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边长安志

   四至
东至南京一千二百七十里   东至西京八百五十里
东至华州一百八十里   东南至商州二百六十五里
南取库谷路至金州六百八十里   西南至洋州六百四十里
正西微北至凤翔府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邠州三百里
北至坊州三百五十里   正东微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
北至耀州一百八十里
  管治郡县
   汉 【改内史为京兆尹】
京兆尹领十二县   户一十九万五千七百二十
长安 新丰 船司空 蓝田 华阴 郑湖 下邽 南陵 奉明 霸陵 杜陵
左冯翊领二十四县  户二十三万五千一百一十
高陵 栎阳 翟道 池阳 夏阳 衙 粟邑 谷口 莲勺 【音辇酌】  鄜 频阳 临晋 重泉 合阳 祋祤 武城 沈阳 襄德 征 云陵 万年 长陵 阳陵 云阳
右扶风领二十一县  户二十一万六千三百七十七
渭城 槐里 鄠 盩厔  牙 厂来  郁夷 美阳 郿 雍 漆 栒邑 隃麋 陈仓 杜阳 汧 好畤 虢 安陵 茂陵 平陵 武功
   后汉
京兆尹治十城    户五万三千三百九十
长安 霸陵 杜陵 郑 新丰 蓝田 长陵 商 上洛 阳陵
左冯翊治一十三城  户三万七千九十
高陵 池阳 云阳 祋祤 频阳 万年 莲勺 重泉 临晋 合阳 夏阳 衙 粟邑
右扶风治十五城   户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二
槐里 安陵 平陵 茂陵 鄠 郿 武功 陈仓 汧 渝麋 雍 栒邑 美阳 漆 杜阳
   晋
京兆郡统九县    户九万九千五百
长安 杜陵 霸城 蓝田 高陵 万年 新丰 阴般 郑
冯翊郡统八县    户八万七千七百
临晋 下邽 重泉 频阳 粟邑 莲勺 合阳 夏阳
扶风郡统六县    户二万三千
池阳 郿 雍  汧  陈仓 美阳
安定郡统七县    五千三百户
临泾 朝那 乌氏 都卢 鹑觚 阴密 西川
北地郡统二县    户二万二千六百
泥阳 富平
始平郡统五县    户一万八千户二千七百
漆 汾邑 鄠   朋  城
   隋
京兆郡统二十二县  户三十万八千四百九十九
大兴 长安 始平 武功 盩厔 醴泉 上宜 鄠 篮田 新丰 华原 宜君 同官 郑 渭南 万年 高陵 三原 泾阳 云阳 富平 华阴
   唐 【开元元年为府】
京兆府管二十三县  户三十六万二千九百二十一
万年 长安 咸阳 兴平 云阳 泾阳 三原 渭南 昭应 高陵 同官 富平 蓝田 鄠 奉天 栎阳 好畤 武功 醴泉 奉先 华原 盩厔 美原
   宋
京兆府治十三县   户五万二千七百二十
万年 长安 鄠 蓝田 咸阳 醴泉 泾阳 栎阳 高陵 兴平 临潼 【唐昭应县大中祥符八年改】  武功 干佑
耀州治七县     户一万九千八百二
华原 富平 三原 云阳 同官 美原 淳化 【梨园镇淳化四年升为县】
干州治三县     户九千三百七十一
   奉天 好畤 永寿 【古豳国之地唐县】
华州治二县
渭南 【户五千六十三】  蒲城 【户二万九百八】
凤翔府
盩厔户五千四百五十三
   金 【新添】
新说曰金初分陜西为五路京兆为陜西东路凤翔为陜西西路延安为鄜延路庆阳为环庆路临洮为熙河路京兆先管商华同耀干五州十二县贞佑元年分凤翔郿县盩厔来属又改韩城县为贞州郿县为郿州盩厔县为恒州始为八州十二县又置镇防猛安千户五十四寨以镇西川五十四州京兆府尹兼统军宣权元帅左都监为军民都总管县令兼军民镇抚都弹压
陜西东路京兆都总管府管八州十二县
八州
同州定国军节度使管五县
华州金安军节度使管五县
商州秦蓝军防御使管四县
耀州感德军太守管五县 干州威胜军太守管五县
恒州太守管二县    贞州太守管一县
郿州太守管二县
十二县
咸宁 长安 蓝田 临潼 栎阳 高陵 云阳 泾阳 咸阳 兴平 鄠 干佑 【干佑在山不立改清平镇为终南县】
   大元
新说曰已下八州十二县系
圣朝   初管京兆路州县至元十四年改京兆府为安西路总管府又降恒州复为盩厔县郿州为郿县祯州为韩城县并栎阳入临潼县云阳入泾阳县下邽为渭南县美原入富平县好畤入醴泉县今安西府见管五州一十一县下列旧名取其易考 【有并者下细注之】
安西路总管府管八州十二县
    八州
     同州
同州按地理丛编战国时属秦项羽分属塞国汉高帝置河上郡景帝分为左内史武帝改为左冯翊东汉因之魏除左字怛为冯翊郡晋及元魏皆因之西魏改曰同州天宝元年为冯翊郡梁曰忠武军宋太平兴国七年升为定国军金为定国军节度使新说曰唐韵字注冯翊南有九泉同为于一流故曰同州
州境
东至河中府七十里 西至下邽县一百里
南至华州九十里  北至中部县二百里
管五县
冯翊 朝邑 白水 澄城 合阳
     华州
华州按地理丛编春秋属晋战国属秦汉属京兆尹弘农郡晋因之元魏置华山郡西魏改华州隋初郡废大业州废属冯翊郡唐武德元年改华州天宝元年改华阴郡干宁四年升德兴府梁为感化军后唐改镇国军宋皇佑五年改镇潼军金改金安军节度使州境
东至潼关一百一十里 西至临潼县界九十里
南至秦岭界八十里  北至白水县界一百七十里
管五县
郑县 渭南 蒲城 华阴 下邽 【今入渭南】
     商州
商州按地理丛编春秋属晋战国属秦西汉属弘农郡东汉属京兆尹晋为京兆南郡后置上洛郡元魏因之西魏兼置洛州后周改为商州宋因之金改商州为秦蓝军防御使
州境
东至内乡县界二百七十里 西至蓝田县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鹘岭关一百八十里  北至华州界一百八十里
管四县
上洛 洛南 丰阳 上津
 
     耀州
耀州按长安旧志华原县本汉祋祤县景佑二年置属左冯翊唐武德三年立宜州大足元年废州复为华原县隶京兆府天佑二年李茂贞僣行墨制改耀州建义军节度梁正明元年改崇州后唐同光元年复为耀州宋开宝五年升感义军节度太平兴国二年改为感德军金改感德军太守新说曰华原东有明月山鉴山其光似镜改华原为耀州
州境
东至蒲城县界一百二十里 西至淳化界八十里
南至高陵界八十里    北至坊州界九十里
管五县
华原 富平 三原 同官 美原 【今并入富平】
     干州
干州奉天县本汉池阳县晋属扶风郡后魏为咸阳郡唐高宗干陵所在置奉天县兴元元年德宗出幸为次赤干宁三年置干州梁干化中升为威胜军后唐同光二年罢军名复为干州隶凤翔宋熙宁三年隶京兆永兴军金改威胜军太守
州境
东至兴平界九十里 西至邠州一百一十里
南至盩厔七十四里 北至淳化界一百二十里
管五县
奉天 武功 醴泉 永寿 好畤 【今并入醴泉】
     恒州
恒州盩厔县汉旧县也武帝置属右扶风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因以名之后魏太平真君七年并入武功县后周天和二年徒县今鄠县西北三十五里析雍州之终南郡于此置恒州建德二年徙县于今治天宝元年改为宜寿县至德二载复为盩厔县天福元年隶凤翔府新说曰金贞佑元年隶京兆府改为恒州太守今为盩厔县
州境
东西七十一里   南北一百六十里余一百步
旧管一十七乡三百二十五社
今管二县
盩厔 终南 【今并入盩厔县】
     郿州
郿州按地理图经郿县本汉之旧县武帝置属右扶风董卓之郿坞也本属凤翔府金贞佑元年隶属京兆府升为郿州太守我
大元为郿县
州境
东西七十里 南北五十里
旧管五乡一百八村
管二县
郿县 柿林 【今并郿县】
     桢州
桢州按地理丛编本春秋时韩国战国时属秦西汉属左冯翊宋属定国军今属同州新说曰金贞佑元年改升桢州太守今为县
州境
东西七十里   南北五十里
管一县
韩城
    十二县
     咸宁县
咸宁县按旧长志本汉万年县三辅黄图汉太上皇葬栎阳北原起万年陵因置万年县隋开皇年徙都大兴城取万年县以配长安县天宝七年改万年为咸宁县
县境东西五十七里  南北一百七十里
七乡管二百七十六村二里
洪固乡在县南一十五里管村四十八贵冑里
龙首乡在县东一十五里管村三十五神鹿里
少陵乡在县南四十里管村四十八
白鹿乡在县东南四十五里管村五十
薄陵乡在县东三十五里管村三十六
东陵乡在县东北三十五里管村四十
苑东乡在县北二十里管村三十九
     长安县
长安县按汉书郡国志长安古乡聚名史记秦始皇本纪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兵击赵卢绾封长安侯高帝为长安城隋开皇三年迁都大兴城取万年配长安为县梁开平元年改为大安县后唐同光三年复为长安县
县境东西四十里南北一百五十二里
六乡
义阳乡在县西南二里管布政里
善政乡在县西北一十五里管安化里
同乐乡在县西南四十里管安宁里
丰邑乡在县西二十里管龙台里
苑西乡在县北三里管崇征里
华林乡在县南一十五里管居安里
     咸阳县
咸阳县按周旧图经咸阳本周王季所都孝公十三年于渭北城咸阳自汧陇徙都焉三秦记曰咸阳秦所都在九嵕山南渭水北俱阳之地故曰咸阳秦自孝公惠文悼武昭襄庄襄始皇胡亥并都之项羽屠咸阳焚宫室火不灭者三月今县东二十里渭城即故城武帝元封年移西二十里趍茂陵修便桥修咸阳关即今之县也
县境东西七十五里南北四十八里
五乡管五里
河南乡在县南管资川里
平原乡在县北管平城里
安业乡在县北管介公里
奉贤乡在县东北管奉城里
龙首乡在县西北管庆云里
     临潼县
临潼县按周地图本骊戎国春秋晋献公伐骊戎其后秦灭之为骊邑汉书高帝七年置新丰县垂拱七年有山踊出改庆山县神龙元年复为新丰县开元二年玄宗每岁十月幸温泉岁尽而归以县去汤远天宝四载析新丰万年于温泉宫置会昌县七载大中祥符八年避玉清昭应官名改为
县境东西五十五里南北四十里
三乡管一百四十六村 【唐十八乡】
旌儒乡在县西南管村三十九
会德乡在县东南管村三十六
润渭乡在县东北管村四十一
     兴平县
兴平县按周旧图本周大丘之地帝王世记曰周懿王二年王室大衰自镐徙都大丘秦名废丘项羽封章邯为雍王都废丘高帝七年改为槐里景龙四年金城公主降土蕃中宗送至此县改为金城徙马嵬故城至德初置兴平军二载改为兴平县
县境东西五十里南北六十里
六乡管二百二村
被化乡在郭下管四十村
耿祠乡在县西三里管村四十
零保乡在县东三里管村四十
文渭乡在县南五里管村四十六
保安乡在县北五里管村三十六
崇节乡在县东北管村二十八
县城周七里余二百步崇二丈
     鄠县
鄠县按周地图鄠本夏之扈国也尚书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杜预曰始平鄠县有扈乡帝王世记扈至秦改鄠属右扶风晋属始平郡魏太平真君七年属京兆郡自汉至隋皆为鄠城置县即今县北二里故城是大业十年徙今治
县境东西五十二里南北一百里
五乡管五里
宜善乡连城郭管陈平里
扈亭乡在县西北一十二里管甘泉里
太平乡在县东北一十五里管仁让里
萯阳乡在县西一十三里管王萯里
珍藏乡在县北一十二里管货泉里
县城周二里二十四步
     蓝田县
蓝田县按长安志蓝田秦旧县也竹书纪年曰梁惠王命太子向为蓝田君其山出美玉周礼曰玉之美者球其次蓝三秦记盖以县出美玉故曰蓝田后周闵帝二年置玉山白鹿以三县置蓝田郡武帝建德二年省郡废玉山白鹿入蓝田以隶京兆自县西三十里故县徙峣柳城今县是也唐武德二年祈置白鹿县三年改曰宁民又析蓝田置玉山县贞观二年复为蓝田县
县境东西八十里南北一百里
四乡管四里
奉道乡连县郭管安仁里
玉山乡在县东一十里管严朱里
白鹿乡在县西南二十里管安仁里
卢珍乡在县西北一十里管康和里
县城本峣柳城南魏置青泥军俗谓青泥城
     泾阳县
泾阳县本秦旧县史记秦昭五弟封泾阳君汉属安定郡惠帝七年改池阳县在今县西北二里符坚于今县东南二十八里置泾阳县后魏置咸阳郡隋开皇三年罢成阳郡徙县隶雍州即今县也
县境东西七十里南北二十三里
六乡管六里
瑞宁乡在县北管神狐里
永顺乡在县东管耦南里
会僊乡在县东管仙同里
广吉乡在县东管张良里
河池乡在县南管养生里
宜善乡在县外管辅政里
洪池监在县西北五十里管三白渠
     高陵县
高陵县本秦旧县史记秦昭王弟封高陵君魏黄初元年改为高陵县隶京兆郡隋大业三年复为高陵唐武德元年析为鹿苑县贞观元年省天授二年隶鸿州大足元年还雍州
县境东西二十八里南北三十二里
五乡管一百一十九村
仁义乡在县西七里管村二十
奉君乡在县北八里管村一十五
修真乡在县东一里管村二十五
上原乡在县西南一十五里管村二十八
润国乡在县南一十八里管村二十一
县城周二里余一百二十步大业七年筑
     栎阳县
栎阳县本秦旧县项羽封司马欣为塞王郡栎阳高帝入关都栎阳七年徙都长安高帝既葬太上皇于万年陵遂分栎阳置万年县以为陵邑隶冯翊郡隋开皇三年徙都大兴取万年以配长安复为栎阳县天授二年隶鸿州大足元年复还雍州今并入临潼县
县境东西五十二里南北三十一里
四乡管四里
五陵乡在县东管平定里
清川乡在县西北管奉尊里
永豊乡在县东北管芬芳里
宁远乡在县西南管高唐里
县城周三里
     云阳县
云阳县本汉县昭帝置古有云阳宫因以为名亦匈奴祭天之所也天授二年以云阳置鼎州领云阳三原泾阳醴泉四县大足元年州废复为云阳县今并入泾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