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湖广通志
湖广通志
金牛镇在县南百二十里
华容镇明一统志在县西五十里即唐禅林寺白湖镇在县西九十里
嘉鱼县
簰洲镇在县东北四十里
石头口镇在县西南八十里
陆口镇在县西南赤壁之北今名陆溪口三国吴以此爲控制要地吴志鲁肃传肃初住江陵后屯陆口恩威大行众増万余人肃卒吕防代之后吕岱又领潘璋士卒屯于此
蒲圻县
羊楼镇在县南六十里
咸寜县
成山寨明一统志在县西五里周廻十余里容数千人四面峻峭惟一径可入宋建炎间民聚粮保守贼不能窥
崇阳县
东关在县南六十里
兴国州
古龙关在州西北五里
栁峯砦在州南三十里元末邑人黄普禄率众于此避兵
太平砦在州南百九十里
石榴砦在州西五十里百福山四面险峻元季人多避兵于此
富池镇在州东六十里宋建炎中立寨于此名曰池口
国朝设千总一员带兵七十六名驻防
黄颡镇在州北六十里
大冶县
西塞在县东九十里一名道士洑江夏风俗记延连江侧东望偏髙谓之西塞山对黄石九矶两山之间如关塞也括地志孙策攻黄祖周瑜破曹操刘毅攻桓唐曹王臯复淮西皆砦于此南齐书沈攸之反世祖遣军据西塞令坚壁以待其疲卒平攸之
国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带兵二百六十三名驻防雍正九年改设都司佥书
长虹堡在县北五十里
田家镇在县境有外委把总分防
保安堡在县西六十里
通山县
九宫隘在县南九十里九宫山明万厯中知县张书绅立于要害处以备不虞
朦胧岭在县东南三十里险峻陡絶爲江西武陵必经之地
羊都堡在县西三里
汉阳府
汉阳县
铁门关在禹功矶旁古置戌守
沌口镇在县西南三十里晋书列传陶侃爲荆州刺史领西阳江夏武昌镇此
汉川县
刘家隔在县北三十里明一统志杨琚抚治荆襄创筑刘家隔诸要隘明末献贼来攻邑令孙光祚率众败之于此
黄陂县
金竹关在县北百九十里
铁林寨在县东三十里
潘家寨在县东四十里
克敌军寨在县北五里前代筑以御寇
滠口镇在县西南四十里
沙口镇在县东南五十里
大城镇在县北百二十里
孝感县
黄岘关在县北三百里土名九里关魏书地形志南司州宋安郡东随县注有黄岘关即古大隧爲豫楚险隘南北朝屡争之
镇阳城在县东北八十里黄草山西垒石爲城四山陡絶一径仅通古避兵处也
白云寨在县西南九十里白云山层峦削壁相传古避兵地
附徳安府志明季流贼充斥人无所庇参政夏时亨因诸生唐烈等请言于县令雍鸣鸾立寨此山崇祯十六年二月贼突至寨下攻五昼夜贡生彭清典等督义勇拒却之时吏部员外程良筹亦移家寨内与贡生夏防等同心守御贼乗夜暗袭则令健儿礨石击之一发常杀数人贼不能拔引去已而贼诈降潜袭寨溃良筹死之十一月贼率马歩三千人来攻时亨密令刘体缙等夜斫其营斩首百余级抚按嘉之并以良筹死事状上闻赠廕如例清典等授职有差
国朝顺治二年靖逺大将军英王帅师逐贼贼望风奔窜王素闻白云义举至徳安使召时亨于是亨子举人炜及丁之鸿屠奏疏等陈白云抗贼状王承
制授奏疏等以官寨众乃解
黄州府
黄冈县
三江口关明一统志在县北三十里有江三路而下至此防合爲一亦属武昌县
大活关在县北二百三十五里唐书地理志县北有大活城隋唐于此建关
阳逻镇明一统志在县西百二十里宋置堡于此东接蕲黄西抵汉沔南渡江至鄂北距五关乃要害地元史列传至元十一年巴延大举伐宋次蔡店往观汉口形势宋淮西制置使夏贵等以战舰万艘分据要害都统王达守阳逻堡荆湖宣抚朱禩孙以逰击军扼中流兵不得进巴延径趋沙芜口遂入大江麾诸将攻堡三日不克巴延密谋于阿珠曰此堡甚坚攻之徒劳汝今夜以铁骑三千泛舟直趋上流爲虚之计诘旦渡江袭南岸已过则速报我乃分遣人先以歩骑攻阳逻堡阿术出其不意泝流西上对青山矶而泊乗夜雪率众抵南岸巴延因挥诸将急攻破阳逻堡斩王达夏贵溃走
国朝设把总一员驻防
团风镇在县北五十里
蕲水县
大灵寨在县北六十里大灵山旧有城堑相传陶琳立寨处明季里人杨楚材陈恪于此筑寨避冦保全甚众
石门寨在县西北六十里石门山峭壁临河明季里人何彬然筑寨御冦屡攻未破
巴河镇在县西七十里
阑溪镇在县西南四十里
罗田县
平湖关在县西北四十里抵麻城界
松子关在县西北百八十里抵商城界
石门关在县东北百里抵英山界
岐岭关在县东北百八十里抵六安界乃陆逊追曹兵处
青苔关在县北百八十里
栗子关在县东百八十里
铜锣关在县西百四十里
周家寨在县北六十里最险要
石垅寨在县东南四十里
鼓羊寨在县西北四十里
雁门寨在县西北八十里上有仙人骑牛古迹望英寨在县东北三十里
熊崖寨在县东北四十里
观音寨在县东南六十里
光山寨在县东六十里即石马山寨
天堂寨在县东百六十里势极峻险
麻城县
虎头关在县北七十里商城界宋史宁宗嘉定十二年金人自光州至麻城冦关孟珙集各属战士守之黄土关在县北九十里光山界金史列传定兴五年布萨安贞伐宋至洪门山宋黄统制团兵五千保此关关絶险素有备坚壁不出安贞分左右军潜登别以兵三千逼关门翼日左右军防于山巅俯瞰关内守关者气夺不能立中军急攻宋兵溃遂夺关白沙关在县北九十里与黄土关相近山路峭壁委折而上梁置沙州治白沙城后魏因之
大城关在县北九十里今属黄安
木陵关在县北百里齐陈分界处唐书元和十二年李道古代栁公绰镇鄂讨吴元济道古自将出木陵关士卒骄不能制
附宋李乞复五关之险疏畧云虎头关形势最险两山千仞一涧激冲黄土关形势耸峭白沙关与黄土相去密迩木陵关山路峭壁委折而上大城关山势不甚高峻而横斜盘绕修善关亦在其旁使诸关之兵据险效死岂能遽入乎
修善关在五关之旁
隂山关在县北六十里据高临下北望二十里皆在目中
长岭关在县东北百里商城县界明嘉靖中盗起九龙湾兵备佥事沈龙议建守备府于此
铁壁关在县西四十里土名鵞笼山明嘉靖中西山盗起分巡佥事林遂建议设巡检司
黑石寨光山县界
台山寨在县西百里
岐亭镇在县西七十里隋揭素居永安造大舰大举伐陈陈南康内史吕仲肃屯岐亭素登陆先攻其寨仲肃夜溃
黄安县
金局关在县西北四十里
大城关宋时爲罗山界元世祖已未二月入此关戌军皆遁后属麻城今分属黄安
清泉寨在县南五十里清泉山东连尾斗顶有清泉元季孟维忠建寨于上屡捍大冦爲东南屏障鲍家寨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木城寨在县北六十五里
黄杨寨在县北七十里楚豫交界地周环如壁其上平衍宋元之季土人于此立寨避兵全活亿万事镌天台石壁
蕲州
茅山镇在州西六十里
大同镇在州北百八十里
广济县
保定营明季邑令张登衡招聚士民于大江洲上立营防御流冦
武穴镇在县南七十里设把总一员带兵二百二十三名分防
马口镇在县南七十里
龙坪镇
清江镇
黄梅县
北隘通蕲州后山
东北隘通宿松太湖亭前驿
东隘通宿松佛坐岭
西隘通广济双城驿
西南隘通广济龙坪镇
南隘通浔阳江清江镇
东南隘通湖口江
下新镇
安陆府
钟祥县
塘港关在县南三十里
池河关在县西北十五里
京山县
洪山寨元史中统中张柔屯兵曹武以逼宋遣别将巩彦晖攻洪山寨破之
大洪寨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元史至元十五年枣阳万力府言李均收抚大洪寨爲宋朱都统所害命赐银千两赒其家
潜江县
兴隆镇在县北十五里水路要冲
沔阳州
侯埠关在州东六十九里
范溉关在州北百三十里
天门县
鸿渐关在南门外
义水关在义河
荆门州
虎牙关在州西三里势极险峻
乐乡关在州北八十里
沙阳堡在州东百二十里元史至元十一年巴延伐宋舍郢顺流直下次沙阳使招守将王虎臣等虎臣斩其使防日暮风大作巴延命顺风掣金汁炮焚其庐舍烟焰涨天城遂破虎臣等被擒
当阳县
百宝砦在县北五十里四壁陡絶山腰有洞下瞰沮流传爲石刘屯兵处
徳安府
安陆县
诸葛寨明一统志在县东罗陂村相传诸葛亮所筑高窍镇在县南三十里
云梦县
高台砦在县南
利塘镇在县北
应城县
﨑山镇关在县北四十里
随州
平林关即隋平林县地在州之上名乡当楚豫之交乃咽喉地
顺义关即晋顺阳地隋炀帝大业元年改顺义仵水关在州北百二十里
田王寨在州北百八十里古避兵处石垣尚存苍台营在州东南七十里
界山岭即大悲店在州西北九十五里
关儿口在州北二百三十里接桐柏界古隘道界牌口在州北二百四十里界河南亦古隘道石门在州南七十里段家冈原有石坊今址存土门在州西一百七十里夹山中通一路今有门楼椵树垭在长岗店西五十里
附旧志随之险要左马坪铺右界山岭前汉东桥后界牌口有土门以卫之有石门以界之立苍苔营爲南之保障置关儿口爲北之锁钥仵水关之险要椵树垭之陡峻可攷而知也
应山县
平靖关在县北七十里即古防阨地吕氏春秋天下扼塞有九冥阨其一林木丛欝怪石嶙峋车不方轨马不并骑史记无忌谓魏王曰秦不敢攻冥阨之塞俗传汉忠义侯过此窃窃憾之因名憾这关又曰杏遮关纲目集览作行者坡
白雁关在县西北五十里即黄土关又名百雁关密迩中州昔人屡争之
武胜关在县东北百二十里即古直辕雄据上流俯瞰诸方险阨之地用武之所梁曰武阳魏书列传中山王英伐梁次义阳将取三关英策之曰三关相须如左右手若克一关两关不待攻而定攻难不如攻易宜先取东关恐其并力于东乃使长史李华率五统向西关分其兵势身督诸军向东关先是马仙琕使云骑将军马广率众拒屯于长薄军主胡文超别屯松岘英至长薄马广夜遁入于武阳英进师攻之闻梁遣冠军将军彭瓮生等援武阳英乃缓军曰縦之使入此城吾先曽观其形势易攻耳取之如拾遗也诸将未之信瓮生等既入关英促围攻之六日而广等降于是进击西关马仙琕等皆遁走果如英策黄陵砦在县东二十五里
牢城砦在县东五十里
大城砦在县东八十里大城山之阳有古城址鸦狐砦在县东北四十里何家山
牛心砦在县东北六十里东接武胜关
狄将军砦在县东北八十里旧传宋狄青常屯兵于此下有古洞
兴安砦在县北四十里相传杨平章立
铁城砦在县西北四十里唐书志元和十年节度使高霞寓与吴元济战于铁城败绩即此
附县志形势险要论畧应爲楚之北门自古必争之地吕览谓天下扼塞有九冥阨其一而大隧直辕左右虎据三关鼎峙号称天险东有太平镇镇滨河水绕其山下通孝昌上达罗山商贾往来奸慝错杂守御维难水之従西南来者经马坪过平市南入于涢应山随州遂得因河岸东西以爲界接壤安陆曰夀山耸西南之岩峻以回向乎郡城是应山者郡之保障也依乎腹心则涢城亦爲邑之砥柱焉内外表里相爲屏卫旧志云郧子国在熊绎封北永邑又在郧北直与申伯国聨冈峦礌矹三国隘险九砦爲烈屹然北门锁钥也申画郊圻慎固封守厥维重哉
荆州府
江陵县
司马休之垒在县东十里十六国春秋初休之以讨庾楷王恭有功迁平西将军都督荆雍六州后子文思作乱刘裕率师击之鲁宗之自襄阳来防休之筑垒于江津以拒裕纲目休之兵临峭岸裕军无能登者将军何藩以刀头穿岸埒容足指腾之而上直前力战裕军乗之休之遂大溃
马家寨在县东三十里
公安县
刘王营在县东九十里相传昭烈帝居吴时屯兵于此
监利县
南寨在县西五十四里传蜀汉立寨于此
王家堡在县东北
松滋县
西平寨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昔人屯兵之所红崖子寨在县南一百里
上明镇在县东晋书桓冲传冲都督江荆等州军事疏言自中兴以来荆州所镇随宜回转臣兄温经畧中原因江陵路便即而镇之事与时迁势无常定且兵者诡道示之以弱今宜全重江南轻戌江北南平孱陵县界地名上明土田膏粱可以资业军人在吴时乐乡城以上四十余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峡敌至则旧郢以北坚壁不战接防济江路不去逺乗其疲惰扑剪爲易于是移镇上明
夷陵州
南津关在州南一里
西津关在州西大江右
白虎关在州东北六十里
石门寨
林家寨
长岭砦
连山砦
神机砦
佛顶寨
宜都县
普通关界当阳夷陵枝江宜都四县境明成化间设巡检司
江关在荆门虎牙二山之门后汉书岑彭传建武十一年公孙述遣其将任满田戎程汛将数万人乗枋箄下江关据荆门虎牙横江水起浮桥鬬楼立攒柱絶水道结营山上以拒汉兵彭与吴汉等将兵六万人防荆门彭令军中募攻浮桥先登者上赏于是偏将军鲁竒应募而前时东风狂急彭竒船近流而上直冲浮桥而攒柱钩不得去竒等乗势殊死战因飞炬焚之风怒火盛桥楼崩燬彭悉军顺风并进所向无前蜀兵大乱遂斩任满明成化间设巡司于此附县志关隘论畧邑山川扼要雄据上游昔公孙子阳倚江关以爲重而后遂爲吴蜀所必争葢荆州控制巴蜀爲全楚之咽喉而宜都锁钥荆南又爲荆州之颔頞也不有重关要隘何以塞潜渡之奸况乎背拊樊保臂指夜郎而西南逼近土司万谷千岩又岂一夫可当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