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漳州府志选录
漳州府志选录
初,玑父■〈火定〉家居,遇岁祲,尝发粟平粜。及玑仕,迎养。又为食□淮阴,赈饥民。岳阳火,亲行灰烬中,遍询灾黎,给一廛□□。故玑之贵也,咸曰天道有知。及罹横祸,妻子遭虏掠,乡里大为戚戚,若凶害之身受者焉。孙灋,以别驾谒选;至京,丐睢阳汤文正斌为之传(文正,玑同年友也)。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上)。
涂氏(诸氏、杨氏)
太安人涂氏,长泰赠通判戴钲妻、镇海御史仲吉长女、柳州道玑之冢妇也。安人年十七,为戴氏妇。用敬顺厥翁姑,以孝闻。越四载,举二子而钲夭。当是时,海氛震荡,家祸频仍;安人虽以嫠妇幸免掳掠,而风雨飘摇,凛乎有破巢毁卵之忧。因朝夕祝天,冀或完聚。厥后姑生还,安人屡戚戚焉,以翁老捐躯海外为痛也。如是者又十年,长子灋官通判,始得以恩封太安人;年八十二而终。方灋之判广东也,请迎养;安人侍老姑,不忍往。姑趣之,乃就道。既至,告灋曰:『祖母近耄矣,我奈何贪禄养而轻违膝下!且诸母两人,同年少苦节至于今;□我为宽矣,顾独以老人奉事委之乎』!不数月,亟命驾归焉。
安人姒,曰诸氏、杨氏。
诸氏,戴钾妻、江南无锡进士保宥女。姿性庄淑!少学「礼」于□光世,言动举止皆循循有法度。工于书,更娴吟咏。翁玑摧淮关,闻其贤,为子钾择配焉。钾年少能文,氏对案相庄,昧旦鸡鸣以文字为交警,称双美。甫六载,钾死;氏变食终身,称「未亡人」者六十一年。每独处无聊,援笔哀吟,以纾悲愁湮郁之情。其词曰:『丧父、丧夫兼丧子,思姑、思母更思乡』!读者想其境,深为呜咽矣;矧曰身受!
杨氏,戴■〈金共〉妻、邑进士梦枝女。十九,归于戴。逾年,翁遭海氛之变,被虏者十三人;■〈金共〉与焉。氏偕夫生母余奔赴台湾,以女红易甘脆,出入贼垒,职纳槖饘焉。玑殉难殁,贼归所虏。■〈金共〉旋殒于澎湖,氏年甫二十,痛不欲生。姑怜之,命夫兄以子为嗣;鞠育抚教,逾于所生。事两姑,咸得其节。卒,年七十二。
噫!娣姒坚贞,实由天性;抑亦相观而善乎?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五「烈女」二。
赖升
赖升,字晋侯;娴韬略。随黄梧纳土于朝,遂为海澄公左右翼。后以攻复闽安、厦门诸岛功,授参将。练士选锋,剿杀伪将李正、伪将军吴田等。叙功,加等。协守海澄,「海寇」围城,固守五阅月;粮尽城陷,抗节而死。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上)。
林绍祖
〔林〕绍祖,字衣德;士章元孙。父友筠,早卒;母孀守。「海寇」围漳城,城中人至相食。绍祖为门兵执,置桶中,磨刀切切;适乡人见之,夺以出。比围解,母子扶携依外祖家。数年,遍览经史子集,以气自雄。间往山泽采薯芋,遇虎;叱之,虎逸。
康熙丁丑成进士;谒选,得长沙醴陵令。邑有重案,株连不能定;绍祖到任,微服徒步二百余里访得实,爰书以成。明经何氏兄弟互控,请托千金,却不受;以至情感悟之。醴河多滩,有孙商者舟失势水,死。亲检,遗货计八千余金,驰其家人领取;用人参数觔为谢,却不受。案盗谬攀枉,动以至诚,即愧服。上官廉其能,调宝庆新宁,为楚、粤边邑,猺苗杂处,素号难治;莅任月余,猺苗向化如在醴陵时。内擢吏部考功司主事甫五日,除副郎。母太宜人邮书曰:『儿深荷主恩,宜图报称;勿遽作归计』!绍祖奉书而泣。不数日,推升台垣,而母讣至;遂匍匐归。
家居累载;一日,召其孙凝秀、凝崇,谕曰:『吾今年八十有四,全受全归,顺事也。为我告列祖,吾将逝矣』。凝秀如命以复,遂点头闭眼,端坐而终。
子澐,孝友性成。凝崇,雍正元年登乡荐,出宰高明令;能其职。
——选自「漳州府志」率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上)。
郑宗焕
郑宗焕,龙溪武生。以战功,官游击。从大帅守城,筹划多中。贼恨之,搜获其母与兄至城下,令谕降;母大呼曰:『愿吾儿勉为忠臣,吾死无憾矣』!宗焕临阵,对母与兄涕泣,指天誓不二。贼怒,立脔其兄而囚其母。城陷,被执;贼爱其勇,欲生之。宗焕不屈,喷血骂贼;贼械送台湾,赴海死。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上)。
陈天达
陈天达,字可行;漳浦人。康熙庚戌进士。少孤,寠甚。岁授徒自给,为弟妹婚嫁费。登第时,年五十九矣;犹兄弟同居。
甲寅之变,携家入山,与弟子讲说经义。「海寇」张甚,胁之仕;不应,几得祸。会有为之解者,乃免。丁巳,海疆恢复——总督姚公启圣,同年友也;将疏荐于朝。天达以老病固辞,乃止。
日与亲友子弟讲学课文;年九十,犹手不释卷。与人交,推诚相与,一无所饰。至非礼相干,勃然不可犯;亲知显贵,不轻问馈。非公事,未尝一至郡县:其高伉如此。卒,年九十有二;祀「乡贤」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下)
段应举
段应举,直隶人。以战功,授温州守将;退「海寇」有功,历升福建陆路提督,驻泉州。
康熙十七年,郑经遣刘国轩窥海澄;应举赴援,营于祖山,去县十里相犄角。水师提督黄芳泰战败于湾腰树,贼益张;应举势孤。顾念城弃不可,遂突入共守;贼掘堑环之。逾三月,粮尽。贼知其困,招之,不下;遂乘城,无能抗者。应举犹引弓下射;知不可为,乃北向再拜,自经于城之西角楼。
——选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绩」四(清提督)。
傅宏基
傅宏基,金华人;漳州城守游击,分防长泰县。康熙十七年,「海寇」围县城,宏基婴城固守;援绝城陷,被执。不屈,死之。事闻,诏优恤,荫一子。
——选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绩」四(清游击)。
杨捷
杨捷,字符凯。原籍维扬;先世仕辽,因家焉,遂为义州人。年十六,即能挽强命中;制院洪文襄承畴异之,擢为偏裨。
国初,随大师入闽;以材勇异等,授山右抚标中军游击。山寇起,率师平之。升宣府大同督标中军副将;搜军实、严斥堠,边境以宁。调江南督标副将。援剿两广,行次铜陵,诸剿金、王彭泽伪官兵,以功晋九江总兵官;恢复江西诸郡,与广东师会。恢复潮州城,随征福建、江南,又提督山东,皆有御寇定边懋勋,而于闽漳绩尤着。
顺治甲午,「海寇」为逆;捷以左都督充福建右路总兵官,至则所当无勍敌。军抵漳浦,寇闻风奔窜。当是时,漳属郡邑城垣率被寇拆毁;捷驻漳浦,庀工兴筑,既完且固;民赖以安,屹为海滨保障。
康熙戊午,「海寇」复煽,据厦岛为巢,时出偏师蹂躏漳、泉间;复奉命督师入闽。时姚启圣开府于漳,插羽书请援。捷以为援漳而不先安泉,将有腹背受敌之虞;遂长驱先复惠安县,解泉围。乃疾驰至漳,与启圣议破敌策。是冬,克江东桥、万松关。己未春,寇据险立巢;捷绝其粮道,俟其困,帅师击之。贼溃,焚其舟,擒伪将,斩馘无数。庚申二月,贼分据要害地,立十九寨相联络,以拒我师。捷出奇计捣之,令首尾牵制,难以兼顾;乃会师攻复海澄,复分三路进剿厦岛,击沈贼舰不可胜计。数十年逋寇窟穴,一旦廓清。闽逆平,劳瘁不支,温旨特调提督江南以便调摄。秉钺吴地前后十五年,尤多异绩,授招武将军。
捷用兵如神,驭下威惠兼济;而于民间疾若,尤加意抚绥。故所至,将卒用命,黎庶乂安;远近感慕。漳民为像祠之浦邑、建书院曰「怀德」,以永甘棠之爱云。
曾孙景素,巡海汀漳龙道;今任山东巡抚。
——选自「漳州府志」卷二十七「宦绩」四(清总兵官)。
吴延贵
吴延贵,字子良;奉天人,荫生。康熙十六年,随康亲王入闽,题授漳州海防同知。十八年,以材能,迁本府知府。时士马云屯,日需粮草难以数计;延贵首请制府,设立站运以给兵食。每恢复一处,辄安集难民,出己槖捐给。海道陈启泰殉难,子汝器陷贼中;延贵不惜重赀购归,人称其义。词讼,不受暮金。科、岁两试,不干学使者以私。以军功,加一品顶带。
升本省运使,绅士为立碑于东郊部院祠之左。
——选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绩」三(清知府)。
张雄
张雄,字受夫;南靖人。康熙庚戌进士。负材略,慷慨自命。
三藩之乱,闽省军兴,数载甫定;而「海寇」郑经复继扰。总督姚启圣屯兵漳上,闻雄名,请计事;一见,与语大合,疏请留军前赞画。雄以澄邑初陷,贼势方张,先议抚;賷书渡海,谕以顺逆存亡。贼中将卒闻之,多欲降者;我师出不意,夺江东桥。郑经怒,欲杀雄;卒义而释之。雄所招降甚多,我师气百倍。自是,每战辄捷,战则必从;破寨十九,复海澄,郑经遁归台湾。少保执雄手曰:『微先生,不及此』!叙功,加正一品;入为工部都水司主事。累升刑部郎中;剔去常规,断狱多所平反。以父老,乞假归。
时兵燹后赋役繁苛,民至鬻妻子以偿,或逃之四方;雄建议从田问赋、革现当散班(旧例:供亿夫征里班鞭当。军兴,值年者破荡家产;请散归各班)及归宗合户(同姓合为一户,小者或三、两姓为一户;革去里长代辄)等事。数十年民间积困,一旦获苏。修明伦堂、置义冢,邦人颂德。年八十五,卒。
子福衍、福永、福。福衍,有传。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上)。
蒋龙光
蒋龙光,宜兴人。顺治乙未进士。康熙十九年,任巡海佥事。值「海寇」沸腾,龙光设法捍御;联络井里,令各自守卫。官兵驻集,米价骤昂;乃请之总制姚启圣,檄江西运米协济,兵民交赖之。启圣戡定金门、厦门十七岛,龙光躬自抚绥难民,使复故业。复请弛海禁,使穷民采捕为生。时时驾驶楼船于定海间操练水师,为规取台湾之计。
寻迁浙江参议,兵民请留,不可;勒石于福南台,以志遗爱。
——选自「漳州府志」卷二十六「宦绩」三(清监司)。
黄性震
黄性震,字起元;漳浦人。倜傥不凡;遭四方伏莽,困屯无用遇。时郑氏三世窃踞海上,势甚蟠结。闽督姚启圣入漳州,与群有司筹平定之策;性震闻而慨然曰:『是男儿立功之秋也』!仗剑谒军门,陈十便。启圣奇之,与语大悦。数进见,谈机密。乃立修来馆,纵反间计;卒披散其心腹羽翼以迅扫海岛,而纾朝廷四十年宵旰之忧。叙军功,授霸昌道。
性震荷殊遇,弥自奋,益张其职;五年而擢升湖南布政使。长沙郡河挟湘江直下,势汹涌;商艘难倚泊,以为患。性震曰:『水势合则急,分则缓』。于上流别开一河,以纾其暴;商人至今利赖焉。武昌夏逄龙作乱,猝陷四郡。报至,廷臣深以为虑;上曰:『有黄性震在,无虞也』!未几,贼果平。会有疾,乞休。
己卯,朝议筑永定河而难其人;上知性震才,即于家起之,命董大役。河流湍急,堤易溃难合;性震觅闽南善水者数百人,裸身泅水中筑桩,藉以覆土。复建旗施炮,为工匠耳目,灵其呼应;躬屹立河干课督之。不四月而工竣,上嘉其绩,升太常寺卿。卒,年六十五。
初,告归林下,漳浦一邑坛庙、城池、堤堰,罔弗修也;文士科举、计偕之资,罔弗任也。于其族尤加意,立大小宗、建义塾,穷嫠孤子皆有饩:洵可谓好行其德者矣。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上)。
黄升
黄升,字泽源;海澄人。少孤,养于姨母家,因冒姓吴氏。
比长,从军;以千总随征,克陈州十九寨及金门、铜山诸岛,身被重创。又随将军施琅攻克澎湖,乘胜入鹿耳门,破台湾,战功最。累迁至浙江提帅;廉介率属,军政严明。以武臣兼旬宣,干略能惠民恤商、救荒御灾;圣祖仁皇帝有「天下第一好提帅」之目。
康熙六十年,台湾变初定,需重臣以镇海疆;遂移节泉州。泉为枌榆近地,清直以服军民、安静以优将弁;世宗宪皇帝亲洒宸翰赐之,迭膺异数。以年老,乞休再三;许原品致仕,给俸。卒,年七十二。自历仕褒赠三代,皆归于吴以报德;遗疏则请复黄姓,不忘所生。武臣能以礼为权衡,尤可尚也。谥「忠恪」。
孙溥之、溱之,俱以门荫任治中。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二「人物」五(清列传上)。
罗士鉁
罗士鉁,漳浦人。康熙十八年,应康亲王募,以剿「海寇」功,授左都督;洊升水师提标中军副将。从提督施琅平台,署为前部。大战刘国轩于澎湖,破之;遂平澎、台三十六岛,前后杀贼一万三千余名。叙功,给骑都尉世职三世。擢湖南镇筸镇总兵;未赴,卒。
弟士鋐,亦以功授右都督。子鸣洪,袭职;袭授浙江温州中营游击,卒于任。曾孙光照。
——选自「漳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清列传下)。
蓝理
蓝理,号义山。少桀骜自大。虎头燕颔,巨目丰颐。力举八百觔;足追奔马,曳其尾倒行。刀盾枪炮,靡不精绝。
癸亥岁,郑氏父子窃踞澎、台;靖海将军施琅,名宿老将,善用兵,命往剿灭。琅闻理英勇,奏请随师;遂领先锋。屡以上功,荐授至福建陆路提督。见桑梓父老,歔欷太息,道微时颠沛事,慨然有广屋庇寒之意。堪舆家言漳郡人文郁塞者,后山仙岩压学宫地脉,又东南千里港水门直泻;遂毁仙殿,大兴工役筑千里港。又以江东桥被贼断后,民殊病涉;遂倡修江东,繁费巨万,偕文武损充,以郡人之罚锾继之。又,狭小市廛,恢其制度;筑浦头、石码、泉州、新桥、安海、沙溪、涂岭行铺千百间,大开街衢,便民贸易:可谓桑梓有功矣。其它事迹自有家传,此不备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