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边长安志

汉书建章官有神明台武帝造上有承露盘有铜僊人舒掌捧盘玉杯以承云表之露以露和玉屑服之以求僊道僊人掌大七围以铜为之魏文帝徙铜盘折声闻数十里
     众艺台
长安志云在掖庭宫宫人教艺之所
     闘鸡台
长安记云在长乐宫中又有走狗台
     长杨榭 【台上有木曰榭】
汉书云在上林苑中天子秋冬校猎命武士搏射禽兽帝于其上观焉
     祈僊台
三秦记曰坊州桥山有汉武帝祈僊台高百尺李钦止题诗云四方祸结与兵连海内空虚在末年谩筑此台高百尺不知何处有神僊
     梁台
汉旧志云未央宫中有果台商台又有着室台
     通灵台
汉武帝内传曰钩弋夫人既殡香闻十余里帝哀悼疑非常人乃起通灵台于甘泉常有一青鸟集台上往来
     望鹄台
三辅故事汉长安建章宫北大液池中有望鹄台眺蟾台
     曲台
如淳曰行礼射于曲台后仓为记故名曰曲台记汉官大射于曲台晋灼曰射宫也
     东山台
三辅故事曰未央宫前有东山台西山台钓台三辅黄图又曰未央宫有果台东山台西山台钩台庙记曰未央宫有钩弋台
    后秦
     波若台
西征记曰姚兴起波若台作湏弥山四面岩岭重嶂峭 崖神禽恠兽靡不毕有僊人佛像变化万端灵木嘉草精奇一代无有也
    唐
     景福台
长安志云在太极宫延嘉殿之西北
     祭酒台
长安志云在大安宫之东北垣上基址尚存
     望仙台
东观秦记望仙台高一百尺势侵天汉武宗旧记神策奏修望仙楼及廊舍五百余间大中八年复命葺之补阙陈虾上疏谏遂罢修以为文思院
     御史台
御史记曰御史台门北开取肃杀就阴之义邺都故事御史台在京城西南龙朔中为东朝宪府元和中御史台佛舍火灾罚御史李膺俸一月
     司天台
地里志云在长安外郭城内东南八里永宁坊干元元年改太史监为司天台浑仪台高百二十尺前有太岁庙台虽摧崩犹高五六十尺
     按歌台
在闘鸡殿之南台南临东缭墙在临潼县骊山上北榭京兆省衙后有北榭
  馆阁楼观
   馆
    射罴馆
秦昭王起在盩厔
    迎风馆
汉书曰武帝因秦林光宫元封二年复增通天迎风储胥露寒
    平乐馆
汉书曰武帝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薛综注西京赋平乐观大作乐处
    涿沐馆
成帝许美人居上林涿沐余数召入饰室中若舍
    茧馆
王莽请元后幸茧馆率皇后列侯夫人桑师古曰汉宫阁疏上林苑有茧观葢蚕茧之所
    建章馆
王莽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起九庙师古曰自建章以下至阳禄皆上林苑中馆
    鹿馆
外戚传成帝许美人在上林鹿馆数召入饰室
    桂馆
郊花志长安作飞廉观桂馆
    白鹤馆
元帝初元三年茂陵白鹤馆灾
    云林馆
宣帝霍皇后废处昭台宫徙云林馆
    高灵馆
汉武故事曰上自封禅后梦高祖坐明堂群臣亦梦想于是祀高祖于明堂以配天还作高灵馆
    昭灵馆
霍光茔起三出阙筑神道北临昭灵南出承恩馆服虔曰昭灵承恩皆馆名
    来宾馆
前秦符徤永和十年西虏乞没浑邪遣子入侍置来宾馆于平朔门以怀远人起灵台于杜门
    崇文馆
本曰崇贤馆唐贞观十三年置后避章怀太子讳改焉
    东史馆
开元二十五年李林甫奏移于中书省北以旧尚药院充馆
    崇玄馆
武宗以刘玄静为崇馆学士号广成先生入居灵符殿帝就传法箓初明皇天宝中用尹愔为崇玄馆学士自后乱离馆宇寝废至是特诏营创仍置吏铸印
   阁
    凌云阁
汉宫殿疏曰凌云阁秦二世造在咸阳阁与南山齐
    麒麟阁
汉书曰萧何造以藏秘书甘露三年单于来朝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霍光等一十二人霍光第一苏武第十二张晏曰武帝获麒麟时作黄图曰即杨雄校书处
    白虎阁
三秦记未央宫有白虎有尧阁属车阁
    天禄阁
三辅故事云在未央大殿北以藏秘书
    石渠阁
汉宫殿疏曰在未央殿北以藏秘书图画甘露中五经诸儒杂论于石渠阁
    曝衣阁
汉宫仪云太液池西有武帝曝衣阁每七月七日宫女出后衣登阁而曝之
    澄源阁
汉书曰武帝祀太一于终南山太一谷元封五年澄源湫池上起澄源阁以避暑
    开襟阁
杂记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夜穿七孔针于开襟阁俱以习之在未央宫中
    重阳阁
三辅会要后周明帝武成二年二月造重阳阁于紫极殿后
    凌烟阁
隋唐嘉话凌烟阁在大极殿东贞观十七年太宗于阁上图画太原幕府及功臣之像二十四人太宗为赞禇遂良书阎立本画
    重明阁
华清有重明阁临高瞰渭川如在诸掌
    功臣阁
卜子阳园苑疏功臣阁在太极殿东阁上亦图功臣及藏秘书
    紫云阁
异闻集曰紫云阁在嘉政殿之东前有池天宝年秦中大旱明皇于此殿令叶法善祠镜龙遂得甘雨
    清辉阁
景龙文馆记中宗登清晖阁遇雪令学士赋诗宗楚客曰太一天为水蓬莱雪作山
    紫阁
新说曰紫阁在御宿川南紫阁山唐御史薛昌朝诗曰阁下寒溪涨碧湍阁前苍翠数峯环危梯续蹬穿松外细竹分泉落石间好鸟啁啾争唤客乱云开合巧藏山独来应为禅僧哭少有人能伴我闲章惇诗曰我生山水乡习得山中乐每观唐人诗梦寐思紫阁杜甫有诗云紫阁峯阴入渼陂
    翔鸾栖凤阁
新说曰含元殿前东曰翔鸾西曰栖凤其飞檐与含元殿廊相接至今基址尚存
    朝元阁
新说曰朝元阁在华清宫南骊山上明皇杂录天宝二载起朝元阁黄裳诗云东别家山十六程晓来和月到华清朝元阁下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津阳门诗朝元阁成老君现改降圣阁
    奎钩庆赐阁
新说曰京兆府衙后有宋种太尉宅宅有赐书构庆赐阁以贮御书
    紫阳阁
新说曰乃河南转运使紫阳先生书阁在鄠郊终南山下自题诗曰碧瓦朱甍动紫烟清风吹袂缈翩翩梦回忆得三生事悔落黄尘六十年先生姓杨名奂字涣然
   楼
    井干楼
汉宫殿疏神明台高五十丈上有九室常置九天道士百人然则神明井干俱高五十丈也井干楼积木而高为楼若井干之形井干者井上木栏也其形或四角八角西京赋井干迭而百层谓此楼也
    马伯骞楼
汉宫殿仪曰长安有马伯骞楼又有贞女楼
    云和楼
周地图记曰连珠殿六栿五架又有云和楼九间重阁
    竹楼
长安志贞元三年上御竹楼观迎神策军额在东内
    百尺楼
长安志长庆元年禁中造百尺楼二构飞桥以往来
    乞巧楼
三辅记曰光化二年禁中建
    勤政务本楼
唐实录勤政楼在兴庆宫南开元八年造每岁千秋节酺饮于楼前
    花蕚相辉楼
天宝遗事宁王宪申王撝歧王范薛王业邸第相连环于兴庆侧明皇因题花蕚相辉之名取诗人常棣之义帝时豋楼闻诸王音乐咸召升楼设五花帐同榻饮宴金石录花蕚楼诏李白撰碑文徐浩书丹乔扆诗曰花蕚楼空有故基行人空读火余碑可怜兴庆池边月曾伴宁王玉笛吹
    望春楼
唐拾遗记天宝元年明皇升望春楼召群臣临观广运潭楼在浐水西岸下有广运潭
    紫云楼
唐实录文宗大和九年发左右神策军三千人淘曲江修紫云楼彩霞亭内出二额仇士良以百戏迎帝御日华门临观
    晨晖楼
春明退朝录唐元和十二年筑夹道至修德坊开门曰玄化造楼曰晨晖
    羯鼓楼
天宝遗事明皇御华清宫羯鼓楼打遍凉州群花皆坼古词曰羯鼓楼声打开蜀道霓裳一曲舞破潼关
    斜阳楼
明皇杂录开元三年玄宗建斜阳楼于骊山上古词云斜阳楼上凭栏杆望长安
    望京楼
明皇十七事明皇岁幸华清宫发冯翊华阴丁夫筑罗城缭墙南开辇道上骊山以通望京楼
    瑶光楼
明皇杂录华清宫津阳门天宝六载诏建瑶光楼
    观风楼
华清宫外东北隅属夹城而达于内前临驰道因视山川大历中鱼朝恩毁坼修章敬寺
    秦楼
新说曰长安旧有秦楼古词云秦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又云吞汉武之金茎沆瀣吹弄玉之秦楼凤箫又曲名有秦楼月
    青楼
新说曰古老相传秦楼青楼俱在画桥东平康坊烟脂翡翠两坡相对古诗种花满西园下有青楼道花下一茎禾去之为恶草
    飞云楼
新说曰飞云楼在省衙中
    结麟楼
在大明宫中七圣纪曰郁华赤文与日同居结麟黄文与月同居郁华日精结麟月精也又太上黄庭内景玉经曰高奔日月吾上道郁仪结邻善相保梁丘子注曰郁仪奔日之僊结邻奔月之僊一作结绮非是六典作结麟阁鳞邻麟未知从何字为是
    叡武楼
宣宗诏修右银台门楼屋宇及南面城墙至叡武楼翰林学士赴宴归院过叡武楼
    长乐楼 
延喜楼江南杂报云在保安殿
   观
    僊人观
三辅黄图曰甘泉起僊人观缘山谷行至云阳三百八十里入右扶风周回五百四十里
    露寒观
武帝建元中作在云阳甘泉宫外又石阙观封峦观鳷鹊观旁皇观储胥观
    昆明观
又有昆明东观三辅黄图曰上林苑有昆明观盖汉武帝所置桓谭新论曰元帝被病远求方士汉中送道士王仲都诏问所能对曰能忍寒暑乃以隆冬盛寒日令袒载驷马车于上林昆明池上环水而驰御者厚衣狐裘寒颤而仲都独无变色卧于池台上晖然自若夏大暑日使曝坐环以十炉火不言热又身不汗池台即观也
    阳禄观
长安志在上林苑班倢伃生子阳禄柘观
    上兰观
王莽请元后校猎上兰三辅黄图曰上林有上兰观
    豫章观
鼎郊观昆池观朗池观愽望观樛木观便门观 众鹿观走马观则阳观阴德观燕升观白鹿观三爵观
    椒唐观
元华观郎池观益乐观华元观明光观象观以上皆在上林苑中见三辅黄图
    青梧观
见西京杂记曰观前有碧梧桐树下有石麒麟二枚
    骊山墓      秦始皇墓 
上物头高一丈二尺东边者左脚折折处赤如血父老谓有神皆含血属筯焉
    细柳观
郭璞曰在昆明池南
    飞廉观
元封二年作甘泉通天台长乐飞廉馆应劭曰飞廉神禽能致风气明帝永平五年至长安迎取飞廉并铜马置上西门外名平乐馆董卓悉销以为钱晋灼曰身似鹿头如爵有角而蛇尾文如豹文观一作馆
    属玉观
服虔曰以玉饰因名焉在右扶风李奇曰属玉音鸑鷟其上有此鸟因以为名晋灼曰属玉水鸟似鵁鶄以名观也师古曰晋说是也属之欲反
    兰池观
三辅黄图曰在城外又杨仆传兰池宫在渭城李善注文选咸阳县东南三十里周氏陂陂南一里有汉兰池焉
    霸成观
见枳道事中 宜春观在鄠县并见长安志
    集灵观
三辅黄图曰武帝起集灵观
    临山观
汉宫殿名曰长安有临山观渭桥观九华观鸿雀观昆明观华光观天梯观瑶台观流渠观相思观华池观射熊观当市观白渠观三雀观温德观豫章观
    霸昌观
王莽传王寻发长安宿霸昌厩师古曰霸昌观之厩也三辅黄图曰在城外
    安台观 沦沮观 鸟鱼观 董贤观 仓龙观
以上并见三辅黄图
    甲观
元帝在太子宫生成帝甲观画堂应劭曰甲观在太子宫甲地主用乳生也画堂画九子母如淳曰甲观观名画堂堂名三辅黄图云太子宫有甲观师古曰甲者甲乙丙丁之次也元右传言见于丙殿此其例也而应劭以为在宫之甲地谬矣画堂即画饰耳岂必九子母乎霍光止画堂中是则宫殿中通有彩画之堂室讼观秦符坚置于未央之南见长安志
    凭云观
长安志西魏大统七年十二月御凭云观引见诸王叙家人之礼
    逍遥观
西魏帝甞登逍遥观望嵯峨山因谓左右曰望此令人有脱屣之意见长安志
    玄都观
长安志后周建德元年正月武帝幸玄都观说讲公卿道俗论难
    归真观
长安志云在唐西内安仁殿之西
    大角观
长安志在唐东内大明宫珠镜殿之东北
 类编长安志卷之四
京兆路儒学教授骆天骧编集
开城路儒学教授薛延年校正
  堂宅亭园
   堂
       明堂
周礼匠人周人明堂度九尺之筵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五室  凡室二筵注此三者或举宗庙或举王寝或举明堂玄言之以明其同制斯干宣王考室也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笺此筑室者谓筑燕寝也西其户南其户者宗庙及路寝制如明堂每室四户是室一南户耳礼明堂位昔者周公朝诸侯于明堂之位我将祀文王于明堂也吕氏春秋曰周之明堂茅茨蒿柱土阶三等以见俭节也
    玉堂
汉书杨雄传历金门上玉堂晋灼曰三辅黄图有大玉堂小玉堂又李寻曰久汗玉堂师古曰 在未央宫
    朱鸟堂
三秦记曰未央宫有朱鸟堂非常室
    东堂
后秦姚兴听政之暇引姜龛等于东堂讲论道艺错综名理
    明堂
前秦符坚起明堂缮南北郊祀其祖洪以配天宗祀徤以配上帝
    露堂
符坚将为赦与王猛符融密议于露堂
    西堂
车师前部王弥寘鄯善王林密马 犬朝于符坚坚赐以朝服引见西堂寘等观其宫宇壮丽仪卫严肃其惧因请年年贡献坚不许
    朝堂
姚元子召姚绍等密设于朝堂以击姚懿(谋)
    (言恣)议堂
王演见闻录姚兴常临(言恣)议堂听断疑狱当时号无冤滞
    澄玄堂
王演见闻录姚兴引诸沙门于澄玄堂听鸠摩罗什演说佛经
    偃月堂
长安志平康坊有唐右相季林甫宅内有偃月堂林甫欲排构大臣即处之思所以中伤者若喜而出即其家瓦解矣
    德星堂
大唐遗事吏部尚书崔邠与弟浙西观察使郾金吾大将军鄯淮南观察使郸皆贵显同居构堂宣宗叹曰崔氏一门孝友可为士族之法题其堂曰德星宅在光宅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