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畿辅通志
畿辅通志
每歳秋冬巡抚移驻于此
本朝罢遂改为西察院知州任塾蒋擢俱有修葺
大名府
府署在城内旧治在东北隅永乐初知府倪天兴
自故城徙置万厯中知府涂时相重加修建
漳河同知署 在府治内
河捕通判署 在府治内
巡捕厅
清军厅
管粮厅
理刑厅 今俱裁
按府旧志本府厅署先是有五其一在仪门西
为捕厅今仍之其四在仪门东一为刑厅今晩
香堂一为军厅今仍之一为粮厅今刑厅也刑
厅歳久渐且前厅湫隘万厯二十年秋水溃
垣推官方大镇捐俸新之一为马厅即今粮厅
盖兼隶也万厯十一年通判阎立构镇宅楼有
记勒石
经厯司 在府治内
照磨所
司狱司 今俱裁
阴阳学 医学 在府治前
元城县署在府治北明洪武间知县米智随府徙今
治万厯三年知县万世徳重建
本朝知县陈伟李俊有王曰恭相继修葺
县丞廨 在县署东即旧主簿廨
典史廨 在县署内
小滩镇巡检司 在县治东北
行署
察院 在府治西南今为试院
大名县署在城内正北创自明洪武间嘉靖六年知
县髙道建后厯有増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
南乐县署在城内东北明永乐元年知县陈朝琮建
本朝顺治七年知县蔡琼枝重修
典史廨 在县治左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南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明洪武中建
本朝康熈十年知县方元启重修
府馆 在县治东
太仆寺 在县治东今为察院
魏县署在城内正西明初避漳水迁五姓店为今治
县丞蒋徳弘建永乐七年知县杨文亨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清丰县署在城内东南
典史廨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前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明洪武中建后厯有修葺
本朝康熈十五年知县杨燝重修
后察院 在儒学东即旧太仆寺明崇祯三年知县
宋应亨改建知县杨燝重修
府馆 在城南门迤西明嘉靖中知县李汝寛重修
本朝顺治十年知县徐廷栋改建
东明县署在城内西北明弘治间知县邓钺建万歴
中区大伦修
本朝康熈九年知县杨日升重建大堂自为记
典史廨 在县治西
杜胜集巡检司 在县南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西南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南
本朝康熈十年知县杨日升重修
开州署在城西北元大徳中建后歴有増葺
本朝康熈二年知州林逊六年知州孙棨五十二年知
州满云骕重修
州判廨 在州治内
吏目廨 在州治内
阴阳学 医学 在州治东
长垣县署在城内正中
本朝康熈十一年知县宗琮重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南
大冈集巡检司 在县东南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明洪武年建
本朝康熈十二年知县宗琮重修
宣化府
府署旧为巡抚都察院明成化十九年建
本朝裁后为废署康熈三十二年重修三十五年
圣祖御书亲民二字悬额大堂
东路同知署 在懐来县西新保安城内
张家口理事同知 在张家口
西路通判廨 在西宁县东
经歴司 在府治西
司狱司 在府治
行署
试院 在府治西
布政分司 县志明景泰中建嘉靖十六年设布政
参议一员有署今移置大街西
分守道新署 在大街西
本朝康熈十二年监司徐元珙置民房为公署
河间行司 万歴十一年建以居刑官后移槐栊遂
为废署
本朝康熈三十二年改卫为县即为县治
正定行司 旧分理军储属正定通判今右营游击
驻此
宣化县署明旧为河间行司旋驻理刑厅
本朝康熈三十二年改卫为县因立县治三十五年知
县周徳荣重修
典史廨 在县治内
宣化驿 在县治东旧驻把总康熈三十二年改
县把总裁置驿
鸡鸣驿 康熈三十二年置
行署
京北西路管理旗庄官 在县城内
赤城县署旧为开平卫署康熈三十二年直隶巡抚
郭世隆奏改宣化等卫为州县改为县署
典史廨 在县治内
云州驿 在县西北
万全县署在城西南隅
典史廨 在县署西
龙门县署在城东北隅正徳间建旧为下北路粮储
公署康熈三十二年改为县署
典史廨 在城东南隅旧系卫经歴廨裁后守备
移驻今改为尉廨
懐来县署在城东隅旧为懐来卫康熈三十二年改
为县署
典史廨 在县署北
榆林驿 在县东
土木驿 在县治西
蔚州署在城西南隅
吏目廨 在州署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州治东南
行署
察院 在儒学东
屯牧道 在州城内
本朝顺治十年裁今为参将署
蔚县署在州治东北
典史廨 在县署东
行署
察院 在儒学西
西宁县署在城西明嘉靖中建为分守藩司署后为
粮储署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改为县署
典史廨 在县治即旧分司署
懐安县署在城内东南旧为懐安卫明万歴丙午年
建为粮储厅
本朝康熙三十二年改为县署
典史廨 在城东
延庆州署在城中稍西明永乐中创建知州事陆震
权为草舍以居宣徳九年知州事杨宾始易以
瓦正统十四年毁景泰中重修后知州宋云霄
増葺
吏目廨 在州治内
阴阳学 医学 在州治西
保安州署明永乐十三年建崇祯七年毁通判署州
事宋之鳌重建
本朝顺治十六年知州李学礼修康熈二年知州颜尧
揆后知州宁完福徐天时杨汝楫梁永祚増葺
吏目廨 在州治东
行署
察院 在州治东今改为仓
布政分司行署 在州治东久圮今改为射圃
按察分巡行署 在州治西
本朝康熈四十九年知州杨汝楫改为涿鹿书院集士
子课读其中
易州
州署在西门内元至正五年知州王云建明弘治
中知州戴敏重修
金陂镇巡检司 在州城西
五虎岭巡检司 在州西南
竒峯岭巡检司 在州西北后迁于龙堂
官座岭巡检司 在州西北
清苑驿 在州治东
上陈驿 在州西北
税课司 在州治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州治东
督学署 在州治东
戸部分司 在州治东南
工部分司 在州治西北
涞水县署在城正中元至元中县尹李伯甫建明嘉
靖中知州唐治修
本朝康熈元年知县许书十四年知县陆扆箴重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
干河口巡检司 在县东北
塔崖驿 在县西今改为河北驿隶易州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
广昌县署在城内西街
典史廨 在县治西北
倒马驿 在城外
冀州
州署在城内正西明洪武中建正徳十五年重修
崇祯十六年毁今僦民舍立署
州判廨 在州治东
吏目廨 在州治东南
阴阳学 医学 在州治左右
南宫县署在城内正西明成化间建
本朝康熈十年知县胡景铨重修
县丞廨
典史廨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新河县署在城内正西明弘治年建嘉靖间重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
枣强县署在城内正中明洪武九年建永乐三年修
本朝康熈六年知县胡梦龙重修
县丞廨 在县治内
典史廨 在县治内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武邑县署在城内东北明洪武三年建嘉靖四十二
年重修
典史廨 在县署东南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明洪武三年建万歴十七年修
府馆 在县治西
衡水县署在城正中明永乐十三年建
本朝顺治二年知县张恒重修十一年知县任弘孝増
修
典史廨 在县治内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赵州
州署在城内正北即古赵郡明洪武四年建嘉靖
万歴中重修
州判廨 在州署西
吏目廨 在州署东
鄗城驿 在州治西北
递运所 在州治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州治左右
柏乡县署在城内东南明洪武二年建隆庆万歴中重修
典史廨 在县署西
槐水驿 在县治西北
递运所 在县治南门外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西
行署
南察院 在县治前明天启间知县于跃云建
隆平县署在城内正北明洪武年建嘉靖四年重修
典史廨 在县署西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明崇祯间知县陈所学重修
府馆 在县治西知县陈所学重修
髙邑县署在城正中明洪武十五年建
本朝康熈十年知县牟嘉荫重修
典史廨 在县署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南知县牟嘉荫重修
临城县署在城内正中明成化元年建嘉靖年修
本朝康熈二十九年知县杨寛重修
典史廨 在县署西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
本朝顺治八年知县利瓦伊城重修
府馆 在县治东南
宁晋县署在城内正北县自唐始唐县令李懐仁徳
政碑尚存并有元大徳七年布尔罕呼喇去思
碑明洪武三年修弘治十七年重修
典史廨 在县署右
百尺巡检司 在县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深州
州署在城内西北明永乐十年建
本朝顺治年知县韩志道重修
州判廨 在州治西
吏目廨 在州治内
阴阳学 在州东门外
医学 在州西门外
行署
督学署 在州城南门外雍正三年知州朱更武创
建
武强县署在城内西北明洪武年建
本朝康熈年知县李道光重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
饶阳县署在城内东北明洪武八年建万歴五年重
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南
阴阳学 在县治西
医学 在城隍庙东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
府馆 在县治西
安平县署在城东南明洪武年建嘉靖万歴中修
典史廨 在县治东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左右
行署
察院 在县治东
定州
州署在城内正中明洪武年建万歴中重修
州同廨 在州治东南
吏目廨 在州治西
永定驿 在州治北
递运所 在州南门外
阴阳学 医学 在州治南
行署
察院 在学宫西因旧道署改建
曲阳县署在城内东北明洪武六年建
本朝顺治十年知县葛绥重修
典史廨 在县西南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
行署
察院 在县治西南
府馆 在县治西南
深泽县署在城内西北汉唐皆为州治宋分于蒲皷
二邑元改为县明嘉靖中知县韩达重修
典史廨 在县治内
阴阳学 医学 在县治东
卷二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畿辅通志卷二十八
学校
记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
国有学所以兴礼乐砺贤能厚人伦美风俗也教化
之行建首善自京师始故稽古礼文始立学而释奠
大昕鼓征兴秩节以事先师以及宪老乞言卜禘而
视学天子皆躬亲焉葢建极以绥猷由近以及逺所
以树之风声以为四方所则效也我
国家崇儒重道典学右文一准三代盛时之法我
世祖章皇帝躬亲庶政首举释奠之礼万邦黎献莫不喁然
乡风我
圣祖仁皇帝躬临太学者三
御制
至圣先师孔子及四贤赞又为文以训饬士子康熙五十
四年
诏曰畿辅之地乃王化所先朕频年春巡水淀厯村庄诵读
者少虽穷乡僻壤皆宜立义学移风易俗莫善于斯
圣谟洋洋虽虞帝之教胄周王之作人岂是过欤我
皇上嗣位之初
特谕礼官前古视学皆曰幸非所以尊先师正名义也自
今以往凡公牒祝词并宜称诣追封孔子以上五世皆
王爵增加乡会试及岁科入学定额而京兆所举礼部
所进惟直为多
列圣相承所以陶冶羣材者教思无穷海隅日出莫不风动
而况地近首善沐教化之尤先者乎夫奉扬德意以
彰文治者有司之责也故因谱畿内之学校而究宣
焉
顺天府
顺治九年奉
勅刊立卧碑设于明伦堂之左晓示生员永为遵守
康熙四十一年
御制训饬士子文颁行直省各学每月朔望令儒学教官传
集该学生员宣读训饬务令遵守
雍正元年题定直省学臣通饬府州县卫教授教谕
训导凡所管生员立定程课令其时至学宫面加考
校其新进生员照国子监坐监之例令在学舍肄业
俟下案新生至学为满或有家贫亲老势难乆居学
舍者亦必分题校艺每月定期几次无使旷业三年
圣谕广训万言谕
御制朋党论颁发各省学政刊刻刷印赍送各学令教官
朔望宣讲岁科两试覆试童生令其墨写
圣谕广训一条
顺天府学在府治东南教忠坊明洪武初以元大和
观地为大兴县学国子监为府学永乐元年改北
平布政使司为顺天府仍以府学为国子监大兴县
学为府学即今所也 大兴宛平二县 生员俱属府学 九年同知甄仪
建明伦堂东西斋舍十二年府尹张贯建大成殿又
建学舍于明伦堂后宣德三年府尹李庸正统十一
年府尹王贤相继扩而新之歴经成化间府尹张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