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畿辅通志
畿辅通志
眼泉在州西八里旧城下又马眼泉在州西南二
十里又冷水泉亦在州西南
曲水泉 在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泉水涌出南流
入白河
渤海泉 在宻云县东三十里泉涌如珠
白玉石塘泉 在房山县西南五十里塘下突起一
泉清洁如玉有灌溉之利
一斗泉 在房山县上方山东北山坳间相传华严
祖师开山时有龙占此师叱之避尽挈其山泉以
去师飞锡击其尾留泉斗余故名
杖引泉 在房山县西南
杖引泉在县西南六十里泉水涌出汇而成溪流
经涿州入胡良河 方舆 纪要
白马泉 在蓟州西北三里又黑马泉在州东北三
里
凉泉 在蓟州西
去阳河一里许有泉出地中方广丈余盛暑弥凉
名凉泉 方舆 纪要
涌珠泉 在遵化州东南铁厂北二里一名圣水泉
平麓积石泉自石罅中出涌流如珠可引以灌田
为居民利
剑泉 一名茂公泉在遵化州西北十八里
汤泉 在遵化州西化四十里福泉寺山下寛平约
半亩泉水沸出温可浴旁引为浴池
本朝康熈年间
圣祖每临幸焉
满井 在安定门东五里
满井径五尺余清泉突出冬夏不竭好事者凿石
栏以束之水常浮起散漫四溢井旁苍藤丰草掩
映小亭都人诧为竒胜 长安 客话
义井 在宛平县西十里或曰蜜井
三潮井 在通州旧漷县北门外朝清午緑晚红故
曰三潮
潄玉井 在昌平州西北
龙泉井 在平谷县东十里明成祖驻跸时凿
圣井 在顺义县
顺义县有井一日三溢海潮则大溢相传源与海
通民疏其水为渠灌田百余亩号曰圣井 燕山 丛録
永平府
滦河 源出宣化府炭山东北流径古北口邉外又
东南流至顺天府遵化州由团亭塞入迁安县境
又东南径卢龙县南又东南径滦州东又南径乐
亭县西又南入于海即古濡水也
渔阳郡白檀濡水出北辽西郡肥如濡水南入海
阳 汉书地 理志
按白檀之濡即肥如之濡颜师古汉书注以肥
如之濡音乃官反白檀之濡音呼鵙反世遂疑
其为二及考水经濡水篇郦注引白檀之濡甚
明非有二也
濡水二源双引夹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东南
入安州界径渔阳白檀县故城又东南径卢龙塞
又东南径卢龙故城东又东南流径令支故城东
自孤竹城东南径主乡北又径牧城南分二水北
水枝出世谓之小濡水东径乐安亭北东南入海
濡水东南流径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又东
南至絫县碣石山南入海 水经 注
滦河源出金莲川中由松亭闗北径迁安东平州
西濒滦州入海也 元史河 渠志
滦河源出宣府西百二十里之炭山东北流径云
州堡北六十里马营堡南二十余里又北流经故
桓州南入旧开平卫境东南流古北口邉外小兴
州东又东南与九流河及诸小水合势始大由遵
化东北团亭塞入内地经永平府迁安县至府西
又经滦州东至乐亭县南入于海自源徂流横亘
于北境葢千有余里 方舆 纪要
按滦河导源宣化下逹乐亭千里而遥羣川胥
会明李实北使録滦水阔不盈丈而中甚深其
色青緑土人呼曰商都宋琬永平府志滦水于
开平界东流七百里为九流河此其西北道也
逶迤而东有栁河自西来入之栁河即辽史所
云自松亭趋栁河者在遵化州北口外滦河又
东寛河自都山以西来入之寛河水产金沙一
名豹河流百里入滦都山在迁安县北百里元
史亦谓之乌都山也滦河又东南过潘家口铁
门闗水注之铁门闗水源出口外自铁门闗入
口又西出喜峯口而入于滦滦河又东入团亭
寨口内地矣又东南径桃源庄与潵河合 潵河 详后
滦河又东至中峯山与恒河合 恒河 详后 滦河又东
过唐山与长河合 长河 详后 滦河又东至官寨与清
河合 清河 详后 滦河又东过黄台山之箕石去迁安
县三里纳要孤水水源出迁安北小寨南径要
孤山麓南至卢沟堡注滦俗亦谓之三里河滦
河至此其势愈大每夏秋水盛波涛淜湃渺若
江湖又南入卢龙县界又南出其县西过清节
庙祀伯夷叔齐者也又南至虎头口与漆河合
俗传为汉李广射虎处又南至偏凉汀入滦州
界与横河合 横河漆河 俱详后 偏凉汀南去州五里其
地山环水绕林木森爽无风自凉故名滦河又
南径岩山石桥与别故河合 别故河 详后 滦河又南
五十里至岳婆沙港入乐亭县界东岐为二左
曰胡卢河由县东界南流入海今淤右曰定流
河由县西北至刘家墩入海海水青黒而滦河
清碧入海五十里不溷是为緑洋沟土人亦名
强河宋琬云乐亭地势原衍二河夹送俯临绿
洋平畴沃野邻邑称羡焉
漆河 在卢龙县西门外源出口外土人亦呼为乌
填河入桃林闗鹿尾山诸水会之又南经燕河营
合青龙河又南经县西又南至虎头石与滦河合
漆水源从境外十八盘北旱落兀素百五十里阿
老各泉至蔡家谷合下二百三十里为三岔口又
二十里土人呼乌填河入桃林闗鹿尾山诸流会
之南行至峯山西至于燕河 永平 府志
青龙河入卢沟境与漆河合下虎头会滦 迁安 县志
按漆河即古元水也水经注元水出肥如东北
元溪西南流右合卢水肥如故城在卢龙北地
界桃林闗元溪即府志所云鹿尾山诸水也卢
水即青龙白洋二河桑钦所云卢水二渠大沮
小沮合而入元者也汉书地理志肥如卢水南
入元水元水东入濡今青龙白洋入漆漆又入
滦则漆之为元无疑
温河 在卢龙县北十二里源出部落岭西南流入
漆即古温水也俗曰肥如水
温水出肥如城北西流注于元 水经 注
城北十二里温泉曰肥如水初由上水闗入城中
行绕出下水闗注漆数经水患乃塞上闗堤水由
城外西行南流入漆 永平 府志
白沟河 在卢龙县东南十五里源出阳山绕城东
北西流入青龙河即古阳乐水也
阳乐水出东北阳乐县西南入于沮水谓之阳口
水经 注
古阳乐县东北阳山出泉曰白沟过大石如槽俗
谓之驴槽其西南为阳口 永平 府志
淘金河 在卢龙县西南源出笔架山东北诸山谷
中西流入滦河其水产金地名沙金厂
青龙河 亦曰凉河在迁安县东北七十里源出都
山东由冷口闗流入径建昌营南与白洋河会又
南径卢龙西南入于漆即古卢水之小沮也
小沮水发冷溪世谓之冷地又南得温泉水口注
之又南流与大沮水合而为卢水也 水经 注
谓凉河者乃青龙源从都山东南龙王庙豹崖之
三岔又二十里合寺儿崖三温泉十里入冷口闗
冬暖夏凉谓之冷池至建昌营南六里为峯山青
龙过而下至孤竹故城之阴中流有石为砥柱焉
永平 府志
白洋河 在迁安县东北四十里即大沮水也源自
白羊口流径石门堡至建昌营南合青龙河
卢水出肥如县东北沮溪谓之大沮又西南小沮
水注之合为卢水入于元 水经 注
白洋河从境外入闗下泉涌不竭南绕石门白道
诸流至建昌营南而通青龙 永平 府志
按青龙入口而为冷池正郦道元所云小沮水
发冷溪者也白洋入口而绕石门白道诸流即
郦道元所云水出沮溪谓之大沮者也青龙以
出冷池故兼凉河之称漆水以合青龙故又兼
摄青龙之号近志竟以青龙为漆水而以白洋
为小沮于是求所谓大沮而不得遂以卢龙东
南之白沟当之误甚
潵河 在迁安县西北一百六十里源出口外由龙
井闗流入至县西汉儿庄南东注滦河
潵河之源正一旁二一曰黒水自龙井闗口外七
十里乔家岭河多石溢涸有常发于半岭由三台
闗南入一曰横木南自洪山旧闗岭西从三道岭
雨溢则深二丈广倍之晴则广不过丈深尺合闗
北出口外孤石西入潵其正源自黄崖阴过大安
山后黄门子二百余里会横水而入龙井闗合黑
水过汉儿庄绕钓台北至桃源庄入滦 永平 府志
恒河 亦曰横河在迁安县西北一百里源出景山
之北经三屯城北而东合山谷诸水过中峯山而
西入滦
恒河源出三屯城西景山王四家峪流达城北而
东三里会山麓诸流广二丈深数尺至迁安中峯
西与滦合 永平 府志
长河 在迁安县西北九十里源出口外流入董家
口闗东径青山营又径太平寨西过稔子口合于
滦
滦过唐山合长河河自口外聂门龙须三岔入董
家口而东下及青山闗营合驻操营南太平寨西
二十里而下稔子口 永平 府志
清河 在迁安县西北七十里有二源一出大岭寨
西二里之温泉一出口外之水湖洞至城子岭合
流而入口径太平寨合蛤螺河蛤螺河即口外之
干河川亦由城子岭而东与清河合流过长峰岭
至官寨下入滦
三里河 在迁安县东三里即要孤水也 详滦 河
暖泉河 在迁安县东北五十里源出刘家口西有
泉三涌出如瀑布并流为河至徐流南入青龙河
为水田即古温泉水也
温泉水出东北温溪自溪西南流入小沮水 水经 注
刘家闗西之暖河过徐流营北温泉长流可稻 永 平
府 志
按此温泉在迁安之北非卢龙县北之温水也
近志多混而为一讹甚
沙河 在迁安县西北四十里源出县西北横山之
赤崖东流至松各庄合石河又东南经沙河驿过
滦州西又东径豊润县界又东南入于海
横山在迁安县西北五十里其下寺曰赤崕泉突
出而南为沙河经好树村东流至松各庄合石河
过七家岭至院头与王家河合至新庄束草子屯
下合众流经沙河驿至滦州西四十里海子崖庄
长湾入之大小水泊经孙沟永登屯入之经栁林
庄自宜安社迤逦而南至北栁河社经丰润越支
社界转东南达于海 永平 府志
石河 有二一在迁安县西三十里源出县西北横
山之血石岭东流入沙河
横山前为血石岭石色如之有泉清冽可掬冬草
青花白虽严栗不稿为石河之源河多石故名 永 平
府 志
石河自血石岭发源至刘全庄与沙河合 迁安 县志
一在抚寜县东源出口外流径石门寨东又南至
山海闗合南北二闗河至南海口入海
石河源出口外龙潭城子谷过大小毛山及栁河
诸堡而西为石门下山南闗下由八里而西入闗
城右三里许红花店自南闗入者会之其石丛积
褰裳可渉秋潦涨急险不可厉 永平 府志
渝河 在抚宁县东二十里源出口外径县东北偏
顶山之平台又南径桃儿峪又东径连峰山西合
驸马寨前水亦曰狮子河又曰蒲泥河又南入于
海
临渝有渝水首受白狼东入塞外又有侯水北入
渝 白狼水北径黄龙城东又东北出东流为二
水右水疑即是渝水渝水南流东屈与一水会世
名之曰艗伦水疑即地理志所云侯水又东南径
女罗城东又南径营邱城又东南入海 水经 注
渝河源出塞外古瑞州境东南流至连峰山西一
名狮子河出菱芡蒲鱼为民利亦名泥蒲河又入
于海 方舆 纪要
阳河 亦名洋河在迁安县西里许源出界岭口外
裂坨山流径县东南紫荆山下入于海后西徙二
里
本朝康熈七年复归故道所徙之道遂湮
汤河 在抚寜县东北六十里源出汤泉寺山经海
阳店南流径秦皇岛入海又张果老河亦在县东
阳泉寺之别派也下流合阳河入海
松流河 在抚寜县西北十二里源出奴望东山中
流径背阴铺至石河庄东入洋河
潮河 在昌黎县南二十五里县境羣川之下流也
汇上源诸水以达于[七里海]亦名马家河汉书辽
西郡絫下官水南入海又有揭石水宾水皆南入
官官水疑即潮河揭石疑即急流宾水疑即饮马
也
饮马河 在昌黎县南五里源出卢龙县界溪谷中
流经县西安山下又东流为沙河至县西十八里
合深红河又东南流至县南八里有红桥跨其上
金人所置也又南合潮河
深红河 在昌黎县西十八里源出凈影池长峪石
诸川南流合饮马河
两河 在昌黎县西南八里各川至此合而为二因
名其在西者曰泉河源出[青沟]营而至兴寜屯亦
曰土桥河其在南者曰绕湾河源出茶芽山而绕
安山之东麓亦曰安山河又梭头河在县西北三
十里源出道者凤皇诸川以上三河皆合深红而
达于饮马
急流河 在昌黎县西门外源出龙潭水岩至县西
南里合饮马河入海
套里河 在昌黎县西南五十里源出龙山过静安
堡入乐亭
青河 一在滦州南二十里源出州西五子山东五
里有大泉腾沸流径州南八里曰八里河又经料
马台邱官营伏入地中俗名地桥又东南二里经
阎家庄复现为龙溪乱泉突涌分为二派一出南
闸头东南行一百三十里经乐亭西南马头营达
绿洋沟入海是为西清河一经龙堂寺其水清可
鉴亦名清水河又西南经破桥又西合泝河折而
西南至沙沟又六里至泽头合古懂河又西南经
髙家庄合大田泊又南至公安桥又西南四十五
里至蚕河口入海水经注清水出海阳县东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