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福州府志万历本
福州府志万历本
北岭铺
宦溪铺
板桥铺
任溪铺
古田县
所属驿二水口、黄田。
自县达闽清界铺五:
县总铺
曹阳铺
茶亭铺
崎岭铺上三铺俱在七都。
阳寿铺
常濑铺在水口驿上一里许,上二铺俱一都。
水口驿县南一都,宋时置,名嵩溪驿,即太平兴国所迁县治故址也,元改今名,洪武初重建。
自水口驿达延平界铺六:
朱坑铺在常濑铺西十五里。
秀岭铺在朱坑铺四十五都。
豫阳铺在秀岭铺西十五里。
谷口铺在豫阳铺西十五里。
竹园铺在谷口铺西十五里。
云屿铺旧名管顶。
公馆六:
石山公馆在县治东。
秀峰公馆在县治东。
上洋公馆在县治西。
嵩溪公馆在水口。
豫阳公馆在县西。
竹园公馆
闽清县
总铺县前。
梅溪铺县南。
眠石铺
甕口铺县北。
长乐县
总铺县西。
周桥铺县西达福清。
沙迳铺县东达焦山运司。
沙岭铺县北。
梅江铺县北达梅花所。
巴头铺县南达小祉巡司。
连江县
自县达于侯官界铺三:
县总铺县西。
罗崙铺清河里。
潘渡铺
陈山铺俱光临里。
达于罗源县,铺八:
陀岭铺
俞家铺俱清河里。
赤崎铺仁贤里。
丹阳铺
东禅铺俱中囗里。
东湖铺钦平上里。
贤义上铺贤义里。
财桥铺嘉贤下里。
达于定海所界,铺四:
松坞铺二十九都。
官岭铺
蛎澳铺
埕角铺以上俱一十七都。
罗源县
自县达于连江界,铺二:
总铺县西。
鳌峰铺县西。
应德铺县西今改公馆。
达于宁德界,铺三:
护国铺
福源铺
新丰铺今改公馆。
永福县
自县南达于福清界,铺四:
县总铺县南。
汰口铺
葛岭铺
峡山铺
剑岭铺
福清县
所属驿二宏路、蒜岭。
自县达于闽县界,铺五:
县总铺县南。
宏路铺善福里。
宏路驿上接闽县大田驿,下抵蒜岭驿。
高车铺
太平铺俱修仁里。
磨石铺
常思铺俱方兴里。
达于兴化界,铺五:
金印铺
玻璃铺
渔溪铺
苏溪铺
蒜岭铺
蒜岭驿下抵兴化江口界。
达于永福界,铺一:
浯溪铺
达于万安所,铺六:
店头铺
牛田铺
三山铺在北里。
桃林铺平北里。
后坑铺
城西铺以上俱南平里。
达于长乐界,铺一:
薛田铺
达于镇东卫,铺一:
南门铺
公馆四:
常思公馆
宏路公馆
渔溪公馆
蒜岭公馆
建置志五
街 市
郡城中街
宣政街自鼓楼达还珠门。
南 街自还珠门达南门。
新 街宣政街之右,今按察司前。
后 街南街之右。
西门大街横鼓楼之前,西达于西门。
北 街府治西折而北达于北门,俗名土街。
北门后街北街之左。
东 街还珠门之外折而东,达于东门,旧名左通衢,今名凤池坊。
仙塔街闽县治右折而南,达于故津门城,闽王时号新路口。
井楼门街闽县治左折而北,达于井楼门。
汤门街东街澚桥之东北折而达汤门。
馆前街仙塔街折而西福星坊内。
郡城中巷
由宣政街东分者四:
东衙巷旧官廨所在,今匾瀛洲里,其中小巷经纬二。
提举衙巷内旧有提举衙。
万岁巷内旧有万岁寺,俗呼庙巷。
沿河东巷东通长利桥,折北通东衙巷。上三巷属闽县。
由宣政街西分者三:
右院巷宋右司理院故址。
万寿寺巷内旧有万寿寺。
沿河西巷上三巷属侯官
由南街东分者四:
使旌坊巷宋李俛任漳守,因名,俗呼梅枝巷。
通贤境巷内有通贤里社,故名。
嘉劳坊巷内通南营。宋李俯知婺州,子提举浙东,因名。
福星坊伪闽时为五州诸侯馆,故名馆前。宋湛俞隐居于此,三召不起,因名旌隐坊。元宣慰使魏天祐寓坊内,更今名。今以其地通抚台,匾曰:“东南节镇。”
朱紫坊巷宋通奉朱敏中兄弟居之,故名。
兴贤坊巷府儒学前。旧名进德坊,宋改今名。以上由南街东分者俱属闽县。
[HT]由南街西分者十一:
杨桥巷旧名通衢,宋宣和改春风楼,今匾大通衢。
郎官巷宋刘涛数世郎官宅址。
文兴坊巷俗名塔巷,旧名修文。
黄 巷唐黄璞宅昔居此,故名。
安民巷宋刘藻宅址,藻以孝闻,赐粟帛旌之,名其坊曰“锡类”。朱文公匾今废。
英达坊巷旧有紫极宫,又称宫巷。
吉庇巷宋郑性之宅址,旧名急避,后改今名。
桂枝坊巷唐陈去疾登第,因名。
官贤坊巷侯官县街口,今匾八闽兼邑。
天王崎巷在官贤坊街,南通天王岭。
螺女巷内通石塔。以上由南街西分者俱属侯官。
由东街南分者十一:
连桂坊巷俗名厂巷。
清泰坊巷内通石井。
朝士坊巷内通塔崎,宋大夫朱敏元居之因名,俗名小石井。
竹林境巷闽捉生营。
昼锦坊巷宋陈昭嗣宅址,闽王时号新市。
甘棠坊巷旧普光塔寺。
尚书里巷旧名河西,以尚书林瀚居此,改今名,内达水部门。
罾浦坊巷俗名河东。
石幢巷
状元坊巷为宋许将建,委巷纵横,达于诸营及渡尾。
尊儒坊巷宋蔡伯俙居,俗名蔡奇巷。
由东街北分者九:
清河坊巷元至元间,辟是路,通广司理院,俗呼花巷。
三牧坊巷俗名枋门,宋朱倬宅址,旧名太平坊,正德间,改今坊名,为何显兄弟立。
高行坊巷古驻泊营,宋赵伯尚以八行举,更名高行,今大囗境。
八闽首县坊内系闽县治所,旧净业尼寺址。
忠顺坊巷宋陈景参兄弟宅址,通豆菜巷。
海晏坊巷俗名河浚,旧罗城海晏门之旁。
喜寿坊巷一名秘书巷。
汤井巷宋嘉祐中,郡守元绛阅郡图,浚源砻石为井,揭宇环之。
行春境巷以上由东南分者俱属闽县。
由汤门街西分者二:
棣华坊巷俗名汤井,宋郑柱兄弟俱中武科,柱廷试第一,更今名。
温泉坊巷俗名内汤,以上由汤门街达者俱属闽县。
由水部门东西分者六:
德政桥巷
东闸巷
河务巷
使君桥巷
后岸巷
登瀛坊巷宋状元陈诚之宅址,以上由水部门街分者俱属闽县。
由仙塔街东西分者十二:
岳临坊巷俗名登龙巷,内有嵩岳行宫,故名。
联荣坊巷以宋樊仁远、仁达兄弟,故名,内通小石井。
黄兼仓巷晋永嘉黄、郑二氏宅址。
光泽坊巷今察院前。
柏衙前元行省栢贴穆尔居此,在察院之南。
化民坊巷俗名铁冶巷,古冶铸之所。
拱星坊巷俗名庐巷。
鳌峰坊巷即登瀛坊之西。
仙迹坊巷俗名观巷。
全胜坊巷今法海寺前。
花园巷系宋参知政事陈忠肃别业,园废,今籍于官。
祠山巷在闽县学前南行折而东,俗名草履营。以上由仙塔街分者俱属闽县。
[HT]由后街西分者十三:
花巷沿河。
小水流坑巷
大水流坑巷
衣锦坊巷初以陆蕰、陆藻居之,名棣锦,后王益祥居此,更今名。
闽山庙巷在文儒坊内,北通衣锦坊。
文儒坊巷旧名儒林,宋祭酒郑穆宅址,西通金斗桥。
打线巷
圆 巷
光禄坊巷宋光禄卿程师孟有吟台,故名。
甘液坊巷又名水局巷,北通文儒坊。
道山坊巷在宜贤坊直街之南。
永安坊巷
怀德坊巷三巷通乌石山、兜尾诸营。以上由后街达者,俱属侯官。
由西街南北分者十七:
西衙巷旧南有西总门,其内小巷经纬三。
石狮巷
宜兴桥巷
钟山巷大中寺前。
定远桥巷
都仓巷
西营巷
大避营巷
小避营巷旧永和坊。
余府巷宋余深宅址,怀安学边。
西门边巷
善化坊巷元平章高兴辟此。
东峰巷旧有东峰寺。
西峰巷
猫皮巷
醋 巷
亨通巷以上由西街分者俱属侯官。
由土街东西分者十一:
淳仁坊巷俗名后曹。
新丰巷旧名新巷。
县前巷怀安县治南折通欧冶池,东抵贡院巷。
悦济巷在悦济桥傍,通北门后街。
钱塘巷通北门后街。
熙然坊巷在定远桥右,巷直街东。
欧冶池巷
存德巷东通府前,南出新丰巷。
长河巷内有长河境祠。
乾元巷旧有乾元寺。
华林坊巷通屏山,内有华林寺,故名。以上由土街分者,俱属侯官。
由井楼门街东西分者三:
经院巷
灵山巷开元寺后。
延善庵巷以上由井楼门街达者。俱属侯官。
由西大街北分者三:
卫 巷今屯道左边。
城隍边巷
丽文坊巷以上由西大街达贡院前。俱属侯官。
郡城中市
还珠门市
安泰桥市
土街市
闽县前市
相桥市
怀德坊市
郡城外街
中亭街自扬威坊至万寿桥数里,民居鳞次。
南台街俗名潭尾,委巷甚多。
下渡街藤山下亘数里皆民居。
钵头街东门外达于东岳庙前。以上俱闽县。
新亭街西门外。
洪塘街沿江居民袤数里。
下坞街接洪塘街,达芋原。以上俱侯官。
芋原街有驿旧怀安今属侯官。
郡城外市
中亭市
潭尾市俱闽县。
洪塘市
古田县街
中 街
大 街
后 街
后河街
巷
双塔巷东通街,西抵河,有双石塔。
石平巷东通城墙,西抵街。
分司巷
长桥巷东通溪,西抵街,今为水门。
丁舍巷东抵大街,西抵中街。
汤舍巷西抵后街。
油 巷门抵吉祥寺。
蔡 巷
张舍巷西抵后街。
金井巷
方舍巷今为水门。
文兴坊巷东至城墙,西通后街。
万安桥巷今为水门。
后林巷东通后街,西抵后林。
慈济宫巷
赵家巷
庄家巷
朱舍巷
后庄巷
下庄巷
市
街前市
街后市
焕文市
水口市
黄田市
文兴坊市
虾溪市
闽清县街
迎恩街
学前街
十字街
西门街
浮桥头街
巷
里仁巷
南宅巷
后坪巷
后葛埕巷
际留仓巷
市
县前市
长乐县街
东 街县治东隅,抵六平门外。
西 街县治西隅,抵双江门外。
十洋街
北 街
城隍街
兴贤街
岭口街
河南街
巷
后坂巷
大园巷
新 巷
东贤巷
府 巷
府埕巷
太平桥东上巷
太平桥东下巷
坑尾巷
连江县街
美政街
仁寿街
化龙街
万石街
塘边东街
塘边西街
西上街
天王前街
王巷街
后路街
王步街
宏路街
学前街
兴贤街
云路街
长 街
巷
社坛巷
江上巷
江下巷
石桥巷
文山巷
南亭巷
武边巷
塔 巷
大龙津巷
小龙津巷
罗源县街
县前街
东门街
西门街
南门街
巷
梅关巷
南 巷
后张巷
孝 巷
永福县街
县前街
东门街
登高山街
北 街
西门街
巷
杨 巷
古井巷
玄坛巷
新安巷
虹井巷
土地巷
福清县街
小桥街
横 街
上井街
产塘街
后埔街
巷
阳春巷在县北隅,内有积翠园。
蓝桥巷在县西隅,俗呼蓝尾巷。
河头巷
市
渔 市
建置志六
津 梁
郡 城
中 桥
乐土桥双门内,俗名毛应桥。
勾栏桥玄坛河边。
通阛桥花巷口。
龙须桥屯田道西。
长利桥开元寺南,俗名剃刀桥。
仁爱桥右卫前,旧子城定安门桥,今塞,石梁尚存。
太平桥左卫之南。
狮 桥井楼门街之南。
延庆桥庆城寺南。
马站桥普光塔后。
汤门闸桥
去思桥俗名澚桥,旧为木梁,宋刺史谢泌驱石改造,百姓思之,故名,一名囗桥。
化龙桥罾浦坊内。
德政桥新桥之东,宋绍兴间,僧觉渐建。
得胜桥水步门闩。
使君桥水步门内,俗呼新桥。
通津桥津门楼之南,旧名兼济,伪闽筑罗城时所凿也,宋改今名,俗呼新河。
钓鲈桥福星坊内。
安泰桥南门直街,旧利涉门外。以上俱大街之东,属闽县。
众乐桥按察司之南。
雅俗桥按察司之西,俗名汤桥。
发苗桥水流坑北。
会潮桥俗名双枕,与发苗桥纵横。
新街桥大中寺前。
开通桥通众乐桥。
便民桥大中寺东,今塞。
定远桥监军道后。
宜秋桥北门后曹,俗名毛胡桥。
悦济桥悦济坊内。
北水关桥定远桥北。
金墉桥
王师桥并浦尾河边。
车弩桥三山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