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海塘录
海塘录
延祐土塘 在盐官北门元延祐间海水坏民田三十余里省宪议于州后北门添筑土塘东西长四十三里然后筑石塘寻以沙涨而止
方家塘 在汤镇永乐元年重筑【详见建筑门】
黄濠塘 孙家围塘 在仁和永乐九年修筑【详见建筑门】
障海塘 在海宁县城南明成化十三年二月海决佥事钱山采石临平安吉诸山初用汉楗絙法不就乃斵木为大柜编竹为长络引石下之乃成
仍作副隄十里以防泄卤凡七越月而工竣
宝船厰隄 在宝船厰万厯三十三年钱塘令聂心汤筑其地向无隄塘田土倾陷心汤戗筑石隄计费六千余两金
老盐仓东鱼鳞石塘 康熈五十九年建巡抚朱轼题准于浦儿兜至姚家堰等处筑大石塘一千三百四十丈用长五尺濶二尺厚一尺之大石毎塘一丈砌作二十层于石之纵铺侧立两相交接上下凿成槽笋嵌合联贯使其互相牵制又于每石合缝处用油灰抿灌铁鑻嵌口谓之鱼鳞石塘工未竣陞任所筑止五百丈
绕城鱼鳞石塘 在海宁南门外乾隆元年建大学士嵇曽筠请自西土备塘头起至东土备塘止长五百五丈二尺于二年六月告竣后九月又建条石坦水五百丈二尺
尖山鱼鳞石塘 乾隆二年建大学士嵇曽筠请自浦儿兜大石工尾起至尖山段塘头止共长五千九百三十丈二尺
浦儿兜鱼鳞石塘 乾隆四年建初改筑尖山石塘时小坟前浦儿兜等处潮水尚激塘身犹借草盘头挑溜故其地仍是土塘未行改建迨后水势南迁沙涨日逺草盘不必加镶至是年四月巡抚卢焯请于浦儿兜马牧港戴家石桥秧田庙卖鱼桥小坟前郑九臯户侧白墙门念里亭等处草盘头九座后身一例改建石塘一百六十八丈六尺五年二月増筑二丈三尺
东塘续鱼鳞石塘 乾隆五年建九月巡抚卢焯因缓修工内旧塘坍矬六十九丈五尺请一例改建石塘内潘介山屋前旧塘三十九丈五尺洪文舍西旧塘三十丈
东塘续鱼鳞石塘 东塘李富祥门前等处旧系柴塘乾隆五年九月巡抚卢焯请改建石工其逢湾取直节省丈尺共七十二丈九尺二寸
陈文港鱼鳞石塘 乾隆二十五年九月建抚臣庄有恭于缓修石塘内请改筑鱼鳞石塘十丈四里桥鱼鳞石塘 乾隆二十七年六月建抚臣庄有恭请于缓修石塘工内改为鱼鳞石塘五段长一百四十三丈五尺
念里亭鱼鳞石塘 念里亭汛后小坟前第六十六段西首缓修石塘三十五丈五尺东首缓修石塘十三丈二尺歴年乆逺底桩霉烂乾隆二十八年九月抚臣熊学鹏请改为鱼鳞石塘
戴家石桥鱼鳞石塘 汛内第四十七段缓修石塘二十九丈五尺塘身鼓凸二十八年九月抚臣熊学鹏请改为鱼鳞石塘
老盐仓西柴塘 亦称草塘康熙六十一年建先是抚臣朱轼请于老盐仓东自浦儿兜起至姚家堰止宜筑石塘一千三百四十丈筑至五百丈陞任至是屠沂因奏土浮不能钉桩砌石之处请赶筑草塘八百四十丈又自姚家堰西续草塘二百五十丈
姚家堰柴塘 姚家堰至草庵一带计长七里向为土隄雍正五年巡抚李衞请改建草塘八百二十六丈四尺
沈家埠柴塘 雍正十年建时巡抚王国栋请于华家衖草塘止处至仁邑沈家埠迤西之潮神庙接筑草塘二千二百二十余丈
石塘东柴塘 自石塘东至大盘头西乾隆二十五年抚臣庄有恭题请折底加镶二百八十丈韩家池柴塘 在宁邑东塘乾隆二十六年抚臣庄有恭题修长二百二十丈
观音堂西柴塘 在宁邑观音堂迤西乾隆二十八年抚臣熊学鹏题请接筑长三百丈
翁汛柴塘 在宁邑西塘观音堂迤西翁汛内乾隆二十八年抚臣熊学鹏题请接筑长一百丈
曹殿柴塘 在宁邑西塘翁汛内曹殿东乾隆二八年抚臣熊学鹏题请接筑长一百丈
翁家汛柴塘 在宁邑翁家汛迤西乾隆二十八年抚臣熊学鹏题请折筑长一百丈
【臣】谨案柴塘之筑自康熙六十一年巡抚屠沂于朱轼所请建筑石塘之内有土浮不能钉桩砌石之处议筑草塘自后凡遇土松之地桩石难施随请建筑以资捍御乾隆二十七年恭逢
皇上亲阅试以木桩始多扞隔寻复动摇难以改
建钦奉
谕旨力缮柴塘定嵗修以固塘根増坦水石篓以资拥防酌加柴价以裕刍挽厚储备
圣谟广运至详至精诚万年巩固之基也
土备塘 雍正十一年内大臣海望奏筑自宁邑龟山脚下至仁邑李家村章家庵止共长一万四千四十八丈五尺塘身防寛五丈顶寛二丈四尺
内建石闸四座涵洞十七座木桥二十六座【详建筑门】土塘 东自李家村西至接塘头八仙石止俗称老土塘疑即宋赵与懽所筑土塘也雍正十一年内大臣海望加工四千九百五十六丈内修旧闸四座旧涵洞三座
万花塘 即海望所筑土备塘地近潮神庙乾隆八年巡抚常安令种桃树于土备塘以坚塘身俗呼为万花塘
様塘 柴塘后有様塘四段计长二十丈海龙洋沈家埠曹殿东老盐仓各五丈乾隆五年总督徳沛议将宁邑老盐仓西至仁邑章家庵一带柴塘共四千二百余丈改建石工恐土性虚浮难以钉桩甃石先于海龙洋等处险要之地试筑様塘二十丈以觇地势工完奏请下部议准寻因左都御史刘统勲奏请改建石工不必过急事乃寝臣谨案海塘向有东西之分自戴家石桥至尖山为东塘计石塘长八千二百七丈内缓修石塘一千二百七十二丈六尺零鱼鳞石塘五千七百八十七丈八尺零绕城石塘五百五丈二尺抢修石塘六百四十一丈三尺零又韩家池柴塘四百六十一丈一尺又尖山脚下旧石塘九十五丈又尖山石坝二百丈自仁邑八仙石起至戴家石桥止为西塘计石塘长一千三百四十五丈七尺内旧建大石塘四百六十丈鱼鳞大石塘三百九丈八尺缓修石塘二百五丈九尺抢修石塘三百七十丈又土塘四千七百二十七丈五尺又柴塘四千二百六十九丈五尺
尖山石坝 在尖塔两山间其地向有石坝堵塞水道后为修塘人役误取其石修补塘工雍正十二年海望奏请筑坝一百二十丈九月二十二日开工至十二年十一月大学士嵇曽筠奏请停止乾隆四年十月巡抚卢焯以尖山坝未完者止八十丈奏请续筑
中小亹引河 康熈五十七年巡抚朱轼委员开濬五十九年复防同总督满保奏请赭山以北河庄山以南乃江海故道近因淤塞以致江水海潮尽归北岸囘潮冲刷则土石塘工终难穏固今已雇用民夫挑濬一千九十丈大汛潮水亦可出入其未挑者兼工开浚则江海尽归故道下部议行需银三千一百六十两零开挖未几又复淤塞六十一年巡抚屠沂以北岸塘脚沙涨塘身穏固奏令停止开濬雍正十一年奉
命于中小亹开挖引河以分水势十二年总督程元章奏
称中小亹难以开挖奉
防命副都统隆升总理海塘事开挖引河三月始事五月工竣西自淡水埠起东至盐卤埠止共长三千七百九十余丈面寛十二丈底寛二丈深一丈至丈五不等隆升又奏引河善后事宜请造混江龙铁箆子等器具并用夫捞浅陆续疏刷八月又请添设海防通判一员驻劄河庄山耑司疏濬事十三年十二月大学士嵇曽筠以引河在中小亹外滩淡水埠安设中如黄山庙一带界于河庄禅机两山之间北河头地视江较高而河尾又在茅家堰全无建瓴之势潮来流沙漫入河中潮退沙存日就湮塞虽复疏通山水开挖南港一河又当北亹之中反有导之使来之势奏请停濬部议从之乾隆九年吏部尚书讷亲请开中小亹故道至十二年二月工竣挑挖工长一千二百四十七丈五尺面寛三四五六丈底寛二三四丈深六七丈不等南港河 在北大亹河庄山东雍正十二年三月副都统隆升奏云河庄山东旧有南港河一道柴卤船只不时往来今西首沙淤者仅一十五里挑濬甚易奉
防允行西自大坍湾起东至分金埭止共长二千七百丈面寛四丈至十丈不等底寛六尺深四五尺至六
七尺不等五月工竣
备塘河 康熙五十七年巡抚朱轼请修筑海宁石塘并请开濬备塘河以防泛溢奏言塘内向有备塘河潮汐往来稍稍漫过塘面犹恃河可稍容不致骤溢自明季居民贪利节节筑坝遂淤为陆今河形尚存应去坝疏河即以挑河之土培岸下部议行开濬备塘河身长千七百五十六丈四尺建闸一座乾隆四年十二月巡抚卢焯疏称宁邑土备塘内外从前取土筑塘已挖成河形自尖山至天开河计长一万四千三百七十余丈即逹仁和之范家木桥又自范家木桥至殊胜桥皆有旧河计长六千五六十丈即达省城若循故道一律开通诚为至便奉
防允行
东塘草盘头坝 雍正七年建凡五座时总督李衞以东塘潮头自尖山直趋而北势猛溜急因于陈文港小坟前薛家坝及念里亭等处分筑挑水盘头大草坝五座
【臣】谨案东塘盘头五座内除白墙门念里亭已先建大者二座并钱家坂添一小座外其余三座俱系八年春续完并于小坟前之顶大座两旁増筑雁翅使潮水得以两面顺势埽出不致壅遏
西塘草盘头 雍正八年建凡三座时总督李衞以西塘一带塘身太直以致溜水往来搜刷如故因请照东塘之例于老盐仓戴家石桥杨家庄三处添筑草盘头大坝三座
草庵前盘头 雍正十年建时巡抚王国桢请于草庵前一段建贴以盘头一座以迎水势
尖山鸡嘴浮坝 雍正十二年八月副都统隆升因尖山水口尚未堵塞请于贴接尖山外口由东南而至西北先暂筑鸡嘴挑水浮坝一道以顺攩潮水之入再就尖山西首于文武庵左右由西北至东南亦先暂筑浮坝一道以顺攩江水之出使两道浮坝相对于外尖山塔山包罗于中以便尖山脚下施工堵塞计筑鸡嘴坝一座自雍正十二年九月开工至十二月工竣长一百十九丈土备塘涵洞 雍正十一年建凡十七座时内大臣海望修筑土备塘因内有备塘外有石塘民居其间雨水无从防泄乃于最低积水之处建设涵洞在东塘者掇转庙二座陈文港车子路尖山运河双乂港蘓木港各一座在西塘者杨家庄天门河各二座马牧港翁家埠杭宅坝三角田曹殿坝万家埠各一座
土塘涵洞 雍正十一年修建凡三座时内大臣海望修筑土塘设涵洞曰陆家跳曰太平曰青龙土备塘石闸 雍正十一年建凡四座东塘闻道庵念里亭各一座西塘董石灰桥荆煦庙各一座内大臣海望建塘时所置
土塘石闸 雍正十一年建凡四座曰双潭曰万善曰王家曰潮安
镇海铁牛 雍正八年置凡五座分置老盐仓前戴家石桥山川坛泥烟墩前潮神庙五处
尖山坝镇海铁牛 乾隆五年尖山坝成铸镇海铁牛四座分置福宁宫前大塔山各一座新筑石坝中凡二座
海塘録巻二
钦定四库全书
海塘録巻三
内阁中书翟均亷撰
建筑一
汉
郡议曹华信立防海塘
后汉书朱隽传注钱塘记云昔郡议曹华信议立此塘后防水始开募有能致土石一斛者与钱一千旬日之间来者云集塘未成而谲不复取皆遂弃土石而去塘以之成
【臣】谨案水经注及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皆云钱塘因华信筑塘得名通典引郡县志其说亦同考史记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防稽郡为县二十六斯时已有钱塘岂待华信而后名哉又潜説友谓唐字本不从土旧志引诗中唐有甓释云唐途也至唐时始加土字则钱塘以华信得名之说未可信特旧志皆载存以备考
唐
开元元年重筑盐官捍海塘
唐书地理志长百二十四里咸淳临安志在县南三里濶二丈髙一丈
臣谨案唐书地理志盐官之下注云武徳七年省入钱塘贞观四年复置有盐官有捍海塘隄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重筑窃谓四年复置云者言盐官县自省入钱塘后至此复置也有盐官云者盐官如鐡官铜官之正与汉书地理志武原乡有盐官之文相似有捍海塘云云者始言及塘也浙江通志引唐书云长二百二十四里详阅新旧唐书并无此文实悮百二十四里为二百二十四里也海塘通志两引唐书以二百二十四里为开元重筑以一百二十四里为贞观复置而又指旧志以筑塘始开元者为非绎其致悮之由乃以贞观四年复置盐官县为复置捍海塘其实贞观未尝筑塘止开元元年一役耳至潜説友临安志载开元九年筑塘而不载元年成化以后郡县志皆从之此又讹元年为九年之谬也今据唐书只载开元元年重筑一役而贞观四年开元九年删置不録頋唐书既言重筑知不始扵开元第其始建无考耳
梁
开平四年秋八月吴越王钱镠筑捍海塘
咸淳临安志江挟海潮为杭人患其来巳乆白乐天剌郡日尝为文祷扵江神然人力未及施也至梁开平四年八月钱武肃王始筑捍江塘在候潮通江门之外隄岸既成乆之乃为城邑聚落凡今之平陆皆昔时江也吴越备史王将筑捍海塘因江涛冲激命强弩以射涛头遂定复建候潮通江等城门又亲祝胥山祠为诗一章函钥扵海门既而涛头遂趋西陵王乃命运巨石盛以竹笼植巨材捍之塘基始定其重濠垒堑通衢广陌亦由是而成焉江塘志畧钱氏时为石隄外又植大材十余行名曰滉柱盖以折水之势不与水争力故隄得无患也寳元康定间有人献议取滉柱者谓可得良材数十万杭帅然之朩出皆不可用而隄为涛激寖就摧决矣
宋
大中祥符五年转运副使陈尧佐议修钱塘江隄宋史河渠志五年杭州上言浙江潮激西北岸益坏稍逼州城民居危之即遣使者同知杭州戚纶转运使陈尧佐画防捍之防纶等因率兵力借梢楗以防其冲乾道临安志正月甲戍纶与转运使陈尧佐言浙江岸坏渐逼州城望遣使自京师部埽匠壕寨赴州工役诏从之令驰驿而徃命转运使更互检校遂以扫岸易柱石之制虽免水患而众颇非其变法咸淳临安志初钱塘江隄以竹笼石而潮囓之不数嵗輙壊转运使陈尧佐曰隄以捍患而反病民乃与知杭州戚纶议易以薪土有害其政者言扵朝以为不便参知政事丁谓主言者绌尧佐争不已谓既徙纶扬州癸已又徙尧佐京西路发运使李溥请复笼石为隄数歳功不就民力大困卒用尧佐议隄乃成
七年发运使李溥修筑江塘用竹笼桩朩以捍潮势宋史河渠志纶等既罢去发运使李溥内供奉官卢守懃经度以为非便请复用钱氏旧法实石扵竹笼倚叠为岸固以桩朩环亘可七里斩材役工凡数万逾年乃成而钩末壁立以捍潮势虽湍激数丈不能为害