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熙三山志

    旧产钱二贯八百九十九文。
  龙泉院 清平里。十三年创庵。【见《县志》。《旧记》作梁承圣四年置。】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一日,师令浣巾,久之,师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乃以钵往贮以示师,师心异之,因令游方。后果于百丈开山,著《丛林规式》,盛行于世。咸通中,尝录所受业及见龙之由奏之,乃赐今额。
    旧产钱一贯五百四十三文。
  新成院 崇化里。同年置。【《县志》作十四年,里人林烈创。】
    旧产钱一贯三百七十一文。【“曾记”:一贯三百五十七文。《县申》:一贯五百八十八文。】
  五云院 崇仁里。同年,僧道深创庵,清昼澄霁,五色庆云旋覆其上。咸通初,黄璟创院,二年,赐今额。
    旧产钱四百七十五文。
  碁山院 新开里。咸通二年置。后西峰顶有石台,耆艾云:昔有二仙于此枰碁”。【知县董渊诗:“风际有云多世态,海中无底是人心。可堪更问碁山话,一局闲争古到今。”】
    【旧产钱一贯八百八十一文。】
  北崇信院 大宏里。同年,陈皎舍地创。
    旧产钱一贯四十六文。【“曾记”:一贯九文。《县申》:一贯四十八文。】
  福兴院 崇邱里。同年,林迁创。后唐清泰初,赐今额。
    旧产钱二十五文。【《县申》:九十五文。】
  南观音院 同荣里。四年,陈公荐创。十年,赐今额。
    旧产钱一百四十九文。
  观音寺 宾贤里。同年置。本大夫王想之宅,宅背有岩,中有古观音像,像后,芝草覆焉。因舍为寺。
    石屏 【庆历中,监司苏、邵二公刻“去华、才翁”四字。】
    见江亭 【元祐中,县令袁正规立。有诗:“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岗。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还分异域疆。(底本作“遇分”,崇抄作“从分”,据库本改。)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倚栏望断暮云碧,不见长安见夕阳。”】
    旧产钱一贯二百五十文。
  双峰院 方安里。五年,林秦舍地以创。
    旧产钱一百一十五文。
  金砂尼院 建兴里。五年置。
    旧产钱六百三十文。【“曾记”:六十三文。】
  当阳院 同荣里。六年置。以面东名。
    高亭 【嘉祐中,县令王企立。】
    山月堂 【有陈郊诗。】
    旧产钱八百一十八文。
  南崇信院 崇丘里。八年置。
    旧产钱四百八十二文。
  禅林尼院 仁义里。同年置。宝元二年,并为十方。
    旧产钱一贯七百五十八文。
  灵光院 海滨里。九年置。林荣以其地夜发光,昼掘之,获古像首,遂创院,以像首重塑。同光中赐额。
    旧产钱八百二文。
  北灵山院 敦化里。同年置。十年,赐额。
    旧产钱一贯二百二十六文。
  灵鹫院 昆由里。同年置。【《县志》系此年里人冯吉创。《旧记》作:梁大通二年置。】耆老相传:先有二塔飞来。僧云:佛说法时,宝塔涌地,即灵鹫峰也。因以为名。塔为中朝所取,后人以砖为之,志其所也。既而院移溪上,故基惟二塔存。
    旧产钱二百九十一文。
  龙宫院 絃歌里。乾符三年,陈朏创。
    旧产钱九百八十七文。
  灵握院 嵩平里。广明元年置。以开山僧能伏灵蛇故名。
    旧产钱二贯二十九文。
  南栖林院 泉元里。中和元年置。【邑僧师普孤洁,乐处山林。林邵舍地以创。】
    旧产钱三百三十六文。
  阮山院 泉元里。二年,阮氏创。
    旧产钱三百一十文。【“曾记”:三百二十二文。《县申》:三百三十三文。】
  国兴院 建兴里。大顺二年,陈兰创。以祈国祚兴隆,故名。
    旧产钱二百一十四文。
  南阳院 千零里。景福元年,福清僧宗岳卓庵,林济舍地创。
    旧产钱六百九十文。【“曾记”:六百九十五文。】
  祥云院 方安里。光化二年置。去院三里有潭,时有毒龙,僧彦希善咒术,日诵以降之。郑堙为创院,曰龙树。皇朝治平初,改今名。
    旧产钱七百五十一文。
  岩泉报恩院 敦化里。天复二年,监军李柔创。
    旧产钱一贯八百八十二文。
  福安院 廉风里。天祐二年,僧皓琛庐于山之阳,右军太尉张彦纵为建刹,目曰“董平”。闽王易以今额。琛师示寂。其徒律学星处。景祐初,更为禅寺。元祐二年,林□□记。
    福山 【《郡国志》云:“上有神人,裸身散发。人见,必有福,因以名之。吴先主时,董奉尝隐此山,往来南海,以灵丹起死疾。后轻举于豫章之杏林,此山之名遂著。】
    董岩 【奉尝于此炼丹,后从顶峰上升。履迹存焉。人指其处曰董岩。】
    旧产钱一贯三十四文。
  灵瑞院 方乐里。同年,以僧德冲卓庵有异,吴贤等为创院。
    旧产钱二百八十三文。
  南福兴院 灵石里。同年,司议潘季翔舍田创。
    旧产钱一百四十一文。
  西峰院 昆由里。梁开平二年。里人陈湜舍西山之地以创。
    旧产钱一贯四百二十九文。
  净林院 崇丘里。乾化二年尼法政创。皇朝明道二年,改僧住持。
    旧产钱八十六文。
  新安院 信德里。后唐同光元年,郑晖募建。
    旧产钱二十八文。【《县申》:二十六文。】
  秀峰院 嵩平里。长兴二年,南安县令陈鹄创。【鲍承议诗:“平田千顷绿秧稠,水绕山阿出涧流。门掩落花春自晚,画檐时听鸟声幽。”】
    旧产钱二贯五百九十二文。
  资福院 敦化里。清泰二年置。
    旧产钱七百一十八文。
  栖林尼院 招贤里。晋天福二年,陈由舍宅,尼善缘创。
    旧产钱二百八十三文。
  小门院 灵石里。同年,陈图创。
    旧产钱一百七十七文。
  幽林院 崇丘里。同年,陈塔舍地,僧法诲创。
    旧产钱六百三十七文。
  南崇福院 泉元里。同年,北岭崇福僧绍澄卓庵,里人为创院。太平兴国七年,赐今额。
    旧产钱二百三文。
  宝藏院 昆由里。【(底本先书“昆由里”,复校改“由”为“田”,崇抄作“田”,库本作“由”。今据本志“叙县”统一作“由”。)】三年,周角创。以渔人于江上获宝函,首置于此,故名。函复入竹林寺。
    旧产钱五百六十七文。
  东庵院 泉元里。四年,陈将坚创。
    旧产钱四百六十六文。
  甘泉院【(底本作“□泉院”,缺一字,据库本、崇抄补。)】 宾贤里。九年,雪峰僧守稠卓庵施水。里人卓垂远舍地。黄仁伟创甘泉普济茶院。开宝七年,张正字克俭记,刻石前西塔下,云:“平险道以利行人,施义泉而资渴者”。
    义浆亭 【旧曰茶亭。嘉祐中改名。】
    旧产钱八百七十一文。
  北崇福院 敦化里。十年,端州司马陈■〈巩上言下〉、里人林怀振创。
    旧产钱一百二十二文。
  三峰院 崇丘里。汉乾祐元年,欧阳遂舍地创。太平兴国三年赐今额。【登龙山石塔院附焉。距县二百步,上有登高亭,林修撰安上创,因以名山。后累石为浮屠七级,今以其亭为僧舍矣。】
    旧无产钱。
  西崇福院 崇丘里。同年,林渠舍地创。
    旧产钱五十文。
  妙峰院 方安里。二年,林思顺舍地创。
    旧产钱七十六文。
  广顺院 絃歌里。周广顺元年,黄迫舍地创。
    旧产钱四百四十三文。【“曾记”:三百七十一文。】
  瑞峰院 同荣里。二年,太保王绍齐以开山僧居岩间,常有烟云覆盖,以为瑞,始创院。【县令董渊诗:“石屏树幄白云端,溪路生苔树石间。闲访禅家问尘世,总言尘事不相干。”有运判蒋之奇诗。】
    “垂露亭” 【庆历中,提刑苏才翁刻字于石屏。】
    旧产钱一贯三百四十九文。
   鸿庆院 崇仁里。皇朝建隆元年,黄穗舍地创。天禧二年,始系帐,立今名。
    旧产钱二十九文。【“曾记”:三十三文。】
  地藏院 永胜里。同年,王延贺创。
    旧产钱三百九十一文。
  灵源院 同荣里。开宝二年,僧守坚创。
    旧产钱二百五文。【“曾记”:二百二文。】
  永寿尼院 昆由里。二年,黄韶舍地,尼守缘创。
    旧产钱三百一十七文。
  灵山塔院 崇丘里。同年,严氏舍宅创。因开地获宝塔,故名。
    旧产钱一百二十八文。
  华藏院 崇仁里。九年,里人黄泉于此守坟诵《华严藏》,后创院。
    旧产钱九十八文。
  极乐院 同荣里。太平兴国元年,潘勤创。
    旧产钱四十六文。
  文殊尼院 重兴里。同年,尼行证募创。
    旧产钱一百三十六文。
  北观音院 絃歌里。二年,陈隆创。
    旧产钱三百九十一文。【“曾记”:三百九十七文。】
  资寿院 逍遥里。同年,僧传宗得陈讷所居以建。
    旧产钱一贯四十八文。【“曾记”:一贯五十一文。】
  南甘泉院 灵石里。同年,僧惠勇于此守父母坟,至九年,周文铎创院。
    旧产钱三百四十七文。
  宝林院 千零里。同年置。初名栖林,治平初,赐今额。
    旧无产钱。
  乾元院 泉元里。七年,州乾元寺僧至长创。
    旧产钱二百四十一文。
  保福院 泉元里。同年置。先是,益州僧惠文入闽至此,见紫云覆其上,遂卓庵,曰瑞云。至是,林帑创院,易今名。
    旧产钱四百五十五文。
  资圣院 宾贤里。八年,翁缘刻。
    旧产钱一十八文。
  越峰院 敦化里。同年,王俊舍地创。
    旧产钱一百六十六文。
  灵台院 千零里。同年,林建等同僧义琏创。
    旧无产钱。
  报恩院 和风里。九年,岩泉报恩僧元应创,因以为名。
    旧产钱二百六十五文。【“曾记”:二百六十六文。《县申》同曾。】
  龟石泗洲院 清平里。同年置。有石如龟,因塑泗洲像。
    旧无产钱。
  中峰院 嵩平里。端拱初,陈珂舍地创。
    旧产钱一百四十三文。
  报先院 同荣里。二年,潘吉士创。
    旧产钱一百六十四文。
  大溪新丰院 良田里。淳化二年,刘谦等创,以地名大溪,其源深远,溉田颇多,岁常丰稔,故名。
    旧产钱四百二十八文。【《县申》:四百二十六文。】
  南山塔庵 宾贤里。
    旧无产钱
    【已上《州籍》。】
  普照庵 同里。
    旧无产钱。【系《县申》。】
    【已上二所,未会到起置年代。】
  悬山寺 【《旧记》:大同五年建。】
  兴国寺 【《旧记》:太建年置。】
  灵芝寺 【《旧记》:永泰元年建。】
    【已上三所,今《州籍》并无。】

《三山志》卷第三十五终

●卷第三十六 寺观类四

  僧寺
    福清县
    古田县

○福清县 

  一百九十六所。庆历《旧记》:一百八十六所,内一十九所有寺额。曾师建“记”:一百八十一所。钟世明根括宽剩:除道观二所外,(库本无“所”字。)一百九十六所。今《州籍》数同。内一百四十五所会到起置年代,四十七所有住持及四所已招人承佃。(库本无后“所”字。)共五十一所起置未详。
  天王院 文兴里。梁大通二年置。初号法建。咸通二年易今额。有湖光亭,今为放生池所。
    旧产钱五贯六百二十四文。【“曾记”:五贯五百三十五文。】
  凤林院 新安里。大同元年置。乾德四年敕额。
    旧产钱二贯三百二十一文。
  林泉院 清远里。陈永定元年置。
    旧产钱八百八十三文。【“曾记”:八百八十六文。《县申》:八百七十三文。】
  卢山寺【(“卢”,崇抄作“庐”。)】 永福里。同年置。【《旧记》作永明元年,误。林概《寺记》:寺基于陈。】大义白鹿山东走二十里,为金翅山,耸数百丈,寺枕其前,唐会昌例废。大中初,有僧惠澄善望气,往来其间。乃丐卢氏居宅以广之,【(底本、库本作“卢居宅”,据崇抄补“氏”字。)】号卢山。皇朝天圣初,始为禅寺,寻如初,庆历中复为禅寺。
    旧产钱五贯九百二十三文。
  延庆院 新丰里。同年置。旧名灵曜【北有灵曜岭。】皇朝天圣间,赐今额。
    旧产钱三贯九百八十九文。【“曾记”:三贯九百七十四文。】
  锺山寺 仁寿里。天嘉二年置。
    旧产钱一贯五百四十六文。【“曾记”:一贯五十六文。《县申》同曾。】
  灵应寺 遵义里。三年置。
    旧产钱五百八十三文。【《县申》:五百八十二文。】
  宝庆院 善福里。唐开元二十九年置。皇朝绍兴三十一年,黄枢密祖舜请为功德院,改名教忠显庆。有秋云亭。
    旧产钱二贯一百三十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