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纪略

  一、支放粮饷。查澎湖库于一件「遵旨议奏事」案内:预贮半年兵饷银一万六千两,所以济运不及时支放也。其全年兵饷,则系澎、台水师两协镇五营守备轮流差拨一员,协同台郡佐杂文员一员,递年赴藩库请领,回澎完交贮库。每年澎协两营饷银三万一千七百二十六两三钱三分八厘五毫内,藩宪除朋扣银一千两零八钱外,实在司库领回兑交银三万零七百三十五两五钱三分八厘五毫。遇闰之年,两营饷银三万四千一百九十二两八钱六分二厘六毫内,藩宪除朋扣银一千零八十两八钱外,实领回兑交银三万三千一百一十二两零六分二厘六毫。此二柱,乃系乾隆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之数也。至于大小建,递年或有参差不齐,俱由藩宪核准给领贮库。其预贮半年饷银,于未曾领到全年饷银之前支放过若干,即在领回全年饷银内划清归补贮库,通报存查。其支放月饷,按月大小建于上月二十八日该两营具领到厅请领;兑交弁目领回;本衙门将支放过数目,按月申报查考。又于一件「请严通同扣克等事」案内:每月初一日该营移请亲临两营将饷封兑,明按名会同支放出结移营转报。至于扣缺,每年俱系协营自行奏销。每月粮米则,于存仓台、诸二县运到谷石内,按月大小建碾支。其碾支过数目,亦按月通报存查。放米之期,每月初一、二、三等日系大放之期,兵丁持执米票赴仓认票发米。其住汛及出差者,则于三、六、九日补放掣票存销。所有扣缺,亦系该营自行奏销办理,与本衙门无涉焉。
  一、查点班兵。于一件「恭陈台湾事宜等事」案内,所有调台水陆兵丁经由澎湖,向例内地各该营造册送厅,会同澎协按名查点;如有顶冒,立即通报驳回本营更换。其与册相符者,始准放行过台。于乾隆二十三年台湾镇马龙图「为详请换台班兵、恩免由澎点验等事」,详奉督宪杨批:嗣后内地调台兵丁抵厦,照例听提督率同文武各官按照册造年貌、箕斗查验相符,即准其配船直抵台湾,交与台镇验明收伍;所有中途赴澎点验之处,饬行停止等因。自此,台湾兵丁听其透洋直渡,毋庸停泊澎湖听候点验,最为简便也。至于换澎兵丁,仍旧遵照例行,内地各该管造具姓名、年貌、箕斗册一本送厅。又于「再行严饬编记等事」案内:内地各该营造具器械册一本送厅,本衙门会同澎协将兵丁按名点验年貌、箕斗相符,又查验器械果系精良,然后准赴澎营归伍操防,仍造册会营申送查考。
  一、墩台营房。查澎湖修理墩台营房,一有风雨刮坏,俱系协营移会本衙门估计,该营造册请修;即间有些小损坏,亦系该营随时粘补。至于建自何年,原卷据台湾县知县杨元玺于乾隆八年六月详覆:从前建盖始自何年,因康熙六十年台匪逆变,府县卷案俱被焚烧,莫从查考等因。嗣移查该二营左营守备张勇、右营守备蔡忠等呈:本协杨移覆;二营墩台营房,自康照二十三年设立营制,陆续起盖,以便戍兵住宿;一遇风雨损坏,随即呈报移会文员估修等因。卷查于一件「具报等事」:乾隆二年五九等月、五年闰六月,被风雨刮坏各汛营房墩台,该营历历移会估详,奉宪行查,台府酌拨偷渡闲款等银修葺。后因台属并无闲款可拨,直至乾隆八年,始蒙前藩宪张议就营中截存随粮银两动用;奉前督宪那批行遵照。左营差管队李奇陞、右营差百总许相往彰、厦购料修葺。于是年八月完竣,该营造册会勘会印,营中自行报销。又一件「奏明动帑等事」:二营墩台营房坍塌不堪,工程浩大,叠经前后造册移会本衙门估详,奉准酌拨。本衙门准营移会具印领,该营差弁赴台湾府,酌给两营银二百六十两,领回匀分。左营署守备许顺、右营署守备李景瑞各差目赴厦购料回修。工竣于乾隆十四年九月,摄守备官守备陈陆卿出具并无浮冒遵结送(?)。又同月摄守备官守备陈陆卿出具完竣保固,加具收管前来(?),俱系奏明动帑等事案内事也。此案于乾隆十五年四月两营守备陈陆卿、颜得庆呈:本协邱移覆,案准澎湖分府移准台湾府汇给文批賫送藩司衙门听候汇造去后;现今在省尚未回营,呈恳赐移澎分府俯念海外经识寥寥,现有前差经识李良佐在省听候汇造,免其再拨等因在案。历年至今,该营俱照此办理,本衙门并无经手承领承办之事。历任前厅交代结内,俱各声明亦在案。其自乾隆二年至乾隆十八年等年修理墩台营房文卷,俱被风雨咸卤霉烂,并无完卷可查。余摘其字迹可见者,抄列钉埋一册,交该房收存轮流交代,庶后之履斯任者得有所据以为办理焉。
  一、协营交涉会办事件。一件「为详筹两省等事」案内开:闽省各营配防城汛炮位,每年于冬月按依多寡,分年会同文员轮流演放一周等因。届期该营移会订期,在于空闲处所演放。其火药,该营奉文在于风雨停操节省项下拨用。所需扛夫,奉文系拨用额夫。查澎湖并无额设之夫,历年需夫扛抬,俱系本衙门捐雇办理。又一件「为海洋情形不同等事」案内开:凡战船应换篷索,例须会同文员验明出结等因。递年两营战船应换篷索,移结验明;旧料果系朽坏,不堪再用,会具切实印结移营,以凭差目赴司请领篷索料价银两回营制换。又一件「为饬知事」,于雍正七年奉巡台御史赫硕色、夏之芳饬行,递年该营移请赴营会操水陆大操一次,仍将会操过缘由会衔移营,于十月内照例具报。又一件「请定稽察等事」,于乾隆三十一年四月奉督宪苏、前抚宪庄批藩宪议详。嗣后各营遇燂洗战船之时,即移明所在附近不理船工之文员,会同营员临船勘验;果有燂洗,有无■〈虫秋〉蛀,据实会文通报。如有不移知文员勘验,私自捏冒,即行照例参追。倘文员徇情不赴船亲验,扶同捏报,一并参处等因。遵即按月准营移订燂洗日期,亲行勘验会结通报。又金门镇一件「为详请宪示事」,乾隆三十一年七月,奉督宪苏批司照议移行。遇有金门左、右营船湾泊地方燂洗,立即会同勘验,会衔具结通报。至于澎协二营,此外遇有应估修者,照例估修;应出结者,照例出结办理。或兵民间有交涉口角争讼等事件,亦即遵照例限依期结断,以免拖累。
  ·题名
  熊勉庵居官格言有云:做官想到去之日、做人想到没之时,更当留一、二好事与人间。嗟乎!熊公此言,其厚待天下后世之人,而出此语以勉之乎!抑卑视天下后世之人,而出此语以醒之乎?吾人所当自省也。夫不言在之日而言去之日者,何也?盖在官之日虽无好事及人,而巷议街谈,犹未敢直非之也;至于去官之日,则公论定而是非着矣。在公正之君子,居官尽职,诚心爱物,无所为而为;而盛德在人,去后之思,至有没世不忘者,固有余荣哉。若夫守国宪、畏清议、勉勤职业,有所畏而为善者,其亦可以无愧矣。澎湖自雍正五年改设厅官,至今四十五载,历任正署共计十有八人。为时不久,其名斯在,犹历历可稽也。纂而书之,披而阅之,曰某也、某也,不昭然若揭乎?此人去之所以贵留名也哉!所有历任姓名,备书于左。
  王仁顺天大兴县人,由吏员考职经历。于康熙五十七年遵钦奉上谕事例,具呈兵部,急公自备鞍马、行粮,运米帮驼,议叙选授漳州府通判,调任澎湖。于雍正六年五月到任,至雍正八年五月二年俸满;自雍正九年正月新任梁到任协办起、至本年七月止,协办期满离任。
  梁樟陕西咸宁县人,康熙辛丑科进士。雍正五年二月,初任长泰县,调任长汀县,陞授澎湖厅。于雍正九年正月到任,至雍正十一年正月二年俸满,仍留协办;本年九月内,闻讣丁母忧,卸事回籍。
  周于仁四川安岳县人,康熙戊子科举人。雍正七年,选授永春县,调任将乐县,陞授澎湖厅。于雍正十一年八月到任,至十三年八月二年俸满,仍留协办;于乾隆元年六月内,告病卸事回籍。
  曹显庚浙江石门县人,由监生考授州同。雍正三年,遵例在阿尔泰加捐通判即用。九年,选授泉州府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元年二月到任,至三年二月二年俸满,仍留协办;期满离任。
  胡格湖广江夏县人,康熙丁酉科举人。雍正七年引见,发闽以知县用;题署诏安县,实授调任同安县。十二年,调任晋江县。乾隆三年,委署澎湖厅。本年八月到任,四年九月奉督宪予行取例荐举,议准注册,以单月主事陞用,仍留任办事。五年十月,卸事离任。署任无留协办之例,即回内地候陞。
  王鹗江南崑山县人,由监生,遵甘肃着改捐款事例,捐职州同。又遵士方事例,加捐通判即用。选授泉州府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五年十月到任,至七年十月二年俸满,仍留协办;期满离任。自此以后,定以三年俸满协办之例停止。
  陆鹏浙江海盐县人,康熙丁酉科举人。由奉化县教谕卓异引见,授连江县知县。调任诸罗县,俸满丁母忧。起复回闽候陞,实授泉州府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八年六月到任,至九年十一月在任病故。
  费应豫湖南巴陵县人,由拔贡,官学教习保举引见,发闽以知县用。初任尤溪县,调任彰化县;俸满,委署澎湖厅。于乾隆九年十二月到任,十年二月为特参婪贿等事参革台府范昌治案内,缘事离任。后于乾隆十四年,陞授福宁府通判。
  邹承垣江南无锡县人,雍正壬子科举人、癸丑科进士。乾隆元年,吏部保送道府知县引见,发闽以知县用。初授南靖县;调任凤山县;俸满,奉委接署澎湖厅事。乾隆十年二月到任,本年四月卸事离任。
  汪天来江南砀山县人,由监生,考职州同,遵户部运粮事例,加捐通判即用。乾隆元年六月,选授福州府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十年四月到任,至十三年三月连闰三年俸满,本年十二月卸事离任。
  杨琪汉军镶蓝旗王廷臣佐领下人,由吏部笔帖式,陞建宁府通判。丁忧起复,发闽补用,题授漳州府石码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十三年十月到任,十四年六月在任病故。
  王如璋江西庐陵县人,由监生,捐纳州同,加捐知县即用。初任广西迁江县,丁父忧;起复,补授湖广广济县知县。乾隆七年,补行元、四两年大计,奉参才力不及,降补福州府经历,调台湾府经历,委护澎湖厅。乾隆十四年七月到任,本年十二月卸事回台。
  何器江西丰城县人,由监生,捐职州同;遵预筹运粮等事例,加捐通判即用。选授江南徽州府通判,丁母忧;起复,补选福宁府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十四年十二月到任,至十七年十一月连闰三年俸满,十八年五月卸事离任。
  王祖庆江苏华亭县人,由监生,于乾隆十三年遵暂请开捐等事例,加捐通判即用。选授漳州府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十八年五月到任,至二十年六月因前署福清县任内失察降调离任。
  张埰直隶磁州人,由附生捐贡;遵江赈减四事例,递捐通判。乾隆九年,选授广东惠州府通判,丁忧;起复,补选福州府通判,奉委署澎湖厅。于乾隆二十年六月到任,本年八月奉文调补实授。至二十三年七月连闰三年俸满,二十四年五月卸事离任,陞邵武府同知。
  王欐河南睢州人,由监生,遵旧江事例,捐按察司经历,双月即用。选授福建按察司经历。乾隆十九年计典卓异,二十三年奏升澎湖厅。于二十四年五月到任,至二十七年四月连闰三年俸满,本年六月离任。
  张恩振山东齐东县人,由监生,遵奏请暂开河工事例,递捐通判即用。选授兴化府通判,调任澎湖。于乾隆二十七年六月到任,至三十年五月连闰三年俸满,三十一年二月离任。
  胡建伟广东三水县人,乾隆戊午科举人、己未科进士。乾隆十四年十一月,选授直隶无极县知县,历任正定县知县,丁母忧;起复,补选福鼎县知县,调任永定县。乾隆二十九年三月,署闽县知县兼署福州府粮捕厅。三十年,奏陞澎湖。于乾隆三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到任。
  巡检(附)
  巡检官之名,始自唐初。其时,以李靖等十三人为巡简黜陟大使,事权如今日之督抚大宪。嗣后,宋亦有都巡检之职。至元、明,巡检则为吏员。是巡检一官,乃古贵今卑之官也。澎湖自元季时始设巡检一员,经理斯士;终明之代,未有设官。但元时所设,始终何年、历任何员?无籍可稽,姑阙疑焉可也。迨国朝康熙二十二年平台以后,复设巡检,驻劄澎湖,改隶台湾郡台湾县属。至雍正五年,改设厅员,乃裁汰斯缺。阅年四十四载,历任者十有二人。附录于后,俾考古者知设官之所自云。
  姚法唐河南祥符县人,吏员。康熙二十三年任,在任病故。
  朱缙浙江钱塘县人,吏员。康熙二十七年任,陞河南府照磨。
  胡廷凤江南含山县人,吏员。康熙三十二年任。
  林开彦直隶抚宁县人,吏员。康熙三十五年任。
  李慧仁直隶安肃县人,吏员。康熙四十一年任。
  耿胡河南柘城县人,承差。康熙四十五年任。
  陆监顺天人,吏员。康熙四十七年任。陞云南腾越州吏目。
  乔杰顺天人,吏员。康熙五十二年任。
  李振宗江南江都县人,吏员。康熙五十八年任。
  朱唯彰顺天宛平县人,内阁供事。雍正元年任。后以丁忧去任。
  郑奎聚直隶通州人,吏员。雍正四年任。是年以缘事去官。
  罗开勳湖广人,吏员。雍正四年任。五年改设,裁缺另补。
  ·列传
  盖闻兰生幽谷,片瓣足馨;豹变南山,一斑亦贵。故良医疗病,功取活人,宁尽参苓哉!治民者,何独不然耶?昔史迁作循吏传不及汉代之贤君子,不无遗议焉。澎湖乃洪流孤岛,傍海而居,人栖硗确之地;及瓜而代,官存传舍之心。职斯土者,苟能自爱,用以爱人,亦足多矣;何必连城斯重、合抱为良哉?况乎有善必扬,寸长必录;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考古镜今,因人励己,不亦可以风乎?谨将舆论所述者,采而辑焉,以俟后之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