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佑临安志

【 南渡后更易故贡院多侨寄至淳熙中始创耳古灵东坡二公当时守倅是邦其所以待杭士者观此诗此序可谓不薄矣故具载于此以谂来者】
  楼观
   望湖楼
一名看经楼干德五年钱忠懿王建去钱塘门一里 【 潘阆诗望湖楼上立竟日懒思还听水分他界看云过别山孤舟依岸静独鸟向人闲回首重门闭蛙声夕照闲 苏公轼有宿望湖楼和吕察推诗云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娟娟列湖上潋潋摇空碧夜凉人未寝山静闻响屐骚人故多感悲秋更憀栗君胡不相就朱墨纷黝赤我行得所嗜十日忘家宅但恨无友生诗病莫诃诘君来试吟咏定作鹤头侧改罢心愈疑满纸蛟蛇黑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乌菱白芡不论钱乱檕青菰里绿盘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词招末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十三闲楼
去钱塘门二里许苏公轼治杭已多治事于此今为相严院在大佛头缆船石山后
   涌金楼
在丰豫门上政和六年郡守徐公铸建
   丰乐楼
在丰豫门外旧名耸翠楼政和七年郡守徐公铸于湖堂之右以众乐亭旧址临湖始建此楼楼据西湖之会千峰连环一碧万顷柳汀花坞历历栏槛闲而游桡画鹢棹讴堤唱往往会合于楼下为游览最顾以官酤喧杂楼亦卑小弗与景称淳佑九年府尹大资政赵公(上与下心)始撤新之瑰丽宏特高切云汉而运工敏成民不知役自是上延风月下隔嚣埃遂为西湖之壮旁为花径曲折亭榭参差更与兹楼映带云
   湖堂
在丰豫门外堂前有集贤亭今废
【 薛昂题湖堂诗云一段风烟不可关出门满目是湖山昔人华厦今何在】 (注云湖堂在涌金门旁太守 【 蒋乐安公刱建此日渔舟任自闲风观斩新霄汉上】 近作涌金楼甚伟 【 龙洲依旧水云闲柳洲祠五龙此两处与湖堂鼎足相是归来邱壑多幽趣愿与诸贤约往还此诗宣和闲所赋将有考焉故载于此】)
   三贤堂
旧在孤山竹阁有白文公林和靖苏文忠公三像后废不存干道五年郡守周公淙重建于水仙王庙之东庑嘉定壬午府尹袁公韶改刱于苏公堤最为雅絜游者乐之
   先贤堂
宝庆二年袁公韶奏请仿越中先贤馆取本府自古名德严子陵而下三十九人刻石作赞具载事迹祠之西湖室宇靓丽遂为湖中胜赏
   德生堂
在放生池上庆元戊午府尹赵公师(上睪下廾)建淳佑戊申府尹赵公(上与下心)重建规制始壮
皇上御书德生堂泳飞亭六大字 【 余具放生池】
   江湖伟观
旧在葛岭寿星寺面东小轩左尽保叔塔山嶷然如断右见南山重复奔有所底止中闲城阙迤逦属于两山外则大江内则平湖一目俱尽如出几席烟云渺弥景色翠蒨殆不可名貌游观之伟莫先焉旧址颇觉偪仄无以殚受众美淳佑十年府尹大资政赵公(上与下心)始撤而新之广厦危栏显敞虚嚝来游者皆恍失其旧顾瞻(目咢)贻而伟观之名于是为称其旁又创两亭可登山巅气象尤为高爽
   隆礼亭
   【 光宗御讳】 礼亭
   崇礼亭
右祥符旧经所载云在郡城钱塘旧治之南到县皆十余里今并不存
   潺湲亭
古称阿(门内三人)佛塔亭旁自沟(插去手改片)引湖水以注相国井而水冲突沸腾遂名潺湲亭今废
   通远亭
祥符旧经云在钱塘县旧治北到县四里今废
   橘园亭
在盐桥之南干道五年府尹同公淙重修
   御舟亭
在盐桥之北
   安济亭
祥符旧经云在钱塘旧治南到县二十里
右三亭今皆废
   浙江亭
旧为樟亭驿祥符旧经云在钱塘旧治南到县一十五里府尹赵公(上与下心)重建
  园馆
   水月园
在大佛头之西绍兴中
高宗皇帝拨赐杨和王 【 存中】
御书水月二字 【 存中因刻石于风云庆会阁下今存】 后复献于
御前
孝宗皇帝拨赐嗣秀王 【 伯圭】 为园水月堂俯瞰平湖前列万柳为登览最
   秀埜园
在水仙王庙西刘鄜王园杭山面湖雅有幽趣
   真珠园
在雷峰之东张循王园内有高寒堂
   长桥南园
旧名庆乐在长桥之西故平原郡王韩侂冑园也后归于
御前淳佑中赐嗣荣王 【 与芮】 内有西湖洞天
   玉壶园
在钱塘门外少南不百步旧为刘鄜王园湖光涵映最为胜绝中几废府尹大资政赵公始渐复其旧
   环碧园
在丰豫门外
慈明皇太后宅园直柳洲寺之侧面西湖于是为中尽得南北西山之胜园中扁皆
宁宗皇帝御书
   择胜园
在钱塘门外元有刘家小园并观音庵在后九曲墙下绍定三年嗣秀王刱造
今上皇帝御书择胜爱闲二扁
   湖曲园
在慧照寺西旧为中常侍甘氏园岁久渐废大资政赵公买得之南山自南高峰而下皆趋而东独此山由净慈右转特起为雷峰少西而止西南诸峰若在几案北临平湖与孤山相拱揖柳堤梅岗左右映发公爱其名有贺监一曲之义更治亭宇时领客登临云
欧阳公记有美堂谓钱塘物盛人众环以湖山左右映带故临是邦者喜占形胜治亭榭相与极游览之娱然则旧矣
中兴以来名园闲馆多在西湖今取最著者录于篇余不尽载也
  厢隅
   宫城厢
在嘉会门竹竿巷
   在城八厢
左一北厢在灞头木瓜巷
左一南厢在教坊前
左二厢在大王宫
左三厢在五房前
左一厢在朝天门
右二厢在棚桥北
右三厢在七宝寺
右四厢在通江桥
   南北两厢 【 绍兴十一年五月十日郡守俞俟奏请府城之外南北相距三十里人烟繁盛各比一邑乞于江涨桥浙江置城南北左右厢差亲民资序京朝官主管本厢公事】
南厢在洋泮桥 【 嘉会门外】
北厢在西仓侧 【 北关门外】
   四隅
东隅在丰乐桥
南隅在桐木桥
西隅在白池桥
北隅在潘阆巷
   城东西都巡检使 【 干道三年置以东厢西厢系御与南厢北厢对峙】
城东都巡检使司 【 在崇新门外马婆巷】
城西都巡检使司 【 在钱塘门外武状元坊】
  军营〔兵籍附〕
   禁军
东南第三将自钱代纳土之后准
朝廷处分分屯驻札 【 寨在东青门里】 有正副将各一押队官二元管步军九指挥大观四年三月奉
圣旨拨威果第二十八雄节第九指挥往平江府驻札宣和二年因讨睦州方寇准殿前司奉
旨拨到威捷第一指挥马军并全捷第二第三指挥步军并属本将驻札共见管八指挥元额四千八十人
威捷第一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威果第四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威果第五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威果第六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雄节第八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雄节第十六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全捷第二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全捷第三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京畿第二将元系东京畿县陈留雍丘尉氏陵阳武屯驻人兵建炎元年十一月准
枢密院札子差随统领刘俊前来杭州收捕陈通续准 枢密院札子备奉
圣旨存留本将人马在杭州就粮驻札 【 营寨在东青门里】 有正副将各一押队官三共管一十六指挥元额七千六百六十人
武骑第六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武骑第七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广勇左一四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广勇左一五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广勇左一六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广捷第四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广捷第五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广捷第六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忠节第二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骁猛第一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神威第七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雄勇第二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雄威第六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效忠第二十四指挥 【 元额五百一十人】
效忠第七十五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效忠第七十七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兵马钤辖司军兵内雄节威果全捷三指挥于熙寍三年以后招置宣和二年分拨宿州屯驻军龙骑归远二指挥军兵前来讨捕睦州方寇续准 指挥留屯于杭州 【 营寨在东青门外】 系本府兵马钤辖管辖共管五指挥元额二千五十人
雄节第十七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威果第六十一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全捷第十七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龙骑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归远指挥 【 元额四百一十人】
诸寨土军一十三处元额共管一千三百六十六人
外沙巡检司寨在候潮门外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二十人】
海内巡检司寨在嘉会门外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二十人】
管界巡检司寨在余杭门外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人】
茶槽巡检司寨在东青门外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二十人】
南荡巡检司寨在钱塘县界 【 元额管土军九十六人】
东梓巡检司寨在富阳县界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二十人】
上管巡检司寨在盐官县界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二十人】
赭山巡检司寨在仁和盐官两县界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二十人】
黄湾巡检司寨在盐官县界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二十人】
硖石巡检司寨在盐官县界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人】
奉口巡检司寨在钱塘仁和县界 【 元额管土军一百人】
许村巡检司寨在盐官县界 【 元额管土军共一百人】
下塘巡检司寨在仁和县界 【 元额管土军三十人】
   厢军
崇节第一指挥 【 额管五百人】
崇节第二指挥 【 额管五百人】
崇节第三指挥 【 额管四百人】
崇节第四指挥 【 额管四百人】
崇节第五指挥 【 额管四百人】
崇节第六指挥 【 额管四百人】
捍江第一指挥 【 额管四百人】
捍江第二指挥 【 额管四百人】
捍江第三指挥 【 额管四百人】
捍江第四指挥 【 额管四百人】
捍江第五指挥 【 额管四百人】
修江指挥 【 额管一百二十人】
都作院指挥 【 额管四百八十人】
小作院指挥 【 额管一百人】
清湖闸指挥 【 额管七十人】
开湖司指挥 【 额管百人】
北城堰指挥 【 额管三十六人】
西河广济指挥 【 额管三百人】
楼店务指挥 【 额管三百人】
长安堰闸指挥 【 额管一百人】
秤斗务指挥 【 额管四十八人】
壮城指挥 【 额管三百人】
鼓角匠指挥 【 额管二十五人】
横江水军指挥 【 额管二十四人】
船务指挥 【 额管二百八十人】
牢城指挥 【 无额干道五年八月分军籍见管八百二十四人】
案旧制列郡有厢禁土军而
行都驻跸以来周庐设卒虎旅环屯故郡兵不加益惟仍旧额而 辇下繁盛火政当严自大资政赵公(上与下心)尹正京邑因嘉定以来之成规增置灊火军兵总为十二隅七队皆就禁军数内抽拨处置得宜自是十来年闲民始安堵浙江东接海门水军亦所当补公复有请于
朝招剌强壮习水精于技艺者五百人隶忠节指挥亦以补填诸营阙额之数其于急务实有补云
    火十二隅
东隅 【 在都税院侧元额百二人】
西隅 【 在本府铁作院侧元额一百二人】
南隅 【 在太岁庙下元额百二人】
北隅 【 在潘阆巷 元额百二人】
上隅 【 在大瓦子三真君庙侧元额一百二人】
中隅 【 在下中沙巷 元额一百二人】
下隅 【 在棚后   元额一百二人】
以上七隅系嘉定四年府尹王公柟任内置
府隅 【 在左院墙下 元额一百二人】
系嘉定十四年府尹袁公韶任内置
新隅 【 在朝天门里 元额一百二人】
系嘉定四年府尹余公天锡任内置
新南隅 【 在候潮门里 元额一百二人】
新北隅 【 在余杭门里 元额一百二人】
以上二隅系淳佑四年府尹赵公(上与下心)任内置
新上隅 【 在侍郎桥】
系淳佑九年府尹赵公(上与下心)任内置
    灊火七队
水军队 【 在本府教场内元额二百六人】
系淳佑九年府尹赵公(上与下心)任内置
搭村队 【 在本府教场内元额一百十八人】
亲兵队 【 在本府教场内元额二百二人】
系淳佑六年府尹赵公(上与下心)任内置
帐前四队 【 在本府大门里元额三百五十人】
系开禧二年府尹廖公俣任内置
    城南北厢灊火隅兵
就诸寨土军及钱塘仁和县尉司弓手数内四壁各管一壁殿司统制二员一员正任本府兵马钤辖一员添差兵马钤辖步司统制二员一员正任浙西路兵马副都监一员添差兵马副都监设有不虞俾各任责如是本隅地界不侯指挥使即部领隅兵前去救扑如是别隅地界本将办集隅兵听候临安府节制司关唤方许出寨本府兼节制自此始
东壁 【 元额五百人】
西壁 【 元额五百人】
南壁 【 元额五百人】
北壁 【 元额三百人】
    城外四隅
城外居民繁盛防虞之事亦岂容略淳佑四年八月府尹赵公与心有请于
朝就殿步两司营寨在城外四壁者各选军兵三百人总计一千二百人仍各差统制官二员带本府钤路职事分任四壁防虞之责并照城内四壁约束仍隶本府节制
东壁 【 元额三百人】
西壁 【 元额三百人】
南壁 【 元额三百人】
北壁 【 元额三百人】
   教场
在府治之西阅府隅将兵旬射于此嘉定中府尹袁公韶刱绍定壬辰府尹余公天锡移春和楼于此其下为观德堂嘉熙中因民居延燎至淳佑中府尹赵公(上与下心)为屋数楹基趾增高厅宇尤厂以为按视旬射之地
临安志卷第七
 城府
  坊巷
城内左一南厢
和丰坊 【 天井巷相对】
怀庆坊 【 秘书省相对】
安荣坊 【 新房廊相对】
大隐坊 【 都酒务巷 徽宗朝处士徐奭居此因名】
   左一北厢
市西坊 【 灞西巷】
市南坊 【 巾子巷】
太平坊
新街
融和坊 【 肉市巷】
清河坊
吴山坊 【 吴山井巷】
泰和坊
天井坊 【 天井巷旧名通浙坊】
仁美坊 【 石板巷】
近民坊 【 左院前巷】
中和坊 【 楼店务巷旧名净因坊】
流福坊 【 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