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畿辅通志
畿辅通志
水不流曰奴葢以山前潴泽名也其北麓鸟道而
上里许渐阔渐平有寺寺后小石城山下有龙潭
今涸山西南百步有汉狐奴县址魏文帝黄初二
年省 山水 记
山麓有慈济张真人祠旧传汉邓训与上谷太守
任兴屯兵于此以防乌桓训开水田二千余顷今
尚存 县志
鞋山 顺义县北二十五里
在呼奴山西百步许孤峰竦峙踵趾如舄故名 县 志
铁矿山 密云县东三十里
渔阳有铁官亦名大谷锥山 汉书地 理志
至元十三年雾灵山伐木官言檀州大谷锥山出
铁矿有司覆视之寻立四冶 元史五 行志
元时炒铁于此明永乐间废 县志
龙门山 密云县东六十里
山内有圣泉庵黄崖洞泉涌如瀑布声如雷时有
五色云气内有天然石灯台石狮迹尚存 县志
锤山 密云县东七十里
圣水山 密云县南十里上有龙女庙下有龙泉寺
山下出泉环抱而流为邑之胜
密云山 一名 横山 密云县南十五里山藏云雾故名大
黄崖关外有横山苏家谷 三镇边 务总要
银冶山 一名银 冶岭 密云县南十五里旧出银矿
白檀山 密云县南二十里山之阳有白檀栁因名
曹魏破乌桓于栁城城在山曲
隗山 密云县南三十里山下即密云故县
密云有隗山 唐书地 理志
天门山 一名天 盆山 密云县西南三十里
鳯山 密云县西北十五里下有元石佛寺
平顶山 密云县西北三十里
水峪山 密云县西北四十里
驼骨山 密云县北七十里山左右有西驼骨关东
驼骨闗
黑松山 密云县北七十里志载元时有黑松林今
无
窟窿山 密云县北百里下有一孔前后通明
火突山 一名火 炎山 密云县东北二十五里岩谷峻削
色如火熖
清都山 密云县东北五十里旧有清都观
清洞山 一名三 教山 密云县东北五十里中有仙洞下
有三教寺
印灵山 密云县东北六十二里
冶山 密云县北八十里
上有砖塔及冶山院旁有石洞深逺不可测中有
水四时不竭俗传有冶仙居其上时放仙灯 县志
五峰山 密云县东北八十里五峰耸列如指亦名
五指山
四棱山 密云县东北百里
香陉山 密云县东北百余里产藳本香故名
雾灵山 密云县东北一百六十里本名伏凌山
伏凌山山甚髙峻岩障寒深阴崖积雪凝冰夏结
事同离骚峩峩之咏世人因以名山也后讹为雾
灵山 水经 注
白河发源于雾灵山 漕河 考
山每于六月六日现祥光如雾土人如期之上
多竒花又名万花台一名孟广硎下有广硎水出
焉 天府 广记
山上常有云雾蒙之四时不絶山之左右峰峦攒
立深松茂柏内地之民多取材焉元有雾灵山伐
木官 县旧 志
雾灵髙峻为一邑诸山之冠上有云峰寺中峰寺
下峰寺今不存 县志
陈宫山 密云县东北一百八十里
观鸡山 密云县东北一百八十里有观鸡仙人祠
仙鸡寺西有观鸡水飞仙峰
黍谷山 一名燕谷山 又名寒谷 懐柔县东四十里
北过寒谷 吴越 春秋
山在懐柔县东跨密云界刘向云燕有谷地寒不
生黍稷邹衍吹律以温其气故名山曰黍谷 山堂 肆考
黍谷山有风洞洞口风气凉冽盛夏人不敢入 山 水
记
鸦髻山 懐柔县东南七十五里两峰髙耸形如鸦
髻故名上有碧霞元君祠
栲栳山 懐柔县东南八十六里山前有云岩寺乂
有砙堂寺
龙王山 懐柔县西半里旧城环其上下有龙潭
石塘山 懐柔县西三里明设工部石厂今废
懐柔西石厂山石卢色方圆细巨无所不有供栏
柱砖砌之用 石厂 记
玉泉山 一名红 石山 怀柔县西北三里山顶有泉出石
窟中莹洁如玉故名
红螺山 懐柔县北二十里髙二百余仭下有潭潭
中常有二螺色殷红夕吐光焰因名
檀州有螺山 辽史地 理志
顺州有螺山 金史地 理志
红螺山有泉一线以珍珠名其水涌如喷珠 客 话
山麓有资福寺古之大明寺也创于金皇统初年
县志
金灯山 懐柔县东北十七里相传顶常有光如灯
因名
象山 懐柔县东北四十里
独鹿山 涿州西十五里有鸣泽
元封四年冬十月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
出萧关厯独鹿鸣泽注服虔曰独鹿山名也鸣泽
泽名也皆在涿郡遒县北界 汉书武 帝纪
龙安山 涿州西五十里
龙安回峦缭绕深谷逶迤自下而上有堂有纪雨
过则岚光绚烂洗涤如图 涿鹿 纪
石虎山 涿州西五十里
大房山 一名大 防山 房山县西北二十五里
良乡有大房山 魏书地 形志
防山上有仙人玉台 隋图 经
大防山在良乡县西北三十五里山下有石穴又
有小房山与大防山相近又曰大房岭 太平寰 宇记
房山在涿郡西北五十里北接居庸东抵渔阳西
连紫荆所谓幽燕奥室也 涿鹿 记
出房山县西六十里所过村落曰瓦井曰天光曰
孤山口皆与山势为升降过此则崇山如环幽溪
如带涉溪沿壁乃至山麓巉岩两壁中开一线鸟
道盘旋五里至石梯仅容半跬髙数百磴左右铁
絙长百尺陟者縁之梯尽处折而东北可一里入
山门见诸庵稠叠独上方寺正中旁有两磵流下
闻而不见水又东折岩下有泉山下有洞如一城僧
依洞为窟第一洞犹隠隠见影二洞即黯黑无光
三洞是一小窦围可三四尺深五六尺入三洞倐
髙广燎炬不见顶旁有一潭抵九洞无路有穴如
井雾气蓊塞履滑衣湿不易前进至十三洞路尚
不穷云大抵一曲为一洞十三洞约六七里洞中
之石玉白镜莹其境之最者曰莲华山片片如青
莲瓣曰龙虎宛肖其状曰长眉祖师俨然道者衣
冠曰石塔层层笔立曰石钟鼓扣之作钟鼓声又
其最者曰须弥山曰雪山曰万花楼山之上有重
楼焉吐花如灵芝数万朶曰仙人桥跨清溪而渡
曰十八罗汉为修短欹正各状貎曰接引旛从顶
倒悬缥缈若拂出洞之后依然天光回若隔世 曹 学
佺房山 记畧
大房山有圣水泉西南有伏龙穴一名龙城峪汤
泉出焉又有连泉顶大房山之巅也 县志
房山峰峦洞壑夙称名胜雍正八年正月二十日
卯时有鳯凰集于石梯儿沟山峰之上髙约五六
尺尾长丈许五色具备文彩绚烂竚立踰时向东
北翱翔而去众目共覩葢
盛世之祥非偶然也
上方山 在大房山西
循孤山口而西峰横涧束上侧径如古墙址行十
二三里过兜率门一里得石级以升再行三里许
至上方寺左一峰下有一斗泉 帝京景 物畧
留台尖山 房山县西二里
塔儿山 房山县西十里相近有鳯凰山
茶楼顶山 房山县西二十二里其相近有十亩平
山
平峪山 房山县西三十里
黄山 房山县西南三十里
一堵墙山 房山县西南四十里
石壁巉峭髙三百余寻长五百余步俨若版筑 县 志
黄龙山 房山县西少南四十二里山下有大石
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可供阶础之用
般州山 房山县西南四十里
般州山有二寨石室环列 涿州 志
乐山 房山县西南五十五里其南又有猴儿山
石经山 房山县西南五十里
智泉寺僧静琬见白带山有石室遂发心书经十
二部刋石为碑 隋图 经
石经贮于岩洞者七地穴者二洞以石门闭之穴
以浮图镇之自隋唐迄元碑碣森列 逃虚 子集
房山县西南有山曰白带山生莎题草又曰莎题
山藏石经者千年矣故曰石经山亦曰小西天云
北齐南岳慧思大师发愿刻石藏座下静琬承师
嘱自隋大业迄唐贞观大湼盘经成其夜山吼生
香树三十余本六月水浮大木千株至山下构云
居寺焉唐金仙公主修之山上雷音洞髙丈余四
壁刻经四柱刻像前有石扉几案瓶垆皆石台有
栏横与堂亘堂左洞二右洞三堂下洞二皆经唐
迄元代有续刻经目列石幢山下左右东峪寺西
峪寺西峪寺后琬公垯也万歴壬辰逹观和尚启
洞拜石经石下有穴藏石函一尺上刻大隋大业
十二年岁次丙子四月丁卯朔八日甲子于此函
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住持永刦三十六字山多
石碑隋碑二唐碑五辽碑二元碑二山半有庵曰
半山庵 帝京景 物畧
隋沙门静琬始以经刻未成而化唐贞观后其徒
道公等继续成之至辽统和及金明昌之际有沙
门留公顺公亦增刻之前后纳于洞中者通十余
卷石凡七百余条有石幢记其目 周忱 集
五指岩山 房山县西南六十五里有五峰髙峻如
指
欢峪山 房山县西南七十里
白云山 房山县西南八十里絶顶曰白云
七斗泉山 房山县北二十五里下有泉曰七斗泉
半壁山 房山县北三十二里壁立千仭其西山半
一窦曰辟榖洞北为背阴洞
荆子山 房山县西北八里
三盆山 房山县西北十五里山岭平广约十余亩
下有流泉三曲状如仰盆
三峰山 房山县西北二十里三峰矗立髙插云霄
六聘山 一名緑 屏山 房山县西北三十里
国门之西两舍之地有山曰六聘中有伽蓝曰天
开燕易间一巨刹也自后汉迄有唐经五代厯辽
金废兴难具载云天开者以寺前山谷天然开辟
也 僧福珪天 开寺碑记
榖积山 房山县西北五十里峰峦突起形如积榖
大安山 房山县西北八十里
大安山甚髙险幽州西名山也 方舆 纪要
大安山龙泉河在焉 名胜 志
台山 覇州东二十里旧为九河所经台基有三如
鼎峙
沙城台山二村皆平壤也土人云台山无台沙城
无城 客话
南山 覇州东七十里
乔林修竹周匝十数里内有亭台为一州之胜 明 统
志
雁头山 覇州东南二十五里宋时有雁头寨
莫金山 覇州东南二十二里宋设莫金寨于此
神山 蓟州东南八里余相传金章宗观猎于此其
后峰有浮图
别山 蓟州东南三十里
西临沽水东据无终行旅所出虽有山名而无髙
阜 方舆 纪要
螺山 蓟州东南四十里
大定二十九年十月猎次螺山 金史世 宗纪
渔水西南入沽水又南与螺山之水合水出渔阳
城南小山魏氏土地记曰城南五里有螺山其水
西南入沽水 水经 注
甘泉山 一名石 獒山 蓟州西五十里山顶有石獒土人
呼为石狗中有寺曰普济 盘山 志
蓟州甘泉寺有蛇与人驯狎时盘宿僧榻祷之能
致雨 燕山 丛録
岢岚山 一名窠 罗山 蓟州西六十里山势险峻周围壁
立
渔山 蓟州西北三里许郡名渔阳以州在山之阳
云
渔山髙百余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渔阳
水绕山下故曰渔水 图经
渔山在盘山东南二十里山多泉冬夏濆涌成湖
居民因之开为稻田菰蒲荇藻宛似江南
盘山 蓟州西北二十五里康熙十四年十月十三
日
圣祖幸盘山诸寺皆赐金十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幸盘山古中盘
御书门外一峰四字
御制诗一首命僧超正赋诗又云罩寺
御书盘山秀峰四字又卫公庵
御书乐天真三字二十五年十二月一日
幸盘山[青沟]禅院
御书唐诗一首二十八字又书山从人面起云向马头生十
字
赐僧智朴并命赋诗
盘山水出山上山峻险人迹罕交去山三十里望
山上水可髙二十余里素湍浩然頺波歴溪沿流
而下自西北转注于泃水 水经 注
盘山箕尾之巨镇也深维地轴髙逼天门暖碧凝
霄寒青压海絶顶有龙池焉旱岁能兴云雨岩下
有潮井焉旦暮不亏盈缩 李仲宣佑 唐寺碑
盘山外骨而中肤外骨故峭石危立望之若剑戟
熊虎之林中肤故果木繁而松之抉石鏬出者嵚
斜曲与石争怒石之尤怪特者为鲸甲石石平
坦可容十百人羣崖飞瀑至此势忽奔泻声如震
霆与松韵互答又盘山之石皆鋭下而丰上故多
飞动崖前有悬空石石粘空而立青削到地 客话
盘山一名东五台自来峰北台也先师台南台也
紫葢峰中台也九华峰东台也舞剑台西台也鲸
甲石为下盘古中盘为中盘云罩寺为上盘上盘
之胜以松中盘以石下盘以水清明榖雨时万壑
青松十里红杏天然图画 山居 志
盘山一名盘龙山山北数峰林立如削曰紫葢曰
宿猿尤为竒特其最髙者曰上盘顶有巨石以指
摇之輙动上有二龙潭下有潮井又有泽钵泉稍
下者曰中盘东行十余里郁然深秀怪石突起是
曰白岩日暮山光岚气蒙蒙如雨上有古寺 名胜 志
盘山旧名四正山一名徐无山魏田畴隠居于此
故名田盘山今不曰田盘而曰盘山者亦犹匡庐
之谓庐山也其山南距沧溟西连太行东放碣石
北负长城瓣袭蠭攒面面开生实仙佛之胜区乃
天壤之大观也 盘山 志
五名山 一名兴 隆顶 盘山东南十五里
无终山 蓟州北五里
崆峒山 一名翁 同山 蓟州城北五里
稽之尔雅北戴斗极为空桐庄子云空桐当斗之
山又寰宇记蓟县有鸡头山空桐鸡头相去不逺
日下 旧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