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厅志


  鸟踏石:在关渡水畔,鸟栖其上,若将摇然,以数人推之不动。

  石钟、石鼓:在西云岩顶,二石,叩之作钟鼓声。

  土地公坑:在厅治三里许,中有古树,殆百余年物。

  柏节坑:在大姑嵌,有巨石突出,四水环之,俗呼仙人踏石。

  紫薇坑:在拳山大姑嵌界,道光间开垦。

  火穴:一在摆接石壁寮,久旱及阴雨,焰高三四尺,牧者每坐饭于穴口,草仍青。一在牛角山腰,有泉县流,望之如烟,近之则寂。置草木水上,旋烬。一在猫里溪头山尖。

  剑潭:在厅治北一百三十里,深数十丈,澄澈可鉴。潮长则南畔东流,而北畔西;退则南畔西流而北畔东。每黑夜或风雨时,辄有红光烛天。相传底有荷兰古剑,故气上腾也。或云树名茄冬,高耸障天,大可数抱,峙于潭岸,荷兰人插剑于树,生皮合剑在其内,因名。

  八卦潭:与剑潭相接,亦名石壁潭。侧有巨石,将旱、将雨,石罅俱格格作声。或名为鸡鸣石;又曰两仪石。

  鲤鱼潭:在大甲堡内山,以产鲤名。

  马龙潭:在苑里堡东,大旱不涸。

  大潭:在大溪墘,多产鱼。

  八里坌潭:在八里坌山绝顶,形三角,周数亩,水清而深。土番逐鹿间至,汉人能陟者。

  仰天湖:即出粟湖,在金山面,有草结子如粟,其水不溢、不竭。

  金鱼湖:在鸡笼社寮之前,水深数尺,澈底,水藻沙石皆见。时有五色鱼。

  澹云湖:在中港堡溪南。

  峰仔峙溪:在厅治东北一百八十里,水声下濑,音似管弦。

  磺溪:在芝兰一堡,闻溪吼声,即雨。

  三合水:在厅治东北十里许,每午、未时,水突发涌,有声如潮涨,逾时退。

  墨水:即隙仔溪,在厅治西一里许。曲而清,水若深至三尺即黑。

  芦洲:即和尚洲,在厅治北一百四十里,多芦苇。

  莲花池:在艋舺新街后。

  龙王池:在厅治龙王祠前。

  三孔泉:在大屯山畔,分三道涌出。附近梯田多资灌溉。

  石壁泉:在包里山畔,灌溉梯田亦多。

  西云岩泉:在观音山畔,狮头岩寺后。石壁点滴如檐溜,又一泉分溉各田。

  石阁泉:在芝兰堡,由石壁流注塘中,四围迭石,种芋味佳。

  番井沸泉:在芝兰堡,其源自三角埔山下。一线如沟,深尺许,多沙,流泉腾沸,冬暖夏凉。

  半山泉:在芝兰堡双溪内,由石隙涌流,绕灌田园数十甲。

  铁砧山泉:在大甲土城东南。其源出自山畔,溉田亦多。

  响泉:在猫里溪头山尖。有石微凹,盛水时作椎凿声。

  崶顶泉:在鸡笼山南,从峭壁悬流如瀑布。

  温泉:在三貂山。

  磺油窟:在铜锣湾东二十里牛斗山下。水色黄,嗅之有磺气,以瓢浅挹即成油。附见「物产」。

  龙目井:在大鸡笼山麓社寮,下临大海,四周斥卤,泉涌如珠喷起独甘。相传荷兰所浚。

  国姓井:在大甲堡铁砧山巅,相传伪郑屯兵大甲,以水多瘴毒,乃拔剑斫地,得泉味清洌。旁有小碣,镌此三字。

  乳井:在剑潭山也佳庄(山也佳即山仔脚)。四围巨石,有泉窍,凿之深仅数尺,水色如乳,甘可瀹茗。

  巡司埔井:在南门外竹莲寺边。

  井井泉井:在厅治北门外郑氏别业,味甘洌。

  豆菜井:在厅治北门外仑仔庄,水清可溉荳菜,故名。

  寺观(附)

  竹莲寺:即观音亭,在厅治南门外巡司埔。乾隆四十六年庄德建。道光五年林绍贤改修,九年绍贤子祥云建东西廊。

  灵泉寺:旧名香莲庵,在厅治东门外,金山面冷水坑东南畔。距城八里,有泉回绕冷水坑,清可沁脾,故名。

  寿山岩寺:在龟仑岭。乾隆二十八年建。六十年,台镇哈重建,董事吕文明。道光十六年林仕来捐修。咸丰十年、同治四年,地震崩坏,重修。

  观音寺:在大姑嵌莲座山。对山有石结观音一,石僧二,俗呼三生拜莲。

  龙山寺:一在艋舺街,泉州安海分派,乾隆三年建。嘉庆二十年地震仅存佛座。杨士朝黄朝阳等捐建。士朝子孙助续成之。同治六年郊商重修。一在沪尾街。

  慈云寺:即慈云岩,在艋舺街竹巷尾。同治四年林春峰等捐建。前后蔬园为香火资,义塾附之。

  剑潭寺:即「府志」云观音亭。在剑潭山麓。乾隆三十八年吴廷诘等捐建。寺有碑记述:僧华荣至此,有红蛇当路,以筊卜之,得建塔地。大士复示梦有八舟,自沪之笼可募金,果验。寺遂成。道光二十四年泉郊绅商重修。

  芝山寺:在芝兰堡芝山独峙上。乾隆五十三年吴庆三等捐建。

  石壁潭寺:即宝藏岩,在拳山堡。康熙时人郭治亨舍其山园,与康公合建,事在乾隆间,年月失考。后治亨子佛求,即舍身为寺僧。父子墓均在寺旁。其女九岁,死于地震,鬼辄夜哭,祀之乃止。壁有游大川香田碑记,乾隆五十六年立。门拱狮象,山苍翠可掬。丛树集鸟以千百计,有水通舟楫。

  西云岩寺:即「府志」云:大士观。在观音山麓狮头岩。一名龟山。乾隆三十三年(「府志」作十七年)胡林献地建置。嘉庆十六年林阿成等捐修。刘建昌施舍埔园,及山下渡船,为香灯费。寺绝尘埃,亦一异也。

  鄞山寺:在沪尾山顶,道光二年汀州人建鸣岗等捐建。罗可斌施田,咸丰八年重修。

  地藏庵:一在厅治东门内,道光八年同知李慎彝、守备洪志高等捐建。一在艋舺街。

  园亭(附)

  望海亭:在厅北淡水营盘后山之畔。都司王三元葺建,可以观海。今圮。

  竹林石室:在芝兰堡东势山,巨石下可容十数人。

  潜园:在厅治西门内,林氏别业。道光二十九年林占梅建。中有水可泛舟,奇石陡立。又有三十六宜,梅花书屋,掬月弄香之榭,留客处,诸胜。

  北郭园:在厅治北门外水田街,郑氏别业。咸丰元年陈用锡建。中有小楼听雨,欧亭鸣竹,陌田观稼,诸景。

  怡园:在大隆同庄,陈氏别业。

  太古巢:在剑潭前圆山仔顶,陈维英建。
 
淡水厅志卷十四

  考四祥异考

  史家志五行以验禨祥,盖天事实本于人事也。今不曰五行者,彼推大故,此第纪其事。地志与史氏,大小广狭之不同,故体例亦略异也。台地与内地禨祥有别者,地震最多,土匪亦数年十数年动烦兵力。官斯土者,惩前毖后,不可不豫计也。考祥异。

  康熙四十有四年冬饥。

  四十有六年冬饥。

  四十有九年冬饥。

  五十年秋九月地震。

  五十有四年秋九月,大风,地震。

  五十有六年冬饥。

  五十有九年冬十月,地大震。

  六十年春三月,大雨如注。

  雍正三年秋七月大风。

  八年秋八月地震。

  乾隆九年冬十二月,白沙墩雷击巨鱼死。鱼豕首,目生颔下,口阔,腹宽,尾如虾,长三丈许,黑色牛声,随潮而来,若隐雷然。凡二十二尾排列,背流黄水,肉膻难食,油可熬灯。居民谓海翁鱼。

  十有五年秋八月大风。

  十有九年夏四月地震。毛少翁社陷为巨浸。

  二十有四年秋八月大水。南靖厝庄居民漂没。

  五十有一年秋,星陨。斗大有火光,其声如雷。

  五十有三年春二月,大雨雪,饥。斗米千钱。

  六十年秋七月大水。

  嘉庆十有五年冬十一月,地震。

  十有八年秋七月,艋舺街火。

  二十年秋九月地大震,倾损民居。复小震匝月止。冬十二月雨雪,冰坚寸余。

  二十有二年冬十二月,大星陨关渡。陨声如雷,化为石,坠入地中。掘视之,形圆质坚而色黑。

  二十有三年,下嵌庄番花丛生,白荞五、六枚。

  二十有五年夏大旱。秋疫。

  道光元年夏六月大风,早禾损。

  二年秋七月大水。夏四月北投庄桂生兰。

  六年秋九月,大风雨,晚禾损。

  七年夏六月,艋舺溪水浊,月余复清。

  十有二年夏,大有年。秋八月大风雨大水,田园损,人口淹没。

  二十有三年秋九月沪尾港水甘,月余复咸。

  二十有六年春二月大水,大有年。

  二十有八年秋九月水返脚大水。

  三十年夏六月大水:十二日午刻大雨,山颓水溢,海涨暴潮,淹坏民居,多溺死者。

  咸丰二年夏大有年。秋八月星孛于西。

  三年夏,屯山鸣三昼夜。六月,大风雨,内港大水,民居倾没。夏四月,有星自东北入东南,大如掌,光如月。

  五年冬十二月雨雹。

  六年夏,竹实。

  七年春正月大雪,屯山积数尺。

  八年夏,有巨鱼被浪涌白沙墩上。居民割数十日始毕。

  十年夏四月,柴竹围庄雄鸡生卵。冬十月地震,日凡三次。

  同治元年春地大震,二月大甲堡雄鸡生卵。夏五月地大震。六月大风,饥。冬十月,地震。

  三年夏五月,艋舺街雌鸡变雄。饥。

  五年春,地震。

  夏四月,大疫。五月,大旱,饥。

  六年夏四月,艋舺街火,六月有年。冬十一月,地大震:二十三日鸡笼头金包里沿海山倾地裂,海水暴涨,屋宇倾坏,溺数百人。桃仔园火。

  七年春正月朔,厅治西门外火。

  九年秋九月,竹坑山产灵芝:初四日竹坑山员外郎郑用锡墓前见白兔,尾之,得灵芝一朵,双层。

  人瑞(附)

  林贵扬,中港堡内湾庄人,年一百一岁。

  林固,枧尾庄人,籍安溪,年一百岁。

  廖天赐,大姑嵌人,年一百余岁。

  邓暖,大坪顶人,年一百余岁。

  周忽,旧路坑人,年一百一岁。

  叶拱,中港街番社人,现年一百三岁。

  陈瑞麟,厅治北门外水田街人,年一百岁。

  陈康氏,厅治北门街人,年一百五岁。

  江氏,新埔庄内山人,陈万成妻,年一百三岁。

  何氏,竿榛林庄人,张吉妻,年一百十岁。

  林氏,湳仔庄人,吴讲妻,年一百余岁。

  曾氏,厅治北门外水田后街仔苏鲁妻,现年一百一岁。

  徐氏,竹北六张犁庄人,林象贤妻,年一百岁,六代同堂。

  林姜氏,竹南燔桃庄人,年一百三岁,五代同堂。

  陈氏,黄桂其妻,艋舺人,一产三男。

  兵燹(附)

  明万历二十年,倭侵淡水,鸡笼(谢金銮「蛤仔难纪略」)。

  大清康熙二十有二年六月癸巳,水师提督内大臣伯施琅进兵鸡笼屿,斩伪郑将林升。

  林升在鸡笼屿,沿岸筑垒,环二十余里,琅申严号令,分兵三路,以五十艘出鸡笼屿,为奇兵,酣战竟日。我军裹创力战,阵斩林升等,获大小战舰三百余艘(徐鼐「小腆纪年」)。

  三十有八年二月,吞霄社土官卓个、卓雾、亚生,乱。

  五月,内北投社土官冰冷杀主帐金贤,与卓个等通,秋七月,水师把总袭执之。

  八月,署北路参将常泰率岸里社番击吞霄,擒卓个、卓雾、亚生,归斩于市。

  初,通事黄申贌社于吞霄,征派无虚日。社番苦之。土官卓个、卓雾、亚生,鸷而骁,阴谋作乱。会番当捕鹿,申约令,先纳钱米而后出。卓个、卓雾、亚生等,鼓众大噪杀申及其伙数十人。镇道遣使招谕不得入,乃发两标官兵,委署北路参将常泰进剿。令新港、萧垄、麻豆、目加溜湾,四社番为前部,个、雾等阻拒,四社番死伤颇众。既而有献计者,曰:岸里社番穿林越涧如飞,擒亚生非此不可。时岸里社番尚未内附,乃遣译者入说其魁,多致糖烟银布。番大喜自以收捕为功,绕出吞霄山后,日有擒获。官军攻其前,个、雾等大窘,将逃入山内,岸里社番设伏擒之,至郡,尸诸市,传首以示诸番。是役也,劳师七阅月,官军瘴死者数百人(「新修通志」参「郑稿」)。

  冰冷者,麻里郎吼之姻党也。麻里郎吼有女,字主帐金贤。贤将娶之。父以女幼弗与,告贤曰,俟长归汝。贤怒,缚丈人于树挞之。麻里郎吼泣愬冰冷。冰冷故凶悍,率众射杀贤,诸与贤善者皆杀之。时吞霄土官个雾等方乱,冷遣使与通。适有水师把总巡哨至,闻变潜泊海口,冷未之觉。把总遣他社番诱以货物交易,伏壮士水次缚之,亟发舟。比诸番出,已挂帆矣。吞霄平,诸番以首恶既诛,乃因通事求抚(新修「通志」参「郑稿」)。

  六十年四月乙酉,台湾奸民朱一贵乱。

  一贵,长泰人,游手无赖,渡台湾充台厦道辕役,被革,饲鸭为生。其鸭旦暮编队出入,愚氓异焉。奸匪过者,一贵辄烹鸭具馔,款延尽欢。时承平日久,守土恬熙,防范疏阔,一贵心易之。是年凤山令缺,郡守王珍摄县篆,委政次子,征收苛刻,以风闻捕治盟歃,及违禁入内山斫竹木者,囚系百余人。奸匪藉为口实,摇惑人心。有黄殿者,居罗汉门,约恶少李勇、吴外、郑定瑞等,见一贵曰:今地方官长,但知沈湎樗蒱耳。兵民互解,欲举大事,此其时乎。一贵曰然。我姓朱,若以明裔耸乡村,从者必众。皆曰可。推一贵为渠首,立贼帜,书大元帅朱。夜出冈山,袭劫塘汛。先是粤民高永寿在笨港,负贩为生。有病者栖破庙中,饿且死,永寿活之。偶至南路,遇前所活人,欷歔感泣,引入见一贵,言倡乱谋甚悉。邀永寿入伙。佯许之。乘间逃回,赴南路营告变,弗信。至府,复告之镇道。镇道以为狂疾,坐妖言惑众将论死,从宽递回原籍(「新修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