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盛京疆域考
盛京疆域考
南苏州 【今海龙厅大围场内 文献通考贞观二十一年李绩破高骊于南苏班师至颇利城渡白狼黄岩二水怪其浅狭间契丹辽源所在云此水更行数里合而南流即称辽水按白狼水即大凌河旁源详见前汉志交黎县注下此言合而南流即 【脱今字】 称辽水盖仍沿水经注之讹黄岩水今莫能指名观上 【上:此】 水合而南流即辽水一语似即颇利城或谓即奉化县境按之道里似乎可据又唐书契苾何力传干封二年高丽兵十五万屯辽水引靺鞨数万众据南苏城何力进击破之胡氏通鉴注南苏汉高句丽县地有南苏水城因此名按南苏水为今之东辽河发源围场是南苏州即今围场无疑方舆纪要诸书均以为金州厅境谬即李氏地理韵编以为今兴京境者亦未确】
盖牟州 【今辽阳州东北境 贞观十九年伐高丽李绩攻盖牟城拔之以其地为盖州胡氏通鉴注盖牟在辽东城东北又贾耽方域考营州道内有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之语今按唐贞观行军之道渡辽水先拔盖牟次攻辽东白岩次及安市系由北而南胡氏鉴注及贾耽之说皆为脗合辽金史志以及释地各书均以为今盖平县治则沿误耳】
仓岩州 【今昌图府境 薛仁贵传干封初泉男生内附遣将军庞同善等往慰纳诏仁贵援送同善至新城夜为虏袭仁贵击之同善进次金山衄虏不敢前高丽乘胜进仁贵又败之拔南苏木底仓岩三城乃负锐提卒进攻扶余据此则仓岩当在昌图府境】
磨米州 【当在奉天府境 通鉴贞观十九年伐高丽凡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沙卑麦谷银山后黄十城按唐书高丽传太宗既破南北部傉萨兵高丽震骇后黄城及银城并自拔数百里无人烟然则后黄银山二城宜皆安市近地沙卑城则张亮海道之师所拔至磨米一州与盖牟辽东相提并数当亦去盖牟不远】
黎山州 【当在奉天境】
延津州 【今铁岭县境 按辽志延津县注本渤海富寿县地有延津故城更名所谓故城疑即此】
木底州 【今海龙厅大围埸境】
安市州 【同汉晋旧 贞观十九年破高丽辽东城进次安市高丽北部傉萨高延寿南部傉萨高惠真以十五万众来援距安市四十里而屯帝曰虏堕我策中矣遂大破 【脱之字】 围安市三日不下乃班师总章中高丽大长钳牟岑率众反诏高偘等讨之偘徙都护府治辽东州破叛兵于安市又败之泉山】
诸比州 【按前高丽降户注云高宗灭高丽置都督府九州岛四十二后所存州止十四是置州之初盖兼高丽故也 【也:地】 非皆在辽东境也后所存州十四盖有所并省非余州陷没止存十四州属都护也然则十四州之地宜半在朝鲜半在辽东舆地诸家谓皆在奉天境内殊难考信如诸比以下四州卫乐以下五州皆此类】
识利州
拂涅州
拜汉州 【以上四州李氏地理韵编谓当在奉天境姑存其说】 代那 积利 【二州皆在朝鲜】 非奉天境从省
新城州都督府 【今新民厅东北 通鉴贞观十九年江夏王道宗将兵数千至新城折冲都尉曹三良引十余骑直压城城中惊扰无敢从 【从:出】 者又高丽传贞观二十年李绩率营州都督兵伐高丽由新城道以进次南苏木底虏战不胜焚其郛而还永徽五年高丽以靺鞨兵攻契丹战新城契丹败之六年诏程名振等讨高丽渡辽水趣新城高丽以其兵少开门渡贵端水逆战名振等大破之焚其外郛而还总章元年李绩复讨高丽次新城合诸将谋曰新城贼西鄙不先图余城未易下进击西南山临城遂降之近 【近:进】 拔城十有六顾氏方舆纪要曰在金州卫西按唐伐高丽凡由陆路进者必先趋新城以至南苏木底且其地与契丹为进 【进:近】 自应在开原新民之境金州处西南一隅为唐世行师所不及顾说不足信】
辽城州都督府 【今州治 按高丽传贞观二十年征高丽围辽东城帝渡辽水营马首山身到城下见士填堑分负之羣臣震惧争挟块以进城遂溃以其地为辽州马首山即今辽阳西南之首山观帝渡辽水营马首山身到城下似彼时辽城去今州治不远说者谓在今州治北七十里恐不足据】
哥勿州都督府 【当在奉天境 按泉男生传既求内附诏契苾何力率兵援之乃举哥勿南苏仓岩等城降】
卫乐州都督府 【当在奉天境】
舍利州都督府 【当在今金州厅境】
居素州都督府 【当在奉天境】
越喜州都督府 【当在今铁岭县境】
去旦州都督府 【当在奉天境 按以上五州姑据类编存之】
建安州都督府 【今盖平县西南六十里 贞观十九年营州都督张俭将胡兵为前锋渡辽水趋建安城破高丽兵斩数千级帝次安市破高丽援兵因议所攻帝曰吾闻安市地险而众悍莫离支击不能下因与之建安恃险绝粟多而士少若出其不意攻之不相救矣建安得则安市在吾腹中绩曰不然积粮辽东而西击建安贼将梗我归路不如先攻安市帝曰善仪凤元年徙熊津都督府于建安故城】
○渤海 【渤海之先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高丽灭率众保挹娄之东牟山万岁通天中契丹□营州都督赵翙反有舍利乞乞仲象者与靺鞨酋乞四比羽及高丽余种东走辽水保太白山之东北阻奥娄河武后封比羽为许国公不受命诏李楷固索仇击斩之时仲象已死其子祚荣引残痍遁去楷固穷蹑度天门岭祚荣因高丽靺鞨兵以拒楷固败还于是契丹附突厥王师道绝不克讨祚荣即并比羽之众恃荒远建国自号震国王西交突厥地方五千里尽得扶余沃沮弁韩朝鲜海北诸国据辽地南至于海西渡辽惟锦州以西尚为蚕食所未及先天中朝命拜渤海郡王始去靺鞨号称渤海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为海东盛国五季之末灭于辽今考其地属奉天省据辽史沿革录之州县或失其本属亦为散附于末不隶辽左版图则从省】
西京鸭渌府 【今通化县东并下神州见辽志渌州】 领州四原志鸭渌朝贡道也 【辽史阿古齐传渤海既平复叛阿古齐与康默记讨之会贼游骑七千自鸭渌府来援势张甚阿古齐一战克之遂进军破辉发城】
神州 【附郭】 县三 【唐志贾耽曰自鸭渌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泝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丸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
神鹿
神化
剑门
桓州 【今怀仁县通沟口见辽志桓州】 县三 【辽志桓州云高丽王于此创立宫阙国人谓之新国又通典曰汉建安中高丽王伊夷模更作新都于丸都山下在沸流水之东云云今怀仁县通沟口有高丽王墓碑所叙与通典略同可称确据】
桓都
神乡
淇水
丰州 【今通化县东北境见辽志丰州】 县四
安丰
渤恪
隰壤
硖石
正州 【今通化县坟见辽志正州】
长岭府 【今海龙厅境】 领州二原志长岭营州道也 【唐志贾耽曰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辽史康默记传从征渤海先登拔之与韩延徽下长岭府军还所下城邑多叛默记与阿古齐平之破辉发城按此则府当去辉发不远】
瑕州
河州
鄚颉府 【今昌图府境见辽志韩州】 领州二
鄚州
颉州 【唐志作高据辽志改】
越喜 【今昌图府境】
万安 【今昌图府境】
定理府 【今铁岭县西南 盛京通志作兴京城西北】 领州二
定州 【盛京通志作兴京境】
渖州 【今承德县治见辽志渖州 明一统志汉辽东郡地渤海置渖州辽东行部志渖州在唐时尝为高丽侵据李绩东征置安东都护府于平壤城实今之渖州也唐季为大氏所有】
定理
平邱
岩城 【当即白岩城】
慕美
安夷 【今铁岭县西南六十里见辽志双州双城县】
渖水
安定 【今铁岭县西南六十里见辽志双城作安定郡者疑系字讹】
保山
能利 【按辽志渖州有县九未载其名元一统志渖州本挹娄故地渤海建定理府都督定渖二州故县九云云后罹兵火定州与县并废今据增入其分属则不可得而详矣】
铁利府 【今承德县西南七十里见辽志广州】 领州六
广州 【今承德县西南六十里 辽志广州注云高丽为当山县】
汾州
蒲州 【承德县北四十里 盛京通志蒲州辽初已废自应以蒲河得名今承德县西北四十里香炉山蒲河源在焉州之设亦应在此】
海州
义州
归州
怀远府 【今昌图府境见辽志信州】 领州九 【按唐书渤海传以南京为沃沮故地西京为高丽故地定理为挹娄故地东平为沸涅故地铁利为铁利故地怀远为越喜故地其说不尽可据按文献通考四裔考沃沮濊貊并属乐浪沃沮凡二国东沃沮在句骊盖马大山之东滨大海而居北与挹娄夫余南与濊貊接北沃沮一名置沟娄去南沃沮八百余里与挹娄接人皆乘船捕鱼挹娄古肃慎国在不咸山北夫余之东千余里滨大海南与沃沮接不知其北所极有石砮楛矢夫余在玄菟北千里南与高句丽东与挹娄西与鲜卑接北有弱水地方二千里最为平敞由黑水稍东南行十日得拂涅越喜铁利等部其地距渤海北东际于海云云合而观之是东沃沮为朝鲜北境北沃沮为吉林东南境之滨海处挹娄为吉林东境拂涅越喜铁利为吉林北境及黑龙江之东境唐书以渤海之西京为高骊故地南京为沃沮东平为拂涅定理为挹娄铁利为铁利怀远为越喜而辽志沿革则以沃沮拂涅挹娄铁利越喜等部俱在今奉天境内按渤海五京原不尽在奉天且其地域亦不应若是之狭据以传信误人实多附辩于此】
达州
越州
怀州
怀福 【今昌图府境】
豹山 【今昌图府境】
乳水 【今昌图府境以上三县均见辽志信州下以意定之当系诸此】
纪州
富州 【今铁岭县治见辽志银州】 领县二
富寿 【今铁岭县境见辽志银州延津县】
优富 【今铁岭县境见辽志银州永平县】
美州 【当在奉天境见辽志遂州】
山河 【当在奉天境并下二县见辽志遂州山河县】
黑川
麓川 【同州地】
福州 【五代史记契丹传胡峤与部曲东之福州又东行过一山名十三山又东行数日过卫州有居人】
邪州
芝州
安远府 【今通化县境见辽志慕州】 领州四宁郿慕常
慕州
慕化
崇平
铜 【独奏】 州 【今海城县东南四十里见辽志铜州 按□奏州之名见渤海传内当如今之直隶州】
花山 【见辽志铜州析水县】
附载郡州县之失其属者
铜山郡 【今铁岭县东北四十里见辽志咸州元一统志铜山郡故城在咸平府南】
安宁郡 【今昌图府境见辽志凤州】
麓州 【当在奉天境见辽志麓州】
集州 【今承德县东南四十五里见辽志集州】
奉集 【同州】
银州 【今铁岭县地见辽志银州新兴县】
盖州 【今盖平县治】 又改辰州 【见辽志辰州】
永丰 【今海城县西六十里见辽志辽阳府仙乡县满洲源流考永丰县在今海城县西六十里辽水东岸明时有永丰堡亦在海城西南六十里】
鸡山 【今辽阳州西八十里见辽志辽阳府鹤野县】
紫蒙 【今辽阳州东见辽志辽阳府紫蒙县】
金德 【又为】 常乐 【今辽阳州治见辽志辽阳府辽阳县】
长宁 【又改】 兴辽 【今辽阳州西南见辽志辽阳府兴辽县】
平阳 【今广宁县境见辽志懿州宁昌县考证下】
麓郡
麓波
云川 【以上麓郡麓波云川三县今广宁县境见辽志干州司农县】
盛京疆域考卷三
●盛京疆域考卷四
通州杨同桂
黄县孙宗翰辑
辽
○辽 【地理志元托克托等修 隋唐以来奚与契丹并称后并奚而有其地辽太祖天赞三年征渤海围扶余府天显元年拔之遂围辉罕降渤海王大諲譔以次攻下鄚颉南海定理长岭等府尽有辽东地而辽西郡县自五季时亦蚕食有之幅员稍广增置官守今考其地之属在盛京者得州县百有七十而辉发等地犹为邻封非设官置吏之所也呜呼亦宂矣哉】
上京临潢府 【今蒙古巴林旗牧地 本志临潢府本汉辽东郡西安平之地新莽曰北安平云云按汉辽东郡之西安平在鸭绿江入海处奉天境也辽时临潢府南临潢水即大辽发源处与西安平相去悬绝何等谬附甚且以辽阳为汉浿水县地以显州东北三百里之原州为辽东北安平县地又以兴州为汉海宜县地考之汉地理志并无海宜县名盖辽地得之于渤海其于勃海沿革尚属确实至其征引汉唐茫无足据故以下援引汉书概置不录】
懿州 【今昌图府境】 原志广顺军节度在显州东北三百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
渭州 【当在今康平县西境】 原志高阳军节度显州东北二百五十里
壕州 【今新民厅北境】 原志显州东北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
原州 【当在今康平县境】 原志显州东北三百里西北至上京八百里
福州 【当在今康平县境】 原志原州北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八十里
横州 【当在今新民厅北境】 原志辽州西北九十里西北至上京七百二十里有横山
凤州 【今康平县北境】 原志果啰国故地渤海之安宁郡境南王府五帐分地韩州北二百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 【按蒙古游牧记科尔沁左翼后旗本契丹地辽置凤州金废其牧地当法库边门外东西二辽河于是合流今两辽汇流处即在康平县境内其为辽凤州无疑】
遂州 【当在今新民厅北境】 原志本高州地南王府五帐放牧于此在檀州西二百里 【檀州后更名棋州】 西北至上京一千里
顺州 【今广宁东北百二十里】 原志横帐南王府在显州东北一百二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里
闾州 【今广宁县北境】 原志罗古王牧地近医巫闾山在辽州西一百三十里西北至上京九百五十里
以上系头下军州皆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从征俘掠或置生口各团集建州县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