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甘肃通志
甘肃通志
设立并置射圃建立坊表共费八百余金雍正七年巡抚许容布政使孔毓璞按察使李世倬复设立义学捐俸延师训诲单寒子弟
东社学 在城东北康熙七年巡抚华善捐置西社学 在城西北康熙七年巡抚华善捐置以上二学雍正七年巡抚许容布政使孔毓璞按察使李世倬设立义学与书院一体通行
金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西元至治二年判官傅梦臣建眀成化十二年知县李士俊重修天启六年知县赵烱复修学署训导在眀伦堂左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田一顷七十四亩租粮一十石四升半给廪生半给贫士
社学 在县治西康熙五年知县王之鲸捐建河州儒学
学宫旧在州治西南本元儒张徳载家塾延祐六年徳载孙文焕捐改儒学史臣倪镗有记眀洪武五年设州为州儒学十二年改置卫学成化间复改为州儒学
皇清康熙八年监収防黄绶重建五十四年知州王全臣因前地形湫隘移建于州治东南学署学正在眀伦堂左训导在学正署左学生三年二贡廪三十缺増三十缺入学每歳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学田租粮九十石八斗歳给廪生寒士今四十石分赡学官
大书院 在儒学右康熙四十五年士民公建小书院 在州治左同时建
社学二 一在大城一在南闗俱康熙三十三年同知刘永祺设四十四年知州王全臣又増立乡学共十处
巩昌府
巩昌府儒学
学宫在府治东南元中统初建眀两经改徙
皇清康熙二年始定今基学署教授在学东北训导在学东南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二十名科考取文生二十名学田每年于陇西县学田内支给
崇羲书院 在东闗内眀嘉靖十四年巡按王绅建崇文书院 在城南正街康熙二十八年知县杨本植因旧县治改建今为提学考院
义学 在府治东南总镇废署
陇西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南学署教谕在府学西训导在教谕署北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租每年额徴银二百四十两零与府学诸生分支义学 一在县治东钟楼街一在学宫左侧道废署
一在县治东北察院废署一在县治东北按院废署安定县儒学
学宫在城内街西学署教谕在敬一亭左训导在右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田九顷六十六亩
义学 在东闗街北康熙五十七年设
通渭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西眀洪武初建成化万厯间皆重修学署现在修理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漳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久圮学署训导在学宫旁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
防宁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眀洪武六年建正统成化治间凡三迁嘉靖间复旧址万厯六年重修学署训导在敬一亭西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五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
伏羗县儒学
学宫在城西南眀天啓七年自河北移建学署训导在眀伦堂东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五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田徴租粮二十六石
宁逺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北眀洪武二年建学署训导在学宫内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学田一百亩
西和县儒学
学宫旧在县治西今以眀伦堂改建学署训导在内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租银五两领自司库
靖逺县儒学
学宫在城东南眀正统三年建治嘉靖间修
皇清康熙四十年重修四十七年増建尊经阁学署教谕在左训导在右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八名武生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租一十二石又学田徴银九十六两培风书院 在学宫西康熙三十六年卫守备王三锡建租粮一十五石
社学 在谯楼东侧
义学 在闗帝庙顺治九年衞守备王永清设岷州儒学
学宫在州治北眀治间创建嘉靖隆庆万厯间相继修葺
皇清顺治七年重修康熙三十五年同知汪元防重修学署学正在眀伦堂后训导在堂右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田一十二亩八分七厘租银八钱又北城壕地一十亩一分徴租粮一石
义学 在衞学东同知汪元防建置义学田一段勒有碑记
洮州卫儒学
学宫在卫治西雍正七年卫守备髙恭桂重建教授署未建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田四十五亩零徴租粮三十九石収贮岷仓分给廪生贫士
平凉府
平凉府儒学
学宫在府治东眀洪武四年同知髙正建眀末知府华衮増建敬一亭于眀伦堂后
皇清康熙初知府程宪捐修五十三年知府王全臣捐修尊经阁学署教授训导俱在眀伦堂东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二十名科考取文生二十名
平凉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西眀洪武中建宣徳十年重修创建眀伦堂学署教谕训导俱在眀伦堂东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
崇文书院 在旧韩府东后废
崇信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眀洪武四年建治间知县刘宗浩嘉靖间知县杨梅重修眀末毁圮
皇清顺治八年知县武全文重建学署训导在学宫东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
华亭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元泰定二年建眀洪武六年重修眀末毁圮
皇清顺治初知县杨荣印重建十四年知县佟希尭建成康熙五十一年教谕张铎训导孙四正率阖学诸生重修学署未建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田三顷四十五亩额徴租银一十两三钱五分半给廪生半给贫士
镇原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眀洪武二年县丞郑旺建正统初知县李宁蒋泰继葺成化间知县徐镛重修有日新时习二斋长沙李东阳记嘉靖间教谕孙辉万厯时知县陈遇文李槃
皇清初知县宗书江雯康熙五十四年知县钱志彤俱经修葺学署教谕训导俱在眀伦堂后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二名武生八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学田一十二顷学租给诸廪生
正学书院 在儒学东南眀万厯时知县李槃建后废
固原州儒学
学宫在州治西北眀成化六年建嘉靖六年重修学署学正训导俱在学宫内学生三年二贡廪三十缺増三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二名武生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
泾州儒学
学宫在州治西眀洪武间同知李彦恭建二十六年知州陈希秀正徳十六年知州宋灏嘉靖二十四年知州张髦士接修
皇清顺治十二年知州宋祖法重修学署学正在眀伦堂东训导在堂后西学生三年二贡廪三十缺増三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五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学田租银二两四钱半给廪生半给贫士
仰止书院 在州治南眀嘉靖三十七年防政迟鳯翔建
灵台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南宋大观三年建元至和二年眀洪武十五年俱増修正徳初知县李塘天啓间知县李文蛟复葺
皇清顺治十三年知县黄居中重修有记学署教谕训导俱在新县治右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静宁州儒学
学宫在州治东南眀洪武六年知州欧阳信建治五年知州侯眀嘉靖十九年知州李时中増修有兴诗立礼二斋
皇清康熙三十二年知州董守义重修学署学正在眀伦堂后训导在堂西学生三年二贡廪三十缺増三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
陇干书院 在州东察院废基康熙中知州黄廷钰建
庄浪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北眀洪武间知县张亮建于治西嘉靖三十三年知县张国宾迁于东北
皇清顺治九年知县董朱衮雍正九年知县胡昌重修学署训导【阙】 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隆徳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眀洪武二年建永乐间知县王信正徳间知县张序万厯间知县陶光宠臯如松相继修葺
皇清康熙四十六年知县李期逺迁修学署训导在学旁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
庆阳府
庆阳府儒学
学宫在府治东南眀洪武间同知王敬建嘉靖间知府李文芝増修眀伦堂敬一亭
皇清康熙四十二年知府李昉同知尚之瑶知县于鼎元重修五十二年知府金垣生知县叶绍麟捐赀修葺学署教授训导俱在眀伦堂西北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二十名科考取文生二十名
安化县儒学
学宫在府儒学南眀洪武间建
皇清康熙四十二年知县于鼎元重修学署训导在眀伦堂后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五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合水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眀洪武初主簿唐贵建治间知县王相重修眀末毁于兵
皇清顺治十四年知县刘源澄修复眀伦堂康熙四十年知县佟世旬重修学署训导在眀伦堂后系旧教谕署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
环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南眀洪武初知县李健建治间知县李宾重建嘉靖二年知县王鉴重修学署训导在眀伦堂北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
真宁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元至正初建眀洪武二年知县郭钧重建嘉靖二十四年知县樊克正増修眀末毁于兵
皇清顺治十六年知县王士麟重修眀伦堂康熙三十六年知县俞作霖继葺雍正三年知县萧天华重修学署训导在眀伦堂后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二名武生八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
宁州儒学
学宫在州治东眀洪武二年州判陈恕创建宣徳十年知州刘纲重修天顺元年知州刘谦拓修成化间増置后堂
皇清顺治十一年知州韩魏十四年知州张光岳学正李闻瑾捐俸重修学署学正在眀伦堂左训导在眀伦堂右学生三年二贡廪三十缺増三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
甘州府
甘州府儒学
学宫在府治东北隅旧系行都司学元季燬于兵眀洪武二十八年移建东南隅正统中巡抚马昻重修治初巡抚刘璋建立官廨二区正徳十二年巡按御史赵春垣置四斋嘉靖十年巡抚赵载又増官廨一区十七年巡抚牛天麟増修讲堂号舍
皇清顺治九年巡抚周文总兵张勇分巡道李日芳捐俸重建眀伦堂斋舍敬一亭康熙二十六年提督孙思克分巡道柴望总兵王用予同知张文炳捐赀更建尊经阁二十九年提督孙思克重建四十一年分巡道龚嵘改建眀伦堂于学署前移敬一亭于眀伦堂后学署教授训导俱在敬一亭后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学田在仁夀驿南共一十五顷一十六亩八分五厘眀天顺中总兵宣城伯衞頴开置嵗徴银四十两一钱二分以供祀事
甘泉书院 在府治东北隅创始未详今废
社学 四处甘山道胡悉宁董廷恩创设増置又甘山道刘徳继置
张掖县儒学
学宫【阙】 学署教谕在旧义学馆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歳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
山丹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南隅旧系卫学眀正统五年指挥杨斌建十三年巡抚马昻重修治中巡抚刘璋修治斋舍学署教谕在学宫旁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
凉州府
凉州府儒学
学宫在府治东南隅旧为凉州卫儒学眀正统中巡抚徐晞奏建大学士杨荣记成化中都御史徐廷璋重修
皇清雍正三年改衞为府立为府学学署教授在眀伦堂后训导在眀伦堂东学生一年一贡廪四十缺増四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二名
书院 在府东南眀嘉靖二十七年叅政江东建成章书院 在城北旧废署防议道武廷适捐赀补葺
武威县儒学
学宫在府治北新设改书院为眀伦堂东西号房为两斋房堂后西院并后宅为教谕署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十五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
义学 一在城内一在东闗厢
永昌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北隅旧系卫学眀正统中都指挥宋忠建成化四年巡抚徐廷璋重修副使郑安徴记
皇清雍正三年改立县儒学学署教谕在眀伦堂后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八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八名学田纳租三百三十三石七升
镇番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东初为社学眀成化十一年巡抚朱英奏设十三年训导周琮呈请都御史王朝逺创建
皇清康熙三年教授张我兴同绅衿孟良印何斯美等修建眀伦堂三楹博文约礼斋各七间教授宅一处雍正三年改卫为县立为县儒学学署教谕在眀伦堂后即旧教授宅学生二年一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生十五名武生十二名科考取文生十五名
古浪县儒学【前系守御附凉州卫学雍正三年改县后始分立县学学宫并新设训导署】学生二年一贡议于五次嵗考之后出贡廪二十缺増二十缺入学每嵗考取文武生各八名科考取文生八名
平番县儒学
学宫在县治中大街眀正统中巡抚蔡用奏建成化中巡抚徐廷璋重修嘉靖中移东北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