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类边长安志
类边长安志
廉相泉园
至元改元平章廉公行省陜右爱秦中山水遂于樊川杜曲林泉佳处葺治厅馆亭榭导泉灌园移植汉沔柬洛奇花异卉畦分棊布松桧梅竹罗列成行暇日同姚雪斋许鲁斋杨紫阳商左山前进士邳大用来明之郭周卿张君美樽酒论文弹琴煮茗雅歌投壶燕乐于此教授李庭为之记征西参军畸亭陈邃题其诗四绝其一曰瘰木传津返盛容痿花挟润舞春风有泉如此尽堪老何事苍生重恼公○其二曰乱朵繁茎次苐花牡丹全盛动京华红云一片春风好便是山中宰相家○其三曰郊原猎猎驻双旌林媪溪翁说姓名一股玉淙飞不断读书牎下野泉鸣○其四曰秦人解道相君贤一去朝天忽九年最好归来头未白廉泉初不让平泉
赵氏别墅
至元甲子宣抚赵公于樊川杨万坡就岗原爽垲葬考妣树松楸前建先庙竖丰碑修葺园亭导水灌园以为别墅因而家焉自号樊川钓叟中有适安堂归潜洞赵公泉 【商左山皆题诗适安堂】 人生适意与身安两事能兼世所难收脚北牎山四座蒙头衲被日三竿已知事业名先了回想风波胆尚寒满目田园况成趣等闲莫放酒杯干
归潜洞
云间凿透苍崖背六月那知暑气炎火朴淳风还太始一川胜槩尽 【华严】 横身利害惊渍脱冷眼功名尽白拈发齿未衰闲固好恐难归去似陶潜
赵公泉
桃李成蹊各自春此泉消得姓名新曾烹玉屑甘而冽试酿云腴滑且醇老去已曾谙世味归来要与濯缨尘我知一槩功犹在自有余波及后人
李氏牡丹园
在安化门西杜城北五里河东北路行省郎中并人李焕卿子信之所葺也信之不喜仕进日涉经史葺园治田树艺为事园植牡丹仅三四百窠他花称是亭台旁午每花时游者车马阗咽肩摩毂击酒炉时一罄秉忠喜宾客士夫游者辄留饮宴名士篇章盈轴畸亭陈先生有诗曰鴈塔西边处士家经年培养牡丹芽一枝先折赵飞燕群艳尚陪阴丽华幽径小栏通曲燕危弦促柱殿清笳闻身徤在伸眉好明日狂风扫落花○山水老人王国宾木兰花慢擅花王尊号许独步蘂珠宫更露叶烟苞天香国艳占断春风青州越州名品借风流不与洛京同千字示与赋雅五言白传诗工谁移仙种到秦中青帟瑞云红佀天宝繁华沉香槛北兴庆池东年年至人高宴恐无情风雨又成空回谢姚黄魏紫污颜脱落芳藂
御宿川
在长安城南四十里东至石鳖谷西尽沣水东西五十里南北十五里杨雄传曰武帝开上林南苑至宜春鼎湖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长杨五柞北绕黄山濒渭而东孟康曰为离宫别馆禁御不得使人往来游观止宿其中故曰御宿然则樊川御宿皆上林苑之地孟子曰文王之囿方四十里蒭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汉武上林延亘四百余里禁御使人不得游观岂文王之意哉
苏舜钦诗曰春暮曾无属物心野行聊得据鞍吟路经废苑情通古水遶苍山意共深残日花间浮暖气断云楼外卷轻阴骚人自昔伤鹈鵊休苦风前弄好音
南五台圆光寺
有观音灵应文殊普贤现身五台皆高山峯也每岁春时游人冉冉遍于山谷进士王正卿诗曰
不上台山四十年今朝了去 好因缘归来卷起龙眠画纸上丹青不直钱
百塔
在梗梓谷口谓之兴教禅院有松风阁越王台乃唐信行禅师之塔院也裴行俭妻库狄氏甞读信行集录及没窆于终南山鸱号堆信行塔之后由是慕信行者往往归葬于此谓之百塔今小塔累累相继信乎其塔之多也○苏舜钦诗曰驱马南山访故踪僧居潇洒出尘笼遶庭石鳖谷间水当户鸱号堆上风无限老松秋色里数声疏铎月明中林鸡坐听三号罢去去前朝气味同
翠微宫
在终南山上本武德八年建太和宫也贞观十年废二十一年太宗厌禁内烦热公卿重请修筑将作大匠阎立本再葺焉改为翠微宫笼山为苑北开曰云霞门视朝殿曰翠微寝殿曰舍风并为太子构别宫西开曰金华门有安喜殿元和九年废改为翠微寺
太宗文皇帝诗曰数光凝翠岭凉气肃离宫荷疏一盖缺树冷半帷空侧阵移鸿影圆花钉菊丛摅怀俗尘外高眺白云中○刘禹锡翠微寺有感其诗曰
翠微寺本翠微宫楼阁亭台几十重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株松
草堂
姚秦逍遥园也有须弥山波若台鸠摩罗什译经处后为禅院在圭峯下罗什死焚之其舌不坏塔犹存什徒僧肇于此作肇论唐圭峯禅师宗密作禅源诸诠以破禅家之失张茂中诗曰当年谩读鸠摩传今日飜思僧肇书门外一峯圭影直庭中双桧绿阴虚○兵后耶律中书重修疏诗至峯曾此振吾宗一火成空电影同便请檀那速垂手却教拈出草堂风○赵闲闲诗曰
凭谁寄语草堂灵我是无尘有发僧一见圭峰如旧识佀缘曾继祖师灯
重云寺
在草堂之西太平谷口圭峯正北山明水秀五代王彦超庄舍为寺正殿东壁间王思温画太宗与三藏玄奘对谈西壁画玄宗与胜光法师对谈至今犹存号为奇绝
紫阁山
在草堂东南杜甫紫阁峰阴入渼陂○枢密章惇紫阁诗曰我生山水乡习得山中乐每观唐人诗梦寐思紫阁欲为秦山行常苦道路邈君言旧曾游使我心踊跃我今既西来而子滞天角云山空在眼诗酒乖侑酢谁题壁间诗岁久墨色薄人生定能几当此感离索积霭浮青春落日满嵓壑骊龙俨将驾顾我犹淹泊
罗汉山寺
在终南山入石鳖谷十里有罗汉寺又缘崖上岭行二十里有罗汉石洞游人甚多下瞰五台千岭万壑列于洞前
丰德山
在终南山中有丰德禅寺长老多出于此传灯录如何是和尚家风丰德曰触事面壁
云感寺
在沣河东岸宣律师于此持律有净土坛四门八窻律师行通坛上失脚有韦将军捧足长杨高柳寒藤古木飞鸟不严栖巢于上
广惠公祠
在石鳖谷口关中记终南太一左右三百里内为福地秦末东园公夏黄公绮李季角里先生隐 取以待天下之定在此山中也四皓庙当时谓之快捷方式文帝诏建终南山祠重册为广惠公命长安县今杜火 造南山置祠柳宗元碑云据天下之中在都之南西至于褒斜文西至于陇首以临于我东南至商岭久东至于大华以距关后三月十八日土王日致祭
石鳖谷
交河所出谷口有一圆石色白形如鳖大如三间屋谓之石鳖谷天门界北直京城明德门文直皇城朱雀门又直宫城承天门故曰天门界又曰天门街许浑天门街晚望诗曰明星柢未央莲阁迥苍苍迭皷催残月疏钟迎早霜开河浮瑞气宫阙耀神光再拜为君寿南山高且长
太一谷
在长安县东南八十里终南山里太一之神史传道书所载前贤辟刻征应甚多汉武帝纪于方册古者天子祠太一于南郊帝令太祝祠于长安东南辛亥帝始郊有美光通昼黄气属天又通书三洞秘典所载九天无量三昧大一元君定周天风雨神龙水僊皆隶焉武帝元封初降于终南山巨谷间云气融结隐然成象东上二十里许出一大池龟鱼游泳莫之敢触帝勑建上下宫选羽流焚修封其山曰太一池曰澄源逮晋元帝闻祈祷有应御书益封金华洞天在隋唐兴崇尤盛及后晋桑中令镇雍苦旱请而获应且奏重修有宋亡金敬奉尤甚遣使沉祭
大元龙兴 列圣所循咸重敬 天事神之祀遣使降香屡获感应○太一谷题字自谷口穿云渡水蹑乱石冒悬崖行十余里数岸硕耸蹬道之半有司马温公熙宁间于石壁隶书二十八字其辝曰登山有道徐行则不困择平稳之地而置足则不跌人莫不知之鲜能慎
子午谷
在御宿川终南山口汉武帝所筑子午关三秦记长安城南有大谷通梁汉道号子午谷北直长安城
蒙溪
在御宿川东南山之半原泉北流五福山南遮涧口若尽屏取易山水蒙卦号曰蒙溪中山刘处士爱山水明秀穴洞而居兵后道者何渊夫葺为道观长杨高树攀藤挽葛傍崖过桥行三四里始见悬崖高阁如入蓬壶之境而忘其归○商左山诗曰竹根流水树头山朝(金巢)归云暮(带烟)名胜旧传天尺五壁间诗更尽时贤○杨慵斋诗曰
一庵尽领五台山山在云烟紫翠间老竹生孙梅结子来游此地不知还
干湫
在神禾原兴盛坊旧有湫池龙移去遂涸谓之干湫韩退之诗曰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击雌雄随清泉百尺化为土鱼鳖枯死吁可悲谓龙移于大一湫池也退之诗曰厌处平地水巢居插天山
□嘉川
在长安城东南三十里焦戴川自东南来□嘉川自西南来两川相合为浐河川两岸出泉无数中间莲池稻塍竹木桑麻花园蔬圃春时游人不绝樊川御宿与□嘉川号为三川近城游赏之处
鸣犊镇
在两川口有汉武鸣犊泉朱姬洞深远透樊川花卉竹木有金紫光禄大夫张太尉别墅号曰小南山泉脉交流水动碾磨
员庄
在焦戴川北枕白鹿原唐员半千之庄莲塘竹径酴醾架海棠洞会景堂花坞药畦碾磨麻稻地谚曰上有天堂下有员庄
涌珠泉
在员庄北一里白鹿半原一泉方阔数丈不见其底有泉泛涌珍珠大小不等至水面而散昼夜无时而息泉流百步临高崖千尺而落为瀑布下有一大石龛溅为雪片为喷云嵓下为一渠流入员庄王清卿诗曰竹径莲塘小有天过桥直到涌珠泉至人不识烟霞客兴尽山阴访戴船
龙首堰
在□嘉川马头埪堰浐水入龙首渠二十里至长乐坡上分为二渠一渠北流至望春宫西北入新城一渠西流入兴庆池又西流入城壕
神谷
在浐水东白鹿半原有泉涌出水味甘冽酿酒香美唐时以神策军禁守谓之神谷日以骆駞运水入大明宫酝造御酒
华清宫
华清宫其说备见泉条○皇甫冉华清宫诗云骊岫接新丰岧峣驾翠空凿山开秘殿隐雾闭仙宫绛阙犹栖凤雕梁尚带虹温泉曾浴日华馆旧迎风肃穆瞻云辇深沉闭绮栊东郊望奇处瑞气霭蒙蒙○杜牧诗三十韵绣岭明珠殿层峦下缭墙仰窥雕槛影犹认赭袍光昔帝登封后中原自古强一千年际会三万里农桑几席延尧舜轩墀立禹汤雷霆驱号令星斗焕文章钩筑乘时用芝兰在处芳北扉闲木索南面富循良至道思玄圃平居厌未央勾陈里嵓谷文陛压青苍歌吹千秋节楼台八月凉神仙高飘缈环佩碎丁当泉暖涵牎镜云娇惹粉囊嫩岚滋翠葆清渭照残妆恬泰生灵寿欢娱序岁长月闻仙曲调霓作舞衣裳雨露偏金穴乾坤入醉乡玩兵师汉武回首倒干将鲸鬣掀东海胡牙揭上阳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抢倾团留无路还魂怨有香蜀峰横惨淡秦树远微茫鼎重山难转天扶业更昌望贤余故老花萼旧池塘往事人谁问幽襟洄独伤碧檐斜送日红叶半凋霜迸水倾瑶砌疏风罅玉房尘埃羯鼓索片叚荔枝筐鸟喙推寒水蜗涎蠹尽梁孤烟知客恨遥起泰陵傍○宫中上下殿阁列如左
老君殿
在骊山上天宝七载玄元皇帝见于朝元阁之南立降圣观建老 于骊山之上斲白石为老君像制作精巧今见存
七圣殿
亦曰御容殿在宫中自神尧至睿宗昭成明肃皇后皆衮衣立侍玄元太上老君绕殿右榴皆太真所植
长生殿
按实录天宝元年新作乃斋殿也有事于朝元阁即斋沐于此殿
明珠殿
在长生殿之南近东也在骊山之上杜牧之三十韵诗绣岭明珠殿
四圣殿
在骊山之上重明阁之南殿东有怪柏
玉女殿
今星辰汤上有玉女殿北有虚阁阁下即汤泉二玉石瓮汤从瓮中涌出
飞霜殿
在宫中寝殿也白少傅以长生殿为寝殿非也
功德院
在七圣殿南其间瑶坛羽帐皆在焉顺与影堂果老药室亦在禁内
御汤九龙殿
亦名莲花汤在飞霜殿之南说具泉条唐太宗过温汤诗曰温渚停仙驿丰郊驻晓旌路曲回轮影嵓虚传漏声暖溜惊湍驶寒空碧雾轻林黄疏叶下野白曙霜明眺听良无已烟霞断续生
唐玄宗诗并序惟以温泉是称愈疾岂予独受其福思与兆民共之乘暇廵游乃言其志诗云桂殿与山连莲汤涌自然阴崖含秀色温谷吐潺湲绩为蠲邪着功因养正宣愿言将亿兆同此共昌延○
张说奉和温泉言志应制诗曰温谷媚新豊骊山横半空汤池熏水殿翠木暖烟宫起疾愈仙药无私合圣功始知尧舜德心与万人同
笋殿
在御汤南殿侧有魏温泉堂碑其石莹澈照见人形影宫中号为颇黎碑
朝元阁
天宝七年玄元皇帝见于朝元阁即改名降圣合按上文立降圣观疑非是
重明合
在四圣合北临高有重明合倚栏北瞰县境如在诸掌关下有方池中植莲荷池东凿井每盛夏泉极甘冷邑人汲之
集灵台
在长生殿侧天宝元年作则斋沐以祀神
望京楼
在西绣岭上有御夹道上岭以望京城
瑶光楼
在津阳之东南有小汤
观风楼
在宫外东北隅属夹城而达于内前临驰道周览山川大历中鱼朝恩毁拆以材木修章敬寺
闘鸡殿
在观风楼之南东城父老传明皇乙酉生而喜闘鸡每清明节闘鸡戏及即位治鸡坊索长安雄鸡千数养为鸡坊选六军儿五百人使畜扰教饲之诸王外戚倾帑败产布鸡贾昌为五百心儿长天子甚爱之金银之赐日至其家杜诗闘鸡初赐锦
按歌台
在闘鸡殿之尚台南临缭墙
舞焉台
在闘鸡台之北明皇杂录尝令教舞马四百蹄目之曰某家娇其曲谓倾杯乐奋头鼓尾无不应节又施三层木床乘马于上抃转如飞
羯鼓楼
在朝元阁之东近南缭墙之外
斜阳楼
在老母殿北古词斜阳楼上凭栏干望长安
烽火楼
在骊山顶上以举烽燧
老母殿
在斜阳楼南李筌授阴符经处
王母祠
在骊山上玉筑峯前○郑愚津阳门诗云玉藻峰前王母祠
丹霞泉
在朝元阁南水流入饮鹿槽
饮鹿槽
在朝元阁南磴丹霞泉水以饮驯鹿
荔枝园
在绣岭下栽荔枝成园今废
梨园
在荔枝园东梨园弟子按法曲处
金沙洞
在长生殿南三十韵金沙洞口长生殿
连理木
在玉女殿东古槐树两树相并上相连长恨歌在地愿为连理枝野火焚毁
双皂角
在连理树北临崖野火焚毁树根复生永结
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