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至元嘉禾志
至元嘉禾志
宝庆二年王会龙榜
沈炎 【参政】 胡宗儒
陈铸 赵与翊
赵时勇 赵与橡
赵垞夫 赵孟坚
赵漪夫 赵瀜夫
赵彦秘 赵泮夫
赵忞夫 赵与机
赵孟敏 赵希桧
赵与时 赵崇洽
赵善韸 赵崇(汀去丁改匚夹)
赵崇愈 赵崇昔
赵汝堂 赵与曾
赵崇诚 赵汝耀
赵与善 赵崇侑
赵窥夫 【兄宛夫】
绍定二年黄朴榜
赵汝(木间) 沈元
赵必棣 俞任檀 【内舍】
徐闻诗 黄英发
赵孟握 赵汝衡
绍定四年庆寿 【上舍释褐】
李景勉
绍定五年徐元杰榜
赵若炳 【甲科弟若辉】 莫之御 【上舍】
赵若辉 【兄若炳】 莫季谦 【父若拙】
赵时档 赵时(木密)
赵时(禾宰) 赵汝秾
杜从龙 蔡直方
宋正礼
端平二年吴叔告榜
吴重庚 赵时柷
赵与理 【弟与生】 平章
嘉熙二年周坦榜
赵与积 【甲科兄与生与理】 闻人仲修
赵时(吉吉) 赵必高
沈应高 【父棐】 钱宜之
钱廙之 周光龙
淳佑元年徐俨夫榜
焦炳炎 【探花】 赵孟议 【上舍】
蔡广 【上舍】 赵时晜 【上舍】
淳佑四年留梦炎榜
唐震龙 赵孟圭
淳佑七年张渊微榜
叶隆礼 常楙 【别院赋魁】
鲁鼎卿 林子善
淳佑十年方逢辰榜
陆梦正 郭晦
朱宗强 【子安国】 洪应辰
吴君闳 【上舍】 赵崇筹
陆浚 曾森
娄应元
宝佑元年姚勉榜
钱拱之 【上舍】 郭圭
赵孟逮 赵必燧 【上舍】
赵崇穆 娄应新 【省试经魁】
吕翊龙 娄应庚
朱鹏飞 平昌
潘应大
宝佑二年赐进士出身
李曾伯
宝佑四年文天祥榜
赵若谊 【上舍】 沈梦龙
唐天麟 【太学】 吴英发
冯梦桂 沈达可
开庆元年周震炎榜
王允之 金鳌
叶汝舟 柳正孙
郑拊翼
景定三年方山京榜
钱梦炎 【甲科】 张汉辅 【太学】
鲁天麟 闻人(王玉)
咸淳元年阮登炳榜
赵孟葆 【祖希倧】 赵孟安 【子由漳】
赵孟华 【兄孟葆】 赵孟(土匋) 【祖希倧父与曾】
沈起岩 【太学】 赵由漳 【父孟安】
沈应子 【兄应发】 朱安国 【父宗强】
赵必穗 赵与鼎
赵必(弓弓) 赵崇毗
赵孟秫 【兄孟(王回)】 赵崇恁
赵汝悫 赵时秘
赵若淑 赵崇嘏
咸淳四年陈文龙榜
徐硕 【甲科】 张伯淳 【父琥】
沈应发 赵孟(王回) 【原学前廊弟孟秫】
咸淳七年张镇孙榜
张应明
咸淳十年王龙泽榜
翁自□ 【太学】 曹应符
赵良(汀去丁改宓) 【宗学】 赵奭(火忽)
徐梦得
嘉禾志卷第十六
碑碣〔一〕
录事司〔一〕
重建州学记
宋有天下遂以文治至庆历中仁祖始命郡国立学宫圣圣相授逮崇宁初徽宗皇帝因故业而大之学校始遍天下遐方僻郡莫不兴行仁义遵先王之业循前世之轨与中州之士校功争能既更兵火郡县之学率皆堙替不振圣上闵焉乃绍兴壬戌二月丁亥制诏诸路守臣兴学如故事于是右奉议郎直秘阁知州方滋言郡旧有学在望云门之西偏建炎中本郡因仍简陋即州治之东故宾馆以为学规模湫隘不足以赢来学之士前临河渠旁通治所諠嚣混淆大失古人处士于燕闲之义请更诸旧基以诏令从事四月壬午上尚书省礼部以为宜是年壬戌下其事于州乃审面势计闲楹量功庸虑材用练日庀事赋诸任职之吏而时视之取财于兴利之余积赀于经用之外属徒于复作之隶凡百工之用售直于官者皆厚于私家上不谂有司下不烦民力功甚大而人得以食其业役踰时而众无所病其勤作殿于前以奉圣师筑堂于后以讲术业斋宿有所弦诵有舍步栏周垣门庖湢浴莫不备具先是学无书籍乃市书于四方略备贮之以库而谨其出内为屋凡七十有三间高明轮奂无恨厥初以六月乙亥始事以十月庚申告成邦士大夫群儒游士耆稚毕会仰视叹息咸多太守之义曰是能钦天子之诏而承之以敏矣其将以是为风化之原接邦人于道也可不有载乎于是太守重违其意以书具其事来告愿有以记之予辞不能复谓予再寓于秀出入四年其独无情乎因为之记曰夫仁义治化之本礼乐所以文仁义也而学校所以寓礼乐也故大司徒以六德六行教民而终之以六艺则所以文仁义者有其具矣以六礼六乐为教而必肄之于学则所以寓礼乐者有其所矣仁义无以文之则人不知孝弟之可乐礼乐无以寓之则方且藏在有司掌于容官何以习民之视听哉故古者行礼必于学是以乡大夫既登贤能之书退而以乡射之礼五物询众庶曰和曰容曰主皮曰和容曰兴舞说者以为和谓其闺门之内行也容谓其容貌也杜子春以和容为和颂谓其能为乐也盖庶民无射礼独有主皮之射故乡大夫因行乡射之礼而览视之夫既登其贤能而使之有所劝又询之以礼乐而使之有所慕斯民之从之也无难矣然则学校之教岂独逮于学士弟子哉虽庶民亦与也为治者可不务乎今太守既能承天子之诏兴起黉舍以崇乡里之化是当有载也太守字务德世家桐庐贤而有文理其为秀治迹甚众兴学校其一事云绍兴癸亥十月辛酉襄阳张嵲记
增修府学记
禾兴今股肱郡卫翼京阙如古三辅教育英才之宫宜乎屹然宏壮上副朝家 【原阙】
曰孟子所论三代之学惟以明伦斯其要也秩然有叙之谓伦明伦之外断无他道古之大过人者全尽于此而已释老之徒弃而违之自谓知道不亦诬乎今之乡校亦所□□□□□生居处于斯观省厥躬吾于斯道能无亏乎微有过差痛自砭剂毋以邪思末习蔽其本心则人伦□□□□□□□于诸生者可无以称之哉侯名定吴门人其为政也明于先务余是以伟之嘉定十三年□月朝议大夫宝谟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袁燮记
增建府学记
嘉禾今三辅郡奇才秀士辈出四方逢掖远走是邦辐辏鳞集按图牒学自始创三迁屹定兹地然庙学混并出入学宫者咸取路庙门憧杂勿肃而口讲指授之所因陋莫治士心胥郁宝佑丁巳郡守天台谢侯堂与博士周君庭复议广而新之于是捐郡帑为缗钱二万八千有奇米斛六百余属后幕寮张助赵崇谨学职沈梦龙辟大门于庙西偏更造庙门疏凿璜池增刱讲堂又改为观颐堂于东以便都养自始役至毕月凡二栋宇坚完赤白炳明行不嚣湫而貌像翼严居不迫阨而衿佩济跄既成又辍公田若干亩以羡廪计邦之人士咸颂侯德曰不可无述因纪为图授笔于余教思余职也谊不容辞嘉禾自前代郡县置扶舆锺英或以才略显或以词藻称最后而陆宣公以忠言嘉猷康时正主至今芳史牍严祀典皆邦人之所侈谈而乐道也然骛外立功者麤鄙不足以观其内逐末成名者轻衒不足以进其本若夫识谋国大体于谟训寂寥之余持爱君一意于仁义衰歇之后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道非不存也而时自显晦学非有异也而人自离合盖自圣贤不生分裂庞聒为害日甚以浮词诡辩而惑众以俚笺臆说而谈经异端淆乱科举沈溺是心之戕贼无几天右斯文诸儒接踵交阐互明幽探微讨然后知天之予我者浑全而无亏我之事天者奉承而勿失言体必达用致知必力行审轻重于人已之分辨毫芒于理欲之界烛火闇室表木岐路周程数君子金声于前朱夫子玉振于后也盖尝谓孔孟颜曾有圣贤之业而不遭唐虞三代之时荀扬王韩有圣贤之志而不尽得圣门师友之学我国朝垂统以道立国以儒学校之官与法守特异仁义之泽与治体相维此前世所无者而况精粹之有原授受之有宗往训具存景行可仰士生斯时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故学而不知统绪非学也言而不关教事非言也寍拙毋巧宁讷毋辩昔贤之所以造道也流必会源华不胜实后儒之所以明理也弃德性之真知以事词藻之末剽儒先之绪论以为利禄之资此近世学者之通患而后作新斯学之意所望于讲论渊源之功也可不勉欤侯丞相鲁王曾孙在郡有善政以选表召今为大司农周君三山人开庆改元六月望日通奉大夫尚书吏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兼直学士院时暂兼权给事中通摄吏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侍读张镇记
唐相陆宣公祠堂记
古者建学先圣先师各因其国之故国无其人然后合他国而释奠焉由汉以来先圣先师之位虽定于一然郡邑先贤亦往往祠于学宫犹古意也唐史载陆宣公贽苏州嘉兴人石晋时吴越王元瓘奏以嘉兴置秀州城东桥以宣公名者先老相传公所生之地郡学故有公祠今郡守直显谟阁东平吕侯正己复葺而新之维秀陪翼行都典治为天下剧侯独置迎将期会之烦表公以风厉多士其知本务矣初公事德宗入翰林为学士方禁旅四出伐叛公深以根本为虑论居重驭轻之势至熟悉也未几泾卒内讧迄如公忧奉天艰难之际虽号亲近而志实不大纾职在书诏因得具着天子悔过罪已之意闻者流涕人心已离而复合以使事抵李怀光于立谈顷拔李晟之军已而平贼泚收长安独晟军是赖官守所及觕见一二已足以再造唐室苟帝以国听焉其所就何如哉起建中历正元垂二十年离合从违之变繁矣确乎其不移温乎其不怼舋舋乎其不厌所积之厚岂世士所易窥邪晚节为相经世之业出之固有次第始建白台省长官各举其属议辄见格然纲条本末载于章奏者尚可复也既贬忠州合户人不识其面专以方药自娱盖畏天命畏大人负罪引慝于幽闇隐约之中其志念深矣虽德宗雄猜忌刻犹劳问有加非公之忠敬有以发之邪彼谓避谤不著书殆知公之细者也秀维公里隽彦林立公之精蕴列于乡论者旧矣故于祠宇之成诵所闻以质其中否焉淳熙四年四月旦日东莱吕祖谦记
府学新创小学记
古者学有等序教不陵节自书计诵舞以往所谓流水盈科草木区别截然不可径诣阙党速成申戒明甚小学之设为是欤后世仕进阶文艺且经传子史浸多必于始学培其基本故训子侄者有戒以潢潦无根勉以月阅一箱等语虽姿赋有利钝惟(禾犀)齿易精通督授以时孰量所到然富窭不齐范师殖学力有弗逮则以公庠代私塾其庶几乎淛右密拱行都在在有小学禾兴独缺前后郡博士有志太息良由郡学褊隘创置无所粮储之赢莫可资焉嘉定庚辰乡同年吴君杜分教初筵亟请于郡广学宫而新之明年学成规图宏壮乃即东后庑之屋五楹葺为小学几席用器略具其秋开补生负遴选职事一人俾主训导同给于郡前驾部郑侯定始之今户部朱侯焕在乐继焉学田旧为豪民及浮屠冒占殆数百亩君极力归复用(食善)朝暮课程详于私塾规式仿于土庠于是邦人翕然愿以子弟入学诵弦洋洋一改群听君之加意士子诚小大毕举矣噫创学以淑童丱师儒之功也遣子以就教养父兄之贤也循蹈规程进修业履以无负于父兄师儒之训其责独不在尔子弟乎若乃挂名籍以尚观美聚嬉戏而亏全功齿日以长后将噬脐是岂先生所望于尔者因书以为戒云又明年甲申文林郎国子正高熙绩记
重建观颐堂记
凡学校养士各就食于其位观颐有堂独檇李为然合意而同不相淆乱此意善矣然地本鹾廪常苦湿蒸屋老而攲势且覆压移食于斋众不谓宜余视事数月亟请于郡侯莫叔益得钱五十万撤而新之工徒既毕旧观复还填然鼓声少长咸集升降坐起礼仪肃庄乃歌曰厦屋崇成昔陋今盈匪伊我居言依于仁斋厨有食昔枵今实匪饱我粒言饱于德余闻而进之曰侯之养士厚矣士亦知所以自养乎观颐则易自求口实则难观颐观其所养也口实观其自养也二三子勉之绍定二年己丑岁十月郡文学黄梦高记
府学承置柴荡记
麟瑞乡柴荡秀学之旧物也淳熙四载显谟吕公典是邦给佃于学以助都养计五百余亩隶嘉兴或樵或租所得尚薄越五六年地力日盛根苗滋益繁延袤数里葱蒨弥望为芦而当钱之百者万束而薪刍不预焉强有力者实租之不得而擅也收缗钱百有二十除三之一以输赋去岁有旨粥官产前守郡大赵公以廪粟不继将在学所有举籍以戒令佐毋得估用是晏如无复经念亡何狡谋发于不虞济以黠胥舞权巧为伺郄当贰车摄事复令官估(田每)钱七百贪民挟多赀志于必得增(田每)钱三千三百一十有一今春朱轓易镇方应酬纷杂乃变租为佃挠法豪敓若士子若走隶无一知者其诡閟如此逮索逋始言售为已业即以其事列于郡于外台都运直阁郎中王公提举秘丞黄公咸察其非传檄沓至太守郎中麋公徐为正之会两年节费剔蠹粮用差有余积规欲葺斋庑补罅漏至是辄以偿直为钱五十万提举颁公帑二十万来助仓使闵学校艰匮谓非足用外有此宽□州郡合体朝廷优恤意既一时失行讵可与齐民争攘比今以官物归官养士止令用元估贾而过纳之数不复请寻召租视昔增三倍有奇岁如是利原无穷矣初荡之失也或劝之以为不必复或沮之以为不可复或哂之以为不能复睥睨其胜负者相半予谓职有常守不为物徇仕而行义不为埶诎苟见善不明用心不刚切切然私虑却顾次且怵缩为后日晋身辟(呙旡)地不惟有负于所学其有负于设官之意多矣吾知守吾职行吾谊它渠皇恤虖竟复之虽然荡则吾荡也固与学俱存毋患再失而租入丰约则视人为高下亦惟后之君子加意焉耳姑志始末用垂不朽绍熙四年九月丁卯日从事郎充州学教授尚朴记
府学田记
嘉禾密拱行都于今为三辅瑞象葱郁流虹绕电盖尝表重华之符则视古丰沛汤沐皇上践祚之初追孝列祖肇新府名越十有三年诛锄奸凶改元更化阖郡士始沾异恩得以名闻春官而上太常第者彬彬焉岂气数之运翕合感会雾滃风烈自应尔耶抑声教所渐涵濡浸灌积久之效有本也郡学自庆历始颁田养士赋调旧矣繇南渡以来距淳熙癸卯凡再卜迁得地于盐仓故址藏修之所蒸卤卑润而衿佩于于日增岁入每以不继病赵侯以秀邸孙袭封分符明于先务甫下车访学宫益求所未备乃捐缗钱六十万米石五十俾虑材口障地之湿又括郡之闲田得百七十亩以助廪廥学子得侯之赐且念民食维艰而士得所养佥谓续食以久惠尤不可以无纪状其事属余叙次欲以诏来者呜呼士必蓄于学而亨于时观时会通气类丕应乡邦已事之验方来而未艾夫固有相之者本其所由致而引之于无穷则非天之所能实人之为也赵侯深长之思将以寿学校之脉而笃皇家之庆则士之报上当何如郡博士陈君光远孜孜劝率方幸于得师矣自求口实不志于求其饱与安思无负其所学责将谁归欤则夫相与扶翼以保其勿坏使风化廪廪乡邹鲁盖士之命也侯之愿也郡博士之职也因时述职以达其义余固不复以鄙陋辞赵侯名希道字君猷嘉定元年十月望日通□郎秘书郎兼吴王益王府教授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