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渤海国记
渤海国记
永安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又辽志上京降圣州永安县本龙原府庆州县名太祖平渤海破怀州之永安迁其人置寨于此】
乌山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壁谷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熊山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又东京定州下刺史熊山县本渤海县地】
白杨县 【渤海庆州属县见上】
海阳县 【辽志东京开州属盐州本渤海龙河郡故县四海阳接海格州龙河】
接海县 【渤海龙河郡属县见上】
格州县 【渤海龙河郡属县见上】
龙河县 【渤海龙河郡属县见上】
会农县 【辽志东京开州属穆州保和军刺史本渤海会农郡故县四会农水岐顺化美县】
水岐县 【渤海会农郡属县见上】
顺化县 【渤海会农郡属县见上】
美 县 【渤海会农郡属县见上】
洪贺县 【辽志东京道贺州刺史本渤海吉理郡故县四洪贺送诚吉理石山】
送诚县 【渤海吉理郡属县见上】
吉理县 【渤海吉理郡属县见上】
石山县 【渤海吉理郡属县见上】
山阳县 【辽志东京道卢州玄德军刺史本渤海杉卢郡故县五山阳杉卢汉阳白岩霜岩】
杉卢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汉阳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白岩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辽志东京渖州岩州本渤海白岩城所属县渤海置】
霜岩县 【渤海杉卢郡属县见上 辽志东京集州高丽为霜岩县渤海置州】
位城 【辽志东京铁州建武军刺史本汉安巿县高丽为安巿城薛仁贵白衣登城即此渤海置铁州故县四】 河端 苍山 龙珍
以上四县为渤海铁州属县
盛吉 蒜山 铁山
以上为渤海中京兴州属县见辽志东京兴州中兴军节度
灵峯 【辽志东京干州灵山县本渤海灵峯县地】 常丰 白石 均谷 嘉利
以上五县为渤海中京汤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汤州
崇山 【辽志东京贵德州贵德县渤海为崇山县】 沩水 缘城 【辽志东京贵德州奉德县本渤海缘城县地】
以上三县疑为渤海中京荣州属县见辽志东京崇州疑即荣州之讹也
沃沮 鹫岩 龙山 滨海 升平 灵泉
以上六县为渤海南京沃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海州
椒山 貂岭 澌泉 尖山 岩渊
以上五县为渤海南京椒山属县见辽志东京海州属耀州
天睛 神汤 莲池 狼山 仙岩
以上五县为渤海南京晴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海州属嫔州
神鹿 神化 剑门
以上三县为渤海西京神州属县见辽志东京渌州
桓都 神乡 淇水
以上三县为渤海西京桓州属县见辽志渌州属桓州
安丰 渤恪 隰壤 硖石
以上四县为渤海西京丰州属县见辽志渌州属丰州
慕化 崇平
以上二县为渤海安远府慕州属县见辽志渌州属慕州
辽以慕州隶渌州则安远鸭渌二府当相近也
麓郡 麓波 云川
辽志东京干州司农县本渤海麓郡县并麓波云川二县置
山河 黑川 麓川
辽志东京遂州本渤海美州地其所属山河县本渤海县并黑川麓川二县置
扶余 布多
辽志东京通远县本渤海扶余县并布多县置
显义 鹊川
辽志东京通州安远县本渤海显义县并鹊川县置
强师 新安
辽志东京通州归仁县本渤海强师县并新安县置
渔谷
辽志东京通州渔谷县本渤海县
粤喜 万安
辽志东京韩州柳河县本渤海粤喜县地并万安县置 【此属鄚颉府】
安夷
辽志东京韩州双城县本渤海安夷县地 【此挹娄故地】
富寿
辽志东京银州本渤海富州所属延津县本渤海富寿县
优富
辽志东京银州永平县本渤海优富县治
案渤海富寿优富二县当为怀远府属县本越喜故地辽银州兵事属北女直兵马司则其地在北境可知
怀福
辽志东京信州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及析豹山县户隶之
金史上京信州武昌县本渤海怀福县地
豹山 乳水
辽志东京信州定武县本渤海豹山县地及析乳水县置
长平 富利 佐慕 肃慎 【辽志东京辽阳府肃慎县以渤海户置】
辽志东京龙州黄龙县本渤海长平县并富利佐慕肃慎置
永宁 丰水 扶罗
辽志东京龙州迁民县本渤海永宁县并丰水扶罗置
永平
辽志东京永平县本渤海置
贡珍
辽志东京渤州贡珍县渤海置
盛吉
辽志中京黔州盛吉县太祖平渤海俘兴州盛吉县民来居因置县
○职官
渤海初建国无州县就村置长大村曰都督次村曰刺史其下曰首领皆以高丽人为之 【日本史渤海传】 武王文王相继遣生徒入唐就学并写唐礼以资绵蕞设官分职盖皆宪章中国也唐文宗时内养王宗禹使渤海回言渤海置神策军左右三军一百二十司画图以进视新唐书所纪为侈网罗旧闻分别著录而渤海立国之规模具见矣
三公有司徒 【辽史】
唐志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佐天子理阴阳平邦国无所不统渤海因之见者惟哀王时司徒大素贤一人契丹灭渤海改为东丹国以渤海司徒大素贤为左次相 【辽史太祖纪】
宣诏省有左相左平章事侍中左常侍谏议 【唐书渤海传】 唐志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门下省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侍中二人正二品门下侍郎二人正三品左散骑常侍二人正三品下左谏议大夫四人正四品下侍中亦尝改为左相后复旧称渤海宣诏省仿唐门下省制也左相左平章事为省长比侍中侍中为贰比门下侍郎常侍谏议比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
中台省有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 【同上】 唐志中书省掌佐天子执大政中书令二人正二品侍郎二人正三品舍人六人正五品上中书令尝改为右相又改为内史后复旧称渤海中台省仿唐中书省制也右相右平章事为省长比唐中书令内史为贰比侍郎诏诰舍人比舍人契丹灭渤海惟中台省独存而设官异
大彝震咸和十二年遣使日本国书外有中台省致日本太政官牒其后因之
平章事见者咸和四年有同中书右平章事高宝英入唐谢册命同中书不见官制
政堂省大内相一人居左右相上左右司政居左右平章事之下以比仆射左右允比二丞 【同上】
唐志尚书省掌典领百官其属有六尚书一曰吏部二曰户部三曰礼部四曰兵部五曰刑部六曰工部庶务皆会决焉尚书令一人正二品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一人正四品下吏部户部礼部左丞总焉兵部刑部工部右丞总焉渤海政堂省仿唐尚书省制也
司政见者哀王朝有大和 【和:元】 钧奔高丽
左允见者文王朝有王新福大彝震朝有贺福延大虔晃朝有乌孝慎大玄锡朝有杨成规咸充聘日本大使
左六司忠部仁部义部各一卿居司政下支司爵部仓部膳部有郎中员外 【同上】
唐志尚书省吏部户部礼部尚书各一人正三品侍郎二人正四品上部各四司有郎中员外郎或一人或二人郎中正五品上员外郎从六品上渤海政堂省左六司盖仿之卿比侍郎
哀王朝有和部少卿裴璆和部疑即义部也少卿不见官制
右六司智部礼部信部支司各一卿居司政下支司戎部计部水部有郎中员外 【同上】
唐志尚书省兵部刑部工部部各四司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品秩与吏户礼三部同渤海政堂省右六司盖仿之
康王朝有工部郎中吕定琳哀王朝有礼部卿大和钧工部卿乌济显大福謩吴兴工部卿即信部卿工部郎中即水部郎中
其下有孔目官 【日本史渤海传】
唐志门下省集贤殿书院下孔目官一人专知御书唐六典孔目官开元五年置渤海置于政堂省
景王朝遣政堂孔目官杨中远如日本
中正台大中正一比御史大夫居司政下少正一 【唐书渤海传】
唐志御史台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辠恶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二人正四品下其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侍御史从六品下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下监察御史正八品下渤海中正台仿唐御史台制少正疑比中丞也少正外当有某某署少正仿唐监察御史制分察左右六司其秩降于少正
文王大兴二十二年遣兵署少正杨承庆充聘日本大使少正中正台次官也冠以兵署者疑所察为智部或戎部盖唐监察御史职也唐志监察御史分察尚书省六司始于大历十四年杨承庆以兵署少正充使事在大历以前渤海制度宪章中国不应预有是官疑大历之制本于开元而史偶略之渤海传则更略不仅阙此一官也
殿中寺有大令有少令 【同上】
唐志殿中省掌天子服御之事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渤海殿中寺仿之大令拟监少令拟少监
哀王时尝遣殿中少令崔礼光贡于梁
宗属寺有大令有少令 【同上】
唐志宗正寺掌天子族亲属籍以别昭穆卿二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渤海宗属寺仿之大令拟卿少令拟少卿
文籍院有监有少监
唐志秘书省掌经籍图书之事监一人从三品少监二人从四品上渤海文籍院仿之
文籍院少监见者有裴颋王龟谋
太常寺有卿
唐志太常寺掌礼郊庙社稷事卿一人正三品少卿二人正四品上渤海因之有卿有少卿
渤海官寺惟太常与唐制同名余均避之
司宾寺有卿 【同上】
唐志鸿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丞二人从六品上领典客司仪二署署有令典客署令一人从七品下司仪署令一人正八品下渤海司宾司仿之有卿无少卿与丞
文王大兴四十年使司宾少令史都蒙聘于日本四十三年使司宾少令张仙寿如日本贺正司宾少令不见官制
大农司有卿 【同上】
唐志司农寺掌仓储委积之事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渤海大农寺仿之有卿无少卿
司藏寺有令有丞 【同上】
唐志太府寺掌财货廪藏贸易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所属有左右藏署左藏署令三人从七品下丞五人从八品下右藏署令二人正八品上丞三人正九品上渤海司藏寺仿太府制无卿与少卿而置令与丞则左右藏署制也
司膳寺有令有丞 【同上】
唐志光禄寺掌酒醴膳羞之政卿一人从三品少卿二人从四品上所属大官署令从七品下丞从八品下珍羞良酝三署令正八品下丞正九品下渤海司膳寺仿光禄寺制无卿与少卿而置令与丞则大官四署制也
冑子监有监有长 【同上】
唐志国子监掌儒学训导之事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渤海冑子监仿之监拟祭酒长拟司业
巷伯局有常侍 【同上】
唐志内侍省掌内侍奉宣制令监二人从三品其下有少监内侍内常侍内给事诸官渤海巷伯局仿之而以常侍为之长
都督府长史位平章事上 【舒元舆集】
唐志大都督府都督一人从二品长史一人从三品又王府官长史一人从四品下杜佑通典长史永徽二年改别驾为之府州各一人王府长史理府事余府通判而已舒元舆集有为文宗与渤海王大彝震书书尾云妃及副王长史平章事各有赐物具如别录渤海有长史见此次于副王之下平章事之上意其为都督府长史欤
爵有开国公开国子开国男 【日本史渤海传】
唐志开国郡公正二品开国县公从二品开国县子正五品开国县男从五品渤海仿置之
开国公 【脱见字】 者文王朝有杨承庆
开国子见者康王朝有大昌泰
开国男见者文王朝有王新福史都蒙哀王朝有朴渔
勋有上柱国 【同上】
唐志上柱国视正二品渤海亦仿置之康王时有上柱国大昌泰
文散阶有紫绶大夫青绶大夫献可大夫廷谏大夫 【同上】
唐志文散阶二十九自从二品至从五品下皆称大夫自至 【至:正】 六品上至从九品下皆称郎
渤海文王朝有紫绶大夫王新福青绶大夫壹万福献可大夫史都蒙康王朝有廷谏大夫吕定琳疑皆散官也
十二卫 【新书渤海传仅十卫遗左右神策军】
左右猛贲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唐志十六卫上将军各一人从二品大将军各一人正三品将军各二人从三品渤海仿之置十二卫首猛贲
景王五年使右猛贲卫少将李与晟充聘日本副使少将不见
官制
左右熊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渤海康王时有左熊卫都将大昌泰都将一官唐志无
左右罴卫大将军将军各一人
南左右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北左右卫大将军各一人将军各一人
哀王朝有左右卫将军大审理奔高丽
左右神策军 【旧书文宗纪】
亲卫员不详 【册府元龟】
唐志亲卫隶十六卫之左右卫有中郎将左右郎将后唐同光二年以渤海王侄学堂亲卫大元谦试国子监丞是渤海固有亲卫也学堂亲卫连文未喻
武散阶辅国大将军慰军大将军慰军上镇将军辅国将军云麾将军归德将军忠武将军宁远将军游击将军【日本史渤海传】
唐志武散阶四十有五辅国大将军正二品云麾将军从三品上归德将军从三品下忠武将军正四品上宁远将军正五品下游击将军从五品下此六者渤海皆有之又有慰军大将军
慰军上镇将军辅国将军唐志无
册府元龟后唐长兴二年中书门下奏按四夷入朝蕃官例有
怀德归德怀化归化等将军中郎将名号
辅国大将军文王朝有慕施蒙高南甲
慰军大将军康王朝有大昌泰
慰军上镇将军哀王朝有杨成规
辅国将军文王朝有杨承庆
云麾将军文王朝有已珍蒙
归德将军文王朝有杨泰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