀道济讨谢晦晦自江陵东下至江口到彦之至彭城洲晦使中兵参军孔延秀攻将军萧欣于彭城破之又攻洲口栅陷之道济既至与彦之军合晦惶惧无计军一时皆溃晦夜还江陵携其弟遯等七骑北走至安陆延头为戍主光顺之所执槛送建康于是诛晦嚼遯及其兄弟之子并同党孔延秀周超等帝还建康征谢宪运为秘书监颜延之为中书侍郎夏五月以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史到彦之为南豫州刺史上临延贤堂听讼
四年丁卯(六月癸卯朔日蚀丙辰青黑虹见东西经天十一月辛未甘露降初宁陵) 祀南郊二月帝如丹徒谒京陵宴丹徒宫帝乡父老咸与是月京师疾疫使使巡给医药无家者赐以棺敛置永丰寺本一名长乐寺以延陵有之改焉
五年戊辰(正月庚午朔大风京师大水五月己巳太白经天六月庚戌都下大水秋七月己丑大风九月癸酉夜有黑气如流星出奎娄没羽林) 阅武于北郊
六年己巳(五月壬辰朔日蚀七月大风折木十一月己丑日蚀不尽如鎌星尽见) 正月祀南郊召彭城王义康为侍中司徒录尚书事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入知朝政立子劭为太子夏四月以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临川王义庆为左仆射吏部尚书江夷为右仆射
七年庚午(二月壬戌雪且雷十月申午西北有赤气中黑如旌旗十二月丙戌太白昼见己亥夜京师火延太庙北垣) 三月遣右将军到彦之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等率兵北伐克复河北以长沙王义欣监征讨诸事彦之仲德军败皆下狱免官竺灵秀坐弃军诛
八年辛未(二月大雪四月辛亥太白昼见获白雀于左卫府 七月壬戌夜白虹见于东方十二月庚辰雷) 檀道济帅师救滑台 六月大赦天下
九年壬申(四月己丑太白昼见乙未雨雹伤牛马鸟兽) 三月卫将军王弘进位太保加中书监征南大将军檀道济进位司空七月以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为领军将军
十年癸酉 正月大赦
十一年甲戌 褉饮于乐游园 置竹园寺
十二年乙亥(正月己未朔日蚀四月丙辰夜京师地震十月壬子太白昼见) 正月大赦 祀南郊 燕王冯弘遣使诣建康称藩奉贡四月加殷景仁中书令中护军即家为府迁护军府于西掖门外彭城王义康欲以刘斌为丹阳尹上不许乃以何尚之为之立宅南郭外聚生徒谓之南学
十三年丙子 正月上有疾不朝会司徒义康用刘湛计杀檀道济并其子十一人 钱乐铸浑天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