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通志

  湘献王柏太祖第十二子洪武十一年封建国荆州论古兵制有老将所不及时常德降贼叛王受命殱之建文初有谗之者阖宫自焚成祖立諡曰献置祠官以守焉
  辽简王植太祖第十五子洪武二十六年封居广宁城谙练边务屡树竒功成祖登极以辽地险逺请徙荆州报可永乐二年之国世子贵煐未立薨次子长阳王贵烚嗣正统四年坐事废弟兴山王贵□嗣是为肃王传子豪墭是为靖王世子夭次子恩鑙嗣是为惠王传子宠涭是为恭王传子致格是为庄王传子宪防坐法废国除
  岷庄王楩楚纪太祖第十八子洪武二十七年封国云南建文初削诸王防衞命西平侯沐晟侦伺其过被逮流漳州成祖登极复其爵土奏晟媒孽状上谕以皇考遗训云沐晟所为卤莽固不可宥但念乃父佐命开疆不忍罪之茍不改过罪之未晩吾弟亦当念黔宁之亲置之度外永乐二年改封武冈薨諡曰庄歴恭王徽煣顺王音埑简王膺鉟靖王彦汰康王誉荣宪王定燿共七世
  谷庶人橞楚纪太祖第十九子洪武二十四年建谷藩于宣府二十八年之国建文初削诸防衞王遁还废为庶人令守金川门靖难师至庶人开门迎谒上赐雅乐七奏衞士三百人及金绮宝钞鎗剑舆马增嵗禄三百石徙封长沙后忠诚伯茹瑺道经藩服不朝有司奏闻上遣御史欧阳谦侦之谦告有逆谋庶人自焚
  郢靖王栋太祖第二十四子洪武辛未封无子国除襄宪王瞻培仁宗第五子初封长沙正统元年英宗以长沙地卑湿徙封襄阳传子初镛是为定王传子见淑是为简王传子祐材是为怀王传弟祐是为康王无子以阳山荣康王子厚颎嗣是为庄王传子载尧是为靖王传子翊铭是为忠王懐宗辛已殉难国絶
  按楚纪襄王天资明睿读书通诗尤长于春秋永乐二十二年封宣德元年汉王髙煦叛上亲征勅王留守五年之国长沙正统元年徙襄阳薨年七十有三諡曰宪
  荆宪王瞻堈仁宗第六子永乐甲辰封宣德四年之国江西正统八年徙封蕲州传子祁镐是为靖王传子见防见防坐法废以都梁王见溥之子祐橺嗣是为和王传子厚烇是为端王以疾辞爵不允丧明薨歴庄王载墭恭王翊钜泰宁王常□定王由懋由懋子慈烟共九世
  按楚纪宪王天姿颖秀勤学好古每遇朝廷大庆必祗慎肃恭初无倦容延访文学挥毫摛藻亦无骄态 端王谦和温粹鋭情经史礼贤下士恤困轸灾以内隟地为田嵗耕种以观旱涝旱则躬自斋祓为民祈祷因号东庄顔其斋曰白云深处尝力辞常禄被温防正徳十年以疾辞爵不允
  梁庄王瞻垍仁宗第九子永乐癸卯封无子国除景王载圳世宗第三子嘉靖四年封国德安无子国絶
  吉简王见浚楚纪英宗第五子天顺元年封王生而岐嶷超悟不羣及长敏学好古乙未之国长沙益懋厥徳游岳麓书院访古贤哲遗迹命工梓先圣图及尚书以时诵观年七十二薨传七世
  岐惠王祐棋宪宗第四子治六年封国徳安无子国絶
  夀定王祐榰宪宗第九子初封国四川保宁正徳元年徙封德安无子国除
  荣庄王祐枢宪宗第十子治十一年建国于常德薨諡曰庄传六世
  兴献王祐杭宪宗次子世宗父治七年封藩安陆世宗入继大统嘉靖初追封为兴献帝
  荆惠王神宗子天启七年之国荆州辛已闯贼陷城国亡【以上始封国】
  巴陵悼简王孟防昭王第二子洪武三十年封无子罢封
  永安懿王孟烱昭王第三子洪武三十二年封传子墪是为庄惠王传子均□是为悼懐王传子荣澹是为靖懿王传子显梧是为昭定王传子英焌是为恭顺王传子华□是为荣惠王
  寿昌安僖王孟焯昭王第四子洪武三十二年封传子季防是为靖和王传子均鑯是为庄穆王无子罢封
  崇阳靖简王孟炜昭王第五子永乐二年封传子季堞是为庄僖王传子均镦是为端懿王传子荣是为端隠王传子显休坐事夺爵子英防降封镇国将军
  通山靖恭王孟爚昭王第六子永乐二年封传子季垟是为庄简王传子均鏼是为温惠王传子荣濠是为温定王传子显楀是为端穆王传子英炊是为庄懿王通城庄靖王孟灿昭王第七子永乐二年封传子季【阙】是为荣顺王传子均钃是为僖穆王传子荣渡是为温惠王传子显柜是为懐简王传子英焀
  竟陵顺靖王孟炤昭王第八子永乐二年封无子罢封
  岳阳悼惠王孟爟昭王第九子永乐二年封传子季境是为恭僖王无子罢封
  江夏康靖王孟炬昭王第十子宣德三年封传子季防是为悼顺王传子均鋷是为安惠王传子荣漠是为端僖王传子显桔是为庄定王
  东安恭定王季塛庄王第三子正统二年封长子均鈋后楚康王以第二子均防嗣是为昭简王子荣淑嗣薨子显梡嗣
  大冶王季煗庄王第四子无子罢封
  保康荣靡王显湍端王第二子嘉靖六年封无子罢封
  武冈王显槐端王第三子嘉靖十七年封【以上楚藩支子封国】
  长阳王贵烚简王第二子永乐二年封洪熙初因辽世子贵煐夭进封烚为辽王正统四年坐法废子豪防嗣为长阳王传子恩讷是为安靖王传子宠游逺安王贵燮简王第三子洪武三十二年封洪熈初坐法废子豪塾乞封辅国将军
  巴东王贵煊简王第五子洪武三十二年封洪熈初坐法废子豪圢乞封辅国将军
  益阳安僖王贵烰简王第九子永乐二十二年封传子豪壧是为康懿王传子恩鍖是为恭简王传子宠湳是为端靖王传子致梠是为荣惠王传子宪熽衡阳庄和王贵防简王第十一子永乐二十二年封传子豪防是为僖靖王传子宠淹是为安懿王无子絶封
  应山悼恭王贵防简王第十二子宣徳七年封传子豪环是为端顺王传子恩镏是为和僖王传子宠洣无子罢封
  宜城康简王贵防简王第十五子宣德七年封传子豪坅是为荣僖王传子恩铣是为懐靖王传子宠滨是为懿定王传子致枨是为荣昭王无子罢封枝江庄惠王贵熠简王第十六子宣德七年封传子豪壁是为靖僖王传子恩钱是为温穆王传子宠润是为悼懐王传子致樨无子罢封
  沅陵恭宪王贵燏简王第十七子宣徳八年封传子豪塶是为昭安王传子恩铈是为宣穆王无子传弟恩鈼是为庄恪王传子宠涞是为荣简王传子致枇麻阳悼僖王贵燠简王第十八子无子罢封
  衡山恭惠王贵煘简王第十九子无子罢封
  蕲水靖和王贵熡简王第二十子正统二年封传子豪□是为安穆王传子恩钜是为康顺王传子宠澍是为僖简王传子致□薨子宪□嗣是为荣顺王肃宁悼靖王恩鉹靖王第三子成化十三年封薨子荣顺王宠汕嗣薨子致栟嗣薨无子罢封
  长垣恭顺王恩钾靖王第四子成化十三年封薨子宠泑嗣薨无子罢封
  光泽荣端王宠瀤惠王第二子成化二十三年封薨子恭僖王致榞嗣薨子宪爃嗣
  康元康僖王致椹恭王第三子正徳八年封子宪爀嗣【以上辽简王支子封国】
  江川恭恵王庄王第三子宣德四年封之国武冈成化元年奏迁宝庆府传二世
  邵陵王厚奎恭王子
  善化康简王誉桔靖王第二子正德九年封传二世祁阳王定煠康王第七子嘉靖三十二年封
  常宁王干岷宪王二子以子企□袭爵追封岷王显王企□宪王孙懐宗七年封 岷王禋□显王子懐宗十七年封 哲王禋洪企鉁子企鉁为宪王孙未及封卒天启间以禋洪袭封【以上岷荘王支子封国】枣阳王祁鑛宪王第二子正统八年封无子罢封宁乡王祁钲宪王第三子正统八年封传子见沔是为僖顺王传子祐楒是为荣肃王子厚烛以镇国将军进封枣阳王传子载□薨不嗣【以上襄宪王支子封国】
  阳山恭和王见淓定王第二子长子夭次子祐楬嗣是为荣康王薨襄康王无嗣以祐楬子厚颖进封襄王追封祖见淓为襄恭王父祐楬为襄惠王
  镇宁王见瀷定王第三子治四年封传子祐檽祐檽传子厚熧【以上襄阳定王支子封国】
  隆庆王载防庄王第二子嘉靖四十四年封无子国絶
  永城王载圻庄王第三子嘉靖四十四年封不嗣【以上襄阳庄王支子封国】
  都昌惠靖王祁鉴正统八年封传子见潭是为懐顺王传子祐防是为悼僖王传子厚熈薨子载塎袭封薨子镇国将军翊铧嗣
  樊山温懿王见澋成化三年封传子祐构是为庄和王传子厚焌是为恭裕王传子载坅
  都梁悼惠王见溥靖王第二子成化二年封子祐橺嗣荆王是为和王都梁国废
  富顺王厚焜传子载垬
  永新安庄王厚熿正德十四年封传子载壕薨传子翊键
  德安王翊防嘉靖二十六年封【以上荆王支子封国】华阳悼隠王悦耀蜀献王第二子永乐二年封华阳王洪熙元年徙封澧州传六世
  长沙王翊鋋端王庶二子嘉靖三十五年封
  蕲国公康茂才蕲州人太祖佐命功臣洪武三年伐蜀卒于道追封蕲国公子铎年十四封蕲春侯后征云南克普定华山有功寻卒时年二十二赠蕲国公諡忠愍子渊二嵗实授公禄未袭封正德间封其孙南京锦衣衞正千户
  郢国公冯国用屡建军功洪武三年追封
  江夏侯周德兴洪武三年以军功封
  安陆侯吴复洪武十二年以军功封
  京山侯崔元驸马封
  应城伯孙巗靖难功臣成祖未即位封
  安乡伯张兴靖难功臣永乐元年封【以上异姓诸侯封国】















  湖广通志巻二十七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湖广通志巻二十八
  职官志
  唐虞建官惟百夏商官倍何周礼设官之多欤宜朱子以为未及施行之书也我
  国家幅之广超越前古而董正治官无冗员无阙事
  皇上复优加禄米以养之洵乎法制之尽善矣文自郡守武自游击以上兹皆书其姓名爵里及其涖官年月独详于
  本朝者尊
  王命也前代或有阙轶就其可纪者略次其世而録之
  俾有考焉
  唐虞官制
  荆州牧【一人】
  三代官制
  荆州牧【一人】楚国【子爵】
  秦官制
  史记始皇本纪秦并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注楚曰南郡曰黔中曰长沙汉书百官表曰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职甲卒监御史掌监郡县置令长
  汉官制
  前汉书公卿表汉初遣御史监三辅郡察词讼其后复置监察御史文帝省之遣丞相史分刺诸州不常置武帝元封五年置部刺史以六条察郡国成帝绥和元年更名牧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夀二年复为牧郡有守有尉有丞有长史县有令长景帝中二年守更名太守尉更名都尉后汉百官志光武初置十二州每州刺史一人各主一州荆州所部郡国七凡州所监都为京都置尹一人丞一人每郡太守一人丞一人皆置诸曹掾史属官每县邑道大者置令一人其次置长丞各一人尉大县二人小县一人各署诸曹掾史其郡有盐官铁官工官都水官者随事广狭置令长及丞
  晋官制
  晋书百官志晋沿汉制州置刺史别驾治中从事诸曹从事等员郡皆置太守诸王国以太史掌太守之任后避景帝讳改太守为内史又置主簿等员郡国皆置文学掾一人县大者置令小者置长有主簿録事史等员
  唐官制
  唐书百官志初因隋制诸州总管加号使持节后改为大都督带使持节即为节度使兼安抚使则有副使判官各一人兼观察使副使又有支使判官推官巡官衙推各一人开元二年置十道按察采访处置使景云二年置荆州大都督府都督一人长史司马録事参军各一人上州刺史一人别驾长史司马各一人録事参军事以下等员中州下州同惟下参军事上州四人中州三人下州二人诸军各置使一人五千人以上有副使一人万人以上有营田副使一人县令丞主簿各一人上县尉二人中下尉一人宋官制
  宋史职官志初设制置使掌经画边鄙军旅之事后置宣谕使宣抚使经略安抚使绍兴中以汪澈为湖西宣抚使开禧间以从官出宣抚江淮湖北等处宣和中置荆南襄阳经略安抚大使又有提防刑狱公事掌察所部之讼狱而平其曲直提举常平司掌常平义仓提举学事司掌一路州县学政府州军监宋初罢诸镇节度分命朝臣出守列郡号权知州军事其后文武官参为知州军事干徳初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大郡二员余一员幕职官签书判官及观察支使员数多寡视郡大小及职务烦简庆厯四年诏诸路州军监各立学始置教授建隆元年县置令一人丞主簿尉各一人小县不置丞以簿兼丞之事元官制
  元史百官志元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每省丞相一员平章二员右丞左丞各一员参知政事郎中员外郎各二员都事二员参政下又有签省司签之属后罢不置丞相尤慎择其人往往缺焉至元十一年右丞相巴延伐宋行中书省事于襄阳寻以别将分省鄂州为荆湖等路行中书省十三年取潭州即署省治之十八年复徙置鄂州又有宣慰司都元帅府儒学提举司官医提举司至元二十五年河南江西浙江湖广陜西五省各置一司余省无散府秩达噜噶齐一员知府或府尹一员同知判官推官各一员知事
  及提控案牍各一员中统五年并立州县未有差等至元三年定上中下州上州达噜噶齐州尹同知判官各一员中下州达噜噶齐知州同知判官各一员二十年定上中下县上县达噜噶齐及尹丞簿尉各一员典史二员中下县不置丞余悉如上县之制明官制
  明初循元制设行中书省既而罢之置巡抚巡视初无定职皆得奉勅行事事竣即巳嘉靖中乃专设巡抚湖广赞理军务都御史后置抚治郧阳等处提督军务都御史洪武初诏遣监察御史巡按各省州县九年分天下为十三布政使司设布政参政参议各二员皆分左右以总一方承流宣化之任首领属官经歴都事照磨各一员库大使副使理问正副各一员置按察司以司宪度副使佥事因事添设无定员首领官属经歴知事照磨各一员检校司狱各一员各府知府一员同知通判推官各一员儒学教授训导每府各一员经歴知事照磨检校司狱税课大使每府各一员阴阳医学僧纲道纪每府各一人各州知州一员州同学正训导各一员州判吏目各一员各县知县一员儒学教谕训导各一员县丞典史各一员主簿上中县各一员小县不置阴阳医学僧防
  道防司州县各一人驿丞巡检因地添设无定员歴代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