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边长安志

   唐西平郡王李晟先庙碑
工部侍郎张彧撰国子司业韩秀弼八分书库部员外郎李缺篆额晟官至太尉中书令勑立家庙于京师碑以贞元八年立见在鴈塔西二里
   唐赠太传歧国公杜佑家庙碑
李吉甫撰张弘靖书袁滋篆额碑以元和十一年立按城南记杜歧公家庙在启夏门咸通八年建石室俗曰杜相公书堂石室乃奉安神主之室也都运张公掞题诗曰烟芜启夏门杜氏庙犹存四室有遗构九原无馁魂国书褒旧相乡社见诸孙赫赫牧之笔雄文垂后昆韩建筑城移在安上街西立庙
   唐令狐楚先庙碑
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刘禹锡撰并书大和初楚为宣武军节度使立家庙于京师通济里碑以大和五年立在鴈塔南一里
   唐柳州剌史柳宗元碑
韩愈撰沈传师正书碑以元和十五年立在凤栖原墓前碑碎
   唐赠司空杜如晦碑
虞世基撰八分书在城南司马村墓前碑摧损不可读
   唐赠吏部尚书萧灌碑
尚书左丞相张说撰梁升卿八分书明皇御题额金字犹显碑以开元十八年立在焦村墓前中统年村人卖与道者惜哉
   唐诚节冯昭泰碑
棣王撰中书舍人梁升卿八分书玄宗亲题额加谥诚节此其寑庙碑也开元二十一年立 【在慈恩寺】
   唐请立冯公碑
表昭泰子绍正请立庙碑表并墨诏同列散骑常侍陆坚题墨诏荅冯绍正表梁升卿八分书开元二年立在慈恩寺
   唐赠太保郭敬之碑
侍中苖晋卿撰中书侍郎平章事萧华书敬之华州人仕至寿州剌史以子仪追赠太保碑以肃宗元年建寅月立在凤栖原高望堆坟前见存
   唐贞顺皇后武氏碑
玄宗御制御书八分字太子亨题额后姓武氏终于惠妃谥贞顺天宝十三年立在庞留村南长胜坊冢墓前
   唐咸宜公主碑
鄜州节度使武元亨撰苏州常熟县令袁中孚书集贤院学士李阳氷篆额公主玄宗第十八女降秘书监崔嵩碑以兴元元年立在庞留村墓侧见存
   唐旌儒庙碑
秦焚书坈在临潼县西南二十里骊山半原横坈村秦始皇以骊山温处令人种苽冬月结实招天下儒者议之各说不同乃命就说之到者拜为莭前后七百人方难决因发机以土填之唐天宝中改为旌儒乡立旌儒庙贾至撰文立碑庙前 【碑土人埋之】
   唐尚书省郎官厅石记
左司员外郎陈九言撰序吴郡张旭书旭以草书知名此序独楷字精劲严重出于自然如动容周旋中礼非强为者书一艺耳至于极者乃能如此其楷字盖罕见于世则此序尤可贵也新说曰兵后石记填在青莲池中
   唐张旭草书千文
干元二年二月八日旭书自学优登仕至卒章凡六百九十五字存者六百七十三复重者五亡者二十二元豊三年吕大防守雍得之石苍舒俾模诸石而置于府廨又得赵大观别本自薄夙兴温清而下四十六字乃并刻之 【复古碑录】 ○始观张旭所书千字人至毋图隶散等怪逸过甚好事者以长史喜狂书故效其迹反复徐观至鴈门云亭愚蒙胆仰等字与后题月日则雄隐轩举槎枿丝缕千变万状虽左驰右骛而不离绳矩之内犹从风鸢翔戾于空随风上下而纶常在手击剑者交光飞刃歘怱若神而器不离身驻目视之在龙鸾飞腾然后知其真长史书而不虚得名矣世人观之者不知其所以好者在此但视其怪奇从而効之失其旨矣昔之圣人纵心而不踰矩妄行而蹈乎大方亦犹是也 【东观余谕】
   祭伯父豪州剌史文
唐颜真卿撰并行书干元元年九月今在贾治中宅
   唐荐福寺德律师碑
上郡荐福寺临坛大戒德律师碑韩云卿撰韩择木八分书史惟则篆额大历六年立今在景风街仁王院
   唐花萼楼火余碑
翰林学士李白撰彭王传徐浩正书字体道劲冣为得意遭巢寇火焚毁上犹存四十余字在兴庆池南
   秦相樗里子墓碣
唐独孤寔撰张谊行书真元三年立在省衙西樗里庙中又唐郑路撰郑公谊行书在庙后墓前
   唐升玄刘先生碑
刑部尚书冯宿撰左司郎中柳公权书右翰林待诏唐玄度篆额先生名从政河南缑氏人居东都玄真宫敬宗师事之加检校光禄大夫及先生之号碑以大和七年四月立二碑一在东都一在西都见在灵应宫
   唐玄度十体书
前本得于苏氏后本得于李丕绪少卿丕绪长安名家子喜收碑文二家之体则同而文有得失故并存之贤者得自择焉 【今在安西府香城寺】
   唐颜鲁公坐位帖
鲁公与仆射郭英义行草书藁也鲁公为坐位高下小有失常力争如此使之立朝其肯逢君之恶乎出金石录今石刻在文庙
   唐阿弥陀经畅整书
干封元年立观其笔法自汉隶中来其点画劲硬细瘦如银钩铁画可为师法在山亭寺中
   唐一行禅师塔碑
明皇撰并八分书一行姓张后为沙门谥曰大慧碑以开元十六年立铜人原塔侧今灞桥东 【原上】
   张说题玄宗御书记
唐集贤学士题玄宗御制书并年月日记及摸勒刻字人姓名后有开元十六年将幸温泉亲诣大慧禅师塔所口勑捡校立碑使朱敬宣所记 【在碑阴】
   后魏温泉铭
不着人名氏作颂者自称曰孤其额曰雍州剌史松滋公元苌温泉颂盖苌始立室于泉上而作此颂碑古人摩挲光如镜呼为颇黎碑 【在华清宫】
   唐温泉碑
太宗御制御书碑额散隶为贞观二字帝始建宫于骊山温泉作此铭碑以贞观中立 【在华清宫】
   隋智永禅师真草千文碑
禅师王逸少七代孙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宗匠写真草千文八百本散于世江东诸寺各施一本住吴兴永欣寺积年临书所退笔头置之大竹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求书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乃用铁叶褁之人谓之铁门限后取笔头瘗之号退笔冢长安崔氏所藏真迹最为殊绝命工刊石置之漕司南厅庶传永久大观己丑二月乐安薛嗣昌记今在灵应宫
   唐怀素律师圣母帖
今在府廨
   唐臧氏紏宗碑
湖州剌史颜真卿撰并书臧氏东莞人自唐初灵州都督宠而下至京府参军叔清族系名字官阀悉载于碑不知所刻年月在三原北坡上
   唐赠工部尚书臧怀恪碑
抚州剌史颜真卿撰并书恪字
   贞节东莞人官至右武卫大将军赠工部尚书碑
以开元十二年立在三原冢前
   唐羽林大将军臧怀亮碑
陈州剌史李邕撰并书怀亮字明时东筦莒人官至左羽林大将军碑以开元十九年立在三原北墓冢前
   唐左武卫中郎将臧希忱碑
韩择木撰并书大历四年立在三原北墓前
   唐赠杨州都督臧希晏碑
张孚撰韩秀弼八分书大历五年立在三原北墓前
   唐赠荣州剌史臧公碑
王齐问撰张颂行书天宝中立在三原墓前
   唐果毅都尉臧崇碑
天宝七年立在三原新说曰已上臧氏七碑余至元十五年亲披荆棘而观抄录更有数碑剌深难造不曾抄写为怅
   唐报本寺碑
韦宗奉勑撰侯翊奉勑书徐方平奉勑篆额大中元年二月五日建在武功报本寺
   唐牛头山七祖遍照禅师碑
徐士龙撰姜泳正书贞元十五年五月立在樊川
   隋真寂寺碑
僧法林撰并八分书开皇十四年正月立在金光门真寂寺至元丙午六月大雨雹雷轰碑为三叚
   唐净住寺释迦文贤刼千佛像记
崔行功撰隶书真正无名自受禅中学来可以为法式今在开元寺官塔院
   唐信行禅师碑
越王贞撰中书舍人薛稷书事迹无叙但称美之辞神朔二年立在百塔
   唐圭峯定慧禅师碑
中书平章事裴休撰并书工部尚书柳公权篆额师姓何字宗密其文无足采其名世所重大中九年立在草堂
   唐大清宫道藏经目录碑
秦守正书赵盈篆额本唐太清宫今为贾老庵
   唐华山石阙题名
开元二十三年郑虔题名为首后二百年至唐清泰三年户部侍郎杨凝式而止其间无年月悉列于后緫五百一人在华岳庙
   唐颜鲁公题名
真卿为饶州剌史以干元元年题名于华岳庙
   唐修汉未央宫碑
裴素撰朱(王巳)行书毛伯贞篆额会昌二年十一月六日建大元壬子载于西岳庙
   晋王羲之笔阵图新说
笔阵图其中张昶华岳碑误写张旭盖后模勒之谬 【今在山亭寺】
   晋谢灵运草书帖
临川长史谢灵运文章之余尤精翰墨观其纵逸之势妙绝入神人示予遂勒于石永为世之模楷尔嘉佑己亥岁九月三日光禄少卿李丕绪书后今在陜西行台赵中丞宅
   唐张长史肚痛帖
新说曰帖三十字颠草奇怪多不识先在张金紫宅
   唐邠国公修功德铭
长庆二年十二月立今在文庙
   唐金兰帖
得欧阳询墨迹六十字笔力崄劲体法方直而雅有风气予甚爱之遂藏焉又模于石将传永久元佑元年仲冬乙卯愽陵崔颐正可云今嵌在文庙成德堂西壁
   唐华清宫津阳门诗碑
郑(虫禺)撰津阳诗一百韵在华清宫
   唐幵府君神道碑
在蓝田县西咽壶泉柳公权书
   唐韦皇后碑
柳公权书在韦曲
   唐华清宫三十韵诗
中书舍人杜牧之撰杜竦书在华清宫
   唐昌黎五箴
宋狄道李寂玉筋篆书男珍模勒上石宣和五年建今嵌在文庙
   唐顺陵碑
武后追尊父士彟为无上孝明皇帝母杨氏为孝明皇后命李峤为碑文相王旦书碑高大非人力所及今在咸阳原上
   唐三藏法师玄奘塔碑
刘轲撰僧建初行书开成四年在兴教寺
   宋新修秦始皇帝庙碑铭
大中大夫检校刑部尚书守太子詹事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杨昭俭奉勑撰翰林待诏待太仆寺丞柱国臣孙崇望奉勑书开宝六年十月十五日建在临潼县东陵北二里
   宋新修汉文帝庙碑
翰林学士中散大夫权知贡举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臣李昉奉勑撰翰林待诏行大仆寺丞孙崇望奉勑书开宝六年岁在癸酉十月辛巳朔十五日乙未建在霸陵西五里刘村镇
   宋大观圣作碑
在府学
   宋赐辟雍诏
   宋幸学御笔手诏
   宋重修文宣王庙记
殿中侍御史刘从义撰永兴军节度使太师中书令行京兆尹王彦超立建隆三年八月廾五日
   宋京兆府移文
宣王庙记龙图阁待制知永兴军府事吴防撰鄜州观察使石苍舒书元丰三年二月日
   宋建学勑
景佑元年十月日
   宋府学移石经碑记
雍学官黎持撰元佑庚午
   宋永兴军创修府学记
大观元年十月立
   宋永兴军府学开泮水记
大观元年十月立
   宋教兴颂
虚仪先生撰唐英篆书在文庙
   京兆府小学规
太学教授任民师撰在文庙
   宋三体阴符经
郭忠恕古文玉筯篆八分书三体干德四年立
   宋兴庆池禊宴诗碑
庆历十五年建在众乐堂前大元至元十三年安西教官移在文庙背面刻重修庙记
   宋十八体篆额
僧梦英篆十八体八分字题名
   宋武功游师雄墓志
张舜民撰邵(龠虎)书张枲篆盖嵌在成德堂壁
   宋凤翔八观
苏东坡撰并书在凤翔高緫管宅
   杜甫漫兴九首
宋黄鲁直草书在邠州王讲议宅
   宋绿野亭记
新说曰 武功乃横渠先生讲学利州昭化县令张闳中撰武功县令刘干立石
   慈恩鴈塔
唐贤题名十卷慈恩鴈塔本隋无漏寺故地高陵在春宫为文德皇后复置故以名之永徽三年沙门玄奘自西域归始于寺西建鴈塔其后颓毁至长安中乃复更造南对玉案雾檐诸峰东枕曲江与大明宫丹凤门端若引绳气象雄伟甲于天下杜诗所谓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盖言其高远如此自神龙以来进士登科皆赐 江上题名鴈塔下由是遂为故事五季寺废惟鴈塔岿然独存有僧莲芳始葺新之塔之内外皆以涂塈唐人题字不复可见元丰间塔再火乡人王正叔始见书壁断裂因刬刮甃甓得题名数十乃录以归屡白好事者使刻石逮今踰四十年卒不果重和戊戌察雠书东观偶与同年柳伯和纵谈及此击节怅然明年伯和出使咸秦暇日率同僚登绝顶始命尽刮断壁而祈得尤富皆前未之见者又俾刊者李知常知常本摹榻随其断缺不复敢增益一字正叔隐居里中素于书法乃属以次第标目分为十卷刻于塔之西南隅于是一代奇迹烂然在目先是会昌中宰相李德裕不由科第深贬进士始罢宴集向之题名削除殆尽故今所存独诗人逸士与公卿贵游子弟为多夫晋贤真迹流传至唐宫楮私胜几数千卷自欧虞禇薛而下皆宗之当时士人咸以不能书为耻以今题名考观其间纵复歌斜至锋藏笔劲气格高古皆有江左遗风国朝士夫必题识其侧欲俾来者护持而皂隶庸人辄以俗书污漫其上于是汲水涤之新墨尽去旧画宛然乃知唐人于字学非特点曳尽工至于笔迹亦复精妙如此伯和好古愽学迈往不群闻其成也为之喜而不寐见诿序引辄以所闻见者列之碑首云宣和庚子九月望日少陵樊察仲恕谨序
   唐人登科燕集
曲江题名鴈塔一代之荣观当时士风以不得与为深恨国朝锡燕琼林立碑太平兴国寺乃用唐之遗典故凡謌诗启叙纪述同年契者引鴈塔为故事鴈塔在长安南曲江西慈恩寺乐天所谓曲江院里题名处是也塔成于显庆间巨今几五百年坚完如新璧砖上字墨犹存四方士大夫自非身甞登览盖莫之见世亦有募刻以传者宣和庚子瑊以漕事使关中公余与同僚访古周览塔上层层见之字画道丽俱有楷法金榜无几而名卿伟人留记姓名岁月者倍多乃得善工李知常等俾尽摹刻于石托隐士王正叔点校编次同年樊仲恕冠以序引正叔好古愽学通古书法仲恕 才巨笔有闻于时是书当借重以传其详见于叙云宣和庚子十月朔大名柳瑊伯和题
   金重修府学碑
河南潘师雄撰并书正隆三年建
   金京兆  半宫登科记
龙山高有邻撰承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金修府学教养碑
中山刘渭撰奉天阳奂书正大二年建
   金府学创建题名记
正大二年十二月日立
   金京兆府重修府学记
贞佑二年立
   金耀州美原县进义副尉赵隐振贫碑
前修撰状元赵承元譔泰和八年春三月初吉县人立其略曰泰和三年关辅饥贫弱流离县官虚廪无以尽赡美原赵隐独发其私藏自癸亥之冬十有二月徂甲子之春四月尽百日为豆粥日哺饥者五千余人而无吝心陜右按察副使路铎拜章论列求加甄奖圣天子嘉之特命隐策名天官阶进义副尉入班从事以中劝也新说曰今安西路济民局提举彦忠乃五世孙也
   大元京兆府重修文宣王庙记
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徐剡撰府学教授骆天骧书并篆额至元十三年正月建
   皇子安西王盛德之碑
孟文昌撰仆散祖奂书骆天骧篆额府学诸儒人建至元十四年
   皇子安西王文庙释奠记
京兆路儒学教授孟文昌撰儒学教授骆天骧隶书并篆额至元十六年正月建
   大元创建甘河遇仙宫记
前进士李道士撰甲辰十月建
   大元京兆玄都万寿宫记
乡贡进士李庭撰乙巳七月二十四日建
   大元重修终南山重阳万寿宫记
前进士云中孟攀鳞撰己酉冬十一月建
   大元陜西创建三皇庙碑
中奉大夫陜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云南行省参知政事张立道奉 令旨撰翰林侍读学士朝列大夫陜西汉中道肃政廉访使高凝奉令旨书府学教授骆天骧篆额大德四年岁舍庚子三月丁丑建监修官王府典藏司大使王庭瑞医愈郎陜西四川中兴等路医提点使司判官王府医药提举常庆祚
   大元重修磻溪成道宫记
奉训大夫陜西汉中道提刑按察副使魏初撰
   大元京兆咸宁县南坊重修大古观记
前进士太原刘秉中撰府学教授骆天骧书
   大元中书丞相胡公神道碑
中奉大夫参知政事商挺撰并书
   大元嘉议大夫提典司天台张公神道碑
前进士云中孟攀鳞撰司天台判骆天骧书
   金朝列大夫武骑尉赐紫金鱼袋文儒武君墓碑
在咸宁县韦曲之东少陵原君讳曦 【旧讳王 勿直避宣宗庙讳更】 字子华盩厔人义荣先生之祖也曾祖官至大传次孙天锡立石正奉大夫昭文馆大学士 书左丞柳溪姚枢书中奉大夫前中书省参知政事枢密院副使曹南商挺题额门人前中书省左右司郎中武功张徽撰前中顺大夫尚书省左司员外郎兼修起居注赐紫金鱼袋元好问
   大元中顺大夫西蜀四川道提刑按察副使宋鉴山先生神道碑
翰林丞 知制诰兼修国史闫复撰集贤学士刘愻书秘书 阳桓篆额先生讳     其号也簪缨故家天姿秀发中书杨公宣抚京兆辟为幕宾与商左山赵辅之同列本  人因宦游至秦遂家焉累官至前职寿七十七有鉴山神暇集行于世
   大元故资政大夫中书左丞赠光禄大夫中书右丞忠宣公神道碑 
太子谕德李谦撰翰林侍读学士奉政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高凝书丹并篆额
   大元修郭令公庙碑并第十九代孙奉训大夫故知宁海州郭侃碑
俱系翰林丞旨闫复撰在本府东夹城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